東京奇譚集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新潮社  作者:村上 春樹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内容情報】(「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肉親の失踪、理不尽な死別、名前の忘却…。大切なものを突然に奪われた人々が、都会の片隅で迷い込んだのは、偶然と驚きにみちた世界だった。孤独なピアノ調律師の心に兆した微かな光の行方を追う「偶然の旅人」。サーファーの息子を喪くした母の人生を描く「ハナレイ・ベイ」など、見慣れた世界の一瞬の盲点にかき消えたものたちの不可思議な運命を辿る5つの物語。
【目次】(「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偶然の旅人/ハナレイ・ベイ/どこであれそれが見つかりそうな場所で/日々移動する腎臓のかたちをした石/品川猿

作者简介

【著者情報】(「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村上春樹(ムラカミハルキ)
1949(昭和24)年、京都府生れ。早稲田大学文学部卒業。’79年、『風の歌を聴け』でデビュー、群像新人文学賞受賞。主著に『羊をめぐる冒険』(野間文芸新人賞)、『世界の終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谷崎潤一郎賞受賞)、『ねじまき鳥クロニクル』(読売文学賞)など。訳書も多数(本データはこの書籍が刊行された当時に掲載されていたもので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東京奇譚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不到一天的时间读完。印象比较深的是1.冲浪少年的妈妈2.肾脏石3.偷名牌的猴4.同性恋调音师5.消失又出现的丈夫 形而上的东西读不懂,大概是不同的人生吧 读村上的小说我大部分都不知道在讲什么(( ̄^ ̄)ゞ像双线的 海边的卡夫卡 ,读到最后也有很多悬而未决的疑问。可是意犹未尽。并且越来越发现不同国籍的作家小说的味道截然不同,欧洲的 日本的 俄国的 中国的 。再补充
  •       是一个朋友推荐我看的作品。
        村上春树的作品读得并不多,但我所看过的他的作品,都是朴实却带有一股子灵性的,似乎很容易接受,却又得花些心思去琢磨的,他善于描摹深层次的人性阴暗面。这篇小说正是如此。
        小说主人公瑞纪的生活如她自己所说,平淡无奇,索然无味,丈夫并不很好,工作平稳,却也不能说事事如意,一开始,我是觉得她的心态十分平和,知足而乐,直至有一个细节说,她并没有把自己忘记名字的怪事和看医生的事告诉自己的丈夫,理由是不想给他添麻烦时,我就知道,其实,她对自己的丈夫,并不依恋,反正不能说,非常地爱吧。而她也没有把工作名牌的姓氏改掉,也是因为她对于新家庭,并没有特别别的归属感,尽管她自己并没有那么一个意识。最让人费解的是,她说自己没有出现过羡慕或者嫉妒的情绪,这样与世无争的品质,在千锤百炼后也不一定能获得,而瑞纪自小如此,则就是一个十分让人费解的地方。
        而在下文,猴的出现倒是给了我们解释,“猴说,“那么,我就如实道来。你的母亲是不爱你的。从小道现在一次也不曾爱过你。什么原因我不知道,但事实如此。你姐姐也一样,你姐姐也不喜欢你。你母亲之所以把你送去横滨上学,是因为想甩掉包袱。你的母亲和你的姐姐想把你尽量撵的远一些。你的父亲绝对不坏,无奈性格懦弱,所有不能保护你。这样,从小你就没有充分得到任何人的疼爱。你自己也该隐约有所感觉,可是你有意不去感觉。你想回避这一事实,想把它塞进心底的小黑洞盖上盖子,尽量不去想难堪的事,不去看讨厌的事。在生活中把负面感情扼杀掉,这种防御性姿态成了你这个人的一部分。是这样的吧?但这使得你无法无条件地真诚地由衷爱一个人。’现阶段,看上去你过着无风无浪的幸福的婚姻生活,也许实际也是幸福的。但是,你并不深爱你的丈夫,对吧?如果你生了孩子,长此以往,你们也可能发生同样的事。” ”怎样才能把生活当中的负面情绪都扼杀掉呢?那就是一切你都冷漠地对待,没有爱,没有自己。瑞纪就是那样的一个人吧,一切都让她普普通通地过,对于自己的人生,像是旁观的一样。
        佛没有七情六欲才能如此,人怎么可以没有情感呢?
        最后,瑞纪收回名牌,她说“我将和那里边含有的东西一起走完以后的人生。因为那是我的名字,是我的人生。”,里面含有的负面情绪,瑞纪是打算不再逃避,好好面对了。
        人以冷漠来逃避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是不行,也是能止痛或者说是给自己穿上防御盔甲的,但若是那样,真的,不可能去爱了。爱即使在面前,更多的,只是迟疑和纠结,干脆点的话,只是盲目地接受。
        小说有着魔幻色彩,想象力丰富,悬念迭起,娓娓道来,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从里面,能找到自己。
  •     和村上其他的作品风格不同,他在《奇谭》中将自己退居文字之后,鲜明又少许晦涩的文风不再跃然纸上,反而用相对平实的语言,缓缓叙述了几个故事,美却又千差万别,品读之后又发觉似乎主题是相似而温馨的。
      
      和一贯的消失相反,故事里所有的消失,几乎都以某种奇特的方式归来。
      
      其实我想有一只品川猴。
      
      被偷名字的背后,一端是生命的黑洞,一端是自我的迷失。无数只猴子从我们生命中走过,他伸出手或是羞怯或是桀骜地请求你的名字,你犹豫之中决定和他共同分享一个名字的时候,也就开始和他共同分享喜怒哀乐。
      
      必须全盘接受,毫无保留地分享,甚至因此改变。
      
      在漩涡之中把持自我是艰难的,然而我们也收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
      
      或者说,当我们开始成长渐渐封闭自我高筑篱墙的时候,也许是一只猴子把我们的名字偷走了呢。
  •      由五个故事组成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每一个故事仿佛都带领你探索未知世界的神秘。
      
       第一个故事,让我想起小时一次停电事件,那时也不知停电停了多久,我和家人在黑暗中到底又等待了多久,那时候一家人在黑暗和暗黄的烛火中,谈着我们现在仍在继续的人生话题。没有多余的嘈杂声,我心中还在想今天又不能看动画片了,然后就默念了一句:来电!话音刚落,日光灯亮了。就像我命令它亮了一般。
      
       多日前的某晚,也是因为心里的骚动,冲进一个陌生房间的睡下。那时正在一个旅店打工,翻看手中的无线设置,在密码哪一行随意的按下了几个数字。经神奇的登录了网络。那是一个兴奋奇异的夜晚。
      
       第二个故事看完,心中无限悲凉。亲人在世的时候未曾好好的对待,死后,即便奢求那一瞬间的相遇慰藉曾经的伤感。可为什么不放下呢?人生本就无常,生命也很脆弱。
      
       在可能找见的地方,无论哪里。身边的朋友突然失踪,就像我的一个记忆中的大姐姐,对她的印象停留在我3岁的记忆中也停留在当年的一张照片上,甚至停留在去她家的时候玩耍的一盒火柴盒里,想象她家的灶台有她每日用火柴点燃柴火生火做饭的情景,整个灶台只有她的脸被火光烫的通红。想象那日她为了参加生日聚会,特意的穿了一件粉红色的外套,在镜子面前将头发用红色的丝带扎上一个艳丽的火蝶,想象之后再也没见过她的每一个场景。她只存在于父母谈及的那个名字的外号中,又或者,从她失踪后,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但愿人长久。
      
       后两篇没有我的影子,更多的是喜欢那种平静如水的生活态度。
      
       引起思考的此篇短篇。
      
       做个记号。
      
      
  •     "我就他说的想了想,回答了是啊、或许那样。可是对于能否简单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则信心不足。”
      “至于这种能力是先天性格所派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他本身也无从判断。”
      “幸久久把脸埋到打湿的枕头之上,吞声哭泣。自己没有那个资格不成?她不明白。”
      
      摘抄了几句《东京奇谭集》书中的话,自己认为典型的。渐渐习惯了村上的叙述和对话的方式,自己已经有了这个把握,可以一眼就把村上的小说和其他作家的小说分辨开来。也喜欢这种模棱两可迷迷糊糊的叙述方式,“嗯,大概是这样吧?”“也许呢。”总像见着一条不显眼的小船在海上飘摇,莫名的狂风无声地吹着,总有很多种前进甚至坠沉的方式供你猜想。
      
      这让我想起曾经喜欢着村上同时喜欢着的安妮宝贝的迥然不同,在安妮宝贝的写作中,无论随笔,还是短篇、长篇小说中处处都存在着关于“命运”“爱”“生活”的洞见,那些洞见单拎出来成集,也并不失偏颇,甚至高深莫测。可这造成了一个结果,在这样的“真理”推动下,结局因为注定而显得无关紧要,过程让人透不过气。
      
      这不是我们的生活吧?学用村上口气来说,“嗯,那大概不是我所能理解的生活吧?毕竟,我还有很多东西不明不白,而弄明白那些东西,似乎也并非一件要紧事?”
      
      一直觉得越贴近地皮生活,越会觉得这个世界的复杂不堪难以理解。我们用骨架行走,却生活在鸡毛蒜皮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里一直为自己小小年纪就洞悉生活的悲哀境地惆怅不已。后来,才发现这悲哀境地有九重天,也给自己之前的洞悉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什么都摸不清,什么都不确定,是我现在的一个心态。每天也悉心观望生活,有时候觉得自己忽然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又搞笑的秘密。刚转身想去分享,又觉得那秘密其实也没那么惊天那么搞笑,跟自己再讲一遍,发现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这种经验好多人也有吧?是不是也能作为一种谈话的噱头呢?“唔,我也有过这样的经验!”有人闪亮着大眼睛跟你说道。然后呢?该抱头欢庆么?好像这种经验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有时候坐在飘窗前,看着稀疏的星星和楼宇车流,莫名的震撼夹着莫名的信息就涌过来占据了脑袋,如果把这种经验和别人分享,大概也指挥被人看成莫名其妙吧?看着夜空星罗密布,一轮明月高悬,或者夜黑风高,你有没有那么一刻,觉得自己忽然领悟到了这个世间的神秘奥义?
      
      但你肯定低头就不再想了,这种玄妙的事情自己都会觉得莫名其妙。又跟谁说?但,虽然还有很多回答不了的问题,幸运的是,问题始终还停留在问题的阶段,并没有演变成状况。所以答案想起来其实也没那么重要。而那些业已发生的状况,也都还在可忍受的范围之中。有时候走在街上,我都会为自己的古井不波感到惊奇。看着天空,我甚至觉得,我值得一场大雨。哭吧!为我!我特么不好意思。
      
      村上春树,他的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没有奇诡的命运,甚至大多甘于平凡。对于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有时候也并不像一个探索者,更像是一个承受者。奇怪的是明明是如此私人的特殊体验,仿佛仿佛引起了在另外一个平行宇宙中的我的奇妙共振。像是村上说的,“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但同时又能通过孤独这一频道同他人沟通。我写小说的用意就在这里。”“人们总要进入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在进得最深的地方就会产生连带感。或者说人们总要深深挖洞,只要一直挖下去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而用围墙把自己围起来是不行的。”
      
      像是对着一面镜子中的另外一个人,相视一笑,但也没什么好说的。
  •     1、 读过《东京奇谭集》 ★★★★ “前两天看完手边莫言的最后一本书《生死疲劳》,就顺便把书架上的这部村上短篇集拿来读了。书中虽然尽是些奇谭,但叙事氛围异常平静。但从莫言到村上,他们是如此的相同,,又是如此的不同。写得都是超现实,但从高密东北乡到东京,就像刚吃了葱爆羊肉,又吃不带酱的生鱼片。”
      2、 有形的东西和无形的东西——假如必须选其中一个,那么就选无形的。——村上春树《偶然的旅人》
      3、 描述亲人死亡的感受。儿子被鲨鱼咬死,母亲来到死亡地点。坐在海滩上,半看不看地看了一个来小时海湾。“任何有轮廓的事情她都无从考虑。具有重量的过去一下子在哪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将来又位于极其遥远和黑暗的地方。任何地方的时态同此时的她都几乎没有关联。——村上春树《哈纳莱伊湾》
      4、 大凡水都流经所给的最短距离。但在某种情况下,最短距离是水本身所造成的。人的思考同水的这一功能类似。——村上春树《在所有可能找到的场所》
      5、 男人一生遇上的人当中,真正有意义的女人只有三个。既不多于三个,又不少于三个。——村上春树《天天移动的肾形石》
      6、 观察、观察、再观察,再进行想象——这才是小说家的正确做法。——村上春树《天天移动的肾形石》
      7、 职业这东西应该是爱的行为,而不像是权宜性的婚姻。——村上春树《天天移动的肾形石》
      8、 小说中贵理惠对淳平的评价可以看成是对村上本人的评价:“我认为你具备特殊的素质,具备优秀所家所需要的什么。气氛虽然平静,但有几篇写得特别生动,文字也美,尤其平衡感非常好。说实话,无论对什么我都首先注意平衡,单薄也好,小说也好,绘画也好。”——村上春树《天天移动的肾形石》
      9、 长篇需长时间保持高度注意力。否则“刚下笔时觉得似乎可以写出漂亮东西,行文生机勃勃,前景如在目前,情节自然喷涌,但随着故事的进展,各种气势和光芒开始一点点地失去,眼睁睁地看着它失去。水流越来越细,很快像蒸汽机一样减速停下,最后彻底消失。”——村上春树《天天移动的肾形石》
      10、 作家最好在写完之前“莫言”作品,东西写完之前不要轻易示人。否则,“话一旦出口,某种事物就会像晨露一样消失,微妙的含义就会变成单薄的舞台背景,秘密不再成为秘密。”写长篇和短篇完全是两道劲。写长篇需要“长时间保持写故事所需要的高度注意力。”——村上春树《天天移动的肾形石》
      11、 人各有不同,所以不要简单比较。——村上春树《品川猴》
      
      ——2013-3-1丽江
      
  •     不是很喜欢村上春树应该是从《海边的卡夫卡》开始的,不过我也就只看过他这么一本。
      我这人一向容易有失公正略有偏驳的评判任何东西,除了喜欢就是不喜欢。
      那么《海边的卡夫卡》一定是不喜欢,这本《东京奇谭集》一定是喜欢的。
      所以读完这五个故事,就连“村上春树”都被我从记忆的底层翻捡出来,拍掉上面的灰尘,把不喜欢的标签撕去,重新贴上喜欢。
      但是,就算你林少华作为村上多么正牌的译者,在序里事先用几百字儿分别概括了五个故事的行为依然是要受到我的谴责。
      
  •     相爱却不能够互相喜欢的家人大概是喜欢和爱不统一的唯一形式,《哈纳莱伊湾》写的是这样的故事。
      
      这一篇其实是个灵异故事,冲浪手死于一场事故,他的妈妈每年来海滩住一段时间。别的冲浪手和她说他们看见了死去的冲浪手,他的妈妈却怎么也看不到。这很正常,她只是爱儿子,从来也不喜欢他做的事。
      
      喜欢和爱究竟差多远?其他的冲浪手是喜欢这个死去的冲浪手的,冲浪是他们兴致盎然的事,他们会眉飞色舞得说起来这个冲浪手有多么厉害。妈妈爱她的冲浪手儿子,听说他死去,会掉下大滴大滴的眼泪,会跑来海滩虽然她根本不喜欢冲浪。亲情的感觉很像童养媳,你总是不大合意,但是什么也不能做——毕竟她已经在那了。于是就常常有互相埋怨的父子和母女。事实上,如果你完全不喜欢另一个人,他是不可能让你高兴的,因为他做自己,无论是好是坏,你是看不到他的。
      
      
      
      
      
      
  •      听从手指的意志,你以为是你创造了一篇文字,其实那篇文字也创造了你。
       突然有天那个界限不在了,读完这本,肾脏石的故事迷惑着我,忍不住又读了一遍,还是不知所以然。把前言读了两遍之后,译者说作者在这本里探索现实世界和灵异世界的不同,其实在村上的其它作品中早就有所体现,两个世界。比如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这个名字有一段时间作为空间的名字,后来又改成本初子午线,一条人为的分界线,还有有着类似寓意的QQ的名字,0.0033,那是混凝土极限应变的值,超过那个值就会毁灭。那时的我经常警告自己,嘿,别去试图跨越那条线。
       虽然名字一直都没有改,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那条线却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了,我开始庆幸当时给大家的解释是,因为记不住这个参数,所以干脆起这样的名字,就不会忘记了。那时,走在地面上的一条线,抑或紧紧是抬高了十公分的绳子上,脑子里的想象却是在距离地面不知几千米甚至是几万米的高空中行走,想象自己失足的那一刻将坠入一个怎样的深渊,将怎样地万劫不复。然而生活真的给我们机会失足时,在慌乱恐惧一路到彻底放弃绝望地回顾完一生之后,一瞬间就踩到了实地,那一刻的心情该怎么形容呢?诧异,怀疑,还要恼火一阵子,难道仅仅就是这样么?那惊心动魄的万劫不复呢?踩在实地上才是幻想吧?
       所以人最大的敌人是无聊,当你真正地接受了,事实上你离地面很近,就算摔下来也不会怎么样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无所谓,甚至开始觉得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时候,连活着也变成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或许就是针对这种困境的一种自嘲。
      所以第四个故事中,男人才会选择写小说这样一个富有挑战的工作做为职业,而女人才会走在高空与空气交流。只有在高处的时候才神清气爽。
       我们的内部思想史外部的映射,外部也是内部的映射,所以肾脏石并不是来自何方,而是源自女医生的体内,肾脏石灵异地自己变换位置是医生的内部映射,她已经被困住了,想要些改变。或者其实是已经有要改变的心思时,才会发现那些蛛丝马迹,事实上那些事情每天每小时都在我们身边发生数千次,可是当我们没这个心思时都不会被捕捉到,突然有那么一刻被捕捉到了,然后迷惑好一阵子,就像男人小时候突然捕捉到的人的一生会有三个真正有意义的女人,不多不少。然后困惑并且被困住,在与每一个女人接触的时候都会抛出这个问题,这究竟是不是对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人,并且惶恐不安,直到发现她们身上任何一点哪怕是一丁点不合意的地方都会在心底暗暗地松一口气,被困住可能也不是什么特别不好的事情,本来每个人的成长都是靠自己去完成,去领悟,直到有一刻可以抛弃那个执念。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那个笑话,一个人饿了,开始吃包子,吃了一个觉得没饱,于是又吃了一个,还没饱,于是再吃,直到吃完第六个包子的时候,终于饱了,于是他恼羞能怒,早知道这样直接吃第六个包子就好了,前面五个都白吃了。
       这样一个笑话都是很早就听过的,一直记得而已,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一个外语句子的用法时,可是怀疑之前自己都在做什么的时候,突然想起这个笑话,不禁笑出声来。其实我就是那个吃包子的人,一直吃到第六个开始咒骂前五个。完全就是就是那个可笑的人。
      所以男人中间跟很多女性的到某个点就停止的关系只不过是前五个包子罢了,知道走钢索的女人出现,终于达到了饱的状态,终于可以抛弃那个执念了,终于可以不再害怕名额的损失,数字已经不重要了。
       能够完完全全地容纳下另外一个人的所有的情绪,或许才是更重要的。
       能够放下自己完完全全地倾听才能够完成。
       能够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才能够做到不恐惧,就像女人走在高空只想着风的意志,就像女医生只想着肾脏石的意志,就像男人只想着三个女人这句话的意志,或者还是坐在桌前与所写下的文字的意志。
       所以怎么能说偏执的人是不幸福的呢,呵,写完这句又笑话自己,又犯了个错误,第一个看山是山的阶段跟第三个看山还是山的阶段看起来只是表面相似罢了,哼。好吧,为了对抗这个无聊的现实世界,有意识地偏执,并且从中得到乐趣的人都是幸福的。
       祝福那些制造困难也要上的人吧!
       即使困难是自己制造的仍然会遇到很多偶然很多巧合,真是有意思。
      
      
  •     《东京奇谭集》,阿飞诚挚推荐,老实说我并不是村上迷,一开始看他的书就仅仅是因为看的人多,被打动也只说是因为部分情节,或者是那些无足轻重的充分拥有和自己交流能力的人物,或者是他叙述方式,不参杂明显的情感。同时对他总有点说不出来的本能抗拒,不甘心从众。另外觉得林少华译得太忠实太强调用词准确,还爱穷显白自个良好的文学素养。(说到此,其实完全可以译成奇谈吧,免于生涩,欺负谁没好好学通假字呢)
      可是这本却是引人入胜,故事和故事以外的东西,单纯就阅读感觉有点像小时候看郑渊洁,酣畅,这感觉都已经被忘了。
      超现实的五个故事,看似偶然的隐秘联系,失去存在感的焦灼,禁锢的意识,难以寻回的缺失,社会生存现实的恐惧,渡不过的此岸,觉察自己内心的瞬间忽然而至的无力,只能和自己依偎的孱弱感。愚钝的我总言表不了计划之中的感触,只好说,那些故事好像都是自己失忆以前的经历,荒诞但是可信。而且胀满力量。跳脱现实的讲述反而最容易让人亲近。
      朋友说过村上作品里的上层含义是一个个体如何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生活。村上面对的问题也许是,被现实所伤的时候能否迎向现实,困境中能否实现自救,还有他找寻的一个出口的模样。五个故事或者就是那多种的可能。
  •      这好像已经是这段时间里读的村上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除此之外读了一个小长篇《且听风吟》,笼罩前两本书里的浓郁的忧伤孤寂之情,在这本书里散去很多,但也不能说全然没有,大概只要是村上的作品就不可少那种风格吧。
       被书的名字所吸引,《东京奇谭集》,不知怎的,第一反应是“应该有妖怪什么的灵异事件吧”!其实我本身是个非常胆小的人,但对这些妖魔鬼怪啦,却又怀着恭敬的心害怕并好奇着。但实际上,《列克星敦的幽灵》倒是更贴切我第一反应。这本书全然不是我所设想的。
       老实说,除了‘偶然的旅人’讲的是作者和笔下人物所遇到的惊人的巧合外,其他的文章都带有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充满奇幻色彩,但是作者仿佛不这样认为,因为他还是那般冷静的丝毫不紊乱的讲述。但作为看故事的人却有种想要瞠目结舌却张不开嘴的感觉,心里发出“这倒是怎么一回事啊~太荒诞了吧!”这样的想法。
      看完此后任何一个短篇的最后一个字,我都仍然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或者是本来看着看着的过程中迷雾渐渐散了,感觉快要看清楚了,但却不动声色的戛然而止,朦朦胧胧的依然看不清。我似乎可以揣摩出来些什么,但却说不清道不明。
       这点,每次在看完所有篇幅后转过身来再看林少华的译序似乎开朗一些。“总的来说,这部短篇小说集里,村上春树一如既往,依然在不动声色地拆除着现实与非现实或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的篱笆,依然像鹰一样在潜意识王国上空盘旋着寻找更深更暗的底层,依然力图从用场的世俗生活中剥离出灵魂信息和人性机微”,“不过,村上并无太多的猎奇趣味,也无意为了哗众取宠而一味玩弄奇巧、罗列奇谭,更不情愿将偶然性仅仅作为偶然性、作为奇谭二一笑置之。不难看出,他是在小心地捕捉并叩问偶然性。”“为此,村上尝试着吧偶然性同自己产生于对生活、生命的体察和直觉之中的灵感联系起来,以期穿越偶然的迷雾抵达必然以之宿命的山麓,由此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冥思空间,那里已很少有以往那中私下弥散的孤独和怅惘,更多的是灵魂自救的焦虑以及对某种神秘感的关心和敬畏。”
       “当然,村上也没有为奇谭提供答案,结尾一如既往地呈开放状态。可以说,她的每个短篇都是一个游离于常识常理之外的谜,都是一个不出声的呼唤和诱惑,都在等待读者去划上各自的句号。“
       依然是无以名状的忧伤孤独基调,依然是如膏脂细腻的描述,依然是挥之不去的文字存在感,明明看到下文了,但上文的某种状态仿佛一只还在撩拨你。如此这般多的相似之处,但却明显要比我前面看的两本都藏有更多的符号。
       我能否了然你不出声的呼唤?
      
  •      由五个故事组成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每一个故事仿佛都带领你探索未知世界的神秘。
      
       第一个故事,让我想起小时一次停电事件,那时也不知停电停了多久,我和家人在黑暗中到底又等待了多久,那时候一家人在黑暗和暗黄的烛火中,谈着我们现在仍在继续的人生话题。没有多余的嘈杂声,我心中还在想今天又不能看动画片了,然后就默念了一句:来电!话音刚落,日光灯亮了。就像我命令它亮了一般。
      
       多日前的某晚,也是因为心里的骚动,冲进一个陌生房间的睡下。那时正在一个旅店打工,翻看手中的无线设置,在密码哪一行随意的按下了几个数字。竟神奇的登录了网络。那是一个兴奋奇异的夜晚。
      
       第二个故事看完,心中无限悲凉。亲人在世的时候未曾好好的对待,死后,即便奢求那一瞬间的相遇慰藉曾经的伤感。可为什么不放下呢?人生本就无常,生命也很脆弱。
      
       在可能找见的地方,无论哪里。身边的朋友突然失踪,就像我的一个记忆中的大姐姐,对她的印象停留在我3岁的记忆中也停留在当年的一张照片上,甚至停留在去她家的时候玩耍的一盒火柴盒里,想象她家的灶台有她每日用火柴点燃柴火生火做饭的情景,整个灶台只有她的脸被火光烫的通红。想象那日她为了参加生日聚会,特意的穿了一件粉红色的外套,在镜子面前将头发用红色的丝带扎上一个艳丽的火蝶,想象之后再也没见过她的每一个场景。她只存在于父母谈及的那个名字的外号中,又或者,从她失踪后,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但愿人长久。
      
       后两篇没有我的影子,更多的是喜欢那种平静如水的生活态度。
      
       引起思考的此篇短篇。
      
       做个记号。
      
      
  •     这部在幻想和真实之间游走的短篇小说集,是迄今读到村上最打动我的作品。王安忆曾讲:“好的短篇小说就是精灵,它们极具弹性,就像物理范畴中的软物质。”《东京奇谭集》就是精灵,而且,是五个不同的精灵:冥冥之中的偶然精灵、哈纳莱伊湾有爱的精灵、玩失踪的隐身精灵、状似肾脏的洒脱精灵、品川猴代言的悲伤精灵。
      
      (以下建议阅后再读)
      
      尤爱《天天移动的肾形石》,写的是小说家淳平邂逅走钢丝的女子贵理惠的故事。淳平承认贵理惠成为他人生中三个有意义的女人之一的认知打动我,贵理惠站在高处“惟有风与我”的状态很打动我,肾形石的移动慢慢动摇一个人的意志之说相当打动我,而当淳平认识到“重要的不是数字,倒记数毫无意义,重要的是完完全全容纳某一个人的心情”之后、肾形石在另一时空终于消失的结尾最最打动我。肾形石,一个小说中套着小说的隐喻。试想,生活中谁没有放不下的心情或解不开的困惑?而这,就是我们的那块肾形石(或曰原罪),它通过日日移动慢慢动摇着我们的意志,悄然扩大至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同时它也正是你我自身下意识里释放出来、提示应当做出某种改变的信号,这种感受何其熟悉!读罢小说发觉,肾形石其实就是药方,那便是“接受”二字。接受前因、接受后果、接受失去、接受改变、接受任一事物都有其正面的意义、接受所有真相都有其可悲之处。接受其实是一种智慧,唯有接受,才能放下;唯有接受,才能解开;也唯有接受,才能重新开始。
      
       一部精彩的作品必有其精彩的写作形式,这篇小说吸引我之处概括如下:
      
       双线结构。小说的展开故事套着故事、虚实结合,幻想与现实相互混淆,却又在冥冥中相互推动,双线的叙述非常令人着迷,感到文字虽短,但曲径通幽,方寸间扩大了短篇小说的疆域。人物的描写也是虚实结合。淳平是实写,他个性温和、行事被动、情感慢热,直至贵理惠消失之后才发现“心感觉到的疼痛比原来预想的剧烈得多”,听到广播后“他从中感觉到的是汹涌而来的嫉妒”,再后来他一边写作一边想像贵理惠置身高处的状态,才终于觉察到“自己对贵理惠怀有从不曾在其他女性身上感到的特殊感情,那是轮廓清晰、可摸可触、有纵深度的感情”并“在身体某处不断感受着贵理惠不在所造成的怅惘”,作者对他感情发展的描写非常细腻、准确。贵理惠则是虚写,她个性洒脱、表达直率,在二人关系中一直是主导一方,早早就表达了“非常喜欢你,一颗心被强烈吸引……不过没有和你成家的念头”,她一去不返直至淳平在广播里听到访谈,作者并未交代她离去的原因,或许是担心相爱会使心受到干扰,或许是厌烦权宜的婚姻而避免深入的交往,或许只是及时行乐的个性使然,自始至终没有她的内心描写,读者只能自淳平眼中看去,这种写法在通过实写淳平拉近人物与读者的同时具有了一份因虚写贵理惠而产生的神秘感,非常符合这篇具有幻想味道的小说。
      
       悬念始终。贵理惠的职业一直语焉不详,直至淳平在出租车上听到广播时方才揭开谜底,走钢丝的职业超出了淳平的经验范畴,他问出租车司机:“那是职业?”并“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干巴巴的失去了重量,似乎是从车顶缝隙里传来的其他什么人的语声”,但贯穿前文来看,这个职业却又相当合情合理。与此同时,肾形石不明原因地移动且无论如何挥之不去的事件也直至结尾才给出一个彻底消失的隐喻式结局,悬念始终,令并非跌宕的情节也能够相当扣人心弦。
      
       笔触轻盈。卡尔唯诺在《美国讲稿》首篇讨论了小说写作的重量问题,他讲;“外部世界非常沉重,具有惰性和不透明性……我的工作常常是为了减轻分量,有时尽力减轻人物的分量,有时尽力减轻天体的分量,有时尽力减轻城市的分量,首先是尽力减轻小说结构与语言的分量。”如果说淳平孤独的人生较为滞重,那么寻找“三个有意义的女人”就是其轻盈之处。淳平与贵理惠的相处具有一旦相互依赖生活就会丧失平衡的滞重感,但贵理惠之“职业是爱的行为”和“没有恐怖,只有风与我”就使无奈变得轻盈。女医生的生活状态本身较为滞重,那么肾形石无疑就是个中的轻盈……正因这许多在滞重中显露的轻盈,才使小说成其为“东京奇谭”,体现出“奇”的韵味,与《聊斋志异》的“异”异曲同工,展示了作者对于偶然体验、神秘力量的好奇,也是对人类内在意识与外在世界的双重探险。
      
       可读之书太过浩瀚,很少有一本书重读两遍以上,但这本小说集确实数遍重读、仍有余味,或许正是所谓的软物质适于自我诠释。又因精灵总有奇情,所以好玩,所以吸引。
  •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http://kawayimonica.blogbus.com/logs/221909759.html
      
      身高一米七三,体重七十二公斤的丈夫。在连接24楼和26楼的楼梯中间,从我们面前消失了,无影无踪。二十天后,在仙台站长椅上躺着的时候被发现,失去走失的记忆。
      
      “胡桃泽先生,欢迎回归现实世界,回到被患有焦虑性神经症的母亲、脚穿冰锥一般的高跟鞋的太太和merrill lynch包围的美丽三角形世界中来!”
      
      寻找大概像门那样的东西。
      
      是一个让人失望的推理故事,一个自称有异能的寻找失踪人员侦探,接受一个委托却没有找到人。但是细想,如果接受了故事的设定,似乎也让人不那么气馁了。在故事发生的环境下,一个生活在无聊中的男人,可以通过一个“像门的东西”雨伞之类,消失二十天,不用花钱,还能被警cha送回来,二十天的经历全部没有印象,人却瘦了十斤。
      
      或许这个所谓奇谭想说的并不是一个找人的故事,而是说了一个逃离的故事,它的意义在于向我们(特定的读者)表达一个意思:不满现状的异化人(马克斯说的那种)还有逃离的可能性,在令人厌烦的时刻,当人倍受压迫,经过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场所,这种逃离就成为了可能,在“所有可能找见的场所”。
      
      积极意义在于,它给我们了一种可能性,人是可以逃离的,而且几乎随时随地。但是也有令人沮丧的意义,最终失踪的丈夫还是回归了现实,这还是一个现实的故事。但是,无论如何相信这样一种可能性还是能让人心情好很多。
  •     这是一本我最喜欢的书
      高中时是一个迷恋村上春树的人
      沉默又笨重
      依稀记得在那个夏天,买完书回来之后就立马读完的情形
      时间仿佛消失了一样,只剩下头顶上的电风扇转动的声音
      至今为止最喜欢的书
      曾经最爱品川候
      再读一次 最喜欢的 是哈纳莱伊湾
      年纪大了之后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了
      那时候的自己并不寂寞和孤单
      只要有书,就会觉得很富足
      也是在不知不觉中
      渐渐丢失了自己喜欢的东西
      用嘻嘻哈哈的表情掩饰自己
      只是
      无论如何都要找回自己的念头再次闪现
      所谓的梦想什么的虽然早已埋在心里,害怕失败的放弃,不应该被深深鄙视吗
      这个书评也许和书也没有太大关系
      只是自己一时间的随想罢了
      深深记得在给幸机票的那个人:您想必难过,注意提起精神。。。
      泪点好像很低嘛
      只是 在艰苦而漫长的人生中,再苦都可以坚持,最难以抵御的 只是
      疲惫过后递来的那一碗热汤的感动
      
  •      小的---第一篇书评
       我本人看了两篇 第一次是在高中的时候 糊里糊涂地看过去的,现在则认真细读了一遍~
       第一篇的那个gay的人让我印象最深, 对纯爱的追求让他选择了成为一个gay,也许外人的不理解 亲朋戚友的排挤 也没让他放弃他的选择---即成为一个gay。。。但他还是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对生活有着自己品味 有良知的人 总有一天 大家会接受他 因为他的执着或者成功。。。因此我觉得 一个人必须要坚持自己的信仰 或许现在众人不理解 但不要被大家的唾沫淹没了你的想法 终有一天 大家会认可你的 会重新评价你的~~~一个有想法的人 是值得尊重的~~~
       先保存着~
      
      
  •     看到这本《东京奇谭集》的读过的人数就觉得……
      相比起村上这本新版本的其他短篇小说集甚至长篇……
      得得!
      不过读村上的书就像读科塔萨尔或者博尔赫斯一样,需要一点灵性……因为他们的语言都是跃动的!
      总是记不住很多的短篇小说,但那些带抽象化的在平凡中显现奇幻的就一定能记住……还念念不忘呢!
      因为这是作为一种哲学性质而存在的!
      村上的短篇和长篇都算不上伟大,但也非凡,而且非常特别!
      对能从日语中领略一丝“自明性”的我来说这份独特的确来之不易!
      村上呀村上!
  •         这是第一次看村上春树的书。因为高中时候做了一篇语文阅读,是他的散文,说的是在乡间路上遇到的一个小女孩的事情,我看完之后全部题目无从下笔,满脑子充斥着四个字“狗屁不通”,所以我以为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把他的书看进去半个字。然而这次无意之中看到这本《东京奇谭集》,就买下来——我对怪谈奇谈妖怪神鬼之类有着一定的兴趣爱好,尤其是看到介绍那里说“众所周知,村上小说的篇名大多声东击西,避实就虚,而这部短篇集却表里如一,果然是发生在东京的奇谭。”,所以便想着:直来直去的东西也许我还是看得懂的吧?便买下了。
          在感冒的第三天看完,并且决定从此以后开始看他的书。
      
          好,开头的废话就讲这么多好了。
      
          日本人似乎对名字这种东西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似乎它代表了很多的东西。
          整本书最能打动我的是《品川猴》里安藤瑞纪说的那句:“没关系,我不介意。我的名字回来就行了。我将和那里边的含有的东西一起走完以后的人生。因为那是我的名字,我的人生。”安藤这个有着几十年平平无奇人生的家庭主妇(尽管她有工作,但我仍然选择这样称呼她,也许她身上有着那种感觉),竟然意料之外地淡定和坚强。哪怕过去那些被自己有意无意忽略了的悲哀被一下子撕裂开来,她仍旧在短暂的恍惚过后选择了接受。
          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很震撼的一种选择,如果拿走名字就能带走生命中那些不好的东西,我想我愿意以忘记自己名字的方式丢掉那一部分记忆。
      
          关于“名字”,我仍在另外两部日本作品里看过。
          一部是《千与千寻》,千寻在被汤婆婆拿走了名字之后成了小千,她拿不回自己的名字便回不到原来的世界。名字在这里是她的本体和真实世界的连结,忘了名字就忘了自己是谁,也就失去了在原本世界的身份和生存依据。
          另外一部是《夏目友人帐》,夏目玲子在打败妖怪之后便把它们的名字收集在友人帐上,以后只要有需要,玲子只需呼唤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不得不到,玲子成了妖怪名副其实的主人。这本东西对于毫无控制欲的夏目贵志来说,简直就是源源不断的大麻烦——无数的妖怪向他要回名字。对于妖怪来说,失去妖怪就等于失去自我,自己无法控制自己,而必须听命于它的名字所有者。
      
          我觉得名字本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但是在日本诸多作品里都赋予了它各式各样的意义——自我、身份、地位、回忆……对于这一点,我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希望哪一天能搞明白日本人对名字的这种情结的原因吧。
  •     “那天夜里,她在淳平房间住下了。喝罢餐馆给的礼品葡萄酒,做爱,睡了……”
      这本书让我最难忘的就是这句,看完我笑了……现在网上到处都是赤裸的图片,各种形式的诱惑,但是做爱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属于男女之间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     很喜欢那篇我们那个时代的传说,讲的那一个神奇但是却觉得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故事,对现在谈恋爱的男女们性爱观或许会有所改变,怎么说呢,毕竟只是一个传说。不过现在有很多这一类型的恋人,男生条件很好,无可挑剔,女生也非常靓丽可人,聪慧灵巧,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封建性爱观,觉得男的非处不娶,女的非处不嫁。最后男女主角结婚后再遇见,已然没有了当年的那些渴望,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     
      如果说因为五篇都算是“奇谭”,所以放在“奇谭集”里,也许合理吧。或许每个读者从这样如译者所说的“声东击西”的文本中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吧,我宁愿把理解的方向设定为“关系”和“情”——除了爱情的那些感情,比如姐弟、母子、陌生人、父子、朋友等等关系中的感情。
      实际上只是仔细看了前两篇,后面的,没有很好的理解。
      《偶然的旅人》是勾引我看这书的原因,因为除了大段的铺陈,主角是个同志。大概同志总会面临和家人“出柜”的问题,家人的态度也无非两种情况:截然或暧昧。主人公十几年不和姐姐说话交往,却巧合地结识和姐姐有同样特征的女人,那女人身上要发生的事情,居然也在姐姐身上也发生了。好在这是个作品,而不一定是真人真事,不然这巧合实在是太超自然了。既然有作者很好地把握着剧情,他便会引导故事中的人物找回原来的关系——结果是很简单的,但过程借用了别人的身体特征和命运走向,绕了一个圈子,由分而合,然后发现和姐姐其实也没什么隔阂,冲突的核心也就是姐夫实际上也没有那么无礼和无知。一段奇谭般的经历,实际上是为了解开一个看似无法调和的心障。
      《哈纳莱伊湾》的故事却好像更吸引我。开头很简单:关系并不好的母子,缘分只有19年。非常喜欢那个日裔、半老的警察说的那段基本与情节无关的话:“在这座考爱岛上,大自然时常夺去人命。如您所见,这里的大自然的确十分漂亮,但有时候也会大发脾气,置人于死地。我们和这种可能性一起生活。对您儿子的死我深感遗憾,衷心同情,但请您不要因为这件事情埋怨、憎恨我们这座岛。”也许到此,只能算是意外,而不是巧合。巧合开始于母亲为了祭奠再次来到此岛,遇到两个日本年轻人,那时候她变成一个毒舌的阿姨,教训他们不知深浅就来岛上冲浪,教训他们对此地的无知,教训他们不知轻重缓急,教训他们不会打理旅费……或许,这是在惋惜19年便结束、还留有很多遗憾的母子情吧。但别人的娃毕竟是别人的娃,你训斥他们,无论多毒舌,他们都会客气地阿姨长阿姨短,而不是像你儿子一样和你顶撞,对你任性。你用母亲的态度去弥补,他们却始终不是你的儿子,他们的弥补,也许仅仅是告诉你一件奇事,他们说看得见一个你怎么找也找不到的人,听起来像是你的儿子,权且当是儿子也顾惜母子情,回来看你了吧……故事还没完,阿姨回到日本,遇到其中一个年轻人,她如之前一样毒舌,他如之前一样恭顺,她介绍把妹的技巧,他要掏出笔记本记下来。其实,母子间的画面如此,也很美好,尤其是在失去之后……
      《在所有可能找见的场所》,真实让我费解了很久。与其说是侦探故事,不如说是对庞大的公寓楼中居民日常的记录。“我”寻找的或许也不是一个失踪者,而是关系日益疏忽的“陌生人”们之间可能的种种关系。如果说那种“失踪”是离奇的,那么其实每个人也会觉得“陌生”与“疏离”是不正常的。只不过就像结尾处,在所有人不经意间,作为个体的“失踪者”神秘地出现在千里之外,就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是怎么去的。这大概就是对“陌生化”的现代社会的隐喻,人与人间的缝隙会越来越大,不知不觉间,已经天各一方,除了亲密的人(妻子、母亲)和特许癖好的好事者(侦探“我”),无人关心你在哪里。
      《天天移动的肾形石》,同样让我摸不到头脑,故事里面套着故事,虽然讲的是两段平行的感情经历(小说家的和女医生的),但自始至终却贯穿着小说家的父亲对他传授的把妹经验——我和老头子关系不好,我不想成为老头子的复制品,但就算是他说过的一句普普通通的话,都好像砌在我的人生中一样,左右着我的想法和行为,通过“天天移动”变得那么显眼,而且丢也丢不掉。直到小说家遇到那个自己认为是生命中第二个也是倒数第二个的女人,她留下一个玩笑般的谜,然后失踪,等到她再次“出现”解开这个谜时,小说家才受到启发,体会到“一旦精神集中,便没有恐惧,只有我和风”的境界,而他写的故事中困扰女医生的“天天移动的肾形石”也消失了。
      《品川猴》,哇!猴子开口说话,的确是奇谈了,看起来像是心理咨询师为了解开求助者的心结而虚设的情境。嫉妒也好,家里人不爱你也好,担心忧虑也好,和这些比起来,似乎“忘记名字”的困扰没有那么大了,连同名字被一起偷走的“内心中的黑暗”也需要自己消除,而不是被什么人消除,或者被“猴子”偷走。
      
  •     村上有着极强的讲故事的欲望,初读村上的小说会觉得有些拖沓。但这不要紧。每每故事读的不耐烦的时候。情节就有了转折。这种节奏把握的刚刚好。
      
      然而《偶然的旅人》是个例外。
      
      这是五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一篇。从两个小的巧合开始讲起。一个是在音乐会上,心中默念着两首最期待演奏的乐曲,居然真的演奏了,一次是在唱片店手里拿着一张名为《10 To 4》的唱片,被路人甲询问时间时,刚好是差十分钟四点。然后村上在简单的点评后开始另一个有关巧合的故事的叙述。
      
      这种叙述手法颇迎合我的口味,两次停顿,然后是一段时间的思考。终究是逃不过命运的捉弄,不是那种哭笑不得的讽刺式幽默,是真真的让人有些感动,这里村上对于巧合的解读是完全具有积极意义的。结合村上在文中的讨论,我这样理解巧合:它是命运的暗示,对于人生的过往经过时间的沉淀所提取的精华,是改变和纠正,宽容和救赎的最佳时机。
      
      然而正如文中所说,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忽视了,任其自生自灭。命运给予我们无数次救赎的机会,那些偶然发生的巧合,正是做出改变的契机。这契机有多重要,实践之后自会知道。
      
      
      在图书馆用了一上午和一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这部小说集,我不是很喜欢村上使用超现实的叙述手法,那只品川猴多少让我想起了《神的孩子都跳舞》中那只青蛙君,我觉得可以有更好的叙述手法把作者的主旨表达出来,这也是我给此书四星的一个私人原因。
      
  •      在那里喝咖啡等人,闲来无聊随意翻阅,竟然一口气读了一大半,直至友人到来才作罢。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对他的作品,我从没有这样不自觉的一直向下读,一直持续,想着再看一会儿,再看一页,再等会去....于我于他已经是超越了呢。我也不明白,之前怎么从未这样过,可能不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也许现在就是个契机。总之,情节,言语,所表达的内在意思,全部与我很合得来。
  •     偶然性对于村上来说似乎一是玻璃胶,用来弥合现实世界和灵异世界之间的裂隙(这些裂隙在
      
      他眼里原本不多);二是滑梯,用来进一步潜入灵魂的地下室探赜索隐;三是内窥镜,用来刺
      
      探命运的链条以至宇宙秩序的神秘性。为此,村上尝试着把偶然性同自己产生于对生活、生命
      
      的体察和直觉之中的灵感联系起来,由此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冥思空间,那里已很少有以往那
      
      种四下弥散的孤独和怅惘,更多的是灵魂自救的焦虑以及对某种神秘感的关心和敬畏。
      
      在2002年一次访谈中,村上针对“写小说是怎样一种活动”的提问说了这样一段话:“写小说
      
      、写故事(物语),说到底乃是‘梳理未体验之事的记忆’的业。说得浅显些,就是玩一种未体
      
      验的role-playing game(自主参与型电子游戏)。但编游戏程序的是你,而记忆却从玩游戏的
      
      你自身的人格中消失。与此同时,编程序的你的人格并未玩游戏。这是种相当严重的分裂性作
      
      业。右手不知晓左手干什么,左手不知晓右手干什么。这样的作业分裂得愈明确,从中产生的
      
      故事更有说服力,亦即更接近你身上的‘元型’。
      
      不妨认为,村上所的“未体验”,与其说是间接体验,莫如说是超验,一种类似dé jià-vu(既
      
      视感)的超验。事实上,村上在这方面也表现出很高的天分,他总是在不断地跟踪,不断地发
      
      掘,从而为其文学创作注入了超验维度的审美内涵。在那里,他所运用的恐个白既不纯粹是源
      
      自东方儒家文化的人本视角,又不完全是来自《圣经》和古希腊文化的神本视角,而更接近于
      
      一种带有本土色彩的人神体的复合视角。
      
      2002年10月14日,他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俄译本序言中说道:“我们的意识存在于我们
      
      的肉体之内,我们的肉体之外有另一个世界。我们便是活在这种内在意识和外在世界的关系性
      
      之中。这一关系性往往给我们带来悲伤、痛苦、迷惘和分裂。但是——我认为——归根结蒂,
      
      我们的内在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是外在世界的反映,外在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内在意识的反
      
      映。也就是说,二者大概是作为两面对照镜子发挥着各自作为无限metaphor(隐喻)的功能。这
      
      种认识是我所写作品的一大motif(主题)。”
      
      换言之,艺术、文学艺术既不是真实世界的傀儡,又不是想像世界的附庸,而是这两个世界的
      
      落差或关系性的产儿,在其催生过程中,对于稍纵即逝的灵感及偶然性的敏锐觉察和刻意开掘
      
      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和女孩顺利厮混的方法只有三个:一,默默听对方说话;二,夸奖她穿的衣服;三,尽量给她好东
      
      西吃.这样做下来还是不行,那就死心塌地为好."
      
      「男が一生に出会う中で、本当に意味っを持つ女は三人しかいない。それより多くもないし、少なくもない。」
         男人在一辈子的相遇中,真正有意义的只有三个女人。不多不少,刚好三个。
      
      “刚下笔时觉得似乎可以写出漂亮的东西,行文生机勃勃,前景如在目前,情节自然喷涌,但随着故事的进展,那种气势和光芒开始一点点地失去,眼睁睁地看着它失去”
      
  •     《东京奇谭集》的题目本身引人入胜。翻开作品之前我一直在想,东京的所谓奇谭究竟包含怎样的奇怪故事。巧合、宿命,还是什么其它的东西。《奇谭集》的第一篇《偶然的旅人》讲述的是同性恋的故事,其中穿插着作者本身遇到的所谓“巧合”,故事比较细微。《哈纳莱伊湾》发生在夏威夷。冲浪时候被鲨鱼咬伤而溺死的男孩的母亲,每年暑假都来到哈纳莱伊湾回想这段往事。《在所有可能见到的场所》关于私家侦探和寻人。失踪的丈夫20几天后回家了,却全然不记得20天内发生的东西。《天天移动的肾脏石》写了一个短篇小说作家与他的故事之间的发生。《品川猴》最为离奇,讲了一个偷名字的猴子。总之,五篇故事没有想象中的充满奇异色彩,然而村上毕竟不是安徒生也不是马克吐温,他有自己的幽默方式。
      《东京奇谭集》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偶然,偶然就好像是白天绽放的烟火,它一直在燃烧,只是大多时候你看不见。
  •   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话想说,没有条理的毫无理由地蹦出来,就像故事里的小说家,本来不知道怎么继续写,但是写着写着好像自己也明白了一样。所以写吧写吧,就算是个残次品
  •   砂砂姐写的真好。(我终于登上来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