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哲学研究

出版时间:1999-1  出版社:人民出版  作者:周晓亮  页数:397  
Tag标签:无  

前言

  大卫·休谟(Ddvid Hume)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论哲学家、怀疑论者,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休谟不属于哲学史上常见的生前无名、死后才得到重视的哲学家。当他在世的时候,他的哲学声望就已经确立起来了。与他同时代的一位著名评论家写道:“大卫·休谟是当今英国最有才智的人之一。有些哲学家,与其说属于他们的祖国,不如说属于由他厂约光辉所照耀着的那个世界。休漠就像这些哲学家一样……可以被纳入用他们的智慧和作品造福于人类的少数人之列。”山而且.休谟也不是那类在哲学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他同柏拉图、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一样,是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持久而深远影响的哲学家。当我们看到当代的许多哲学巨匠仍在深入研究休谟的思想并把他奉为理论先驱的时候,不能不感受到休谟哲学(当然是他的学说的全部)所具有的一种现实的力量。一位颇有建树的当代哲学家曾经概括说:“对于休谟的问题的讨论,以及对于出现在本世纪哲学中的由它们派生出的那些问题的讨论,如果作  一番透彻的指导性的说明,那几乎也就是详尽无遗地表示出了本兰纪的哲学。”  当然,肯定休谟哲学的重要性和对它作具体的分析评价还不是一回事。当我们回顾休谟哲学的研究史,会发现人们对休谟哲学有十分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休谟哲学本身的复杂性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休谟著作的难读引起的。这里所说的难读并不是指他的文字晦涩艰深,妨碍了人们的理解,相反,休谟的文笔通晓流畅,堪称英语表达的大师,而是指他过分热心于繁琐论证,加之某些表述上的不够严谨和特有的怀疑主义的论述方式,使人有时不容易确定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这种情况在他的主要著作《人性论》中尤为明显。  休谟哲学著作的编者塞比—比格曾这样评论:“读休谟的哲学著作要非常细心。他写的每一页,尤其在《人性论》中,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他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依据各种不同的关联,说了那么多不同的事情,而且毫不在意他以前是怎么说的,这就使得很难明确地说出他是否讲过这个或那个特定的学说。他将同样的原理用于十分不同的题目,以致毫不奇怪,我们可以在他的叙述中找到许多字面上的和某些实际上的不一致。他并不顾忌用不同的方式说同一件事情,而是热心于此。而在同时,他对词语的运用和对基本准则的陈述又往往随随便便和漫不经心。这就使得在休谟那里很容易找到各种哲学,要不然就是把一段陈述同另一段陈述对立起  来,以致根本栈不到任何哲学。”  我并不认为塞比—比格的论断是完全公正的,因为它给人一个印象,似乎休谟的哲学既缺乏严密的整体性,又缺乏连贯的论证,而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虽然休谟在表述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他的基本观点仍然是明确的,他的理论有很强的逻辑力量,他的论证也有清楚的线索可循。不过,就塞比—比格指出阅读和理解休谟著作之难这一点,却是正确的。凡是读过休谟的《人性论》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比如,我们必须在那些叠床架屋式的繁琐论证中时时注意把握推理的脉络;必须把某些概念和术语的用法作出比较,以确定它们的真正含义;必须从整体上考虑他的哲学意图,以便对他的个别论述作出正确的解释;在阅读休谟的对话体著作时,有时还必须费大力确定谁是他的真正代言人。因此,当我们看到,在后人对休谟哲学的研究中,几乎在每一个重要论题上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争论,而休漠在世时又不断地辩解说人们误解了他的意思,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上述情形对于休谟来说是“不幸”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位哲学家愿意被误解。不过,休谟著作的上述特点却为人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余地。人们发现,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休谟的论述,往往可以引出具有不同启发意义的结论来。当然,这并不是说休谟的哲学像“魔方”那样,可以随意翻出各种不同的花样。而是说,在休谟的内容丰富,有时繁琐得令人生厌的论证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深刻思想,要发现它们,必须作出认真的分析,从各个方面加以理解。而这对于热心理论探讨的研究者来说,无疑具有更特殊的吸引力。当然,这也使人们对休谟哲学的理解和评价变得更加复杂了。  ……

内容概要

本书将根据历史的和辨证的观点对休谟哲学作具体的分析和评价,阐明它的意义和影响,为此,本书在内容和结构方面有如下安排。    (一)本书将对休谟哲学作出比较全面的考察和评述,但不是、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    (二)本书将特别注意对休谟哲学原著的考据和研究,力求在休谟的本来意义上准确理解和把握他的学说。虽然要做到这点颇有难度,尤其对于休谟的公认难读的著作,则更显其难,但是,认真在原著上下功夫,是准确理解一位哲学家思想的最基本的方法。正因为休谟的著作容易引起误解,坚持研究他的原著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三)诚如休谟哲学的一位研究者所说,休谟的著作是“文如其人”,因此,为有助于理解休谟的哲学思想,本书专设一章介绍休谟的生平和著述,并将休谟的主要哲学著作的写作和出版情况作为附录列于书后。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生平和著述  第一节 奈因微尔士,童年  第二节 哲学的志向和“思想的新天地”  第三节 《人性论》  第四节 《道德和政治论文集》,《道德和政治论文三篇》  第五节 欧洲之行  第六节 哲学的新尝试  第七节 爱丁堡——“学者的真正舞台”  第八节 《英国史》  第九节 法国情结  第十节 国务助理秘书  第十一节 晚年第二章 人性哲学  第一节 启蒙的时代和苏格兰启蒙运动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休谟哲学的基本要求第三章 认识论:观念理论  第一节 观念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观念的起源  第三节 感觉是由“不知的原因”引起的  第四节 知觉、对象、存在的观念  第五节 心理原子主义第四章 认识论:因果关系  第一节 因果关系理论在休谟哲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 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的论证结构  第三节 知识分类——“休谟之叉”  第四节 为什么一个原因永远是必然的:休谟的回答及其意义  第五节 因果推理的经验说明:原因和结果的恒常会合,习惯原理  第六节 因果推理的心理说明:因果推理的信念及其本性  第七节 因果信念问题的补充:概率问题  第八节 因果必然性  第九节 因果关系的定义和因果判断的规则  第十节 归纳:休谟的问题和后人的解决第五章 认识论:怀疑主义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演绎理性的怀疑  第三节 关于外界物体的存在的怀疑主义  第四节 关于心灵实体的怀疑主义  第五节 温和的怀疑主义  第六节 几点评论第六章 情感主义的伦理学  第一节 “道德的区分不是来自于理性”  第二节 道德感是道德的根源和道德评价的标准  第三节 道德的客观因素:道德对象的四种性质  第四节 同情和仁慈  第五节 人为的德:正义  第六节 意志的自由和必然第七章 经验主义的美学思想……第八章 休谟论宗教附录一:《人性论》概要附录二:休谟哲学著作的写作和出版概况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休谟生活的时代在历史上被称作“启蒙的时代”。  启蒙的时代可以指17世纪至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的整个时期,而由于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发展最猛烈,波及最广,持续最久,启蒙时代又往往专指这一时期。不管怎样,这一时代是以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一场反对宗教蒙昧、反对封建专制的启蒙运动为标志的。  启蒙运动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法国。在英国和法国的影响下,德国也出现了启蒙思想。英国的弗·培根、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德国的莱布尼茨、沃尔夫、莱辛等,都是主要的启蒙思想家。  启蒙思想家的国别各异,观点也不尽相同,但一般地说,他们的思想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反对宗教蒙昧,提倡理性和科学。启蒙思想家认为,宗教和迷信是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是愚昧和落后的根源。要使人类从宗教的精神束缚下解放出来,就要弘扬理性的权威,用科学知识启迪人们的头脑,让理性和科学成为衡量和判断一切的尺度。  启蒙思想的另一个特点是在社会政治观点上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和自由。启蒙思想家认为,封建专制制度扼杀人的自由,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他们在对人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内容的人权概念,并要求建立符合人性发展的民主政治制度。  启蒙运动在思想渊源上是和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一脉相承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特色是坚持以人为中心,反对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宗教神学。他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形形色色的宗教桎梏。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则同已经发展了的时代相适应,他们进一步克服了人文主义者的较多不彻底性,发挥和发展了人文主义者的人性和人权概念,赋予其更明确的政治和阶级的含意,因此更鲜明地体现出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理性、自由和民主的特点。  启蒙运动是思想文化的运动,它的深层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  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在封建制度的内部孕育发展起来的。早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下半叶,西欧主要国家已经先后程度不同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至16世纪资本主义的商  业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工场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15、16世纪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更加有力地推动了贸易活动的扩大和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造成了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的阶层。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比较弱小,不得不在强大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卵翼下求得发展。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壮大,专制的封建统治日益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此,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就成为资产阶级的首要任务。经济和政治上反封建的要求,首先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出来。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正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为资产阶级摇旗呐喊的鼓动者。尽管启蒙思想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它们各自出现的时机也不同,有的在革命前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论证,有的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进行的过程中,同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不论怎样,它们的作用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作必要的舆论准备。在本质上,启蒙思想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政治要求的范围。      在休谟的认识论中,因果关系理论是一个核心内容,是休谟真正关心的问题之所在。  在上一章中,我们详细考察了休谟的观念理论。观念理论对于休谟哲学是重要的,因为它确立了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这一经验主义的原则,从而将人性科学“建立在经验和观察的基础之上”。但是,从休谟认识论的理论构架来看,观念理论并不是最主要的,对于休谟哲学的真正创造性来说,观念理论也不是最有意义的。休谟的哲学认识论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的因果关系理论,或者根据休谟的划分,就是关于或然性知识的学说,因为在他看来,或然性知识的绝大部分是由因果推理构成的。他认为,观念理论中对知觉本身性质的详尽讨论不过是为更好地理解或然性知识问题所作的“准备”。  黎德在评价休谟的观念理论时说,这个理论的主要之点是休谟无批判地从洛克和贝克莱那里接受下来的。黎德从这种看法出发,对休谟的哲学作了简单和片面的理解,认为休谟无非是要把洛克和贝克莱的原则贯彻下去,不顾一切地追求怀疑主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黎德忽视了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的重要性,误解了休谟在这个理论中真正要说的东西。康德正是在这一点上批评苏格兰常识哲学家不懂休谟,完全弄错了休谟的问题之所在。而康德从休谟哲学中得到的最大启发正是从因果关系理论中来的。  休谟非常明确对因果关系问题的探讨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他认为,由因果推理获得的知识构成了人类生活所依赖的绝大部分知识,而他对这类知识的研究是独一无二的,“无论古人和今人都不曾从事过”。有感于《人性论》初问世时不被人理解,休谟写了《“人性论”概要》一书,介绍它的理论价值。在书中,他明确指出了因果关系理论(或然性知识)在《人性论》一书中的重要地位。他说,包括洛克和笛卡尔哲学在内的以往的逻辑体系都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对或然性知识及有关方法的讨论过于简要了,而这一类知识恰恰是我们的生活和活动所完全依赖的,甚至对我们的大部分哲学思维都有指导意义。休谟指出,《人性论》一书已经尽力弥补了这个缺陷。休谟在《“人性论”概要》中着重介绍了对因果推理的说明,他认为这个说明可以作为全书的一个“样版”。  从《人性论》和《人类理智研究》的内容安排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因果关系问题所处的重要地位。  《人性论》第一卷是关于认识论的,共分为四章。从内容划分看,第一章“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和第二章“论空间和时间观念”,主要讨论了观念的起源、分类和性质。第三章分为十六节,专门讨论了或然性知识,即因果关系的问题。在第四章“论怀疑主义的和其他的哲学体系”中,因果关系的原理被充分运用于对怀疑主义的论证。总括起来,第三章占据了《人性论》第一卷将近一半的篇幅,在内容上是第一卷的主干。  与《人性论》相比,《人类理智研究》更加突出了因果关系理论的分量。该书共分十二章,其中有六章(第四章至第九章)基本上与《人性论》第一卷的第三章相应(前者的第八章“论自由和必然”对应于后者的第二卷第三章的第一、二、三节),是专门讨论因果关系问题的,其篇幅超过了全书的一半。休谟在《人类理智研究》中对《人性论》的内容做了调整,他删去或缩减了许多他认为不十分重要或过于繁琐的部分,比如他砍去了《人性论》中论空间和时间  观念的整整一章(共42页),把与之有关的内容压缩为只有两页放在《人类理智研究》论怀疑论哲学的第十二章。可是,对于《人性论》中有关因果推论和或然性知识的内容,休谟在《人类理智研究》中都基本保留了。他在其中增补的第十一章“论特殊的天意和来世”则专门是用因果关系原理来驳斥宗教神学的证明的。  由上述可以看出,休谟的确是把因果关系理论当做他的认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来看待的,而后来的哲学发展以及对休谟哲学的研究也表明,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是他的哲学认识论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休谟哲学有一个十分流行的看法,即认为休谟首先否认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然后根据这种怀疑主义的观点,他也怀疑和反对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按照这种理解,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无非是他的怀疑主义形而上学观的附属物,或换句话说,休谟对因果必然性的怀疑只不过是对世界的客观存在的怀疑的简单延伸,因为既然客观世界的存在已经成了疑问,这个世界的因果必然性理所当然地失去了客观的依据。照此而言,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还有什么原则上值得重视的东西呢?似乎没有了。休谟为什么将因果推理和或然性知识的问题抬高到那样重要的地位,似乎也得不到满意的解释。  我认为,对休谟哲学的上述流行看法是不准确的。  首先,如我们在前一章中已经指出的,休谟并不怀疑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的存在,我们在后面还将指出,休谟也不怀疑客观的因果规律性(一律性)。他的论述表明,他所关心的是这样的问题: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存在和因果规律性的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他要求提供这些知识的正确性和客观有效性的证据。而只是在这一点上,他主张怀疑主义。因此,我们不能说,休谟的怀疑是指向因果关系或因果规律的客观必然性的。休谟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因果知识的可能性和有效性这个认识论的问题。      在休谟的人性哲学体系中,伦理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休谟继承了英国以沙夫茨伯利和哈奇森为代表的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并沿着快乐主义和利他的功利主义方向加以发展。休谟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对后来道德哲学的发展很有影响。  在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原则上,休谟的伦理学保持了与他的人性哲学体系的一致。他认为伦理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它应当建立在观察和经验之上。他强调道德判断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感觉(道德感),而不是理性,他重视运用心理分析和心理描述的方法,他还强调想象和联想活动在道德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休谟的伦理学著作主要包括《人性论》第三卷“论道德”和该卷的改写本《道德原理研究》,在《人性论》第二卷“论情感”和《人类理智研究》中也有部分论述。  ……

编辑推荐

  哲学史,所昭示给我们的,是一系列的高尚的心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们的展览,他们凭藉理性的力量深入事物、自然和心灵的本质——深入上帝的本质,并且为我们赢得最高的珍宝,理性知识的珍宝。——黑格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休谟哲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大卫休谟是18世纪英国最富有才智的人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影响深远具有现实的力量。休谟的哲学由于他的繁琐论证和表述上的不够严谨以及怀疑主义的论证方式造成他的著作特别在《性论》中表现突出,非常难读,学习休谟哲学思想,就必须用心读他的原著,但入门的路径是不能不走的,本书正好是关于休谟哲学的研究专著,是不能不做为“入门”之书来用心阅读领略一下休谟哲学思想的风光。
  •   国内休谟哲学的必读书目。
  •   中国人研究休谟最好的著作!
  •   国内休谟研究的扛鼎之作。买到非常不容易!
  •   国内少有的关于休谟的研究专著,不错
  •   人民出版社的这套哲学家文库的学术质量在国内还算不错,就是印刷的质量有点差。
  •   太喜欢了,很哲理的一本书,对于写论文和参考提供了很大的研究价值
  •   【换购商品】新版家庭藏书《笔记杂著卷近思录足本》可谓经典,换购可谓超值。
  •   书还是不错的老版本了能买到就不错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