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音乐家

出版时间:2003-12  出版社:人民出版  作者:霍长和  页数:442  字数:34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1996年12月10日晚,“李青、李丹丹、李迢迢独奏、独唱、重唱音乐会”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    这是一场有着特殊意义的音乐会——节目单上最显著的位置印着这样一行字:献给我们深爱的父亲劫夫及他所爱的人们。    那天前来观摩的人格外多,尤其是像我这样曾在劫夫担任院长的沈阳音乐学院学习过的人,能来的都来了,甚至连外地的也闻讯赶来了。    我随着人流涌入音乐厅。落座甫定,我便感受到了它那不同寻常的气氛。    悬挂在天幕前的设计精美的大幅音乐会会标,素雅而又庄重;摆放在舞台前的一个个大花篮,为音乐会带来了勃勃生机。    开演的铃声还没响,座无虚席的观众厅却已悄无声息。    人们在静静地等待着。    突然二楼响起雄壮健朗的歌声: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歌声在音乐厅里回荡。    我的眼睛潮湿了。    二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但是,劫夫没有死。    是的,劫夫没有死,那个把爱、把歌、把情献给他的祖国和人民的作曲家没有死。    那一朵朵抛掷到舞台上的小花是献给他的。    那歌声是献给他的。    可是,法国女作家波伏瓦却说,人都是要死的。她不仅这样说,还把这句话当做她一部书的书名。    波伏瓦没错。我们的劫夫也死了。二十年前的一天,生命的门在他身后悄然关上。    他走了,却留下了他的旋律。    这旋律是他的灵魂,一个真诚的艺术家的灵魂。    因此,人虽走了,灵魂还在。而天荒地老,艺术家的灵魂却不会随之飘散。因此我们说,劫夫没有死。    所以,我们只有歌而没有泪。即使是1994年4月那个清冷的日子,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去沈阳回龙岗革命公墓安妥他的灵魂,我们也没有泪。哀乐不属于我们,我们有自己的歌——我们走在大路上。    我们就是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为他送行的。    也是在回龙岗,一幅送给他的挽联上写道:“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几曲千古,李氏名天下;来也清贫,去也清贫,一纸清贫,劫夫寄后人。”    这挽联写得多好啊,它代表了人民的心声,劫夫有知,想必可以含笑九泉了。    这时,开演的铃声响了,场灯随之暗了下来,二楼的歌声也停歇了。大家屏住呼吸,翘首凝视着舞台。    三姐妹一齐出场了。大厅里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接着,三姐妹逐个向观众致意:我是老大李青,我是老二李丹丹,我是小三李迢迢。    掌声,掌声,掌声,她们每报出一个名字,台下就响起一片掌声。    她们被掌声淹没了。    泪水模糊了她们的眼睛,泪光在观众席里闪动。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我分明看到了一对深邃的眼睛。    那眼睛的主人隐在观众席中,他安详平静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我知道那是劫夫。    劫夫,你对这一切都满意吗?告诉我们,都满意吗?    虽说你离去已整整二十年了,但是,你看到了,人们没有忘记你。你谱的歌,他们还喜欢听,还喜欢唱。    还有,你的三个女儿都已长“大”成“人”:大女儿李青,现在是国家一级演奏员、辽宁乐团的钢琴演奏家,还是辽宁省音乐家协会的副主席;二女儿李丹丹,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的女高音歌唱家,主演过《夕鹤》、《蝴蝶夫人》、《茶花女》等歌剧,1996年赴美国与夏威夷歌剧院合作,主演歌剧《图兰朵》;小女儿李迢迢,也是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的演员,主演过歌剧《风流寡妇》、《鬼雄》,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中担任过领唱。    你听,小李子(李青的小名)把那首难度极大的肖邦降b小调奏鸣曲弹奏得多好;丹丹和迢迢分别用原文演唱的罗西尼、普契尼、威尔第、拉赫玛尼诺夫、福列的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多有素养、多么地道。    还有你谱写的那些歌,如《如今唱歌用箩装》、《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摇篮曲》、《蝶恋花·答李淑一》,她们是不是都唱得挺好?!    你应该感到欣慰才是。    音乐会结束了。    走进夜的沈阳,我的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劫夫那三个在艺术之树上成活的女儿的身影,还有音乐会结束时全场上下齐声高歌的动人场面,不时在我面前重现、重现,并且定格在我的大脑深处。    劫夫用他的歌曲在共和国亿万人民的心中建造了一座座矗入云天的丰碑。    劫夫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内容概要

  劫夫是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卓有成绩、非常著名的无产阶级军事人物5。他因创作《称赞二小放牛郎》、《革命人永久是年轻》、《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而驰名于世,又因创作了大量宽大传唱的“语录歌”、诗词歌曲而红遍中华,成为“”时代最为活泼的赤色军事人物5。《红色音乐家:劫夫》以翔实的材料实在地记叙了这位著名军事人物5运气多舛而又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深入地展示出其富厚而又波折的心路历程,多视角、多方位地折射出社会与人生的诸多无法……令人追思、感悟很多。

作者简介

  霍长和,男,1951年生人,曾做过乐团长笛手、电台及艺术理论杂志编辑,现为辽宁省军事人物5协会副主席,沈阳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自20世纪80年月初开始写作,发表有小说、陈诉文学及文艺理论批评等近百万字,曾获“中国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批评奖”的批评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家庭身世与逃出农安
第二章 打仗行进文明
第三章 黄台路小学老师
第四章 背着小提琴去延安
第五章 参加西北疆场服务团
第六章 前线最活泼的宣扬员
第七章 伴随丁玲去西安
第八章 初期的创作
第九章 血与火的旋律
第十章 哨兵剧社社长
第十一章 挣共产党小米的女孩
第十二章 歌剧《星星之火》
第十三章 创建“东交音专”
第十四章 音乐教育家
第十五章 创建民族音乐系
第十六章 差点儿成为
第十七章 为毛主席诗词谱曲
第十八章 组建辽宁歌剧院
第十九章 《哈瓦那的孩子》与《我们走在大路上》
第二十章 “夫作品音乐会”
第二十一章 几个挚友
第二十二章 一言难尽的一九六六
第二十三章 “语录歌”风行委曲
第二十四章 到北京遁迹
第二十五章 与林彪、黄永胜
第二十六章 “革委会”主任
第二十七章 性命的末了五年
第二十八章 永久的旋律
附录一 劫夫的三个女儿
附录二 劫夫平生、创作大事年表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996年12月10日晚,“李青、李丹丹、李迢迢独奏、独唱、重唱音乐会”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这是一场有着特殊意义的音乐会——节目单上最显著的位置印着这样一行字:献给我们深爱的父亲劫夫及他所爱的人们。那天前来观摩的人格外多,尤其是像我这样曾在劫夫担任院长的沈阳音乐学院学习过的人,能来的都来了,甚至连外地的也闻讯赶来了。我随着人流涌入音乐厅。落座甫定,我便感受到了它那不同寻常的气氛。悬挂在天幕前的设计精美的大幅音乐会会标,素雅而又庄重;摆放在舞台前的一个个大花篮,为音乐会带来了勃勃生机。开演的铃声还没响,座无虚席的观众厅却已悄无声息。人们在静静地等待着。突然二楼响起雄壮健朗的歌声: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歌声在音乐厅里回荡。我的眼睛潮湿了。二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但是,劫夫没有死。读了很多书,最使我感到兴奋的是胡愈之著的《莫斯科印象记》”。除此之外,从童年起就一直喜欢的音乐他也一直喜欢着。他的胃口很大,不仅继续拉小提琴,在该馆国乐研究班第一期学员的名册也看到了他的名字。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插一句。在来青岛之前和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一直用着李云龙这个名字。但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个名册上登记的名字却是“李捷夫”。这可能是他第一次使用这个名字。有关李云龙的易名,80年代末,在西北战地服务团老同志中传看的署名王泽江的打字本《劫夫》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于1937年5月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并以‘国难当头,在劫难逃,救国救民,匹夫有责的决心,毅然改云龙为劫夫。”这显然有误。按这种说法,劫夫易名的时间是1937年。而我们首次看到的李捷夫三个字,虽说不准出现的确切时间,但无疑是他来民众教育馆不久的事,即1933年,最迟也不会超过1934年。稍后,我们将会讲到,1935年5月,他发表在《青岛时报》上文章的署名,已经是劫夫了。至于王泽江文章对劫夫名字由来的解释,是王先生望文生义,还是出自劫夫本人之口,就不得而知了。既然我们已经搞清了他名字的来龙去脉,那么,从现在开始,本文的叙述将告别李云龙,而以劫夫取而代之。此后不久,馆里又来了两个年轻人,一个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于仁和,一个是进步画家王旦东。因为都是年轻人,他俩又都在北京做过革命工作,劫夫很快就和他们成了好朋友。“我自从接近了他们,除了在政治上得到了很多帮助外,在艺术上也有了不少收益”。

后记

萌生为劫夫写本书的念头,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曾数次与我的老主编、当年与劫夫多有接触的寒溪先生谈及此事。寒溪先生很支持我的想法,但他觉得劫夫故去多年,身后又有种种说法,很难写。记得我们谈到即使写出来也不一定能顺利出版时,他还建议我拿到香港去。此后,他还曾与香港出版界的朋友谈过此事。    后来,这事就放下了。    真正把想法变为行动,是1997年末。此后三年,我一半时间用于采访、收集材料,另一半时间用于写作。本书完稿,已是2000年冬。    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要写劫夫?    这是一个应该回答又不好回答的问题。    真的,我为什么要写劫夫?    这问题,直到书稿完成,我也没想过。我知道,我应该给发问者(包括读者)一个答案。可是,细想之后,我仍觉说不太清楚。在这里,我只能提供一点背景材料,算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1965年,我从哈尔滨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入学之前,我唱过许多劫夫写的歌,并且知道他是我将要进入的这所学院的院长。我深为能进入到这所学校读书感到骄傲,因为这里有个劫夫。在一个年仅十三四岁孩子的心目中,他的形象十分十分高大。    在学校的院子里,我常常能看到他。他总是穿着一套又肥又大的中山装,并且不喜欢系扣。    “文革”中,我曾领着北京来的红卫兵请他写“语录歌”,他在学校主楼前写《革命造反有理》那首歌时,我就在现场;“造反派”到他家抄家,我也跟着去看过热闹;我还曾把印有“剥下李劫夫画皮”之类字样的胶版印刷物拿到哈尔滨、长春张贴。    还有,我在学校的音乐厅多次听过他的报告。    我与他的接触(以上如果算接触),仅此而已。    这都是我十五六岁之前的事。此后的十年间,直至他过世,我再也没有见到他。    不过,总能听到有关他的各种消息——“文革”中在北京大红大紫、林彪事件之后被办“学习班”、辽宁省文艺界对他开展批判、心脏病突发去世、他的歌曲被禁唱等等。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在有关他的各种消息中渐渐长大。    我对劫夫崇拜过,也喊过打倒。而当历史走进20世纪90年代,我从一懵懂无知的小孩子成为年届四十的中年人时,我开始思考发生在劫夫身上的事,包括上面提到的和未提到的。    尽管那时我对劫夫的了解不像后来那么深,但直觉告诉我,劫夫过世前后,发生在他身上的许多事不对头。他是一个天才的作曲家,他是一个为人民写作的作曲家,他是一个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的教育家,他是一个经过战争考验的革命者。这样的人,不该是这样一个下场,他的名字不该被后人忘记。    于是,就有了写一写他的念头——记录他的一生,尤其要弄清围绕他的那些是是非非,给世人一个真实的劫夫。    这就是我要写劫夫的原因。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我是在干一件难度极大的事——劫夫已经过世多年,有关他的生平事迹,要从与他共过事的人嘴里一点一点往外掏,而这些人分布在天南地北;我的工作不会得到官方的任何支持和帮助;所需费用要全部自理;书稿完成,能否顺利出版是个未知数,所以极可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这些困难,我没有多想,因为要么不做,要做,对此只能坦然面对。甚至书最终能否出版我都不太在乎:只要书能写出来,不出版也没关系,我可打印若干本,供对劫夫关心者传阅。    所幸,这本书,从采访到写作到出版,得到了许多熟悉的和陌生的长者和朋友的帮助,可以这样说,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本书。    接受我采访,为我提供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有:    陈明、王玉清、夏戈非、鲁前、郎明(郎宗敏)、卢肃、管林、刘沛、顾品祥、李建庆、边军、李百万、晨耕、张非、郝汝惠、凌子风、严金萱、王竹林、王卓、仲先、黄河、郭东俊、李中权、詹真辉、姚铁、苗淑云、谷莹、刘大为、董小华、林野、方怡、苏毅、苏扬、吕远、洪源、傅庚辰、钟立民、王石、寒溪、林成敦、赵志操、郑风、刘文玉、木青、杨若声、耿大权、张护立、丁鸣、霍存慧、杨孝毅、竹风、鸣戈、秦咏诚、雷雨声、杨余燕、路逵震、徐惠民、姚振声、丁贵文、侯宝珊、王竹君、郑素兰、周绍华、唐毓斌、赵忠琦、谷音、李自强、林振纲、郭明德、孙富、孙德仲、高梦柯、龚荣光、韩育才、黄维强、薛金炎、李一贤、丁雅贤、柴珏、王亚南、林良、谢耿、赖广益、王凤贤、杨清波、徐占海、程明秦、李翠梅、赵旭东、刘连生、王维刚、马素娥、俞志富、满玉华、黄春跃、王志、姜志涛、刘多山。    劫夫的夫人张洛,女儿李青、李丹丹、李迢迢,外甥潘吉星为我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帮助,尤其是张洛,不仅不顾年长体弱,与我做了长达数月的长谈,而且所需材料,有求必应,用她的话说,差不多等于又被抄了一次家。    我曾供职的辽宁省文联、省音协给了我多方支持;《艺术广角》杂志社为我的采访提供了时间;我在北京、沈阳的朋友蒋力、刘洪波、刘亚丽、郝戈非、吕乐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了友谊之手;寒溪、赵志操两位前辈不仅始终关注着本书的采访、写作,还认真审读了本书的初稿;林成敦先生为我提供了他编写的劫夫创作年表;作家出版社的王圻、文汇出版社的肖关宏曾为本书的出版出力;劫夫的家人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本书的采访与写作,得到了我妻子王小英的充分理解与全力支持。    尤其应提到的是本书的责任编辑、人民出版社的孙兴民先生,没有他的眼光与胆识,本书不知要等到哪一年才能面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现在供职的沈阳师范大学,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要向以上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深深鞠躬,以表示我由衷的感激之忱。

编辑推荐

《红色音乐家·劫夫》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色音乐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老爸在书城看过了,连夸此书好,亚马逊便宜很多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