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

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沈长云  页数:44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的开端,是华夏文明的起源。本书作者通过深入研究,简明扼要地勾勒了我国自进入文明社会至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亦即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王朝: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具体包括这三个王朝的治乱兴衰、三个王朝之后的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斗争、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发展的状况、这个时期的民族关系以及社会变迁等内容。本书特别注意吸收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先秦史研究的成果,也特别注重新发掘的考古资料,包括田野考古资料及古文字资料的介绍。在整体内容的把握上,则更加注重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注重对中原以外地区文明进程的介绍。这些内容都是以往的先秦史著作或缺的。     本书作者沈长云,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先秦史教学与研究,书中包含了他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及学术问题上的独到见解。书末附录《先秦史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将有助于读者对先秦历史做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简介

沈长云,1944年生,中国著名先秦史专家。曾任河北师范大学古籍所所长,现任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为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无奴派”五家(黄现璠、张广志、胡钟达、沈长云、晁福林)之一,否认中国历史经过奴隶社会,突破“五种生产方式”束缚,在学者们否认中国经过奴隶社会的同时,支持中国上古是封建社会的人数增多,如晁福林认为夏商是氏族封建社会,西周和春秋是宗法封建社会;张广志则认为夏商西周春秋是村社封建社会。而沈长云教授则认为是三代社会是以“族长役使制”为基础的部民社会,并不是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提出“我们似亦不好把商周时期众人、庶人在公田上的劳作与农奴劳动等同起来。从实际情况看,商周时期众人、庶人的劳动尽管带有被剥削的性质,但仍是作为公社成员在祭祀共同祖先的名义下在公田上进行的,尚不能说已发展成了农奴性质的劳动。并且其时真正的土地私有制亦未产生,因而把平民在公田上提供的徭役劳动解释成所谓的劳动地租,亦是说不过去的。”这更加精辟准确的论述了中国上古的社会性质。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先秦史》、《上古史探研》、《战国史与战国文明》(与杨善群合著)、主编《赵国史稿》、《崛起的士人》、点校《国语集解》(与王树民先生合作)等十余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文物》等中国史学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这些论文都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研究了先秦的社会性质、土地制度、中国早期国家起源等问题,有很高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一一夏  第一节 夏以前的历史传说及相关考古文化    一、传说中的五帝时代    二、与五帝时代相当的考古文化  第二节 夏后氏的兴起及夏王朝的建立    一、夏后氏渊源    二、鲧、禹治水    三、夏朝的建立    四、夏的“家天下”吸有关国家制度  第三节 夏朝的统治经历及夏的衰亡    一、夏前期的政治动乱与少康中兴    二、夏中期的发展及其与东夷地区的关系    三、从孔甲乱德到夏的灭亡  第四节 有关夏文化的考古探索第二章 强盛的商王朝  第一节 商族起源及商朝的建立    一、商族起源及先商史迹    二、商汤灭夏与建立商朝  第二节 商代国家机构的发展与完善    一、商代的王权与王位继承制度    二、商代政治区划一一内服与外服    三、商朝的职官系统    四、军队与刑法  第三节 商朝的治乱兴衰    一、伊尹辅政与商前期的政治    二、商都屡迁和商中期的九世之乱    三、盘庚迁殷    四、武丁的治绩与其征伐    五、商朝统治的危机及其衰亡  第四节 商代的社会经济    一、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农业    二、以青铜器制造为主的手工业    三、商业与货币  第五节 商代各周边地区文明的发展    一、商代的东方    二、长江中游地区文明的新发现    三、三星堆与古代的蜀国    四、西北部与北部的方国遗存第三章 周朝建立及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  第一节 周族发祥及其建立周朝  第二节 周政权的巩固与成康之治  第三节 西周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第四节 西周经济及有关制度  第五节 西周的主要诸侯国  第六节 西周的民族关系一一诸夏与蛮夷戎狄的对立  第七节 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及西周的灭亡第四章 夏、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 三代的“族”一一居民基本的社会组织  第二节 三代的阶级与阶层  第三节 三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第五章 夏、商、西周的精神与文化成就  第一节 三代的文字与典籍  第二节 夏、商、西周思想观念的演进  第三节 三代的科技、文学与艺术第六章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政治新格局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  第三节 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春秋中后期各国政治进程及政治制度的变迁  第五节 春秋时期的夷夏斗争及相互融合第七章 战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及七雄兼并战争  第一节 战国七雄并立的形势及各国变法运动  第二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形成  第三节 战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  第四节 社会结构及风俗习惯的变迁  第五节 七国兼并战争与秦的统一第八章 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与老子、孔子  第二节 战国诸子百家争鸣  第三节 史学、文学与艺术的成就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附录:先秦史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索引(按笔画为序)(人名、地名、氏族名、国名、历史事件、典章制度)

章节摘录

  三、夏朝的建立  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古代国家产生的标志,也是我国迈人文明社会的开  始。  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一直在探讨我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的问题。其  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理论,即中国古代国家与世界其他一些地区文明古国的  产生是否走的同一途径的问题。传统的解释对于中国古代统治与奴役的关系  亦即国家的产生总是按如下逻辑阐述的:首先是氏族公社内部由于家族的分  工引起财产的积累,接着是出现贫富分化,进而富裕家族利用战俘和本族破  产农民当作奴隶,最终导致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对立,以及维护奴隶主阶级  利益的国家的产生,并同时导致氏族制度的瓦解。然而这种解释是否符合中  国古代国家产生的实际却大成问题。在由原始公社向文明社会的转变中,我  国氏族公社内部各家族间不能说没有贫富分化,但这种贫富分化却首先表现  在氏族首领与广大族众的分野上。换句话说,氏族内部少数人之所以拥有较  多的财富,首先是由他们处在氏族组织上层的身份决定的,是他们的“贵”  决定了他们的富,而不是由他们的富决定了他们的“贵”。这种情况使我国  氏族组织长期存在,甚至一度成为我国早期国家政权的基础。至于奴隶制剥  削,则一直在我国先秦时期只占据社会经济的很小部分,我们无法说明我国  向国家过渡的时期社会已出现一个主要靠奴隶生产来养活自己的奴隶主阶级  ,并从而推断说这个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对奴隶的统治去建立一个奴隶制的国  家机器。  实际上,按照恩格斯的理论,上述统治与奴役关系的建立,只是在古希  腊罗马所经历的过程,至于世界其他许多地区,其统治与奴役关系的建立却  主要走的另一条路径。他在《反杜林论》这部著名的理论著作中谈到,在许  多民族的原始农业公社中,“一开始就存在着一定的共同利益,维护这种利  益的工作,虽然是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却不能不由个别成员来担当:如解  决争端;制止个别人越权;监督用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地方;最后,在非常  原始的状态下执行宗教职能……这些职位被赋予了某种全权,这是国家权力  的萌芽”。他接着谈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长以及同别的集团利  益冲突的增多,使单个的公社集合为更大的整体,并导致建立新的机构来保  护共同利益和反对相抵触的利益,这些机构使得共同体中的各种社会职能变  得更加“独立化”,以至出现社会职位的世袭化。最后,这种社会职能终于  上升为对社会的统治,而“起先的社会公仆”也“在顺利的条件下逐步变为  社会的主人”,并通过使用暴力“集结成为一个统治阶级”。  这种统治与奴役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国家。他在另一篇著作中同样阐述道  :“社会产生着它所不能缺少的某些共同职能。被指定去执行这种职能的人  ,就形成社会内部分工的一个新部门。这样,他们就获得了也和授权给他们  的人相对立的特殊利益,他们在对这些人的关系上成为独立的人,于是就出  现了国家”。  从我国第一王朝夏朝建立的经过看,它走的也是这样一条由氏族共同体  的“公仆”蜕变而成为“社会的主人”亦即统治者集团的路径。  根据上述史实,夏王朝国家权力的获得,首先即是与夏后氏祖先鲧、禹  在尧和舜部族联盟担任公职直接相关的。这项公职,即是他们受部族联盟首  领尧、舜的委派所从事的领导治水的工作。这项工作,对于部族联盟的所有  成员来说,无疑是一项关系到大家共同利益的公共事业。鲧、禹所承担的角  色,与尧、舜一样,都属于“公仆”的性质。后人对鲧、禹,尤其是对大禹  的赞扬,都是赞扬他们在“公仆”的任上尽心尽职,这是毋庸多述的。然而  由于这项工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组织众多氏族部落的广泛参与,要对  各部族的人力、物力统一进行调配、指挥与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禹(包括  他的父亲鲧)难免要利用联盟所赋予自己的职位与权力对各氏族部落施加更  多的影响,甚或强制干预,这就势必使原来松散而较为缺乏约束力的部族联  盟机构发生权力逐渐集中的倾向,并使之逐渐凌驾于众氏族部落之上,以至  最终过渡到把各族邦沦为自己臣属的具有专制主义性质的国家权力机构,而  禹则在长期担任这一要害公职的过程中树立了自己及自己家族的权威,由原  本是有崇氏(后改称为夏后氏)的首领,继任为整个部族联盟的首领,最后发  展成为君临众族邦之上的不可拂逆的夏后氏国家的国王。文献记载这一变化  过程时说,由于禹的治水成功,“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  夏”,正表明禹作为共同体首领,由于其领导治水保护了部族联盟的共同利  益,而得到共同体的拥戴,并由此获得统治“天下”建立“有夏”王朝的权  力。文献又称“尧遭洪水……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  土作贡”,堤亦将禹获得宰制九州和使诸侯臣服的权力与其平治水土的事迹  联系在一起的。  促使禹的权威急剧增长的因素,还有他领导的对南方苗蛮部族的战争。  苗蛮散居在今两湖地区,北及河南省的南部。当尧的时候,他们就曾与尧统  率下的中原部族在“丹水(在今河南省东部,古济水之南)之浦”发生过冲突  。禹在担任部族联盟公职期间,亦曾率领军队对苗蛮展开过大规模征讨。他  在誓师词中说:“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  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封)诸群(君),以征有苗。”据说战争中苗民的  将宫中了禹师的箭而溃散败逃,而禹则凭借这次征伐的胜利重新划定山川,  区分尊卑上下,致使“民神不违,天下乃静”。在此战胜的基础上,禹召集  四方诸侯(即部族首领)在塗山(传在今安徽怀远县境内)举行大会。文献记载  ,前来表示臣服与朝贡的诸侯,即所谓“执玉帛者”达“万国”之多。呲即  所谓“塗山之会”。一般认为,塗山之会是禹确立王权亦即夏王朝正式建立  的标志。大约在此同时,禹还召集了在“会稽”举行的另外一次盟会,《国  语·鲁语下》说:“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学者解释所谓“群神”也就是众诸侯;其中的防风氏,“乃汪芒氏之君名也  ”。禹能在大会诸侯的场所,因一位诸侯的后至,便拿他开刀示众,说明他  已经蜕变为一位专制君主式的人物了。  禹在建立夏王朝之后,将都城定在阳城,即今河南的濮阳。这里地处濮  水之阳,位在古河济地区的中心,也是夏族的祖先颛顼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

编辑推荐

  至今,先秦史上的许多问题仍处在众说纷纭之中,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例如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古代国家政体、古代社会形态、华夏民族的起源及形成,都是十分重要且至今未在学术界取得共识的基本理论问题。涉及具体史实的问题也不少:首先是夏、商、西周的年代问题,迄至今日,已发表的断代史著作所采用的年代数据都不统一,仅周武王伐纣之年就有好多种说法。它如夏、商、周三族的起源,商周生产力水平暨农业劳动方式,商周家庭及社会结构,商周政治与文化之异同,商周暨春秋时期的军制,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转型的內涵,所谓井田制及战国土地制度,乃至部分诸子著作的年代,等等,均在学者中存在着很大争议。……《中国历史1:先秦史》在吸收大量先秦史研究成果和把握最新的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展开论述,书中有较多内容都是以往的先秦史著作或缺的。为了增加阅读效果,《中国历史1:先秦史》又使用了不少插图相信能为读者提供更为直观、客观的史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先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老公一直喜欢看中国历史,这本先秦史正好弥补了以前的空缺.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很有帮助.
  •   这部书写的非常好。总论先秦史的专著本来就不多,多是一二十年前的学者所写。而这部书结合了最新的先秦史研究成果。而且沈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对于初学先秦已经研究先秦的学者都该读读。
  •   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先秦史断代著述这本是最新的,有很多学术界前沿的观点,应当仔细研习。
  •   沈先生是无奴派的代表人物,该作运用了最新近的考古学材料,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先秦史断代史了。
  •   本部歷史書是我看過的歷史書中比較好的一部,也許是綜合了現代考古的一些成果吧!
  •   人民的历史书,客观真实
  •   不错对工作帮助很大,送货快
  •   很不错,有故事,好看
  •   正在阅读中,了解中国历史
  •   根据一些文献资料编辑而成,要有耐心去品读才可以,最好买一套资料,以备查阅。
  •   书的质量没想象的那么好,但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的,很厚的一本书,很好
  •   这本书内容很丰富,但是作者的侧重点可能是在对先秦的文化制度等方面,对于一些史实并无过多着墨
  •   又大又厚一本,适合搞研究的人看,平常娱乐不太能看进去。
  •   内容一般,趣味性不大,纯理论性的东西多,主线不清
  •   主要侧重政治生活,制度等,不好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