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润生自述

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杜润生  页数:35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杜老是党内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50年代到60年代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70年代末80年代初担任国家农委副主任,80年代初期以后担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建国以来长期参与中国农村问题的决策制定工作。他一直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他多次向中央建言,主张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参与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的推广和巩固起到了巨大作用。是公认并具有深刻影响的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  本书主要记述了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到十一届三中会会以后农村变革的有关情况及作者长期从事并领导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是作者的亲历、亲闻、亲见。对于了解我们党关于农村政策的决策过程及高层争论,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现实参考意义。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上篇第一章 新区土地改革  一、新解放区的工作重心    关于新区工作重心的讨论    土地改革问题  依靠商业问题 二、制定土地改革法前后  讨论刘少奇报告  晋见毛泽东  富农放哨 中农睡觉 三、土改在“放手”和“防偏”的两难决策中走过来  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纠正“和平土改” 四、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解读第二章 农业合作化运动 一、初到中央农工部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三、统购统销——一个影响合作化运动的重大因素 四、“言不及义” 五、“三字方针” 六“小脚女人”走路 七、分歧所在 八、关于党内斗争第三章 大集体经济 一、早期的集体经济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三、包产到户的几次尝试第四章 公有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大变革 一、政策放宽 二、包产到户的提出 三、以我个人的认识变化为例 四、打开局面 五、为了革新观念 六、向全国展开 七、五个“一号文件” 八、改革统购统销制度 九、土地制度及其法律建设第五章 经济增量改革下篇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杜润生自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9条)

 
 

  •   读杜润生先生的回忆录,里面有一则关于赵树理的资料。这个资料在其他赵树理的传记里也见过,那参加第一次全国互助合作会议,这是被赵研专家们认定的一次重大事件。不过只是多少年来被赵研家们夸大了不少。关于这个事情,杜润生先生作为亲历者,文章里有一个细节很好玩。全国第一次农民合作互助会议,是1950年代初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1949年之后,经历土改之后的农村,再一次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苗头,新富农、新中农层出不穷,卖地返贫者和放高利贷者也不在少数,这个现象在传统乡村社会本来不足为奇。一来,说明解决土地问题并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全部,土改政策实际上是从1946年开打的国内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战争动员的必须;二来,土地作为农民的重要生活生产资料,本身就具有商品属性,买卖土地并不意味着土地的集中。但是,这个苗头从一开始就引起不少有的警觉,警觉什么?警觉封建剥削回潮,重新形成阶级对立,这根弦顿时绷得很紧。经过八年抗战,经过近四年的国内战争,农业破产、农民负担过重是当时农村的一个普遍现实,因此,从中共中央到地方,让农村休养生息,尽快恢复生产,本来已经是一个共识性问题,不存在异议。然而,两极分化的苗头还是让许多人感到非常不安。问题首先产生自一向诞生典型与经验的山西,山西的长治试行土地入股形式的合作化,当时的山西省委肯定了这种做法,并上报中共中央要求推广。然而,遭到了刘少奇的痛斥,刘少奇批示:农村合作社,动摇私有制,是一种“错误的、危险的、空想的农村社会主义理想”。刘少奇的批示,跟1949年之后中央的“新民主主义”建国思想是不冲突的。另一方面,在1949年之前,中共所拥有的各根据地,并不是没有实行并推广过这种互助合作方式,多数以失败而告终,同时,许多基层干部在这上面摔了不小的更头,几乎使多少年经营起来的农村政权一下子垮掉,说明这个路子在许多地方许多时候并不适合推广。而合作化也未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良方。但毛泽东的想法不尽相同,显然,他支持山西的意见。于是就有了这一次会议的召开。召集人是陈伯达。与闻其事的,是邓子恢、杜润生等人。而邓、杜的意见与刘少奇一致。这就是这个会议的背景。赵树理参加了。会上,陈伯达拟了一个提纲,他念,大家提议见。赵树理说,农民既不愿意合作化,也不愿意互助组。杜润生记载说:赵讲的是山西话,陈听不懂,陈讲的是福建话,赵也听不懂。当陈弄清赵的意见后,说,你这纯粹是资本主义思想嘛。这就是这个会议很好玩的细节。之后,毛泽东知道赵的发言,也很重视这个意见,把农村合作互助这个事缓了一部,文件措词也显得很温和。提这一个掌故,我想说的是,一,在1950年代初期,在这样大的重大事件中,党内还能采纳和听取哪怕是一位作家的意见。其实,这并不是一个作家如何高明,而体现的是主政者的胸怀与自信。二,作家赵树理,包括陈伯达他们那一茬参政主政者,在这样一个重大的会议上,操的都是家乡话,自说自话。这个现象并不是个例,那一茬政治家和文艺家,到死都是家乡话一点都不改,管你听懂听不懂。我觉得这倒不是什么落后和土气,反而也是一种自信。语言是一个人思维的工具,操什么样的语言,就是什么样的思维,归结起来,还是对自己文化的一种自信。这种来自双方的自信,显然是今天我们所缺少的。
  •   当年中央给深圳的一句话是:“要钱没有,只能给政策。”于是,土地使用权出让为主的“政策资源”支撑了整个改革开放,支撑了整个中国奇迹。土地国有使中国政府成为全世界可作为能力最强的政府,于是在得当的运作下,奇迹产生。西方发达国家当年的原动力也在土地:“圈地运动”+“地理大发现”。可怜的小日本急得乱打仗,打仗为土地,可没土地就打不赢,这个逻辑陷阱害苦了整代人,最惨的现在都躺在靖国神社中。我在看《大转折》《大决战》、《大进军》系列DVD的时候就在想,粮草怎么变出来的?模模糊糊有个答案:土改。我在看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丛书时也在想,原推动力是什么?模模糊糊有个答案:土地国有。1978年以前以及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所谓土地,就是农村。——这本书的看点在此。
  •   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中国农村体制变革~
  •   了解中国农村改革历程的必读书。
  •   这本书反应了农村最根本的现状,杜老的书值得新闻界的朋友们和喜欢愿意了解农村的人们读。
  •   读了本书
    感触很深
    农村改革的艰难
    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都跃然纸上
  •   研究农村问题难得的资料
  •   推荐所有关注农业与农村问题的人都读一读。
  •   如果研究中国农村,这本书应该是要读的。
  •   很早以前就知道杜老是中国农业问题的权威。但是他的回忆录是最近才听说。由于所从事行业的关系,最近在网上买了一本,还没有来得及细看,但总体而言我觉得是可信、可读的。其中,关于林彪的有关评价问题,看似随笔游走,实则处心积虑。还历史以真实,这样才有它的价值。
  •   挺好的一本书,使我对中国建国来的农业改革有了很深的认识,非常真实
  •   对于建国后三十年多年的历史,杜老向我们讲述了真实、细致的历史
  •   介绍了政策背后的制定过程
  •   杜老一生经济工作的回顾
  •   谁来书写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史,本书是绝对需要参考的史料
  •   对研究中国农业经济的人很有帮助!
  •   帮朋友买的书,内容不是很了解、
  •   非常喜欢,了解历史,洞悉故里,放眼未来。
  •   这本书我在外面书店跑断腿都买不到,到当当就预定了,多几天就买到了,还是当当好,不用出门书就送到家了
  •   仔细读完了,导师推荐的,不错
  •   服务态度非常好,快到的快!!
  •   真实可读性强
  •   书包得很好,速度也很快哦,赞一个~
  •   值得一看,尤其是基层干部!
  •   写论文做资料用
  •   准备好好看看呢
  •   好书。我持续更新。
  •   确如一位学者评论的,该书是一部“不避不讳历史真相的力作”。
  •   其他电商的东西起码都是隔日达,当当发货速度慢的真不能想象。
  •   很详实,值得阅读,老师推荐
  •   刚收到书,还没有看,杜老是我国的农村问题专家,参加了建国以后一系列的重大农村变革,希望能够通过这本谁,对我国农村改革历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   杜老的这本书,对于想从纵向上了解中国农村的一系列制度的产生和当时政策出台的背景有很好帮助,毕竟杜老是当时参与哪个时代许多顶层设计的人员之一。
  •   杜老在生日感言中指出了两点,这其实是今后农村改革的方向: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转移农业人口,提高农民收入;二、农民目前没有自己的代言人。到90岁的高龄,杜老对农村的发展念念不忘,绝非“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因为有情怀,所以有韧劲;因为有情怀,所以有大爱。那种对农村刻骨铭心的惦念,不是为稻粱谋、为虚名计者所能理解的。中国的改革,需要更多像杜老这样有情怀、肯于实干的人。
  •   农村、农业即使在现在也是我国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是,改革是上下互动形成的合力。其实现场的、实践中的人总是能有改进的方法的,虽然他们可能没有理论。改革,就是不断地合法化民间的一些行为。自己的利益所在恐怕只有自己最明白。
    书的一些概念、细节并不清楚,但不影响整体的阅读!
    书的装帧不是很好,中间都好像要断了!
    不过我还希望有很多人能看到这本书,对当时的历史有一定的还原!
  •   看后能够很深入地了解当时的情况和决策的详细过程,对于关心农村农业的人来说,很有帮助
  •   个人经历,个人感受。把重大历史事件串起来,有情怀,有担当!
    从周其仁的文章中了解到杜老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上下互动,中间有没有杜润生这道符号,历史毕竟大不相同”周这句话用到这很到位。
  •   杜老师的书珍藏很久,但是其内容充实有条理。农业问题的专家
  •   杜老的亲身经历。
  •   很好很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
  •   内容很沉重,叹息
  •   简单易懂,详细。
  •   送给我的书与在网站上的版本不符,而且装帧质量不好,很容易从中间断裂(我的已断了),还请改进!
  •   感觉像二手书一样 旧旧的 感觉不值这个价
  •   是2007年的第二版,封面不同了,内容应该一样吧。
  •   此书写的很具体,像我这样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可以从书中悟出点东西。卓越配送态度很好。
  •   我购买本书就是看在它的某些珍贵价值。但是,这书的纸张真是让我怀疑它是盗版的,泛黄而且粗糙。我其实算是亚马逊的忠实顾客了,但是类似情形碰到好多回了,希望亚马逊要做好采购环节的管理和内控,这样才能长久做好做大。另外,你们貌似不随便让我评论啊,几次说了“坏话”的评论都没有显示,不能这样搞吧,要实事求是!
  •   帮我老公买的,收到就抱着看了,我都没见长啥样,应该不错,给满分了,呵呵
  •   纸很黄!封面沙土多!装订不紧!
  •   杜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的农村改革决策回忆讲述值得我们读一读,这让我们能够更加接近真实的改革进程,也是对改革开放30年历史的参考和见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