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黄少华  页数:422  
Tag标签:无  

前言

网络是复合媒体,将所有媒体的优点与表现方式整合在同一平台中,具有强大的威力,也吸引着大家的使用。虽然目前仍有许多人因为受经济因素或者年龄等其他因素的限制,无法甚至抗拒使用电脑与网络,因此还不能说网络已对社会发生了全面的影响,但是,互联网在今天的确已经成为不少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日常生活中凡夫俗子的许多生活习惯,已造成相当程度的转变。透过网络人们可以接收新闻、打电话、看电影、收发信件、交友、购物、下载音乐、撰写日记、表达意见、分享心情。所有传播媒介都整合在网络界面之中,网络也同时具备所有媒体的优点与特性。正因为如此,网络的威力与影响也超乎一般想象,它把人类的时间与空间都压缩到最小,颠覆了传统时空价值,也重新塑造了新的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模式。更重要的是,网络革命的速度太快,快到远远超过人类社会与个体心灵所能承受的限度。用后现代主义的话语来说,网络就像个巨大的黑洞,因着“内爆”将所有价值都吸收到其内部而无所遁逃。过去,三十年一个世代,世代与世代间存在着代沟,然而,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化变化之快,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世代区分,已经压缩到两年到三年之间。

内容概要

  对青少年网民在虚拟空间的行为方式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该课题将网络行为与特定网民群体联系起来,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探析了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特点,另一方面又以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认识为基础,就更为一般的网络社会学论题进行理论探讨,内容由点及面,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既系统扎实又视角开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该研究成果的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树有:首先,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该成果不仅对相关理论背景有娴熟的掌握和精准的分析,而且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实证研究系统严谨,并有所创新。在理论上将社会学与网络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并在采取一般抽样调查的同时,将网吧作为重要的调查场点,对今后的网络研究颇有探索和借鉴意义。其次,深入分析了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结构和逻辑,并有若干重要发现。该成果揭示了网络行为与网络空间在结构和逻辑上的相互建构关系,对我们了解网络技术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建构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关青少年网吧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网络沉溺和暴力行为的分析,客观中肯,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社会控制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三,该成果对网络行为的社会学研究,应用、检验和丰富了社会学的一般理论,从而申述了网络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价值,对于我国网络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专家鉴定意见)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研究背景、架构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分析架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二章  社会差异、网络认知与网络行为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  第二节  网络行为取向与行为类型  第三节  青少年的网络认知与感受  第四节  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第三章  虚拟信任、互动网络与网络交往  第一节  网络交往的结构、规模与内容  第二节  网络交往中的虚拟人际信任  第三节  青少年的网络交往认知  第四节  影响青少年网络交往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第四章  信息方式与网络信息行为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基本状况  第二节  网络信息搜寻与信息表达  第三节  青少年对网络信息方式的认知  第四节  影响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的因素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第五章  虚实交织的网络游戏世界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游戏参与状况  第二节  网络游戏行为动机与行为特征  第三节  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认知  第四节  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第六章  网吧场域与网吧行为  第一节  青少年网吧使用状况  第二节  网吧使用群体的网络行为  第三节  青少年的网吧认知  第四节  青少年网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第七章  网络沉溺:虚拟世界的现实问题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沉溺基本状况  第二节  网络沉溺群体的网络行为  第三节  网络沉溺群体的网络认知与感受  第四节  青少年网络沉溺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政策建议参考文献附录  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问卷后记

章节摘录

第四章 信息方式与网络信息行为第四节 影响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的因素分析二、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表4.19是借助多元回归方程对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影响因素所做的解释。通过对表4.19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的不同面向,作用显著的影响因素差别较大。其中对信息搜寻行为影响显著的自变量有性别、年龄、家里有电脑但不能上网、省份(湖南)、上网地点(网吧)、网龄、网络使用频率、网络信息方式认知的提升效率、扩展知识和提升能力因子,其中性别和上网地点(网吧)的作用方向为负向。也就是说,相对于女性,男性参与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的概率较低,相对于在其他地点上网的青少年,在网吧上网的青少年,参与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的概率也同样较低。而其他变量的作用方向皆为正向,即年龄越大,参与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家里有电脑但不能上网的青少年比家里没有电脑的青少年,湖南青少年比甘肃青少年参与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的可能性也更大,网龄越长、上网频率越高的青少年,参与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在网络提升效率、扩展知识和提升能力因子上的认知得分越高,参与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的可能性同样也越大。这个模型的削减误差比例为17.2%,也就是说,模型对网络信息搜寻行为变异有17.2%的解释力。对网络信息处理行为影响显著的自变量有性别、父亲职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家里有电脑但不能上网、省份(湖南和浙江)。

后记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社会行为及其管理”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同时得到了兰州大学985工程项目“网络社会学:网络时代社会学的重建”资助。项目研究工作得到了多方支持。台湾南华大学教授、社会科学院院长兼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翟本瑞博士不仅一直对研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而且为课题组提供了大量研究成果与研究资料。陈文江教授对调查问卷设计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并且仔细审阅了调查问卷初稿,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我的研究生韩瑞霞、任娟娟、陈南、孙秀丽、沈冯娟、段兴利、钱钢强、孙乃龙等参与了实地问卷调查、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录入工作,并且翻译整理了二十余万字的英文文献资料。沈冯娟、任娟娟、孙秀丽参与了调查数据的统计工作。同时,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先后得到了张蜗教授、徐吉良先生、李一博士、徐刚先生、董晓华女士、吴妤博士、胡尚哲博士、董寿文先生等的支持和帮助。祝宝琴女士、秦福根先生、师迎祥编审、李彦副教授、连珩教授、张白萌女士、冯霞博士、王仕丁先生等一直关心课题的进展状况,并对研究工作给予了诸多帮助。人民出版社陈寒节先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在书稿即将付梓之际,我对所有这些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谨将本书献给我的父亲和母亲。

编辑推荐

《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国内关于网络社会学研究的一部难得著作,值得一读
  •   是我需要的参考书,很有用。对这个方向的研究而言
  •   为写论文准备的,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是我论文要写的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   都是纯文字,可能不够形象,读起来可能要费点脑子。适合了解一下形势。
  •   为了写文章买的书,内容一般,写得比较数据化,比较枯燥。
  •   我在互联网企业里面搞营销,灵机一动买了这样一本偏学术的书。读后感觉该书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和心理动机有比较深的剖析,还是给了我不少启发。谢谢!
  •   是一本不错的书籍,对研究青少年网络行为有价值
  •   这本书的作者在网络社会学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造诣的,他的另外一本书《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也很不错 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