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文化概论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人民  作者:庄晓东  页数:38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也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科学阐述传播与文化之关系、原理、规律和发展的理论教材。    全书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入手,深入探讨传媒形态的嬗变、传播基因的路径、传播之于社会文化建构的功能、大众传媒与消费文化,并对文化传播的要素、过程、模式、机制进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社会批判理论、文化研究理论和新传媒技术理论作出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同时围绕我国传播与文化领域的核心问题,如传播与文化产业的经济与政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跨文化传播与全球化挑战等,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有效地建构起一个深刻理解传播与文化的理论通道。  本书既可用作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用作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以及其他新闻传播爱好者的理论读物。

书籍目录

前言导论:传播的文化与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传播与文化  第二节  传播与文化研究的理论渊源  第三节 传播与文化研究的时代要求第一篇  传播的文化 第一章 传播的文化历史景观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文化形态的历时嬗变    第三节  数字时代的文化表现 第二章 传播的文化基因分析    第一节  符号与意义    第二节  符号意义的生产与消费    第三节  文化传播的话语分析与阐释 第三章 传播的社会文化功能分析    第一节  文化传播的人类学视野    第二节  文化传播与社会整合    第三节  文化传播与社会反思    第四节  文化传播与人的社会化 第四章 现代传媒与大众文化    第一节 理解大众文化    第二节  现代传媒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现代传媒第二篇  文化的传播 第五章 文化传播的过程理论    第一节  传统与新媒介生态    第二节  受众的本位与分化    第三节 媒介与技术    第四节 符号与传播    第五节  效果的危机 第六章 文化传播的社会图景理论    第一节 议程设置    第二节  沉默的螺旋    第三节 培养理论    第四节  知沟理论 第七章 文化传播的社会批判理论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    第四节  传播的政治经济学    第五节  后现代主义 第八章 文化研究视野下的文化传播    第一节  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与解码”    第二节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    第三节  约翰·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    第四节  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 第九章 网络视野下的文化传播    第一节  数字化语境下的网络传播    第二节 Web1.0到Web2.0:长尾理论的提出    第三节  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第四节  网络传播的社会学思考第三篇  传播与文化的中国语境 第十章 传播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第一节  文化产业概述    第二节  文化产业的特征    第三节  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十一章 民族文化原传介质与文化传承    第一节  民族文化传播原理    第二节  文化的原始传播符号    第三节  民族文化原传介质 第十二章 文化政策与公共传播    第一节  文化传播的政策制度    第二节  文化改革与改革文化    第三节  和谐社会与公共文化建设 第十三章 跨文化传播与现实关切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境况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的“不对称”性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例外”与反弹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篇 传播的文化  第一章 传播的文化历史景观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历史进程  查尔斯?H.库利把传播定义为“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以传递,在时间上得以保存的手段。”因此,在库利看来,传播媒介不仅包括人的表情、姿态、语言、文字、印刷品、电报、电话,还包括铁路等一切人类用以克服时空障碍的新发明。在马歇尔?麦克卢汉那里,媒介被泛化为一切人们感官延伸的形式,不仅包括语言、报纸、广播电视,还包括服装、住宅、汽车等。  克服空间和时间壁垒之所以必要,首先是为了使人类在应对面前可能潜伏的种种危险时做到心中有数,之后为人类一起探讨和验证共同对付这些危险的方法提供技术上的可能。  因此,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人类一直在设法改进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吸收能力,同时设法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清晰度,并使传播的方法多样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这种努力造就了种种现代人或陌生或熟悉的媒介,从壁画、烽火、驿站,到报纸、广播、影视、网络。  换句话说,人类社会媒介变迁的历史,是人类为了在残酷的自然界和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来,不断发明和更新传播手段、技术,从而不断打破传播的时空界限、扩大信息传播规模的历史。  从媒介变迁的角度看,人类的传播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前后相继,亦是相互重合的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手写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和电子传播阶段。从语言产生到文字发明这一漫长时期,人类传播活动主要依靠口头语言进行;从文字发明到印刷问世,书写成为口耳相传之外的另一条重要传播渠道;从印刷问世到广播兴起,印刷媒介日益显露其传播优势,成为主导的传播媒介;而以广播问世为标志,电子媒介,包括广播、电视、网络等,在20世纪异军突起,与传统媒介一起共同勾勒了现代世界的媒介图景。  一、口头传播  口头传播阶段开始于语言的产生。从语言产生到文字发明的漫长时段,人类的主要媒介,或说唯一媒介就是语言。虽然人们对语言何时产生莫衷一是,但公认的一点是,语言传播与社会的产生、人类的形成是同步的。  人类社会的生存离不开个体之间的有效合作,而为了实现个体之间的有效合作,人类必须交流信息、感情和经验,从而相互了解。类人猿可以依靠原始而古老的传播方式,如表情、动作等来进行信息交流,但这种传播方式所能传达的信息有限,不足以组织复杂的社会生活。出于更有效地进行传播、更便利地组织生产生活的需要,语言被发明出来,促进了社会的形成和从猿到人的转变。语言能够将声音(能指)同它们所指代的对象(所指)分离开来,能够系统、抽象地表达和传递关于客观事物和人类行为等的信息,有助于人类更有效地利用信息,从事信息传播活动。于是,语言很快成为人类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  据L.S.斯塔夫里阿诺斯推断,人类祖先在距今约35000年时完成了整个进化过程,转变为能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人类,世界历史走到了自生命从无机物中脱胎而出之后的新的转折点。  人类凭借语言组成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更有效的传播手段。文字,从根本上来说,不过是语言的符号。印刷媒介,是将语言的固化形态——文字,运用机械手段大规模复制。电子媒介所传播的内容,也离不开文字。  但是,无论其他传播形式如何发达,口头传播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指出的那样,“这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时刻发生,延续不断,其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在一个小小的社会单位内尤其如此。在过去,这种交流无疑有助于加强相互之间的友爱合作关系,以抗衡由于受制于外来势力而形成的分散局面。不管怎样,它总是起着一种社会化的作用:鼓励人们工作,协调群体生活,团结一致来和大自然作斗争,并促进作出集体性的决定。它今天仍然是人类交流中无以取代的一个方面”。  在今天,超级市场取代了面对面交易的自由市场,ATM机、自动售货机俯拾皆是,无人售票公共汽车穿梭于大街小巷,这些人类新发明在提高生活效率的同时,也侵蚀了人际传播的空间,削弱了口头传播无可比拟的活力和生气。  除了语言,人类还经常使用一些非语言手段,包括实物、结绳、篝火、鼓声、烽火、原始绘画等,以辅助口头传播。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关于视觉信号的传说:雅典国王爱琴的儿子、伟大的英雄忒修斯,出发去克里特岛的迷宫铲除食人怪物。走时他和父亲约定,如果得胜,则用白帆换下出发时的黑帆,反之则是告知父亲自己已经罹难。结果在得胜班师时,忒修斯疏忽大意忘记了约定。这个不合时宜的通信故障导致了他父亲投海自杀,那片海就以他父亲的名字来命名,这就是爱琴海的由来。  案例讨论  斯奇提亚人的礼物  《希罗多德历史》中讲述了一个古代实物传播的奇特例子。波斯国王大流士率军征讨斯奇提亚人。斯奇提亚的国王们派遣一个使者把一份礼物带给了大流士,这份礼物是一只鸟、一只鼠、一只蛙和五支箭。波斯人问来人带来的这些礼物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个人说除去把礼物送来和尽快离开之外,他并没有受到什么吩咐。他说,如果波斯人还够聪明的话,让他们自己来猜一猜这些礼物的意义吧。波斯人听了这话之后便进行了商谈。  大流士国王认为这是斯奇提亚人向他投降的意思,他的理由是:老鼠是土里的东西,他和人吃同样的东西,青蛙是水里的东西,而鸟和马则是很相像的。他又说,箭是表示斯奇提亚人献出了他们的武力。这是大流士所发表的意见;但是他的一个属下,英勇的戈布里亚斯的意见和大流士的意见恰恰相反。他推论这些礼物的意义是:“波斯人,除非你们变成鸟并高飞到天上去,或是变成老鼠隐身在泥土当中,或是变成青蛙跳到湖里去,你们都将会被这些箭射死,永不会回到家里去。”斯奇提亚人赠送这些礼物的用意正如后者所推测的那样。  ——[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希罗多德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l959  年版,第316页。  讨论题:如果你是斯奇提亚人的首领,你认为波斯人能够体会你的“礼物”的意图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口头语言转瞬即逝,信息不能脱离人脑而保存;其传播距离局限在声音所及的距离之内,传播范围局限于在场之若干个体。人类也曾努力创造条件增强口头传播的效能,如借助自然条件:“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也有人通过接力来传递信息,如古代印加帝国,那里的人们既没有文字,也不懂骑马,因此修建了一条全长2400公里的穿越全国的石板路。传递消息的人在路上奔跑,到达驿站后向下一个送信人口头讲述信息的细节,这样信息就像接力棒一样,从一个人转到另一个人,直至到达目的地。可想而知,这仍然受到难以扩大传播规模和信息失真的困扰。  而非语言手段的模糊性,显然也难以让人满意。正如尼尔?波兹曼提到原始的烟雾信号时所说的戏言:“虽然我不能确切地知道在这些印第安人的烟雾信号中传达着怎样的信息,但我可以肯定,其中不包含任何哲学观点。阵阵烟雾还不能复杂到可以表达人们对于生存意义的看法……你根本不可能用烟雾来表现哲学,它的形式已经排除了它的内容。”  稍纵即逝的口头传播的时空局限性,模糊表现的非语言手段作为媒介的缺陷,使得人们渴求出现更有效的传播媒介。  然而,低效的口头传播和它所主导的年代无疑具有激发人们某种乌托邦式想象的潜能:口头传播意味着人与人必须面对面地密切交往,意味着共和政体运转所需的广泛的公民参与的可能,意味着文化传统能够以活泼自由的方式口耳相传。  另一方面,书写很可能意味着思想的凝固。我们所知的苏格拉底来自他的学生柏拉图的勾勒;同样的,我们所知的孔子来自于他的弟子对其言行的记述。两位东西方的思想巨人都拒绝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想,或许是出于同样一种目的,即不愿意用文字将思想凝固,不愿意被后世奉为经典。因为经典通常被用作膜拜,而不是批判的对象,常常成为后世人思想的桎梏。哲人们对于文字的谨慎不无道理。尽管如此,后来的人类社会还是不可避免地步人了以文字组织思想的时代。  二、文字传播  如果说,语言的产生来源于人们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愿望和需要,文字的产生则带有更多现实功利的色彩。公元前3000年,埃及和巴比伦的祭司把推算天文和自然灾害的符号发展为象形文字,用以记录国王的言行、战争和重大宗教活动。文字一旦被运用为媒介,便把人类带进了文明时代。  伴随着经济发展、人口集中,各大文明发祥地初露端倪。经营地产需要记账,城市货流需要计划,为了确保经济的正常运转,早期的城市社会亟需某种方式来记录经济信息。“于是,发达的文字体系就成了这种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最早的文字记载,通常不过是些仓库储货的清单而已;可是人们一旦发明了一种易于适用的文字体系,这种文字就会用来记录神话、传说和诗歌,还用于行政管理。”  人类发明了文字和书写工具后,信息就能脱离人的记忆,被记录和保存下来,这为把信息传递到远方、传达给更多的人、流传到后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随着书法和阅读技艺的传播,便产生了一种古怪的愿望,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中的可怜的愿望,希望把某件奇闻、自己知道的某件秘密或一些奇怪的想法,甚至把自己的名字写下来,去使某些住在远方的不相识的人感到惊异,并希望在自己死后很久,这些记载也会使其他读者感到触目惊心。”在这种愿望的驱动下,文字克服了时间的障碍,产生了藏之深山、留与后人的经典,克服了空间的障碍,在西方产生了新闻信(newslet-ter)、手抄新闻(written-newssheets),在东方出现了邸报。  信息的传播、政治的维持和经济的运转越来越依赖于文字,使得具备阅读能力,或者说具备培养自身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本的社会阶层掌握了社会权力。这在东方造就了读书人的官僚体系,即绵延千年的以儒家为思想正统的文官制度;在西方造就了宗教权力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的等级制度。  具备阅读能力可以产生很大的效力,尤其是在发明了科举制度,并将识文断字和对经典的阐释能力作为晋身之阶的中国。在西方,读写能力甚至具有了某种“魔力”,可以使人脱罪。有两个小偷在1613年抢劫了苏塞克斯郡公爵的府第,一个能阅读《圣经》中一个短句的小偷只受到在拇指上打烙印的处罚;不能读的命运则截然不同:“罪犯保尔能读,打上烙印处罚;罪犯威廉不能读,处以绞刑”。  识字率成为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相反,不能阅读通常被冠以野蛮、愚昧、不开化的标签。中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为“黑暗的年代”,跟社会识字文化的断裂不无关系。“除极少数例外,中世纪的读者,无论年龄大小,都不会,也不能像我们一样地阅读。假如中世纪的人有机会看到现代读者迅速翻阅一本书的情景:悄然无声,眼球快速地转动,嘴唇完全不动,他也许会把这看作魔术表演。典型的中世纪读者阅读时跟那些倔强的一年级小学生不相上下:逐字逐句,喃喃自语,高声朗诵,用手指点着每个字,并不考虑这些字的含义。而且,这里我指的还是中世纪的学者,因为大多数人是根本不读书的文盲。”  文字作为复杂的符号系统,需要长期的教育习得。而一旦教育成为统治阶层的特权,普通人的阅读能力便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极大地降低了文字的传播潜能。此外,刀刻、书写的耗时费事,也极大地限制了记载、复制信息的速度和规模。  三、印刷传播  世界上至少有七个城市自称是印刷机的诞生地,每个城市都各自指认一个属于自己的发明家。无怪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评论说:“印刷机是让人类卷入争夺优先权和竞争国家所有权的第一个发明。”尽管如此,世界文明史公认将人类带入印刷时代的是德国美因茨的一位工匠——约翰?古登堡。虽然从技术层面来看,古登堡并不是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  中国虽早在唐代就已发明印刷术,但直至明清之际,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产关系的萌发,印刷传播才逐渐活跃,而印刷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形态,则要等到西方文明随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席卷而来之时。  技术的后果总是不可预测的。有个有趣的比喻说,技术就像人们创造出的“弗兰克斯坦式的魔鬼”,当它醒来后向四周望去,发觉自己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到了一个错误的地点,然后又回去倒头大睡了。墨西哥的原住民阿兹特克人发明了轮子。后来,他们把轮子安装在儿童的玩具上,以为它的潜在价值已经耗尽了。希腊罗马晚期的希罗发明了蒸汽机,可惜他的伟大发明只被用来开关金字塔沉重的墓门。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在被坚船利炮叩开国门之前,主要被用来换取烟花瞬间的灿烂。中国人在古登堡之前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可惜印本书却湮没在其他璀璨的手抄典籍之中。  小林恩?怀特说:“新设备仅仅是为人类打开了一扇门,它不会强迫人类走进去。接受还是拒绝一项发明,或者若是接受了,它的含义究竟能实现到什么程度,这些都依赖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它的领袖有没有想象力,同时也要看技术项目本身的性质。”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欧洲都具备了将印刷术的能力发挥到极致的土壤。  欧洲有具有2000年历史的字母书写系统,而且有相当丰富的手稿传统,这意味着有许多重要的文本等待印刷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播与文化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很好的一本书。适合理论的学习。不管是否是专业人士都可以看得懂。编写的十分浅显易懂,有理有据。推荐~~~~
  •   很专业的一本好书,理论深入浅出,读后受益匪浅
  •   不错!传播学考研必备~
  •   比较符合我的兴趣,挺好的教材!
  •   还不错啦、速度也很快。
  •   买齐了 不错 编导的师生们 都可以看看哈
  •   写文章用过观点了。
  •   满意!谢谢!
  •   这是二手书吗?怎么那么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