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生成论

出版时间:2009-02-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段德智  页数:437  
Tag标签:无  

前言

当前,对人学的研究已成为众多不同哲学派别共同关注的热点,而作为主体的人或人的主体性则是人学研究中的重中之重。段德智教授的《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对主体性的形成、发展、内在机制和发展的终极趋向作了跨越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历时性的与共时性的系统的考察、论述,逻辑地、历史地和辩证地阐释了“主体生成”的诸多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本书结构严谨,内容充实,立论独特,极富创见,行文晓畅,可读性强,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人学、哲学、哲学史上宏大的学术画卷。说到主体生成就不能不说到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这部著作虽然没有使用“主体生成”这一术语,但仍然可以说,它是系统地研究和描述了主体生成的过程。黑格尔把主体生成的机制归结为这样的三部曲:(1)主体外化或异化自己的本质为对象,从而产生了主客对立;(2)主体改变自身使之与对象相符合,从而达到了主客的同一;(3)主体改变自身的同时也改变了对象,从而又产生了新的主客对立。黑格尔把这称为主体自身的或主体对自身实施的辩证运动。而主体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是主体的生成过程。据此,黑格尔把主体的生成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1)从主客未分到以外物为对象的意识。(2)以自我即人为对象的自我意识。(3)以实在(自然和社会)为对象的理性。以上三阶段属于个人意识(主观精神)的发展。(4)以整个社会及其历史为对象的精神,即作为社会意识的客观精神。(5)以无限实体为对象的绝对精神。当绝对精神达到以纯概念思维的形式把无限实体作为自己不可分离的内容的绝对知识时,它就成了“思维着它自身的”精神,即以它自身为对象的绝对主体。

内容概要

  《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针对国内外哲学界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对置起来,将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实践对置起来的做法,针对“主体死亡论”,在中西哲学和中西文化比较的基础上,对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作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考察,强调和阐释了现实的和历史的人是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实践的统一,强调和阐释了作为主体的人的结构性、历时性和生成性,强调和阐释了作为主体的人的“未来之维”的“自由个性”和“真实集体”(“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生存论意义。

作者简介

段德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兼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湖北省宗教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基地(哲学所)兼职教授与学术委员,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欧洲近代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合著)、《宗教概论》、《死亡哲学》、《莱布尼茨》(合著)、《西方死亡哲学》、《宗教与社会》等,译著有《论存在者与本质》、《英国哲学史》、《非理性的人》、《洞见》、《哲学辞典》、《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等。先后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历史研究》、《光明日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曾先后获得“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等奖励。当前主要从事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的翻译和研究。

书籍目录

序前言一、一个永远言说不尽的话题二、“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三、对话原则:从“让他人说话”到“让他人存在四、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我”与“我们五、逻辑与历史在历史基础上的统六、结构与生成的排拒性与兼容性七、人的主体性的“时间性”及其“未来之维”八、对“乌托邦”的中性理解与“存在的勇气”第一章 主体死亡论的挑战:从主体死亡论到主体生成论第一节 走进对话语境一、“黑格尔定律”与近现代主体性哲学的遭遇二、“主体死亡论”与“主体生成论三、“空间间距”与“时间间距四、钻进“特洛伊木马第二节 “主体性”的衰落一、笛卡尔时代与主体性哲学的凯旋二、后笛卡尔时代与主体性哲学的衰落三、主体性哲学的自否定或自衰落第三节 “主体性”的死亡一、尼采的“上帝之死”与“人之死二、福柯的“大写的主体之死”与“范式转换三、海德格尔的“人类学的主体之死”与“形而上学之死第四节 “主体之死”说的真义及其历史启示一、话语的狡计与“主体之死”说的真义二、“主体之死”说的历史启示三、本书的构思第二章 主体生成论的历史向度(一):人的群体意识与人的合群性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氏族膜拜”、“集体表象”与“群体冲突一、杜尔凯姆的“图腾制度”:“氏族膜拜”与“图腾旗帜二、列维一布留尔的“原逻辑思维”:“集体表象”与“互渗律三、缪勒对Mar和clax语义学解读:原始人的“前反思意识四、特朗普的“生存说”、“群体合作”和“群体冲突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团体意识”及其与“个体意识”的张力一、个体意识的萌生:从德谟克利特到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二、柏拉图的“正义论”与“贤人政体”(“哲学王”)三、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人性论”与“政体类型学四、公共之善与个人之善:从小苏格拉底派到伊壁鸠鲁派和斯多亚派第三节 封建社会的“宗教意识”与“个人意识一、奥古斯丁的“我疑故我在”、“我之死”与“爱的伦理学二、阿奎那的“人论”、“幸福论”与“自然法”三、“个人意识”的苏醒:从爱拉斯谟到路德和马基雅弗利第三章 主体生成论的历史向度(二):人的自我意识的张扬与人的主体性第一节 从大陆理性派哲学到康德的先验哲学再到胡塞尔的现象学一、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与“我思故我在二、康德的先验哲学与“人为自然界立法三、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与“单子间的交互主体间性第二节 从英国经验论到实证主义再到逻辑经验主义一、英国经验论:从洛克的“白板说”到休谟的怀疑论二、实证主义:从孔德到斯宾塞三、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与阿芬那留斯四、从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到卡尔纳普的逻辑经验主义第三节 人本主义思潮:从意志主义到弗洛伊德主义一、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与“看穿个体化原理二、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的人”与“孤独个体三、尼采的“强力意志论”与“超人”学说四、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与“人格”理论第四章 主体生成论的历史向度(三):人的他我意识的觉醒与人的主体间性第一节 存在主义与哲学释义学:从海德格尔的“此在”到伽达默尔的“对话辩证法一、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与“诗化本体论”:从“此在之在”到“存在之思二、萨特的“现象学本体论”与“历史人学”:从“反思前的我思”到“集团三、伽达默尔的哲学释义学:“视阈融合”与“对话辩证法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从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一、霍克海默的“启蒙的辩证法”与“工具理性批判二、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与“批判的社会学三、哈贝马斯的“自我同一性”与“交往行为理论第三节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从波普尔的“理性批判主义”到库恩的“历史主义一、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与“证伪主义二、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三、库恩的“科学共同体”与“历史主义第四节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从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新人道主义”到福柯的“关切他人的伦理学一、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的社会理论与“新人道主义二、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与“个性理论三、福柯的“后现代理论”与“自我伦理学第五节 当代基督宗教存在主义与新托马斯主义:从布伯的“关系学”到马利坦的“全整的人道主义一、马丁·布伯的“关系学”与“同世界相会二、蒂利希的“新正统主义”与“宗教社会主义三、马利坦的“存在的存在主义”与“全整的人道主义第六节 大陆理性主义一人本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一科学主义的双峰对峙、趋同性及其与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的内在关联一、大陆理性主义一人本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一科学主义的双峰对峙:哲学“救亡”运动二、大陆理性主义一人本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一科学主义的趋同性:从“经验主体”到“逻辑主体”再到“对话主体三、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一):从本体论范式到认识论范式再到本体论范式四、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二):从实体主义范式走向非实体主义范式(现象学范式和语言范式)五、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三):从解析论范式走向整体论范式第五章 主体生成论的逻辑向度:主体的结构性和生成性、主体间性的本体论基础和作为主体生成论终极指归的“一种希望人学第一节 主体的结构性和生成性:“人本身”与“现实的历史的人一、主体性之根:“作为主体的人”与“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二、主体的结构性(一):主体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张力结构与叔本华的“豪猪”喻三、主体的结构性(二):主体的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张力结构与古希腊的“复仇女神四、主体的结构性(三):主体的认知与实践之间的张力结构与歌德的“太初有行五、主体的生成性和历史性:“现实的历史的人”与人既是“历史之剧”的“剧作者”又是其“剧中人第二节 主体间性的本体论基础:关系本体论、社会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一、关系本体论:“太初即有关系”与“关系的动态化二、社会本体论:“强社会本体论”与“弱社会本体论三、实践本体论:“生产劳动实践”抑或“社会交往行为第三节 主体生成论的指归(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主体类型学一、概论“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的“属性”、“本质”和人的主体性结构谈起二、作为“文化存在”的人:“认知主体”、“评价主体”、“决策主体”与“实践主体三、作为“精神存在”的人:“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与“信仰主体四、作为“社会存在”的人:“交往行为主体”、“政治主体”与“历史主体第四节 主体生成论的指归(二):“人的自由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与乌托邦的历史启示一、“人的自由发展”与“个性自由”或“自由个性二、“自由人的联合体”与“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互存互动关系三、社会理想的基本形态与“宗教的和世俗的乌托邦”:诸社会理想和乌托邦的历史启示第五节 主体生成论的指归(三):主体生成论的“四维性”与作为“一种希望人学”的主体生成论一、主体生成论的“四维性”:“现在之维”、“过去之维”、“未来之维”与“逻辑之维二、作为主体生成论的“纵深维度”的“未来之维”:“希望之维”、“意义之维”、“超越之维”和“生成之维”三、作为“一种希望人学”的主体生成论:“为希望而在四、作为主体生成论指归的“希望人学”的理论品格(一):“肯定性”与“否定性五、作为主体生成论指归的“希望人学”的理论品格(二):“实践性”与“社会性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将我们的“主体生成论”说成是“对‘主体死亡论”’的“一个”“回应”和“扬弃”呢?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作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可以从不同的方位予以审视的。我们尽管依据我们所理解的“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恩格斯语),依据我们所理解的迄今为止的整部人类主体思想史,对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对其结构性和生成性,作了力所能及的历史的和逻辑的考察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为希望而在”的“希望人学”观点。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我们这些“一孔之人”的“一孔之见”而已。尽管培根早在四百年前就提出过反对“洞穴假相”的问题,但是,时至今日,有谁敢站出来说他自己是没有任何“洞穴假相”的呢?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回应和扬弃”“主体死亡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回应”和“扬弃”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这即是我们将我们的“主体生成论”说成是我们对“主体死亡论”的“一个回应和扬弃”的主要缘由。此外,我们将我们的“主体生成论”说成是对“主体死亡论”的“一个”“回应和扬弃”,还有一个理由,这就是:既然在我们看来人是未完成的,那么人类关于作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和生成性的思想和学说也就因此而永远是开放的和未完成的,永远不可能有什么“最后一言”。因此之故,对“最后一言”哪怕是一星半点儿的奢望都是与我们的“主体生成论”的主旨相左的。而且,对“最后一言”的任何企图也都是没有结果的。正如我们不把笛卡尔、康德、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和萨特的主体性思想视为“最后一言”一样,后人同样也不会把我们的“主体生成论”视为“最后一言”的。不仅我们对“死亡生成论”的回应和扬弃中既有受动性的一面,也有主动性的一面。而且,我们之写作《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事实上也同样具有两面性。既然我们写作这样一本书,倘若说我们根本无“见知于人”之“欲”,那就不仅有“欺人”之嫌,而且也明显地具有“自欺”之嫌,完全遮蔽了我们的初衷。但是,至少就我们当初对这样一个问题的诧异和思考而言,我们的确是纯粹出于“得之于己”的欲望,或者说是出于“上达”的冲动的。因为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我们都是“被抛在世”的,我们因此也就不能不对世上的东西有某种“情绪”。“此在总已经是有情绪的。”①而在这种情绪中最为基本的当是“烦”。“烦”什么呢?我是1963年到武汉大学哲学系读书的。当时中国哲学界声势最大的就是“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之争。

后记

1.《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是一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就有意写作的书。那时,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适合于从事这样一个写作任务,我不仅在武汉大学哲学系新开了“现代西方哲学”(与陈维杭合开)、“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和“死亡哲学”等课程,而且还利用出国学习的机会听取了一些相关课程,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1987年和1989年间,还先后草拟了两份写作提纲,并且在加工、整理有关教案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第一阶段的写作工作。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无论是在理论的视野方面还是在理论的深度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也就是说,自己的写作时机尚未成熟。可以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我就一直在为自己能够承担起这样一项写作任务而奋斗、挣扎。而面前的这本书,可以说就是我这二十多年来奋斗、挣扎的一个结果。2.我是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师从陈修斋先生和杨祖陶先生读欧洲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的。为什么要读认识论?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对“以阶级斗争为纲”那一套比较厌恶,觉得认识论问题比较贴近科学技术,比较贴近经济社会和人生。然而,在研究认识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尽管认识论涉及的方面很多,如认识的起源、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方法、认识的目的、真理的标准等,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问题。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识见,我后来转向了人学研究,转向了对西方近现代和当代人学的研究。但是,在对西方近现代人学和当代人学的研究中,我逐渐认识到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乃西方近现代人学和当代人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于是,我逐渐将研究的重心放到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上,并先后开展了“从莱布尼茨到胡塞尔的主体间关系问题研究”(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和“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当代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趋同性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这样两个项目的研究。

编辑推荐

《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从主体死亡论到主体生成论主体生成论的历史向度(一):人的群体意识与人的台群性。主体生成论的历史向度(二):人的自我意识的张扬与人的主体性主体生成论的历史向度(三):人的他我意识的觉醒与人的主体间性主体生成论的逻辑向度:主体的结构性与生成性、主体间性的本体论基础和作为主体生成论终极指归的一种希望人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主体生成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该著主题宏大,视野开阔,说理深刻,富有历史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