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及其变动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渠桂萍  页数:387  
Tag标签:无  

前言

  就历史变革的进程而言,中国乡村的结构性变革始于20世纪初年。而且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乡村社会变迁始终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内容,这不仅因为在区位结构中乡村占据绝对的多数,而且因为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从更深层次上代表了中国历史的传统。即使对于整个近现代史而言,近代化或城市化进程,本质上也是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  20世纪初期开始的中国乡村社会变革虽然在世纪末取得了质的飞跃,但变革的历史进程却仍在继续。“20世纪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是从“长时段”探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课题,而且也是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尤其是农村变革、发展道路的重大课题。这是它所独具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当“三农问题”构成制约中国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进程的突出问题时,对它的关注和寻求解脱之路的现实需求,催促着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学理或学术层面的分析。诚如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张荫麟说:“我们的历史兴趣之一是要了解现状,是要追溯现状的由来,众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Genetic Relation)有深浅之不同,至少就我们所知是如此。按照这个标准,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愈深愈重要故今通史家每以详近略远为旨。”

内容概要

  就历史变革的进程而言,中国乡村的结构性变革始于20世纪初年。而且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乡村社会变迁始终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内容,这不仅因为在区位结构中乡村占据绝对的多数,而且因为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从更深层次上代表了中国历史的传统。即使对于整个近现代史而言,近代化或城市化进程,本质上也是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  20世纪初期开始的中国乡村社会变革虽然在世纪末取得了质的飞跃,但变革的历史进程却仍在继续。“20世纪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是从“长时段”探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课题,而且也是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尤其是农村变革、发展道路的重大课题。这是它所独具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作者简介

渠桂萍,女,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博士后,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乡村社会的研究,先后在《社会科学战线》、《史学月刊》、《社会科学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等刊物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近年来主持、参与并完成国家级、省级社科项目多项。曾获山西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书籍目录

总序绪论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学术意义第一章 村庄领袖阶层 一、绅士与领袖阶层 二、村庄领袖地位的生成要素 三、村庄领袖合法性权威的生成模式第二章 平凡中的不平凡——乡村“能力型”阶层 一、声望型能人 二、技能型能人 三、无赖型能人第三章 普通民众与弱势阶层 一、普通民众阶层 二、弱势阶层 三、乡村大众社会地位的表达方式   四、乡村社会分层标准第四章 乡村权力结构的变动与社会分层 一、19世纪的中国乡村控制体系与社会分层 二、乡村权力结构的变动与领袖阶层 三、乡村权力结构的变动与普通民众阶层   四、乡村权力结构的变动与能力型阶层  第五章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分层的变动 一、土地改革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 二、乡村民众社会分层意识变动的原因  余论  乡村民众的视角——探寻本土化理论的一个研究视点 一、站在乡村民众的立场上观察社会分层:本土化分层理论建构的一个初步尝试 二、普通民众与理性的小农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土地所有底集中和借地经营底普遍,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现象。但在我们中国,地主虽把半数土地占为己有,可是普鲁式的地主经营并未因此普遍发展;另一方面,借地经营虽占经营总数的55%,(包括佃农和半佃农),可是英吉利式的资本主义佃农,除掉很少区域以外,也同晨星一样寥若。在中国,较占优势的是出租大部或是全部土地的出租地主,和租进零细土地的‘饥饿佃农’;虽然资本主义的地主经营和借地经营在若干区域中间已有相当发展。此外,在极少数的富农经营中间,土地所有者的经营仍占相当优势;这种自耕农在中农贫农中也很普遍。”①  “中国农村派”对农民内部按照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进一步区划,其理论更直接源自列宁的有关论述,以生产关系为研究的出发点,按质的差别区分不同财产状况的农民,将农民内部进一步区分为富农、中农、贫农和雇农,如以下论述:  “照一般规定,拥有多量土地,而根据土地的所有权来剥削人家称地主。种地较多,自己参加耕种,而大部分农业工作由雇工担任的叫做富农。中农既不雇人耕种,也不出雇于人,而所耕田地恰可以满足家族及经营的必要的小土地所有者或佃户而言。贫农是那些耕地不足,或租田耕种,兼事出雇于人的农户。至于绝无田地仅靠出卖劳务,替人耕种或被雇于与农业相结合的事业的村户就称为贫农。”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华北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及其变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