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社会论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黄铁苗  页数:448  

前言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发表有关节约问题的第一篇文章至今,对节约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转眼已经二十多年了。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著作,是由我主持完成的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节约型社会论”的最终成果,也是由我负责对节约问题进行研究的第四本著作。  关于节约问题的研究,笔者此前已经出版过三本著作。第一本是1990年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由笔者主编的《节约经济学》,第二本是1994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笔者独立完成的《劳动生产率新论》,第三本是200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由笔者独立完成的《综观经济效益论》。  本来,在《综观经济效益论》出版后,关于节约问题的研究,我准备画上句号。然而,在长达三四年的时间里,我又倾注了极大精力与一批朋友一起来研究这一问题。促使我进行这一研究的动因是2004年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尔后又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节约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对其的认识不断提高;中央和各省市也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作为一个长期从事节约问题研究的理论工作者,我既为之高兴,又为之激动。高兴的是,在我看来,痛心疾首的浪费问题,党和国家对它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激动的是,我长期从事的节约研究工作没有白做,我的研究顺应了时代的需要,符合了党和国家的要求。学术界有的朋友也以此对我进行鼓励。  由于我较早研究节约问题,有领导、朋友,甚至记者,也就此对我作过了解和采’访。①为什么我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便开始关注节约问题呢?  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和共和国基本同龄,经历了共和国的许多重大事件。过去许多亲眼看到的浪费现象使我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大跃进”时期,我那时还是一个小孩,但现在仍清楚记得,当时整个村子里的劳动力都集中起来干活,可事实上,只有在干部来检查时,人们才会拼命干活;干部一走,许多人就放下了镰刀、锄头,劳动效率极其低下,活劳动的浪费十分严重。

内容概要

  我国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其意义极其重大而深远。《节约型社会论》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节约型社会的基础理论。主要从节约理论来源于节约实践出发,分别对古今中外的节约理论进行概括和分析,同时对节约和浪费规律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古今中外的节约悖论进行了批判。第二篇,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框架。主要从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人手,探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体、制度、体制、机制、政策、产业体系、资源管理系统等相关内容。第三篇,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主要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牢固树立节约观念,借鉴国外节约经验等方面探讨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

作者简介

  黄铁苗,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开始研究节约问题,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经济学文章400多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等出版单位,独著和担任主编,出版学术著作5本;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近几年,研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成果,有的“供中央及省部主要领导同志参阅”,有的被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并出台相应文件。被评为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篇 节约型社会的基础理论第一章 节约是经济实践的永恒主题第一节 节约的实质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性矛盾第三节 节约是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经济实践的永恒主题第四节 节约是人生的永恒主题第五节 永远弘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第二章 马克思的节约理论第一节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涵第二节 马克思节约理论评价第三节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现实意义第三章 中国现代节约理论第一节 毛泽东的节约理论第二节 邓小平的节约理论第三节 江泽民的节约理论第四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节约理论的发展第五节 我国经济学界对节约问题的探讨第六节 中国现代节约理论评价第四章 外国经济学及其他经济学的节约理论第一节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节约理论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节约理论第四节 苏联及原东欧经济学关于节约的理论第五节 部门经济学及有关边缘学科的节约理论第六节 外国经济学及其他经济学节约理论评价第五章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第一节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的起源第二节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体系的形成第三节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第四节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评价第六章 节约和浪费规律第一节 加深对规律的认识第二节 节约和浪费规律存在及作用的条件第三节 节约规律第四节 浪费规律第七章 节约悖论批判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节约悖论批判第二节 中国古代节约悖论批判第三节 当前中国节约悖论批判第四节 告别凯恩斯幽灵第五节 人类必须永远节约第二篇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框架第八章 节约型社会的内涵第一节 节约型社会的由来第二节 理论界对节约型社会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节约型社会的实质与内容第九章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节 节约是缓解资源瓶颈的必然选择第二节 节约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第三节 节约有利于克服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浪费第四节 节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五节 节约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第六节 节约有利于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第十章 节约型社会的主体第一节 节约型党政机关第二节 节约型企业第三节 节约型事业单位第四节 节约型学校第五节 节约型社区第六节 节约型家庭第十一章 节约型社会的制度第一节 节约型社会的政治制度第二节 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制度第三节 节约型社会的法律制度第十二章 节约型社会的体制第一节 节约型所有制体制第二节 节约型国有经济体制第三节 节约型财税体制第四节 节约型投融资体制第五节 节约型外贸体制、第六节 节约型价格体制第七节 节约型行政体制第十三章 节约型社会的机制第一节 节约型社会机制的内涵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实质第三节 市场机制的节约机理第四节 市场机制的节约功能第五节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节约作用第十四章 节约型社会的政策第一节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第二节 能源节约标准及政策第三节 水资源节约标准及政策第四节 原材料节约标准及政策第五节 土地节约标准及政策第六节 资源综合利用节约标准及政策第七节 节约型社会的干部任用政策第十五章 节约型社会的产业体系第一节 节约型工业体系第二节 节约型基本建设体系第三节 节约型农业体系第四节 节约型运输体系第五节 节约型服务业体系第十六章 节约型社会的资源管理系统第一节 节约型社会资源管理系统的内涵第二节 资源发展战略管理系统第三节 资源探测管理系统第四节 资源开采开发管理系统第五节 资源加工管理系统第六节 资源运输管理系统第七节 资源使用监测管理系统第八节 资源消耗预警管理系统第九节 资源调节管理系统第三篇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第十七章 发展科学技术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节约机理与功能第二节 科学技术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作用第三节 影响科学技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原因第四节 发挥科学技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作用的途径第十八章 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节约内涵第二节 马克思循环利用资源理论及其启示第三节 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第四节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建设第五节 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配套政策第十九章 树立节约观念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第一节 节约观念淡薄及其原因第二节 加强节约的宣传和教育第三节 深化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研究第四节 节约观念应成为全民的主流意识第二十章 借鉴国外节约做法与经验,建设节约型社会第一节 国外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做法第二节 国外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经验第三节 国外重视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启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节约是经济实践的永恒主题  回顾人类社会,我们会发现,人类的行为或活动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或原则进行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人类的建筑史、服装史以至人自身的穿着打扮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关于人类的经济行为,我们的研究表明,人类是按照节约的原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理论来源于实践。人类节约实践的永恒性决定了节约理论的永恒性。因此,本章作为研究节约型社会基础理论篇的第一章,首先探讨节约实践的永恒性。  第一节 节约的实质  与对其他问题的认识是不断由浅到深一样,从古到今,人类对节约的认识和思考也是逐步深化、扩展和延伸的。  一、古代关于节约问题的理解  节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关于节约含义的理解在人类的早期社会就开始了。从东方世界来看,我国《周易》、《墨子》等古典文献中就有不少关于节约的论述。例如,在《周易》中,作者鲜明地提出了“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节约型社会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