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军  页数:2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力图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历史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对历史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教师素质提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问题进行探讨,为中学历史教学献计献策。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历史新课程推行后,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了解新课程不够、教学手段单一化和忽视潜在课程资源利用的现象,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历史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性质  探究001 如何从历史教学角度看中学历史课程与历史学科的关系?   二、基本理念  探究002 在《标准》中,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探究003 历史教学中,师生交往有怎样的特殊性?  探究004 教师如何适应历史研究性学习?   探究005 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如何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定位?  三、设计思路  探究006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什么以学习主题的方式呈现?  探究007 历史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与旧大纲中的“课程目标”相比,具有哪些优越性?  探究008 “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有何不同?   探究009 设置学习主题的原则是什么?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探究010 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方面包含哪些基本概念?  探究011 中学历史课程中历史知识的基石是什么?  探究012 中学历史课程中历史知识的本质是什么?  探究013 中学历史课程中历史知识的功能是什么?  探究014 中学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及应对策略  探究015 怎样才算是掌握了历史基础知识呢?  探究016 《标准》中,“能力”主要指的是什么?  探究017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记忆能力?  探究018 如何认识历史学习中的“理解能力”?  探究019 什么是历史学习的运用能力?  探究020 什么是分析能力,历史学科的分析能力又指什么?   探究021 如何将历史知识运用到解题之中?  探究022 怎样将历史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解决问题?  探究023 什么是中学历史学习中的综合能力?  探究024 什么是中学历史学习中的评价能力?  探究025 中学历史教学情感和实践领域中的能力与关系  探究026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哪些,如何培养?   探究027 在中学历史教育阶段,如何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探究028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依照哪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步骤?  探究029 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思维陷阱?  二、过程与方法  探究030 历史学习方法有哪些基本要素?  探究031 通过《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课例,说明历史课程有哪些教学方法  探究032 历史课程教学方法未来将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探究033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有何不同?  探究034 历史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什么特点?  探究035 “粉笔+黑板”的时代过去了吗?  探究036 运用“讨论法”进行历史教学时要依据哪些原则呢?  探究037 如何能够优化历史课堂讨论?  探究038 通过“战国七雄’’课例,看教学方法如何进行最优化的排列组合  探究039 什么是历史教学形式的开放?  探究040 在历史教学中能借鉴语文教学方法吗?  探究041 历史教学中如何巧用音乐元素?  探究042 在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讲授法在哪些地方能发挥重要作用?  探究043 历史教学中如何优化讲授法?  探究04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探究045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046 乡土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怎样的关系?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探究047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是怎样解决“难、繁、偏、旧”的问题题的?  探究048 结合历史教学,说明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教科书内容有何不同?  探究049 如何认识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内容?  探究050 如何取舍历史教学内容?  探究051 历史教学内容有哪些补充途径?  探究052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第三次创造?  探究053 如何进行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  探究054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说明历史各阶段特征怎样反映了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历史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二、基本理念  探究 002 在《标准》中,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指教育应当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适应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仅是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学生能够进行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体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基础教育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  《标准》强调了初中历史课程要“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普及性”是指初中历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适龄少年都必须而且能够接受历史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  “基础性”是指“中学历史课程要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基础教育阶段不是培养人才的,而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定位非常准确,认为义务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因此,中学历史课程要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