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人性的教育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卢世林  页数:194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思想史上,无人如同席勒一样重视审美教育对于人性塑造的意义。席勒认为,一方面,就人的人性而言,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都是不自由的冲动,只有游戏冲动也就是审美冲动才是自由的冲动;另一方面,就人的历史现实而言,人在近代社会里由于分工的出现已经成为了分裂的人,唯有审美教育才能使人恢复并达到全面的人。卢世林博士的著作系统地研究了席勒的人性论美学的思想,为当代中国一般教育和审美教育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资源。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作为人类的工具活动虽然古已有之,但没有如我们的时代这般达到其极端化。这表现为,它能将一切技术化,也就是能改造一切存在者。人们用技术征服自然。天空和大地成为了人们开掘、加工和利用的材料。人们也用技术控制人的身体。生育、死亡和性爱在过去本来具有自然神秘的本性,但其奥秘现在都能为技术所揭示,并被设计和制造。另外,人们也用技术影响人的思想。信息技术通过各种媒介已经改变了人的大脑,并还在进一步地支配人的思维。与技术时代的基本主张相一致,其教育已不是人性教育,而只是技术教育。教育就其本性而言是关于人的教育,也就是关于人的人性的陶冶、人格的形成和人生道路的指引。但技术时代的教育理念只重视技术的研究和教学,亦即只让人认识和把握技术。于是,学校和大学培养的所谓人才的重点不是人,而是才,也就是各种专门的技术人才。根据这样的理念,科学技术的学科设置在整个大学的建制中就占有决定性的地位。比起文科,理科和工科更有优势;比起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更有功效。不仅如此,人们还专门设置了各种科技大学,或者是理工、工程学院,将技术教育更加专门化。技术教育的思想还规定了人们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的操作。一个根本性的标志就是由所谓的定量分析取代定性分析。于是,各种各样的分数和数据评估成为对于大学建设衡量的唯一尺度。大学的技术化完全演变成了数字化。

内容概要

本书纯粹从席勒美学文本解读角度深入探讨了席勒审美教育思想。本书认为,席勒美学通过对人性和美的特性本质联系的阐述,同时回答了“人是什么?”和“美是什么?”这个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困扰人的问题。席勒建立在人性的完满与自由显现基础上的审美游戏理论,同时具有认识论和存在论意义。本书最大的特色是以“走向事情本身”的方式对席勒美学最关键(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语词“Schein”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并将其贯穿(还原)到整个席勒美学思想研究之中,使本书的三个部分(“游戏冲动”、  “自由显现”和“美的王国”)成为一个丰富的、有机的、密不可分的整体,从而也使本书给人一种行文流畅、一气呵成的感觉。

作者简介

卢世林,l963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美学专业博士,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审美教育、美学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研究和教学工作。2007年在日本访学期间任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客座副教授、日本庆应大学文学部高级访问学者。曾在《人民日报》、《教育研究》、  《理论月刊》、  《当代作家》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五十余篇,此外还著有大众文化读物若干。

书籍目录

技术时代的教育(序)为什么选择席勒(自序)导论 人性的完满何以成为可能 一、人的天性 二、时代的状态 三、美的道路第一章 游戏冲动  第一节 感性冲动:现时的界限    一、人的自然本性    二、人的现实生活    三、身体在审美教育中的位置  第二节 形式冲动:人的绝对存在   一、来自理性天性的冲动    二、本义的和转义的形象    三、心灵对于人的意义 第三节 游戏冲动:活的形象的诞生    一、在法则和需要之间    二、活的形象与最广义的美    三、游戏的人与游戏的本性第二章 自由显现 第一节 显现的表征与阐释    一、显现的历史形态    二、纯粹、正直而自主的显现    三、显现与游戏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自由显现与人性的解放    一、梦想与现实的界限    二、对需求和匮乏的超越    三、在自然和法则中的自由  第三节 让天性本身成为艺术家    一、整个感觉方式的革命    二、自由心境与审美趣味    三、通向理想的唯一道路第三章 美的王国  第一节 奥林匹斯山上的游戏    一、众神的游戏与雅典奥运圣火    二、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三、自然性、神性和人性的自由显现  第二节 审美的一体化作用    一、美是现象中的自由    二、溶解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    三、美的情感与心灵  第三节 和谐社会理想的实现    一、时代性格有害的倾向及其根源    二、人如何真正成为时代的公民    三、审美游戏的启蒙意义和现代意义结语 在审美游戏中走向自由 一、入的最高目标是自由  二、唯有通过审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  三、在游戏中通达美的自由王国参考文献跋 游戏、审美与教育后记 感恩的心

章节摘录

第二章 自由显现“美与人性的教育”是席勒美学思想的主题。而要把握这一主题,必须弄清“显现”(der Schein)作为一种自由显现对于席勒美学建构的特殊意义。因为席勒审美教育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自由”、“审美显现”、“审美王国”、“活的形象”、“游戏”、“游戏冲动”、“人性的完满”等都和席勒所理解的“显现”密切相关。美的自由显现是席勒美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席勒对哲学美学的重大贡献。席勒的自由建基于显现而非实在。为了揭示艺术、人性、社会政治的同构性并让审美教育发挥一体化(或综合性)作用,显现对席勒而言首先必然是正直的(即公开放弃对真实性的一切要求,这也意味着将以假乱真的逻辑显现剔除出去)、自主的(不需要真实性的任何帮助),亦即自由的,然后才能真正成为审美的。而且席勒还认为自由显现在道德世界中的范围与在审美世界中的范围是同等的。不过为了强调审美(而非道德)所能发挥的一体化作用,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常常赋予“显现”(Schein作为一种自由显现)和“审美显现”(Asthetischen Schein)以同样的含义。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2003年至2006年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在人民出版社洪琼先生和武汉盛泰房地产詹学贵先生的大力支持下,现在它终于面世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难忘的日子。——这本书是对珞珈山永远的怀念!刚开始感觉真的很棒。那年秋天武汉大学为了庆祝110周年校庆,各种学术讲座一个接一个。一时间听了那么多名人的演讲,自以为眼界大开。况且武汉大学的风景那么宜人,学习之余,樱园、桂园、梅园、湖滨四处走走,胸怀也就不凡起来。某日与几位同窗在东湖泛舟,不由得豪兴大发:珞珈山色妍兮,可以养我眼;东湖之水浊兮,可以泡我脚……但接下来真正要“面向事情本身”的时候,路途之艰难一点都不亚于李太白当年所描写的情景(没想到珞珈山平缓的坡岭竟然会像蜀道一样“难于上青天”),有时则感觉像卡夫卡《城堡》中的土地丈量员那样,无论怎么努力,就是无法接近那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目标——差一点没能坚持下去。是导师彭富春教授一次次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此我要衷心感谢导师彭富春教授!同时我还要感谢武汉大学刘纲纪教授、陈望衡教授、邓晓芒教授、邹元江教授、何卫平教授、范明华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聂振斌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宗秋荣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张玉能教授、邱紫华教授,湖北大学陈阳凤教授、靖国平教授、戴茂堂教授,湖北美术学院徐勇民教授,武汉科技学院张贤根教授,以及我的家人和各位学友(甘露同学为本书做了校对)——没有他们的关爱、指导与帮助,我不可能顺利完成学业和本书写作。此外,我还要特别提到我的同窗好友罗勇君,他虽然出师未捷英年早逝,但留在我们所有同学心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不会磨灭!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那里,人的行为不是来自对传统习俗的粗劣摹仿,而是源于人自身所具有的美的天性;人在自由显现中敢于以天性的质朴和优雅来应付任何错综复杂的关系,人既无须为了维护自己的自由去伤害别人的自由,更不必为了显示优美去抛弃自己的尊严。    ——摘自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事实上,只要哪里存在着一种真正的人性教育,一种快乐的自由创造的审美游戏,我们就可以断定,美的自由王国已经开始在哪里显现出来。    ——题记

编辑推荐

《美与人性的教育:席勒美学思想研究》为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与人性的教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