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薛德震  页数:328  

前言

  张小平同志并报黄书元同志:  送上我今年新编撰的《征途——薛德震哲学书信集》一书的稿本,请批评指正。  这本书,以我同黄楠森教授在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上的争鸣为主线,把30年来我同他的争论串连起来。黄教授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一位教授,也是我国在“左”的影响下形成的有关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传统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我从1979年开始研究并撰写有关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文章,黄教授就是主要的辩论对象。1983年,周扬同志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自我批评、自我扬弃了“文革”前自己所持的有关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错误观点,但却遭到了黄楠森教授等一批持有相同观点的人们的批判。胡乔木以自己署名的,但是存在逻辑混乱、自相矛盾的缺陷的长文支持了黄对周扬的批判。“文革”后的这一著名学案,当时就遭到党内外许多人的抵制和反对,后来只得草草收场。  党的十六大以后的新一届党中央,总结和汲取了国际国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指导发展问题上作出了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的理论创新,制定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在发展问题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接着,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这些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是作为执政党的哲学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真正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方式,具有划时代的实践的和历史的意义。但是,党中央的这种创新实践和创新理论,却遭到了黄楠森教授的持续多年的质疑。黄教授在2004年3月1日在《北京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的文章。这篇文章,表面上看并没有直接反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但是骨子里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却是充满了质疑的。这篇文章,不讲逻辑,思想混乱,自相矛盾,表面上说了赞成“以人为本”,但实际上散布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无穷的疑虑。我在同年5月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谈谈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兼与黄楠森教授商榷》,原来是要指名道姓与黄教授争鸣的,但当时报社的编辑同志有顾虑,就隐去了姓名,发表了我这篇文章的摘要,题目也改为《提“以人为本”会导致“以我为本”吗——兼谈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我的这篇文章的未经删改的全文编入了我的《人的哲学论说》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2004年8月正式出版面市。我的这本《哲学书信集》就是以这篇指名道姓与黄教授商榷的文章作为首篇。黄教授后来又写了多篇文章,仍然坚持已被实践检验扬弃了的错误观点,对中国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的创新实践和创新理论不断地提出种种质疑,所以我又写了一批论文,对黄教授以及同他持有相同、相近观点的人们的质疑,作出了我的回应。我后来写的同胡乔木、卢之超同志商榷的文章,都是同黄教授争论的延伸和继续,因为黄教授多次将胡乔木的那篇长文拿出来作为自己提出种种质疑的理论根据,所以,对乔木同志的那篇逻辑上自相矛盾的长文不作出辨析和澄清,黄教授还会拿它来作为挡箭牌和护身符。这些文章都收录在我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40论》一书之中,而这本《哲学书信集》第一单元的几十封同专家学者们的通信则记述了这些文章写作的背景、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之所在,如实地记录了这种争鸣的真实历程。

内容概要

  哲学是一条波涛滚滚奔腾不息的长河,哲学是人类追求美好境界的学问追求真、善、美、爱的和谐统一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目前还是处于强调呼唤增强主题性的历史阶段。

作者简介

  薛德震,1932年2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  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  1947-1954年在华中新华书店、苏南新华书店、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编辑部、上海人民出版社工作。  1954年8月-1956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新闻班学习、毕业。  1960年8月-1962年8月,按中越两国政府文化合作协议,担任越南外文出版社中文专家。  1956年8月-1960年8月、1962年8月-1999年8月在人民出版社历任编辑、哲学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总编辑、编审。  著作有《社会与人》(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人的哲学论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为他人作嫁衣裳》(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人的哲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与杨瑾合作主编《中国园林之旅》(10卷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20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40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书籍目录

代自序 致张小平、黄书元的一封信代序一 张世英教授的一封来信代序二 陈晏清教授的一封来信前言通信与交流致黄楠森一、2004-年5月谈谈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兼与黄楠森教授商榷二、2009年3月8日呼吁进行正常的学术争鸣三、2009年4月3日与黄教授争鸣的12篇文章篇目致李乔、伍义林2004年5月24日与黄楠森商榷一文的写作意图致李景瑞一、2004年5月27日《“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证明》一文的针对性,驳“以人为本”是倒退到空想社会主义之说二、2004年10月1日《关于“以人为本”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的写作意图,对某些不和谐之音不能听之任之致顾伯平2004年7月28日感谢顾伯平对《证明》一文的评论附顾伯平7月18日来信:对《“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证明》一文的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阐述有力、令人信服致季桂保2004年8月8日《对两个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一文的写作背景致张江明2004年8月22日《“以人为本”与动力开发》的写作意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深度开发的辩证关系致王晨2004年10月14日对黄楠森在《人民日报》9月3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三点不同意见致段若非一、2004年10月30日应约撰写了《“以人为本”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二、2007年3月7日《评价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两种尺度》一文的结构及其现实意义三、2007年3月23日《保护物权就是保护全体公民权益的物质基础》的写作意图,回应某些人对《物权法》的质疑四、2007年9月22日《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文发掘了毛泽东《实践论》中凸显人的主体性、实践性思想并由此展开论说五、2008年6月14日抗震救灾期间所写有关“以人为本”三篇短文的针对性和新意之所在六、2008年10月22日《党的执政地位与思维方式的变革》一文的写作意图和现实意义七、2009年7月6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文的针对性与刘杲的交谈一、2004年11月3日刘呆关于《人的哲学论纲》的选题策划二、2005年2月3日刘杲对《人的哲学论纲》几篇初稿的意见致白占群2004年12月28日《劳动异化论是唯心史观吗》的写作背景,驳黄楠森教授9月3日一篇文章中的观点致黄书元2005年4月28日征求对《人的哲学论纲》稿本的意见致伍义林2005年12月20日《马克思论劳动过程中人与物的关系》的写作背景,从经济学的角度驳对“以人为本”的质疑致郑必坚2005年12月22日逻辑不仅具有力量,而且是一种美,从中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致冯玉珍一、2005年12月22日理论上、学术上的事情,得要凭真理办事附1 冯玉珍2005年11月11日来信:对《为他人作嫁衣裳》、《人的哲学论说》的评论附2冯玉珍2006年10月28日来信: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20论》的评论二、2007年1月3日无产阶级立场与全人类立场的一致性与差别性,要牢牢树立全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附冯玉珍2006年12月29日来信:对薛著四本书的评论致唐沅一、2005年12月赠书并请批评指正附1 唐沅2006年1月27日来信:对《人的哲学论纲》的评论附2 唐沅2006年11月8日来信: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20论》的评论二、2009年3月18日追求人类世世代代向往的价值理想和心灵境界,走自己的路一:致黄书元、张小平2006年3月12日征求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20论》稿本的意见致俞可平一、2006年4月6日征求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20论》稿本的意见二、2006年4月12日《“以人为本”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劳动科学化的理论》一文的现实意义致周凡一、2006年6月1日感谢周凡对《人的哲学论纲》的评论。“谈人色变”的现代愚昧终于不能长久二、2006年11月28日介绍人学研究的心路历程,研究人的哲学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对时代的和实践的问题的思考和回应三、2007年12月12日《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的写作背景,对关于民主社会主义问题争论之我的见解四、2009年2月11日《论“物我一体”哲学》的写作意图,时代和实践呼唤着哲学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致刘放桐2006年10月赠书并请批评指正附 刘放桐2006年11月28日来信:对薛著两本书的评论致刘国胜2007年5月24日对刘国胜在大型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取得成绩的祝贺致孙小礼、龚克2007年8月18日征求对《好人龚育之》一文的意见致程中原2007年9月9日《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的商榷一、关于人道主义问题二、关于异化问题三、结束语致杜导正一、2007年9月11日致程中原的一封公开信的写作背景……回忆、记叙与争鸣自序与后记附录 序言与书评

章节摘录

  是“抽象的人”,还是“具体的人”,这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其实,“人”作为客观存在物,任何时候都是具体的、现实的。所以有“抽象”与“具体”之分,是指人们对“人”的认识、在思维中对“人”的反映和把握,有“抽象”与“具体”之分。马、恩对“人”的认识是建立在科学抽象的基础之上的,是把握了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具体的属性的,而黑格尔、费尔巴哈,空想社会主义的哲学家、思想家们对“人”的认识则是建立在非科学的抽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真实地反映人的真正的属性。黑格尔对人进行了颠倒的把握和反映,把人只当作意识的、思想的存在物,所以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对人进行了非科学的、不真实的把握和反映,他舍弃了人身上生动的、丰富的、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本质,特别是人的社会性,只把人当作感性的存在而不是感性的活动来看待。他的方法是撇开历史的进程,在那里孤立地、静止地考察人,“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并且仅仅把人身上的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特性抽象出来作为这个孤立的人类个体的本质规定,所以马克思说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②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人的本质则进行了真实的、科学的抽象和反映,把握了现实的人的存在、活动和实践,所以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正如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所说:“费尔巴哈没有走的一步,必定会有人走的。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新宗教的核心,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③也正如列宁所说:“当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时,它不是离开——如果它是正确的……真理,而是接近真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征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