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帅传敏  页数:166  
Tag标签:无  

前言

  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走过了30年的历程,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不仅为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也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扶贫成效的显现、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和扶贫难度的加大,扶贫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扶贫的效率呈下降趋势。因此,开展对我国农村扶贫模式及其效率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的效率和扶贫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中英文版)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全面回顾和分析了我国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不同时期的扶贫方针政策、扶贫绩效和扶贫理念的演变轨迹;采用PEST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新世纪扶贫开发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指出了我国扶贫开发在新时期的重新定位;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新世纪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以及模式创新的趋势和规律;采用多种定量研究方法,对我国新世纪以来扶贫投入的绩效、主要扶贫模式的扶贫效率和扶贫项目的管理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若干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第一,主题鲜明。全书紧密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这个主题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内容概要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系统回顾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分析了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时期定位;明确了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的定义和分类,并通过案例和比较研究指出了新世纪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的发展趋势和规律;采用回归分析模型,对中国农村扶贫投入和主要扶贫模式的扶贫效率进行了定量估计;采用访谈问卷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基于不同模式的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的管理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基于以上研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首次采用大样本抽样数据对中国农村主要扶贫模式的投入效率和扶贫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探索性地对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丰富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领域应用研究的理论宝库。

作者简介

帅传敏,管理学博上,美国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长期从事联合国扶贫项目管理的研究丁作。曾任湖北省农业厅外事外经处副处长、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正处级);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牛导师、现代项目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双法)项F1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理事。重点研究领域:项F1管理、农业经济与管理。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一卜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沦文六十多篇,出版中英文专著三部。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项。

书籍目录

序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和调研过程第一章 中国农村扶贫历程和新时期定位 一、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 二、我国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 三、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时期定位第二章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 一、农村扶贫模式的定义和分类 二、中国农村新世纪扶贫的主要模式——案例与评析 三、主要扶贫模式的比较第三章 中国农村扶贫效率的定量估计 一、中国农村扶贫投入绩效的定量分析 二、中国农村主要扶贫模式扶贫效率的实证研究第四章 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其效率 一、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 二、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的实证研究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参考文献附件1 各省市参与课题组调研的人员名单附件2 联合国IFAD援华项目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效果与影响评价后记

章节摘录

  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在拉大。到1994年,在592个国定贫困县中,中西部地区县数占82%,贫困人口数占91.1 %,贫困发生率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这表明,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贫困人口逐步减少,贫困类型和成因也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农村制度引致的贫困人口逐渐减少;第二,贫困人口逐渐集中到西南大石山区(缺土)、西北黄土高原区(严重缺水)、秦巴贫困山区(土地落差大、耕地少、交通恶劣、水土流失严重)以及青藏高寒山区(积温严重不足)等几类地区,这些贫困人口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地缘性特征,即贫困主要是由恶劣的自然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发育落后等造成的;第三,正因为发生了这种变化,扶贫的方式逐渐从体制改革带动、经济增长带动和项目开发三种方式并重的局面,转变为只能靠项目开发一种方式扶贫的局面。因为这些地区的农民不存在土地分配不均等制度问题,也不存在农产品市场制度和就业体制性障碍,而是因为自然条件过于恶劣。无论制度如何改进,都难以带动他们超越生存底线而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2.扶贫政策  1994.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明确期限的扶贫纲领性文件。计划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年底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重新确定了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涵盖了全国’72%以上农村贫困人口。  3.具体措施  (1)帮助贫困户进行土地改良和农田基本建设,增加经济作物和果树的种植,增加畜牧业生产,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2)使大多数乡镇通路和通电,改善多数贫困村的人畜饮水问题。  (3)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初级预防与医疗保健服务。  (4)减少对沿海省份贫困县的支持,将扶贫重点进一步放到中西部地区。  (5)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减少扶贫资金的漏出和提高扶贫投资的可持续性。

编辑推荐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旨在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优秀学术著作创造条件。  《高校社科文库》将坚持“广泛动员、集中征集、严格评审、精心编校”的工作原则,致力于通过资助优秀学术专著出版、推动学术成果交流推广等形式,让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工作者走进交流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做出积极贡献。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资助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专门针对扶贫的书籍
  •   很好90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