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政治学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周淑真  页数:46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人类社会已经度过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当今世界,政党作为一种政治主体存在并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内政外交,几乎是各国普遍的政治现象。据统计,目前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除20多个是严格的君主制或政教合一的无政党制度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政党,由政党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走向,实行政党政治。政党的确立和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以政党为主角的现代政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政治形式。在21世纪初,世界各国政党、政党制度和政党政治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趋势。冷战结束以后的20年内,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快速发展,世界政党格局和政党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党数量迅速增加,代表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阶级利益的各类政党,在各国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独特作用。传统政党力量下降,政党体制日趋多样化,政党活动环境更加宽松平稳,世界政党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多样化的发展时期。

作者简介

周淑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中央统战部政党理论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兼北京市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政党政治学、中外政治制度、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当代中国政治、中国政党史、民主党派历史与现状、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等。著有《世界政党执政兴衰成败借鉴研究》、《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中国青年党在大陆和台湾》、《三青团始末》、《1949,飘摇港岛》、《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现状》、《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历史研究》等。

书籍目录

序言
(一)21世纪初世界政党新特点
(二)世界各国政党制度的类型和模式出现多样化特点
(三)政党政治学逐渐发展成为广为人们关注的新兴学科
第一部分 政党的起源、发展和基本要素
 第一章 政党的定义及其分类
(一)政党的定义
(二)政党类别区分及其概念内涵
 第二章 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一)政党的起源一一基于历史的考察
(二)政党的发展一一基于组织形态的考察
(三)政党结合的因素和基础
(四)政党产生的原因
(五)政党产生的时机
 第三章 政党成员、政党领袖和党务人员
(一)政党成员一一政党构成的基础
(二)政党领袖一一政党构成的中心
(三)党务人员一一关系到政党的质量
 第四章 政党的组织结构
(一)基层组织一一立足社会的基石
(二)中间组织(即地方组织)一一上下沟通的桥梁
(三)中央组织一一政党运行的中枢
(四)议会党团一一政党在议会内的组织
 第五章 政党的构成要素
(一)政党理念一一凝聚政党的关键
(二)党纲一一政党的旗帜
(三)、党章一一政党的“宪法”
(四)党纪一一与政党性质密切相关
(五)政党经费一一政党活动的经济支柱
第二部分 政党制度的类型与模式
 第六章 政党制度的定义及其与政治制度之关系
(一)政党制度的定义
(二)政党制度与政治制度之关系
 第七章 一党制的基本特征和不同模式
(一)法西斯政党的一党制及法西斯主义政党特征
(二)民族主义政党的一党制
(三)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
(四)发展中国家的一党制
 第八章 两党制基本特征和不同模式
(一)英国议会制两党制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二)美国总统制两党制特点及运行机制
(三)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的两党制模式
 第九章 多党制基本特征和多种模式
(一)意大利一一典型的议会制多党制
  ……
第三部分 政党政治
第四部分 当代世界几种类型政党的基本主张与主要特征
第五部分 中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历史与现实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化,社会结构、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政治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阶级、党派的权力政治转向多主题、多主体的群众抗议政治。参加的人员成分庞杂,包括和平主义者、生态主义者、青年学生、女权主义者,民权主义者和同性恋者等各色人群。大量中产阶级产生,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不再呈现传统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的哑铃型结构。这对西欧发达国家的传统政治理念和政治格局发起了挑战,无论是传统的左翼政党还是右翼政党,都不能不受其冲击,开始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调整自己的纲领和战略策略,适应社会和政治的变化而重新定义。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后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传统的左、右翼政党都处于调整变革之中,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分化组合,传统左翼政党如法国共产党、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等,都把抗议和反对资本主义现存秩序的一切人群作为自己的争取对象;传统右翼政党也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吸收了左翼政党的做法,新右翼政党则以国家、民族及平民利益为号召,具有强烈的民粹主义色彩。在政党政纲和政治意识形态上,各种类型的政党都有淡化左与右政治分野的趋向,表现出博采众长的中间主义精神,其目的就是通过兼容并蓄其他学说和思想,适应时代变迁,并迎合各种不同利益需求的民众,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其政治支持基础。①

编辑推荐

《政党政治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政党政治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新版内容更丰富了,用做考试参考教材
  •   服务质量好,书的品质不错,再来
  •   本书价格比较合理,相对于其他网站上的便宜多了,还可以货到付款。另外书也是全新的,内容对我学的专业有很大的帮助。谢谢卖家。我很喜欢。
  •   中国人民大学周淑真教授的一本著作。和十年前她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一书内容增加了政党政治部分,其他部分体例相同,有些修正。创新很难。
  •   正在读,很系统。
  •   书还没有拿到手,网上说是发货了,是快递公司不给力吧!再等等!
  •   全面,深入。
  •   封面弄破了
  •   给课题组买的参考书
  •   内容较好,对了解政党政治有帮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