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到列宁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余一凡  页数:210  字数:222000  

内容概要

  本书将意识形态视为文明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考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地分析各种意识形态现象时坚持的基本理论立场、提出的方法论原则及建立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分析,着重探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意识形态现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等。《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由余一凡博士所著。

作者简介

余一凡(1982—
),男,河南信阳人,法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青年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曾多次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社科项目的研究,目前正主持一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及一项南开大学校内创新项目。论文多在《高校理论战线》、《理论与改革》、《理论与现代化》等核心期刊上发表。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回顾:近代以来的意识形态思想路径
第一节 “意识形态”概念产生之前的思想历程
1.1.1 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缘起:去蔽
1.1.2 意识形态学诞生的准备:走向感觉论
第二节 “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
1.2.1 “意识形态”概念的诞生:作为观念学
1.2.2 “意识形态”内涵的突变:契合于异化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基本原则的确立
第一节 社会环境和精神遗产
2.1.1 社会环境
2.1.2 精神遗产
第二节 基本原则的初步形成
2.2.1 “意识形态”范畴的创制与使用
2.2.2 意识形态探讨的原则:置入理论与现实关系之中
2.2.3 “意识形态”的本质:作为幻想和对现实的曲解
第三节 基本原则的进一步深化
2.3.1 “意识形态”的准确界定与“拜物教”
2.3.2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与作用:对“思辨”的批判
2.3.3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对“材料本身”的批判
第四节 基本原则的全面阐释与发展
2.4.1 所谓的“意识形态”定义
2.4.2 基本理论的全面阐释:作为历史存在的意识形态现象
2.4.3 意识形态策略的调整: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动调整与运用
第三章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立场的分歧
第一节 实际环境与形势
3.1.1 资本主义的发展
3.1.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二节 “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3.2.1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化
3.2.2 作为社会构成要素的“意识形态”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理解与提供的现实策略之间的断裂
3.3.1 理论准备:对经济基础决定性作用的强调
3.3.2 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现实的行动指南
3.3.3 主动的意识形态斗争:社会主义的现实出路
第四节 理论立场的偏差与对现实的误判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3.4.1 理论基调:对意识形态革命性作用的重视
3.4.2 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清算:作为意识形态
3.4.3 改良性意识形态策略: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准备
第四章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基本思路的形成
第一节 产生背景
4.1.1 外部实践的发展
4.1.2 文化自身的变化
第二节 “意识形态”概念的扩大
4.2.1 “意识形态”概念的扩大
4.2.2 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与同一
第三节 卢卡奇:超越物化意识的阶级意识
4.3.1 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批判: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
4.3.2 解除异化之理:总体性原则的恢复
4.3.3 解除异化之路:“阶级意识”的培养
第四节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的重建
4.4.1 理论起点:工人运动的失败和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4.4.2 理论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的恢复
4.4.3 革命路径:意识形态专政的建立
第五章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
第一节 产生背景
5.1.1 实践基础
5.1.2 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
5.2.1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产生
5.2.2 “科学的意识形态”的使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原则的确立
5.3.1 基本理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提出并确立
5.3.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培养:以灌输为原则
5.3.3 灌输的内容:作为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
第四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的初步思考
5.4.1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为主
5.4.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教育联系政治
5.4.3 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补充了俄国经验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二阶段就是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就是内在世界对于内在世界的直观。对于意识来说,真理是意识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而对于自我意识而言,“这种确定性和它的真理性是等同的;因为确定性本身就是它自己的对象,而意识本身就是真理。”自我意识是由于欲望而出现的,并且只有在否定其对象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己,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中才能获得满足,自我与他人就有了相互依存的关系。自我意识为了保证自己得到满足,在要求另一个自我意识存在的前提下力图战胜它,保证自己成为另一方的“主人”,从而成为一种自为的存在,而另一方成为“奴隶”,是为了满足“主人”而存在的。当然,这种主奴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转换的,一方面奴隶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劳动成果为主人享用,主人获得满足,但另一方面奴隶在这一过程中又成为物的主人而获得满足,主人则由于对其劳动产品的依赖而逐渐成为奴隶的奴隶,奴隶因其劳动而成为主人。经历了主奴关系后的自我意识还须向前发展才能获得自由,在这种状态下,自我意识只为追求纯粹思想上的自由而枉顾外部现实,在现实中往往会把一切实际行动都视为无意义而加以拒绝,个人精神会陷入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和苦恼的意识之中。 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只关涉自己的独立和自由,为此甚至不惜牺牲客观世界或它自己的实在性,将二者当作自己本质的否定物,只有精神发展到理性阶段,它才确知自己就是实在,将对他物的否定态度转化为一种肯定态度。这一阶段是自我实现或主客体统一的阶段,要在事物性的东西中寻找出真理。在“观察的理性”阶段,意识主体与对象是相互对立而存在的,对象是外在于意识的,而在现实的活动中,意识主体则通过实践在客体中体现自己,实践活动被黑格尔当作实现主客体统一的关键,在其中达到“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才真正是个体的实现,此时,“理性”的基本原则——“自我即实在,实在即自我”得到了贯彻。而“当理性之确信其自身即是一切实在这一确定性已上升为真理性,亦即理性已意识到它的自身即是它的世界、它的世界即是它的自身时,理性就成了精神”,精神发展进入到第四阶段——精神。 前面三个阶段都是个人意识,而第四阶段则表现为社会的普遍意识,是人类的历史。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乃是“真实的精神,伦理”,这是尚未发生自我异化的社会阶段,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打成一片,其现实代表是历史上的古希腊共和国,整个社会是一种和谐无争的“伦理世界”。这一阶段后期,统治者与普通人群之间的矛盾促使精神过渡到第二阶段:“自身异化了的精神,教化”,这是社会彻底异化的阶段。黑格尔认为,在这个阶段,精神世界分裂为两个:一个是现实世界,即自我异化的世界,另一个则是精神在纯粹意识的以太中构成自身的世界。社会现实成为精神异化的结果,对于个人来说,在现实社会中生活则需要“教化”,“个体性的自身教化运动就是它向普遍的对象性本质的发展,也就是说,就是它向现实世界的转化。”教化是个人适应社会现实、变成社会的人的重要途径。个人获得教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对自己的自然存在的疏离、异化,来否定直接性的自我,获得普遍性,成为社会的存在。“精神”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对其自身具有确定性的精神,道德”。

编辑推荐

《青年学术丛书•哲学•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马克思到列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