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的哲学思想与文学创作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吴嘉佑  页数:211  字数:225000  

内容概要

  本书对其哲学思想在作品中的反映作了全面、深刻而又中肯的分析。著者依据屠格涅夫的文评和书信,结合当代俄国的史实分别对屠格涅夫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悲观主义、泛神论、自然观和爱情观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观点正确,论证充分且合乎逻辑。

作者简介

吴嘉佑,男,1955年生于安徽歙县。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外文系,文学硕士,现任黄山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曾以“高级研究学者”身份赴俄罗斯留学,长期从事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屠格涅大的哲学思想与文学创作》获准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并独立完成,翻译出版《攻克伊兹梅尔》和《爱神草》等译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苏联文学的道德探索历程》、《简评“俄罗斯思想”》和《多甫拉托夫笔下的当代“多余人”》受到学术界关注。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屠格涅夫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唯心主义
第二节 唯物主义
第三节 悲观主义
第四节 泛神论
第五节 爱情观
第六节 自然观
第二章 屠格涅夫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言论与行动
第二节 个人与社会
第三节 幸福与义务
第四节 人生与自然
第五节 “父”与“子”
第六节 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
第三章 屠格涅夫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元素
第一节 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屠格涅夫
第二节 早期浪漫主义诗歌创作
第三节 《猎人笔记》中的浪漫主义传统
第四节 中短篇小说中的浪漫主义元素
第五节 长篇小说中的浪漫主义要素
第六节 《散文诗》中的浪漫主义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这一次次思想浪潮高潮迭起,接踵而至,有力地动摇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堤坝,冲击着俄罗斯这个黑暗王国的藩篱,同时也给俄罗斯思想界带来了新鲜空气。30年代初期俄国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莫斯科大学的青年学生先后组成“赫尔岑-奥加辽夫小组”、“斯坦凯维奇小组”和“别林斯基小组”,分别对诗歌、哲学和政治进行热烈的讨论,密切注视着西欧的革命思想及其科学的每一个最新成果。他们一度热衷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力图寻求俄国的发展道路。然而,他们并没有久久地沉湎于黑格尔哲学的研究中,而是使之紧密联系反农奴制斗争。以赫尔岑和别林斯基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先后通过紧张思考和反思,充分认识到黑格尔关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存在的”这一命题的荒谬性,坚决拒绝与现实妥协,并彻底摒弃其唯心主义哲学,转向唯物主义哲学,从而为后来的以平民知识分子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思想家开辟了道路。 屠格涅夫出生于1818年,出身于名门贵族。浪漫的年代,先哲的开启,天性的勤思,家境的富裕使幼小的屠格涅夫很快从小学读到大学,转而成为一个擅用哲学来理解和解释世界的知识青年。然而,面对纷至沓来的、林林总总的思想潮流,年轻的屠格涅夫尽管对哲学极为感兴趣,甚至打算终其一生来研究哲学,但他仍感到有点目不暇接,无所适从。唯心主义、辩证法、不可知论、二元论、泛神论、唯物主义、悲观主义、唯意志论等等,不一而足,这种饕餮哲学大餐在滋养年轻学者的同时无疑也损害了他的胃口,以至于对这种纯思辨哲学产生厌恶情绪和怀疑心理,正如1842年他在给巴枯宁的信中不无讽刺地写道:“学习,我埋头学习,比方昨天我一鼓作气啃掉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莱布尼茨还在胃里咕噜作响时,我又饱餐一顿康德,之后又开始吃费希特,但此人有些生涩难下。”其间,屠格涅夫潜心攻读哲学并非出于早年那种对哲学的盲目热衷,而是为了日后想当哲学教授而准备哲学硕士学位考试。考试虽然通过,但当哲学教授的美梦却由于种种原因终究未能成真。显然,要想成为一个哲学家,屠格涅夫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且这条路在俄罗斯几乎是通向死胡同的。此外,就屠格涅夫的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来看,他更适合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尤其是那种德国式的纯思辨并不适合他,这一点他自己也有所认同,他在晚年的《回忆别林斯基》一文中谈道:“我们当时还相信哲学的和形而上学的结论的现实性和重要性,虽然他和我都完全不是哲学家,也不具有抽象的、纯粹的、照德国人的方式思维的能力……可是我们当时也在哲学里寻找世界上除了纯思辨之外的一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屠格涅夫的哲学思想与文学创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