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域下文化创造力研究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杜刚  页数:195  字数:200000  

内容概要

《全球化视域下文化创造力研究/青年学术丛书》编著者杜刚。
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力量。人类通过文化创造活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自身,反过来,文化又不断地促进人的解放、自由和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造力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提升文化创造力对我国当前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从全球化的视域出发,紧扣“文化创造力”这一核心概念,指出文化创造力是主体在实践中释放和展示出的创造性的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对新时期如何实现文化创造力问题提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杜刚,山西太原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特约研究员,现执教于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文化哲学、人学理论以及人才学研究,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性研究的分析与评述
第三节 书稿的基本架构
第一章 文化创造与文化创造力
第一节 理解文化
一、多视角下的文化
二、理解文化的要义
三、文化: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理解文化创造
一、文化创造的现实内涵
二、文化创造的生成原则
三、文化创造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剖析文化创造力
一、文化创造力释义
二、文化创造力的构成要素
三、文化创造力的产生动机
第二章 文化创造力的现实生成
第一节 文化创造力实现的基本层次
一、文化创造力在形式一符号创造中的实现
二、文化创造力在结构一功能创造中的实现
三、文化创造力在价值一意义创造中的实现
第二节 文化创造力实现的路径
一、文化精神的创新机制
二、文化知识的创新机制
三、文化环境的创新机制
四、文化教育的创新机制
五、文化形态的创新机制
六、文化产业的创新机制
第三节 文化创造力实现的标准和尺度
一、客体性尺度:合规律性的尺度
二、主体性尺度:合目的性尺度
三、实践性尺度:主客统一性尺度
第四节 文化创造力实现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文化生产力
二、文化竞争力
三、文化传承力
四、文化传播力
五、文化批判力
第三章 文化创造力与人的主体性
第一节 人之文化本体——人文互创”理论
一、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二、文化对人的塑造
三、文化创造彰显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文化创造力主体的现实建构
一、知识结构系统
二、价值观念系统
三、道德规范系统
四、审美素养系统
第四章 全球化与文化创造力
第一节 全球化的文化哲学反思
一、文化维度下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理论
三、和谐文化论
第二节 全球化视域下文化刨造力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文化创造力研究的西方文化哲学背景
二、文化创造力研究的中国文化哲学背景
第三节 全球化视域下文化创造力研究的现实背景
一、文化创造力研究的不足
二、文化创造力现实的匮乏
第五章 全球化视域下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实现
第一节 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研究的必要性
一、文化创造力研究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文化创造力研究是全球化文化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三、文化创造力研究是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迫切要求
第二节 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必须处理的四个关系
一、既有资源与推陈出新的关系
二、面向历史与面向当代的关系
三、面向自我与面向世界的关系
四、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实现的目的与愿景
一、人的现代化素质建构
二、和谐社会的建构
三、世界文化强国的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文化创造与文化创造力  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是揭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关于文化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衷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同国家或民族、不同的专业学科背景的学者提供了各自对于文化的见解,事实上,这些多元化的文化界定,本身也就体现了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多样。然而,对文化概念进行准确地、科学地、全面地定义,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大多的文化概念都很难获得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共识。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将从解释学的角度人手,通过对文化的本质特征、基本内涵以及内在属性等进行分析,力争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由于定义混乱而带来的困惑。就本章而言,试图通过对多视角下的文化论述进行必要的比较,提出文化哲学对于文化的解释,并以此作为本书的语境和出发点。同时,鉴于对于创造和创造力分析的现实状况,将在综述和分析现有概念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必要的哲学加工和改造,以便文化哲学研究的展开。此外,在进行了必要的解释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文化创造与文化创造力的哲学解析,主要通过对文化创造的现实内涵、生成原则以及本质特征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并以此作为开启本书系统论述的一把钥匙,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  第一节 理解文化  文化概念的界定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困难的,它成为困惑众多文化研究学者的课题,越想对其进行准确地划定或界定,就越会让人糊涂,这主要是由于理论研究的视角差异造成的,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地域、民族及国家的背景的学者就“文化”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然而,“文化”这一概念不仅具有学科和地域的性质,同时它也应具有普世的性质。其实,“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大多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提起诸如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山寨文化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它离我们很近,正如英国诗人T.S.艾略特曾形象地指出,文化是涵盖了“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①,由此可见,文化是关乎人类生存的样式,伴随人类社会始终,更是深入每个人骨髓之中的一种存在。事实上,文化就是这样,它贯穿我们的生活实践之中,但不能通过三言两语就界定出众所信服的文化定义。  罗威勒(A.Lowell)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字来概括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②目前,就“文化”的定义,据《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中共有220187种记录,这些概念都试图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更详尽的解答以获得其要旨。但是,人们却仍然感到难以表达其真实的解读。显然,这种定义的方法沿袭了西方文化中“定义”、“界说”的理性传统。事实上,对于文化,仅仅靠定义的方法对其进行界定,是很难形成共识的,也是徒劳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全球化视域下文化创造力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