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

出版时间:1956-11-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肖洛霍夫  字数:142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静静的顿河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肖洛霍夫经历十四年创作了这部卷轶浩繁的史诗式长篇小说。小说发表后,肖洛霍夫声誉鹊起,并于1965年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同样宏大的构思,磅礴的气势;同样深厚的生活内涵;同样丰满多样的人物;同样生动感人的描写,使这两部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书籍目录

静静的顿河(一) 
静静的顿河(二)
静静的顿河(三)
静静的顿河(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静静的顿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2014-04-10 16:55:13 张京超
      
      《静静的顿河》是第一次让我真实感受俄语文学之伟岸的读物,历届的诺奖基本都有涉猎,只能说我认为在其后的获奖作品中没有看到超出肖洛霍夫先师的作品,也许是因为我对于苏联的偏爱吧。对于这部著作,也可以说很多,比如最性感的文字是哪段呀,最让人喜欢的女人是哪个呀,最惨烈的战争场景是哪次呀什么的:)但看到评论中逐渐说到了苏联的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想起动笔写一段来,因为多年来没有见到一个讨论区值得认真讨论这些问题了。
      
      相对于释迦摩尼、耶稣基督、默罕默德三位已经成为神圣的先人来说,马克思开创了人类理想世界的最新并可能实现模式。可以说,在他之后还没有更完美的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是正统的后续者,实际上还建议大家研究一下 金日成 的主体思想理论,个人认为也是一脉相承的。中囯目前的意识形态先不论,但西有古巴元老卡斯特罗同志,东有朝鲜天才金正恩同志,再加上莫斯科的坚强领导者普京同志,再过十年,请看看世界潮流的发展不迟。
      
      苏联复兴不是不可能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囯联盟在当年也不是纯粹的囯家形式,而是某种联邦,所以联合囯的创始囯里有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解体也是新联盟条约的没能签署所导致,并不能说是苏联灭亡,看着那些所谓苏联亡党亡囯如何如何的言论真是觉得幼稚可笑,只有有坚定信仰的人才能忍辱负重,在新一代英明领袖的领导下去雪共产主义暂时衰落之耻。
      
      当今的欧洲联盟一体化已经基本上证明了马克思在经济领域对囯家论述的理论,如果说马克思在理论上不是科学那还存在什么是科学的社会发展历程呢,需知他是生活在将近200年前的欧洲,当时的预言能够逐一实现本身就是比各种宗教信仰的所谓神迹都更接近现代人们的奇迹了吧。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欧洲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更容易出现多元化的思想体系,日耳曼人、拉丁人、斯拉夫人创造了千姿百态的囯家和地区文化传统。同时,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也是从欧洲起源的,当今的中囯也是欧化的囯家,可以说非欧化的囯家只存在于南太平洋和非洲的一些地方了。
      
      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而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基本上是欧化的,北非西亚和部分东南亚是伊斯兰化的,南亚是印度传统宗教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包括中日韩等漢字地区的东亚和部分东南亚其实也是欧化的。中囯从囯父孙中山先生力图推翻满清政府的这些人就已经是欧化的了,他们推崇的是脱亚入欧的日本。这个话题在这里不展开,因为中日近百年关系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类似于共产主义讨论的历史性问题。正是因为中华民囯的建立,马列主义思想才有可能传播到中囯,中囯的先行者开创了新的事业,并逐步完成了实践,历任领导人基本上都找到了适合当时发展的道路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国际地位。
      
      我真是特别推荐大家认真读一读《共产党宣言》,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先读一读《资本论》的导读性文章,其实《资本论》本身也不难读,中囯官方对这些著作的翻译真是大大的不错。于幼军和黎元江的《社会主义五百年》更是把视角放到了马克思之前的那些年代,正是因为欧洲科学和民主的发展才成为了千年来世界发展真正的发动机,而在这方面,我们的古中囯确实没对世界创造更大的影响力,目前全球化的世界让我们必须扬弃五千年历史的成就,而成为六十亿人类新地球发展的新动力。
      
      说的远了,不到之处希望得到指正。
  •     听完了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动人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故事以十月革命后的顿河地区为背景,主人公格里高立的这个哥萨克人,粗犷、剽悍和摇摆不定,在红军和匪徒之间徘徊。这部伟大的小说让我体验到战争和疾病的残酷,格里高立的父母、哥哥都死掉了;体验到人情的冷漠,他妹夫对他的敌视,还有他生命中的爱情,爱他的那塔丽娅和他爱的阿克西妮娅死去了,这两个女人是男人很理想的类型,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幸的格里高立又是最幸运的,他得到了爱与被爱,格里高立最后也回到了嗒嗒村。选择决定的命运。越是灾难的时候,越是命运多舛的时候,人物的个性就越能清晰展现。实际上他保持了人性的善良,他的性格并没有变化,即使他的选择也不是最坏的选择,因为如果白匪就将被消灭,选择红军也可能牺牲或最后在肃反中被清洗了。对比格里高立和保尔.柯察金的性格,我觉得格里高立的性格更鲜活一些,这反倒是他的举起不定和性格中的缺点让人觉得更可爱,保尔.柯察金不喜欢冬妮娅,他是不喜欢她那个阶级。
      悲剧给人以更深的感染力,《静静的顿河》来自乡土的气味,微风里顿河水气的味道让人着迷。这个鲜活的人物将永载人类的史册。
      
  •      静静的顿河
       我们光荣的土地不用犁铧耕耘……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
       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装饰着守寡的青年妇人,
       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父母的眼泪随着你的波浪翻滚。
        
       哎呀,静静的顿河,你是我们的父亲!
       哎呀,静静的顿河,你的水流为什么这样浑?
       啊呀,我的水,怎么能不浑!
       寒泉从我的河底向外奔流,
       白色的鱼儿在我的中游乱滚。
         ——哥萨克古歌
        
       谈及文学,绕不开俄国文学;谈及俄国文学,绕不开一条静静的顿河。
       一片无限的草原,连接着天与地。俄罗斯丘陵间的溪谷滋润她,乌克兰森林组成的屏障保护她,在六月的、闷热的夏夜,传来的是亚速海上带着腥味的夜凉。彼岸无言矗立的白色峭壁,远山上孤独守望的昔日堡垒。。。。。。还有一条将所有生命与情感连接在一起的大河。
       那条河好像从古早的时光中流淌而来,踏着缓慢的脚步,生养着英雄与强盗,见证着战争与和平。千载不息地注入亚速海,山川大地何曾变化分毫。
        “哥萨克”——突厥语“自由自在的人”,“勇敢的人”。他们本是不堪沙皇残暴统治的农奴与贫民,为了躲避欺压而来到顿河流域。逐渐形成了游牧部落和军事组织。虽然沙皇通过收买其上层贵族使百姓暂时安分,但是先祖的反叛之血不曾消退,哥萨克人始终是俄罗斯的不稳定因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多事之秋,俄罗斯帝国垂暮之际,又一次改变人类历史的革命将整个民族卷入了战争。而顿河边上鞑靼村的格里高利家族,成为了历史的牺牲品与幸运儿。
        故事的主人公:格里高利·麦列霍夫多情、勇敢、善良,土耳其人与哥萨克人的混血让他追逐自由的道路上增加了一份东方式宿命的悲哀。他的爱情在两个女人间摇摆不定,他的理想在共产主义与旧制度之间冲突激荡。更令人唏嘘的是,他的美好愿望一次次被无情的战争撕裂。他时而参加红军,时而转向白军,从骑兵成为将领,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在和这荒谬的时代进行赌博。所有的人都在奔走呼号,却没有人知道这意义何在。所谓“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只不过是后人锦上添花式的胜者述评。当时的人们只清楚地看到:红军征粮队牵走了畜栏下的最后一头耕牛。此刻,上帝所赐予的生命成为了承受苦难的源泉。格里高利·麦列霍夫不再去思考理想和政治抱负,他所知的只有生存与复仇。他的所作所为,今天来看,无疑是时代的逆流,但是谁又能保证每个人做出绝对正确的选择呢?最终我们没有看到一位保尔·柯察金式主流苏联英雄的诞生,而是目睹了一位被历史车轮无情碾压的白军将领的灭亡。这样的人物更加鲜活,更加悲哀,也更贴近人的本真。
        顿河的男人们带着特有的顽劣与幽默,豪放与狡猾。面对女人,他们浪漫却缺少责任感;面对战争,他们勇敢杀敌又在考量生命;面对上帝,他们虔诚膜拜又略有怀疑。
        顿河的女人们带着特有的野性与坚韧,温柔与谦卑。面对男人,她们渴望爱情却恐惧夫权暴戾;面对家庭,她们悉心照顾又终难圆满;面对生活,她们珍惜幸福又化解苦难。
        顿河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的两面性,既残忍,又善良,既叛逆,又服从,既自私,又慷慨,既谦逊和睦又放肆生事,当我们想到俄罗斯人的一个具体的品质时,总有一个对立相反的品质紧随其后。天鹅湖水倒映出金帐可汗的一副怒容。双头鹰国度是永恒的钟摆,每一次摆动都带给世界以震撼。
        我敬佩肖洛霍夫。在人人自危的斯大林时代,他确保对领导人功绩的必要的涂脂抹粉后将更多的笔墨留给了那些饱受战争之苦的底层普通人。他们被命运的洪流所裹挟,争斗过,怒吼过,可是再快的顿河马跑不出政治的恐怖,再锋利的战刀只能划开一片供自己喘息的天空。肖洛霍夫在顿河边长大,是国内战争的亲历者。书中对战争的真实记录让我们看到的是知识分子对世界所能拿出的最珍贵之物——良心。正因为有这样的良心,人类历史才不仅仅是胜利者的谎言。不知名的角落里,还传来亲历者的呢喃。肖洛霍夫的叙事手法较之其他作家较为单一,但宏大的作品往往需要最见功力的纯粹叙述。读书时,我仿佛认为是一位圣徒在用悲天悯人的语气回忆着铁马兵戈的历史篇章。一切都是那么平和,那么忧伤,如同静静的顿河缓缓流向我的心中。那片大陆彼方的草原也成为了我心中难忘的梦土。
        战马飞奔向前,背后是金色的斜阳,耳边战旗猎猎作响,长矛马刀银光烁烁,历史留下一个民族勇敢的剪影。
        
  •      一个多月终于读完了,不过我读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史诗般的作品,让我慢慢的理解了哥萨克。葛里高利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本可以生活的很美好,他是一个勇敢的哥萨克,但是一个软心肠的人。虽然在战场上勇猛杀敌,但是他厌恶胡乱杀人,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的悲剧。在红军里他受不了不公正对待,看不惯一些苏维埃过激的行为。最终导致他站到了红军的对立面,在叛军里他同样受不了不公正的对待,对红军的同情导致叛军对他的不信任。
       他总是这样让人感觉无路可走,也许他的性格不适应这样的时代,没有坚定的信念,所谓旧政权、苏维埃、邓尼金、科尔尼洛夫等等都不是他理想的结果。他的性格导致他的摇摆不定,他的经历导致他到处不受信任。即使做一个土匪也是不称职的,他下不了手,对待敌人也是那样的软心肠。倒真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他是一个善良的哥萨克,不愿杀人的他甚至在彼得罗被杀以后都不愿伤害米什卡。可是处在 那样的时代,是不允许出现骑墙派的,不能举棋不定,无论苏维埃胜利还是白军胜利,葛里高利的结局都是悲剧。
       葛里高利与阿克西妮亚的爱情贯穿始终,虽然说阿克西妮亚最终也死了,但不能说这是一个悲剧,毕竟她死在了爱人的怀里。勇敢的阿克西妮亚说走就走,这样的女人真是少有的,对葛里高利的感情是如此的真挚。可是他们的幸福却是建立在娜塔莉亚的悲剧之上的。很难说谁更爱葛里高利,也许娜塔莉亚更多一点,但葛里高利对娜塔莉亚亲情多于爱情、怜悯多于爱恋。也许这样的悲剧更应该责怪葛里高利,毕竟阿克西妮亚是有夫之妇,他与娜塔莉亚的结合更多是父母之命的悲剧,葛里高利对阿克西妮亚与其说是真爱,不如说是习惯的爱恋,只是从情窦初开就习惯了阿克西妮亚的存在,此生便再也摆脱不了。最终娜塔莉亚在悲伤中去世也没有太打击葛里高利。他心中所想的始终是阿克西妮亚,斯捷潘就这么冷冷的看待自己的感情生活,那样的无能为力,阿克西妮亚甚至从来都不愿关心他。
       正教的静静的顿河,养育了多少哥萨克,顿河边有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彷佛目睹了数十年的苦乐哀愁。合上书之后才意识到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可怕的战争在夺走了一切之后才让人明白,明白在过去最不经意的东西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也是来自农村,土地就是我们的生命,哪怕跋涉在故乡的泥泞之中也是一种幸福。不忘初心,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迷了路。
  •     肖洛霍夫的作品中,哥萨克是那样的野性,他们的家人也是 那样的野性十足。从葛里高利调戏阿克西妮亚到达丽亚去寻欢作乐,到处充满了人性的狂野。
      我感到迷惑的是,肖洛霍夫揭露了那么多,斯大林为什么还会留着他。
  •     这一套书拖了很久才读完。娓娓道来的一段小人物的历史,无论何时拿起来都可以很快走进故事之中,随着哥萨克们体味那一段段人生。读完之后回过头看力冈的序,感觉并没有他那么深刻地认识到小说对人物的塑造,也许是时代变了,文学批评的方向也在更替。格里高利就像一个熟悉的伙伴,我静静地看着他的起起伏伏,他的闪光与瑕疵。
      我们国家也同样经历了那样一段历史,抗日战争,国内战争,甚至落草为寇。很多小说都讲述了那个时代人的摇摆,白鹿原中那个抛硬币决定入哪个党的情节颇有历史的幽默感。经历了多年战争之后,人们已经不去在意什么人掌权,什么形态的政府,只要可以踏踏实实地干干活,过过日子就足够了。阅读期间,生活之中,我也会思量种种意识形态的优劣,很多时候不免陷入现实的泥沼,等宏大的东西影响到每日的心情可能已经历了太久的时日太多的变数。
      如此好读的一本书,难以作出更多评价。能有值得捧卷埋头的大部头实在是一件快事。当你在风中艰难挪步,能握住书架上这么一部好书,也算是回到了故乡。
  •     前几天看优酷的晓说,听到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偏见和猜想---日本,国民党,共产党到底是和历史,我们无需关心,因为他已远去。
      其实静静的顿河看了好久才看完,说实话,之前一直没看懂,看了晓说-莽莽俄罗斯,才有点看到,看到最后,终于看到这本书的意义:又过了些日子——五月里,野雁群集在小神龛旁边搏斗,在浅蓝色的苦艾丛中斗出一块幽会的地方,蹂躏了附近一片碧绿的、正在成熟的冰草:它们为了争夺母雁,为了生存、爱情和繁殖后代的权利而拚搏。过了不久,仍旧是在这儿的小神龛旁边,在一丛乱蓬蓬的老苦艾下面的一个土墩里,母雁生了九只蓝灰色的蛋,它趴在这些蛋上,用自己的身上的温暖孵化着它们,用灿烂夺目的翅膀保护着它们。
      历史就是历史,无论好坏,你不能改变,就让他过去吧
  •       《静静的顿河》是一本这样的书,他囊括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几段历史的历史与一个人的历史,但它不是一本历史小说,不是我们所以为的下里巴人——虽然作者从头到尾都是用最通俗的话写作,但它是一本厚重的书——我相信,形式永远只是装饰。
        
        作者肖洛霍夫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经历了俄罗斯最有史性的三个年代,经历了一个民族从生到死再到生的过程,经历了史家所谓之乱世,经历了如笔下主人公葛利高里般矛盾的自我斗争。
        
        可以这么讲,没有哪部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是不具有哲性的。如这本书,从哲学上的时间(一个人、一群人的由生到死再而生)进而演进成为空间上之繁复的过程。我相信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金人译出的这四卷本《静静的顿河》会带给每一个灵性的人以震撼。
        
        金人的译本流传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准确地说,那是我们的祖国和这本书的故事交叉的集合,一个集合包容了多少相同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能带给故事里的人以什么?翻译永远都是再创作,他是拿着肖洛霍夫的笔,写他的事而孕育着自己国土上河流的波涛。
        
        主人公葛利高里不是英雄,他也没有办法成为英雄。他懦弱,他简单,他空虚,他孤陋寡闻,他郁郁寡欢,他拥有一个平凡人所有的一切弱点,然而永远是平凡人写就历史,作者也许不太想告诉我们这一切,而葛利高里却一直在讲给我们听。
        
        历史是站在高层建筑上的人玩弄的把戏。每一个偶像(或更细致的称为“寄托”)的矛头指向何方,无数平凡的人便冲向何处。死亡是一个人的历史,历史是一群人的死亡。这样的一群人总以为在矛头指向的那个地方有着希望,然而希望总为我们所知的那样“那有着幸福的地方,早就有人在那里守卫……”
        
        历史造就了一群人,也毁灭了一群人;政治解放了一群人,而抛弃了更多的人。如果诺贝尔文学奖在近一百年还有什么更加现实意义的话,那么只在于它予作品以肯定,而肯定的那些作品必然是政治娼妓后每一个“受难者”的产物。《静静的顿河》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不敢于明言,因为他所在的那个国家、那个时代、那段历史给每个平凡人以希望,而希望是牢笼,是政治的宠儿,斯大林绝对明白这一点,可他是玩弄把戏的那个人,同许多政治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干系),谁不想让马戏团里的动物仅且仅仅只作为娱乐的“宠物”?诺贝尔奖在那个时代是囚笼里的一粒珍珠,而《静静的顿河》把它向笼子的边缘推近了一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想起了余华所谓的“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论断,我不信了他,因为更高层次的“活着”同样存在:你不可以吃不饱,而你吃饱了,你就不能像没吃饱的人那样无休止地希冀食物的存在。所以人生而为之的意义与价值,是在抗争的希冀中得来,是在失望的绝望中得来,是在深思的顿悟中得来,但丁在他的地狱的门口放置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语:“进入这个门,你就要放下一切希望”
        
        《静静的顿河》讲述的每一个人都是罗丹的那个思想者,那个坐在地狱门前赤身裸体的人,他的绝望与希冀只停留于哪一瞬间,他向人赤裸的证明活着的价值:不在于过去,不在于未来,而在于现在。
        
        所有人都是迷茫的,在这本书里,在这本热烈的、沉郁的书里,他们的绝望与希望如他们所热爱的河流一般飞腾在他们的土地上。
        
        这种希望与绝望是一种逃避,是对于政治的迷茫,他们关心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命运,而是个人的生活——这是多么质朴与诚实呵!然而沙砾注定要顺河流而去,静静的顿河刷去了几千年平凡人的生活的印记,伴随着人类的绝望与希望继续流淌,直到不再拥有绝望与希望——他永远都是如此安静。
        
        在我的这篇读后里并没有大段的讲述这部大书的内容,因为那是投机者的行为,我认为,内容永远都是类同的,如果只为了拼凑字数,我可以选择远离那些严肃的书籍。我没有把这部作品当作一本小说来读,更懒于像某些“专家”那样字斟句酌的“死”读。我可能某一天会忘记这本书的内容,甚至现在我竟然忘去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到底叫什么名字,但我抛下这一切想法仅仅虔诚的阅读后,我想到我们的国家,我毕竟是一粒沙,融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大河中,同样的希望与绝望让人在百年内生而死死而生的国家,我踌躇满志。
  •      2010年3月20日:
      从上学期末,就打算看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网上下载的电子书并不齐全,所以去图书馆借阅。已看了第一本,三卷,共四本,八卷。整部书百四十万字,断断续续看了二十几日了,但看得相当认真,并不是一味浏览过情节,也想着自己以后若是着手写些东西,希望有所印记吧。
      2010年4月4日:
      《静静的顿河》这礼拜终于将第四卷看完。一个月了,看了一半,大概是我阅读小说跨度比较长的一次了。前两卷讲葛利高里在顿河旁边的生活,也是最具情趣的一部分,夹杂着他与阿克西妮娅不正当的暧昧,乃至双双私奔,描摹了一幅长图卷的哥萨克生活图景,这个民族勤劳能干中略带些野性粗犷的气质。围绕葛利高里,将其周边的人物铺展开来,哥哥彼得罗,能干的父亲普罗珂耶维奇,惹人怜爱的妻子娜塔莉亚,仇恨自己的阿克西妮娅的丈夫司捷潘。第三卷就切入战争主题了,俄国与德国开战,葛利高里的军营生活,此时所表现的的就与之前所看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有些类似了,政治老师说要用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嘛。而第四卷是从一个大的方面来叙述战争的,通过保皇派如利斯特尼茨基与布尔什维克如本丘克的塑造来阐述这两个对立的群体不可调和的矛盾。即是说是在苏联时期出版的,但仍是比较客观的,这正是我所欣赏的。葛利高里在此卷就处于一个次要地位了。
      2010年5月29日:
      《静静的顿河》看到第七卷二十章左右。近两礼拜看得还是比较勤的。第四卷之后接连发生的革命使顿河地区混乱异常,先是布尔什维克政权建立起来,却不得人心,以至于主要领导人被绞死,而后白军因前线哥萨克的主动放弃阵地而溃败,以至于在顿河地区重新建立起红色政权,可是由于共产党人乱杀人,致使哥萨克揭竿而起,与白军联合起来赶走红军。期间一些战争场面写得动人心魄,葛利高里砍杀几个水兵时的疯狂,面对彼得罗被杀时的绝望。以及科舍沃伊与科尔舒若夫互相屠戮对方的亲人,无不显示战争给哥萨克带来深厚的苦难。多么令人绝望的时代!充满杀戮。哥萨克在军官与布尔什维克之间的举棋不定,葛利高里无疑是其中的典型。葛利高里妻子娜塔莉亚的死让我不禁潸然泪下,真是悲剧般的命运啊!因不堪忍受丈夫与阿克西妮娅的暧昧关系。之前就尝试过自杀,这次去堕胎,不幸流血过多。此外达丽亚因放荡而害了脏病以至于生命无望时显示出那种颓废的世界观也让人沉思。生命如此美好,现实很残酷。
      2010年6月14日:
      《静静的顿河》于今日终于看完。历时三个半月,看书时间跨度的记录吧。一百四五十万字的鸿篇巨著。最后一本是从图书馆所借的。封面上,一头马被一个赤裸着上身的军人牵着在浩淼无尽头的河的边上饮水,河的上头是一轮冷冷的红日。书中的插画也如内容般激荡人心。白军溃败逃离俄罗斯,撇下一部分人。葛利高里投诚红军,退伍后因以前当过白军师长,政府要将他审判,因而加入了福明的匪帮。
      后两部就是麦利霍夫家的死亡史啊!潘苔莱在溃退中害伤寒魂葬他乡。伊莉妮娜在对儿子久久的思念中郁郁而死。而葛利高里最爱抑或最爱葛利高里的阿克西妮娅被红军打死。苦闷的葛利高里在苦闷中回到鞑靼村,怀着对家乡无限思念。
      老远他就看见米沙特卡正在下到码头的坡道上,他竭力压制着自己,不急忙奔向米沙特卡。米沙特科正在把挂在石头上的冰琉璃打下来,往坡下扔,注意地看着淡蓝色的冰柱儿滚下斜坡。。。。。。
      这就是他生活的剩下的一切,这就是暂时还使他和大地,和整个这个在太阳的寒光照耀下,光辉灿烂的大千世界相联系的一切。
      带着浓浓伤感基调的结尾。充满人生的无奈,世事坎坷,令人心酸。正是这种悲悯情怀使作品更有感染力。
      这是一部描写顿河哥萨克的史诗性作品。整部小说以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笔调描述了处于激烈社会变革时期哥萨克社会的广阔图景。描写了本丘克,科舍沃伊等布尔什维克,也描写了利斯特尼茨基,科尔舒诺夫这些铁杆旧政权拥护者,在红白军错综复杂的斗争下哥萨克的举棋不定。
      前面先描绘了哥萨克的平静田园般的农耕生活,中期极力渲染战争的罪恶,无奈,疯狂,无理智性,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沉重的灾难。当杀人成为一种平常事,当抢劫成为一种娱乐,当劈人成为一种技术,这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后期尽显悲凉,葛利高里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子娜塔莉亚和阿克西妮娅的死都令人甚是伤感。亲人先后离去,感慨世事无常,有些结局被注定,无力改变。
       2010年3月-6月于余姚
      至今我还记得那册书的封面,记得开篇那首哥萨克的歌谣“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记得寝室的夜里拿着MP3看葛利高里随他父亲在一个清晨去河塘捕鱼,仿佛能感受到晨雾的湿润。只单纯凭记忆,我能想起什么呢?葛利高里骑着马调戏阿克西妮娅,在军营中看见别人欺负一位姑娘而义愤填膺,冲过壁垒砍杀水兵,最后回到鞑靼村。我除了还留有一个大致的故事轮廓和这篇记忆外还获得什么?那时阅读的体验?那现在呢?真残酷!
       ——2013年8月5日于余姚
      
      
      
  •     第一个感觉是太长。
      第二个感觉是长毛子的名字真的很长很难记。
      第三个感觉是太宏大,也必不可免的造成了结构松散,不然会显得极其冗长。
      前半部像是对历史书的特写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后半部是再度演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白军与红军乱战。
      革命信仰和民族自治其实都不是顿河人考虑的问题,他们关心只是自己的老婆和土地。
      但是战争的狂热会把人性的丑恶全部表现出来,嗜血,冷漠。。。
      在动乱、荒淫无耻的年代里,兄弟们,请不要深责自己的亲弟兄
      在战争年代各为其主,只有同时在两方都与弟兄们并肩淤血奋战过才会有迟疑与犹豫
      
      
      哥萨克摘自百度百科: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内部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地方性集团。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并且是支撑俄罗斯帝国于17世纪往东扩张的主要力量。现多分布在顿河、捷列克河和库班河流域等地。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南部方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15世纪,哥萨克人指在聂伯地区形成的半独立的鞑靼族,亦指从波兰、立陶宛和莫斯科等公国逃亡到聂伯河和顿河地区的农奴,他们建立了自治的村社。
  •     大暑之后的闷声雷迎来阵雨一场。
      柏油路如同烧得滚烫的热锅突然被撒上冷水般发出呐喊,冒着浅白色的水蒸气。雨来时非常惬意,而阵雨过后闷热很快就卷土重来。
      躲在屋子里看仅剩百分之十的《静静的顿河》,听到雨声时也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聆听,播放着的音乐也把它关掉。不记得热起来之后有多久没有听到这样爽快清脆的雨声,煞是让人觉得可爱。
      
      雨停不久,终于故事看到了最后一行的句点。葛利高里回到了家乡,抱着他仅剩的唯一的骨肉,内心再也无力奔跑。
      “好啦,葛利高里在多少不眠之夜幻想的那点儿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站在自家的大门口,手里抱着儿子……
      这就是他生活中剩下的一切,这就是暂时还使他和大地,和整个这个在太阳的寒光照耀下,光辉灿烂的大千世界相联系的一切。”
      故事没开始多久就已经酝酿着战争的种子,家里的各种闲杂事件都被这耗时七年的战争给覆盖。整个家族,他先失去了哥哥,再失去妻子,然后是跟命运抗争了一辈子的老父亲,顽强而坚忍的母亲也随后在盼望他的消息时撒手而去。他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回到自己的村里来,想要和等候并甘愿追随自己的阿克西妮亚远走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却在逃亡途中她不幸被子弹拿走了性命。
      我记得太多关于葛利高里对于身边一切事件的反应,他敏锐直率,冷静而果断,不屈不挠,既是个理性的执行者,也是英雄主义的和平者。有血有肉,有情有义。而他从年少开始摇摆不定的感情,是娜塔莉亚和阿克西尼亚魂牵梦绕的支柱。
      在一部75%都描写战争的小说里,没有人会去追究他这样一个浪荡市痞真心爱谁,只会在意他曾经拿过多少十字章,赢取了多少场关键性的胜利,投靠了红党还是叛军,面对危急的情况是怎么样从敌人的手下逃跑。而始终让他牵挂着回去家乡也念念不忘的,不是他的两个孩子,不是曾为他自杀的发妻娜塔莉亚。除了他的老父母,是他得到又失去、心有恋又有悔的阿克西尼亚。这个他人之妻,妖媚而风韵的女子。我曾多次想象过阿克西尼亚的样子,她的眉目她的面容,她走路的姿态,她落着泪依偎在葛利高里怀里,她因为葛利高里的一句话随时就能追随他而去的果敢。她的整个人生在遇到葛利高里之后就只能围着他转了。
      
      战争年代,家家户户哪里有得安宁日子。东家长西家短,村子这么点儿大,多少流言蜚语不消半日便人人皆知。谁家的儿子曾在战场上立功,谁家儿子又被炸坏一条腿,顿河对岸的红党有多少炮弹多少骑兵,大家都明了。人心惶惶,土地也因那一次一次的撤退而荒废。一开始大家怀着热情想要推翻的政府,最后是没有力气再坚定什么立场了,谁能让战争停下来,就支持谁。
      广袤的草原,静静的顿河。河岸是茂密的树林,树林边儿上是朴素的村庄,生养着这河边的子民。
      哥萨克们的家园,小打小闹就活色生香地过下去,而战争摧毁了这一切。花多大力气推翻了旧制度,而新的制度又得不到民众的支持,政治家玩的花招儿,实验田还是老百姓的民生。
      哥萨克们靠马生活着,全文里如果把关于马的情节删掉,这大概就让故事变得了无生趣。哥萨克们在马背上长大,懂得如何饮马,就像普罗霍尔那话说的,不把马照料好,根本活不到今天。
      而战争的迁移,军队的抢劫与欺辱百姓,炮弹的轰炸,不管是种粮食的土地,还是砖瓦的屋子,放粮的谷仓,全都惨遭不幸。最苦的还是庄稼人,全村撤退就错过栽种时,来年颗粒无收;而到了收割农忙时,前线征召所有的青壮年甚至不残疾的老年人去补充军力,家里仅剩下妇孺与孩童,如何能填满谷仓。
      
      整个故事行云流水的长句,读起来居然也不拗口。最欣赏那些让人出乎意料的比喻和讽刺,惟妙惟肖。从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就预计这书得看一个月,不过提前了一个星期看完。关于麦列霍夫家的七年,就这样画上句点。
      一个家族在历史的推动下的变更,最后只余下无尽的悲凉以及还没有完结的战争。葛利高里完全成为了我心目中正直坚韧而兼具柔情的哥萨克形象的代表人物。
      就让顿河静静流淌,庄稼重新生长,村庄里再孕育新的生命。
      
      
      
      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等待和追赶。——葛利高里
  •     在那样一个大时代里,小人物只能是悲剧性的命运。人们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按照东方式的观点,这叫宿命。哥萨克人未必懂宿命,他们只知道他们古老和热爱的生活方式,彻底的被改变了。顿河静静流淌,而那些美好的岁月再也回不来了。
  •     十月革命时代的事情,确实感觉生活蛮沉重的,人们生活孤苦无依,为战争疲于奔命,生活困苦,精神困顿,除了战争就是死亡,饥饿和疾病。颠沛流离,确实是让人感觉几分沉重。如果没有阿克西尼亚和格里高利的爱情,真的这个以战争为背景的故事让我感觉生活好沉重。
  •     突然想起来小时候看过这本书,大概是初中时候看的。里面很多情节蛮震撼人的,尤其是记得男猪脚的老婆为了流产,自己拿铁丝完成钩子放到肚子里吧孩子勾出来,结果大出血死掉了。。。小时候看好残忍。。。
      女猪脚各种风流。景物描写很棒,还记得我那时很喜欢拿笔抄了很多下来。老一辈的翻译各种美好呀
  •     为什么要跑呢?
      为了活命。
      但是在活命的过程中又丧了性命,这是为什么?
      因为动荡的岁月已经不让人活。
      
      这长长的年月遮住了任何东西,你所能想象的,甚至你不能想象的。年月遮住了那片空旷的草地,那座屋瓦楞次的村庄,那条静静流淌的顿河,也遮住了动荡年月本身,遮住了在漫长岁月里珍贵的记忆,亲人,朋友,敌人,还有在光鲜亮丽脸庞下闪烁的笑容和泪滴。
      
      当黑色火焰把炙烤的大地变成鲜红的火海时,也就是心爱的人把身躯埋葬在这片火海中,她带走了所有的一切,一辈子为之争斗的目标,但是未能达到的目的地,他在年岁里珍贵的记忆一切都源于此,但如今已经不再。
      
      在静静的顿河中流淌的年月里,没有正义与邪恶,也没有激昂与平静,更没有对与错,善与恶,一切不过是在静静的流淌,淌过人头潺动的村庄,淌过炮火轰鸣的战场,淌过家乡亲人对着破旧车轮的祈祷声,把一切都毫不留情地碾成碎片,一个人花一辈子时间所能证明的,不过是这些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怜悯的了。
      
      格利葛里,娜塔莉亚,达利亚,卢吉妮奇娜,潘苔莱·普罗珂菲耶维奇,甚至美丽的阿克西妮亚,他们只不过在这无情的碾压下走向了一个共同的地方,在这里没有喧嚣与繁华,也没有争执与歌唱,甚至没有温情和温暖,有的只不过是一个拱起的入口,在这个入口他们纷纷走向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任由你幻想,任由你建设,不带任何悲伤和痛苦,你的亲人们就是带着这样的希望从纷争的人世走向一个又一个虚无。你可以说那个世界生长着美丽的鲜花,但你也可以说那个世界到处都不过是黑色的焦土。但是不可否认,那个世界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正因为那个世界的产生,人们才心怀畏惧,谦卑对待头顶上苍的神明,也正是由于那个世界的存在,让我们变得无所畏惧,变得更加坚定去实现自己的诺言。不管你在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卑鄙,也不管你是多么的正直,但无可否认,作为芸芸众生中煎熬的你,有着自己的信念和一分执拗,我们是否相信自己走的就是自己想要的那条路?
      
      黎明再一次勾开血色的朝阳,那个站在村口的小男孩,和几十年前骑马飞奔麦田跟隔壁勾搭的骈头离开村庄那个小伙子,都是一个人,这个人经历过爱与恨,悲与伤,喜与乐,哀和伤,经历过寄人篱下的屈辱,驰马战壕的张狂,经历过对与错的内心争斗,一次又一次的改弦更张,经历过亲人一个又一个离他而去的悲伤,最后爱的人与痛恨的人同样结局的下场,他那被岁月和战火洗礼的脸庞更加坚定,在一次又一次希望破灭以后,他感到苍茫大地已经再无容身之处,最后选择了最初留恋作为最后的结果,明明已经失去,就让一切都变得彻底。
      
      人类的知识分子创造了上帝,他让这个上帝悬于人类和万物之上只能敬畏不可否认,人们已经相信了这部被构造得近乎完美的小说,人们已经相信了这个部小说里面写的所有情节,人们也忘记了这部小说的最大缺陷--人造的幻想世界。人们还急着把这世界搬到现实中来而并非忘记,人们相信在这个幻想的世界里所有苦难都得到解救,否则怎么办呢?所人的苦难必须得到解救,否则人类尚未走到即将迷失的渡口,就已经被疲惫和创伤击倒,变成大地上的蛆虫。
      
      有时候,人宁愿相信一些幻想的东西,或者为了解除缠绕得再也无法忍受的痛苦,得到暂时的解救,让创伤的心灵找到避风的港口,得到临睡前永恒的归宿,为了这个目的,人们也宁愿相信在静静顿河上飞过的一颗冰冷的子弹。
      
      所有迷途的羔羊必将得到救赎。
      
      ------【静静的顿河】
      Mar 17
  •     当年走进大学的校门,决定好好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借来 静静的顿河 ,不去上课,窝在图书馆的角落,蜷缩在手电光的被子里读。想到读这本书也是因为老爸在读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 他那一代人学过苏联的语言,受过苏联的教育,向往过苏联的模式。
      这会儿,有点闲,又重新翻阅起来,在静静地叙说下,还是让心理产生巨大的悲伤和震撼。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看了。
  •     貌似散漫无章的情节里没有任何刻意编排的痕迹,只有透过那些极富有质感的对人物和景物的浓重描写,才使人感觉到是一个绝顶高手把纷乱的故事以极为传神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一切都显得真实得可怕,一幕幕如同亲历,完全不像是在读小说。正是由于这没有匠气的无头情节,才更鲜活的突出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面对未知的历史趋势时的一切茫然无措和难以抉择。作品中所传达的那种对战争和政治的恐惧、对命运洪流的无法抗拒,简直是荷枪实弹的狠狠击中了我。看完了书之后,感觉自己如同格里高利一样艰难得穿过了那些痛苦的死亡与别离,从书中抽离出来之后便如获新生,更加懂得珍惜自己乏味却安宁的生活。
  •     
      一提到最伟大的俄语文学作品,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到他们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卡拉马佐夫兄弟》。英国作家毛姆把《战争与和平》列为他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名作之首,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则宣称,《卡拉马佐夫兄弟》才是最伟大的小说。毛姆主要是从文学创作角度来看的,而弗洛伊德之所以推崇《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欣赏里面的弑父情结,认为揭示了普遍的、深度的人性。这两本书我都读过,然而读了《静静的顿河》之后,我以为最卓越的俄语文学作品,应该是后者。
      
      现在,我们把这三部作品比较一下,说明《静静的顿河》为什么胜出?
      从结构样式看,《战争与和平》与《静静的顿河》最为接近,都属于史诗巨著,都展示了宏大的历史场景,塑造了众多生动的艺术形象,那种对于历史横断面的全景式描绘,创造了不仅属于俄罗斯民族的巨幅生活画卷,也是关于人类生活场景的百科全书。
      从结构处理和人物塑造上对比,肖洛霍夫和托尔斯泰各有胜负,托尔斯泰擅长处理复杂的人物关系,营造繁复而精密的艺术结构,从而使他的作品在结构上极其严整,这一点,肖洛霍夫似乎略有不及。从已经写成的作品的看,(尤其是前两卷设计的线索)《静静的顿河》在早期的结构处理上,似乎是想写四条线索:一是以葛里高利为中心的麦列霍夫家族,代表自耕农、中农阶层,二是以科什沃依为中心的贫雇农革命分子,三是以李斯特尼斯基父子为中心的地主阶层、保皇派,四是莫霍夫家族为代表的商人阶层。但是后来,后两条线索明显地中断了,李斯特尼斯基父子的结局只是在结尾部分,间接地有个交代,而莫霍夫逃走以后,就不知所踪了。再从全书的结构看,《静静的顿河》在结构处理上,不够严整,尤其是第二、第三卷的内容,松散、拖沓,插入了很多和主体情节不相干的内容,比如革命者本丘克和安娜的故事,而主人公葛里高利几乎被淹没地看不见了,直到第四部,才渐渐显露出来,使得结构的主体清晰、明确,首位连贯。所以,从艺术结构看,托尔斯泰高出一筹。
      
      再从人物塑造的成就看,表面看,两个人的成就不相上下,主体人物都塑造的生动、鲜明,然而,仔细体会,我以为,肖洛霍夫要高出一筹。《战争与和平》也许是因为描写贵族的生活,所以,塑造的人物有明显的“做作”痕迹,这也许是因为贵族的生活和举止都符合伦理规范的缘故,温文尔雅,循规蹈矩,但是总是给人感觉缺乏更多的生气和活力。《静静的顿河》就不一样,塑造的人物极其生动、鲜明,不仅跃然纸上,甚至可以从书本里跳出来,有站到读者面前那种真切感。而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更是浑然天成,没有一丝一毫的斧凿痕迹,热情艳丽的阿克西妮亚,贞洁贤淑的娜塔莉亚,放荡妖冶的达丽亚,脾气暴躁的潘苔莱,粗野顽固的彼得罗,狡猾又愚蠢的福明,等等,即使一个小人物,一个普通的哥萨克男人或者女人,都描写的非常生动,而且这种生动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美感、真实感,仿佛只是用精准的白描把原本真实的生活临摹下来一样,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更重要的,在这种真实之中,有一种高贵的“诚挚”,这恰是作品的根本魅力所在。因为任何艺术形象都要通过感染受众,才能使形象真正“活”起来,并成为经典。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创造了不朽的艺术形象的作品,最终都得以保留,因为时代可以更迭,故事也可以重复,但是独特的“人”的魅力不会因此而衰减,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通过对艺术形象的解读,观照到自己的生活。《静静的顿河》比《战争与和平》更能深入人心,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现出它的“诚挚”。
      
      至于说《静静的顿河》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相比较,显然,这是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静静的顿河》是最纯粹的文学,没有一句说教,甚至没有任何议论,它对人生的深刻把握和揭示都是通过情节进展的人物来展现的,自然而然,非常纯粹,任何一个读到结尾的人,都可以在这种漫长的叙述之后,领悟到那种勘比希腊悲剧一般的悲壮与沧桑感,似乎我们在“这个在太阳的寒光照耀下、光辉灿烂的大千世界”所经历、所感受的一切,一切的悲欢哀乐,都包含其中了。而《卡拉马佐夫兄弟》显然是“小众”作品了,它更像是一部用文学语言写成的哲学著作,尤其是“宗教大法官”那段,连篇累牍的说教,如同哲学分析。俄国人的哲学思想,大都体现在文学作品里,似乎俄国人不太擅长哲学叙述,这一点和德国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德国人的文学作品都充斥着浓重的哲学思辨,比如《浮士德》,比如卡夫卡。从这个意义上,《卡拉马佐夫兄弟》和《静静的顿河》这二者,没有可比性。
      
      迄今为止,《静静的顿河》被译成92种语言,在全球上百个国家一版再版,发行量超过一亿册,2005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肖洛霍夫年,以纪念这位倾倒众生的伟大作家。苏联解体之后,许多体制内的曾经的御用写手们的作品都销声匿迹了,而《静静的顿河》仍然二度登上俄语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实在不是偶然的。很多人反对肖洛霍夫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体制内作家,而且还是官方的作协主席。作为体制内的文化官僚,肖洛霍夫曾经支持苏联官方的文化高压政策,有为虎作伥的劣迹。不过,一个人的思想和所作所为总是复杂的,不能以他个人的功过掩盖其艺术成就,海德格尔始终是一个忠实的纳粹党徒,但不可否认,他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巨擘;同样的,不可否认肖洛霍夫巨大的艺术成就,毫无疑问,肖洛霍夫是继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俄语文学大师。以思想成就而论,肖洛霍夫要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稍逊一筹,但是以才情而论,肖洛霍夫是更纯粹的文学家,《静静的顿河》无愧于俄语文学的颠峰之作。
      
      
  •     是一本好书,俄罗斯的名字真是难记。人去人来,终有明天。
      主人公的冷酷与战争给人带来的困惑真是到哪里都一样。
      一直在追寻主人公的身影,有时候感觉好累。
      凑够50字吧。我还不可以写书评
      我还不可以写书评
      我还不可以写书评
  •     摘自《榕树下》 作者:澜沧之水
      
        打开《静静的顿河》首页,一首哥萨克古歌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民族历史的沉重和苍凉:
      
          我们的光荣的土地不用犁铧耕耘……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耕耘,
          光荣的土地上播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上装饰着守寡的青年妇人,
          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父母的眼泪随着你的波浪翻滚。
          ……
      
        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对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作者寄了深深的同情。葛利高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痛恨战争但又不得不参加战争,他象天上的浮云一样,飘来飘去,参加过红军杀过白军,又参加过白军杀过红军,在无序的历史过程当中,战争让麦列霍夫家族家破人亡,他的思想也在反复无常的混乱中走向崩溃,最后不得不回到苏维埃政权之下,等待着政府的审判。在苏维埃政权从腐朽的沙皇俄国诞生的过程中,强大的帝国主义和新生的还显得弱小的布尔什维克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而在封闭的顿河边成长起来的哥萨克民族幼稚地认为,他们不要苏维埃,也不要沙皇,他们幻想走根本行不通的第三条道路,白军就利用他们的这个弱点,欺骗一些哥萨克走上了反苏维埃的道路。葛利高里不幸的命运,真实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哥萨克民族的这种思想和意识。
        在书中,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亚一波三折、荡气回肠的爱情是全书最精彩的篇章,这种“第三者”的爱情,如果给我们的一些作家来写,他就会得心应手地烧出一道自然主义的**大餐。这在我们这几年来发表的“巨著”中都可以看到。但是肖洛霍夫写得多么干净!爱情是奔流不息的顿河,爱情是熊熊燃烧的晚霞,读者在他们刻骨铭心的爱情中感受到的
        不是本能亢奋,而是人性的纯洁、爱情的优美以及心灵在爱情破灭中的绝望。
        在《静静的顿河》中,肖洛霍夫还隐伏着一个人道主义的主题,一方面葛利高里在痛苦地抗拒战争对他的人性的磨蚀和扭曲,另一方面,他在混乱的战争中一直在思考和寻找着战争的意义,在人格力量方面优于周围的人。肖洛霍夫对战争中戕害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残酷行为大加挞伐,不管其祸首是白军还是红军。描写得最细致的是彭楚克在顿河革命军事委员会革命法庭当执法队队长期间,每天半夜到城外去处决犯人。由于在工作中执行了极左的政策,革命军事法庭往往草菅人命,被处决的人当中有很多是无辜的哥萨克劳动者,枪毙一些手上长满老茧的劳动者,这使彭楚克非常痛苦,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形容枯槁,神情恍惚,甚至丧失了性功能。有一次他歇斯底里地对女友安娜说:“所有的人都想走进灿烂的花园去,但是要知道,在种花和种树以前,先要清除垃圾!先要上肥料,先要把手弄脏!要清除垃圾,可是谁都讨厌这种工作!”后来彭楚克离开了执法队,他的精神和肉体才恢复了正常。
        在书中,肖洛霍夫大胆地描写了哥萨克在月申斯克的**,**是因为红军没有很好地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和民族政策,打击面过大,迫使以中农为主的哥萨克投向白军匪帮。肖洛霍夫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尊重和维护历史真实的人文精神,在当时苏联肃反扩大化的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也正因如此,这部作品在时间的流逝中依然光彩夺目,十分耐读,具备了史诗的品质。在我读过的一些书中,有些作家模仿过《静静的顿河》,但他们不具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和天才的写作能力,他们的作品虽然被评论家廉价地称为巨著和史诗,遗憾的是无法和《静静的顿河》比,差得太远!经典就是这样,你可以模仿,但思想无法模仿。
        《静静的顿河》是不朽的名著。
      
      
  •     1. 前面几节写的极其沉稳,就是按照平常的叙事口吻,看不到一丁点的喜怒哀乐,也没有内心描写,没有作者自己的评论。果然是“静静的顿河”。 但是还是有张力,比如对战马的描写,可以猜到后面有场血战。
      
      3. 居然看到了“马科斯”,希望后面故事不要走又红又专老路子。
      
      4. 儿子的脾气很老子的脾气一样,都流着“土耳其人的血”。老子抢了个土耳其的整日蒙着面纱的娇小女人,儿子则喜欢上个有夫之妇。以家族的特点为荣耀,这个和《百年孤独》很相像。
      
      5. 小说前面只顾描写故事情节,尔后则将地点、人物的背景慢慢道来。这个节奏好。
      
      6. 看到哥萨克桀骜不驯,这种民族真是少见啊,我们更是少的可怜。游牧民族和礼仪之邦的差距明显。对哥萨克来说,重要的是马、带条纹的制服、勋章。哥萨克以骑兵为生,如果机枪出来了(这书啥时代背景都没交代,现在猜应该是一战前后),这些冷兵器时代的精兵该何去何从啊!
      
      7. kindle上面看的版本太烂,很多错误。今天(3/31)买了人民出版社的版本,准备清明节看看。
      
      9. 对顿河的描写无处不在,春天解冻、夏天枯水、冬天结冰等等,简直有点叽叽歪歪了。不过对于自然风光的详尽描写好想是俄罗斯作家的传统了。
      
      //一对新兵参加战斗,有的镇静,有的紧张。有点像兄弟连了。
      
      //现在看到第四本。第三本中战争描写太多,我提不起多大兴致,直接翻到有阿克西妮亚或者葛利高里的地方。战争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或许对于远离当年战争的人来说,这部分只是历史。(其实对于这些大场面的描写,电影更有表现力。)
      
      //阿克西妮亚并不是从一而终的人,也给人当了一段时间的姘头。所以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完美女性形象。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处理出人意外。
      
      //娜塔莉亚的死,还有葛利高里的母亲之死,写的都感人至深,不忍多看。
      
      //对于固守贞洁的妇女,作者的赏赐就是多子。
      
      //终于看完,阿克西妮亚也死了。然而叹了口气,“在苏维埃怀抱里过着幸福的生活”,最担心的这个终于没有发生。
      
      //p1588. 最后接受审查前,“......他们从一开始就什么都清清楚楚,但是我到今天,也还是什么都糊里糊涂。他们俩各有自己的阳关大道,有自己的目的地,我是我从一九一七年起走的就尽是弯路,...脱离了白军,可是也没有靠上红军......”。
      
      如果没有战争,大家是否都在顿河边过着平淡的生活?这样的曲折的命运到底是历史的车轮导致,还是个人的选择?对于哥萨克来说,没有打打杀杀就不能成为哥萨克,但这样反反复复也成了马上民族的天性,所以当兵都是“刺头儿”(这有点宣扬无振幅注意),所以当外界改变时,弯路就是必然的路。然而不管世事如何变化,顿河依然流淌,我们总能找到某种人成某种人的痕迹。
  •     这本书耗了约有整整半年,终于看完了。从去年的盛夏开始看,中间隔了那么长时间,剩了(下)到最近才看完,还夹了个春节。
      最后这几天看的时候速度明显加快了,也许是后来的情节发展的太快,那些人一个个全死掉了。他们死的那些情节看了一遍又一遍,泪水湿润了眼眶,还是忍住没掉下来。
      有时候想起自己,有时候想起其他小说中的主人公。我想,他不应该最后参加佛明的匪帮,逃避没有用,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偿还了就不用承受那么的不幸,至少可以安心的睡一觉。那是多大的一种幸福。
      虽然有时候,我们无意中挥霍掉了。
      虽然本书的主人公不是格里高利,而是顿河大草原,是静静的顿河。
      
      每次看完这样的小说,就又要歇一阵子。就像刚刚经历了一次长途旅行,心灵和身体还没有完全平静下来,要休息一下。
  •     为啥说苦难的民族反倒会有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作品?
      中国人也够苦难吧,为啥伟大的作品到了近现代后基本木有了?
      跟民族性格有关吧,或者中国人还不如俄国人苦逼。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套非常好的书,为什么?
      因为里面有英雄,有凡人,有爱,有恨,有人世间该有的一切,丰厚而博大,深远而绵长,单是讲故事,也不过如此,单是文字表达也不过如此。这是好的文字和好的故事。
      
      静静的顿河,黑色的太阳,潺潺的冻水。
  •      很多年前老妈的朋友送给她的礼物,虽然她从没看过,但是每当我整理我那四处堆满东西的房间时,总是会看上一遍。
       这是一曲悲怆的歌,整部作品诉说了一个顿河边小村庄里的哥萨克格里高利跌宕起伏的一生。
       我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比较小,四本书里几乎有差不多两本的内容被我忽略掉,因为我感兴趣的只是格里高利和阿克妮西亚的故事,小小年纪的我在看书的时候和他们一样被折磨着,觉得两个相爱的人怎么就这么悲惨?……后来慢慢地看了许多,慢慢地把他们看完整,经常是看着看着一天就过去了,收拾的工作也只能放到第二天,怀着这么复杂的心情,动不起来啊。
       最后,一切都结束了的时候,当格里高利在家门口看向这一片曾让他欢快也让他心碎的家乡的时候,那只能悲伤地回顾过去——他什么都做不了——就像是人生将尽的无力之感显露无疑。家里的孩子们吵闹着玩耍着,而自己呢,就像眼前的夕阳那样,缓缓堙没——似乎什么都没了,宝贵的亲人,关于战场的一切,心爱的人,他都已经失去了——放荡不羁的时光不在了,回不来了——心死去了。
      
       唔……真的很久没收拾房间了啊orz……
  •     无法不从这首顿河悲歌开始
      静静的顿河
      
      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
      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
      我们的父亲,静静的顿河上到处是孤儿,
      静静的顿河的滚滚的波涛是爹娘的眼泪。
      …… ……
      
      一年前,偶然翻开96年的发皱的版本,看到这一段哥萨克歌谣的时候,心里有一种难得的安静,好像一下子看到那么古朴的村庄,河流两岸的人家,不见边际的草原,任何人落在这样的一副场景里,静静地牵着一匹马,缓缓行在回家的路上,都会感到从心底里感觉到的安静,沉下来的一阵悲凉。
      
      谁知道自由是什么,谁向往无拘无束,谁都会羡慕这里的日复一日!
      
      不用去想明天,这里是笨拙但是却幸福的日子,这里的女人穿着各种式样,层层叠叠的长裙,害羞的时候,想念的时候,或者散步的时候都要玩弄那繁复的流苏花边来,这里的哥萨克汉子都是骑马的好手,在这里的今天和明天,昨天和今天,统统象是孪生姐妹一样,无所变化。
      良善的人们总是一样吧!但是他们终于被滔滔的历史洪流卷进去,成了长卷里的一截,成了名词百科,可是这些都不能述说他们全部的喜怒哀乐。
      葛里高利嘛,他本来不该爱上阿克西妮亚,但是想到她的不幸福,就像她自己说的,为了受过的苦,为了争取自己,她要爱个够。可是他决定放下风流艳史成了家,娜塔莉亚那么好,讨所有的人喜欢,却只能被抛弃,看着他去奔向另一个她。潦草地只是给了她几个大字
      “一个人活下去吧!”
      
      他在一个时代背景下,尽管是倔强,尽管是有着神奇的好运道,和使不尽的精力,却终于发现自己无论怎么选择都是错!
      
      战争很残酷,从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战到开始清醒,为沙皇而战是利用,为红军而战是不明就里,为白军而战终于走上绝路,辗转在几条道路中间,终于找不到可以继续的路。
      
      我喜欢在战火间隙里那些哥萨克们或高昂或低郁的歌谣,每一首里面都是对家乡,对亲人,尤其是对等待的妻子的思念。别样的铁血柔情,在篝火的影子里,闪闪烁烁。
      
      冬天白皑皑的雪,阳光好的时候融雪的味道,春天来临的时候涨了的顿河;那里的夏天弯着腰割着黑麦的汉子,暴雨正猛烈的时候冒着危险捕鱼的老头儿,秋天里的桦树林里的马蹄声,有种悲怆沧桑的感觉,无管前往那里都是一股子蛮劲的勇气,深深触动了我的心。
      
      生活尽管不可掌握,尽管只是被夹裹着在逆流中,却依然这样的有柔韧的,内在的力量。
      
      那壮阔的画卷里是无可挽回的命运,每个人都那么投入剧情,那么专注于自己的角色,即使无足轻重罢,也是一种心安理得。
      
      懒于讨论社会意识形态,世界大战和俄国历史,也懒于去想男女主人公感情的缘由变化,想起艾默生的那句话,那已经发生的和即将来到的,相比于深藏于我们内里的,皆为微末。
  •   草原上自由的哥萨克。充满苦难的俄罗斯文学很有力量,又让人安静。
    《白鹿原》之类的小说算不算国产模仿这一类苏俄文学的代表?陈忠实应该是读着俄罗斯文学长大的吧。
    BTW 好喜欢你的文字~
  •   谢谢捧场。 ^^
    没看过 白鹿原 ,没得评论了。
  •   以才情而论,肖洛霍夫是更纯粹的文学家,他仅仅凭借精准的白描就足够了,他的作品中弥漫的那种浓郁的抒情气息,有一种来自大地的忧伤,具有折服人心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   看到小资们没完没了地捧没完没了地捧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的臭脚就想笑,我愿意继续向大家推荐伟大的俄语文学大师:
    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喜马拉雅山,其思想艺术成就超越了整个欧洲文学史。就我的感受,俄语文学的特点,一是其对人性的净化和拷问所具有永恒价值,典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二是俄罗斯文学特有的宏大开阔、气势磅礴的叙事话语,典型如托尔斯泰和肖洛霍夫,三是其独有的、贵族气质的忧郁与抒情性,典型如蒲宁和屠格式涅夫。
    总体来说,俄语文学的气质是深沉、厚重、大气,一如广袤而严寒的俄罗斯的土地!尤其是大气,比如普希金的诗,尤其是托尔斯泰和肖洛霍夫的史诗巨著,就如同高山、大河、海洋、天空、宇宙一样宏阔壮丽!不仅是关于俄罗斯民族的巨幅生活画卷,也是关于人类生活场景的百科全书。也只有广袤的俄罗斯的土地才能孕育出这种大气磅礴的独特气质,这不仅反映在文学,再比如米哈尔科夫的电影《西伯利牙理发师》那种感觉就一个词,大气!俄罗斯民族这种气质,也和他们独特的宗教有关,东正教。俄国人骨子里就有关于一个上帝,一个帝国,一个世界的拯救精神。
    如果说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一类的小资文学是院子里的麻雀的话,那么,俄罗斯文学就是翱翔于高天之上的雄鹰;如果说小资文学是屋子里的宠物狗的话,那么,俄罗斯文学就是雄据在山头的狮子。
  •   “一片很大的、在春风中飘荡的白云,一时遮住了太阳,灰色的云影追过了葛利高里,显得那么缓慢地沿着山岗向前飘去。葛利高里把视线从越来越近的克利莫夫卡的院落转移到这片顺着潮湿的褐色土地滑去的阴影,转移到一片在他前面往什么地方奔的浅黄色、令人愉快的阳光上。突然脑子里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追赶那片在地上跑的光亮的愿望。葛利高里把马一夹,放马全速跑去,——追着、追着,离那道把光和影隔开的、移动的界线越来越近了。他又拼命跑了几秒钟——伸出去的马头上已经一片阳光,马身上的枣红色的毛闪着耀眼的亮光。正在葛利高里越过那片隐隐约约的云影边缘的时候,突然从胡同里传出急促的射击声。风立即把枪声送来,越离越近、越来越响。又过了一瞬间——葛利高里从自己马的蹄声、子弹声和在耳朵里嗡嗡叫的风声中,已经听不到身后连队奔驰的轰鸣声了。马群沉重的、震撼着潮湿的处女地的奔腾声,好像已经从他的听觉中消失,——仿佛已经离他远去,在消逝。一刹那,迎面响起了猛烈的射击声,就像人们往火堆里投进了干柴,噼啪一阵乱响;成群的子弹嗖嗖叫着。葛利高里在慌乱和恐怖中回头一看。不知所措的绝望心情和愤怒使他的脸痉挛起来,变得非常难看。连队扔下葛利高里,掉转马头,往回跑去。不远的地方,连长骑在马上乱转,笨拙地挥舞着马刀,哭号着,扯着破嗓子,沙哑地大声喊叫。只有两个哥萨克跑到葛利高里跟前来,还有普罗霍尔•济科夫,他收紧缰绳,掉转马头,朝连长跑去。其余的人都四散奔回,把马刀插进鞘,拼命在用鞭子抽马。
    葛利高里只在刹那间,曾减慢速度,想弄清身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连队并未遭受损失就突然往回逃窜。在这一刹那,他意识到:不能向后转,不能逃走,——而是要向前冲!他看到,在离他有一百沙绳远,胡同里的篱笆后面,有七名红军战士正在一辆装着机枪的马车边忙活,企图掉转机枪枪口,扫射向他们冲来的哥萨克;但是在这么狭窄的小胡同里,显然是很难做到的:机枪沉默无声,步枪的射击声也越来越稀疏,葛利高里觉得子弹的啸声也越来越弱了。葛利高里拨马走正,想越过一道从前用来围挡果园的、倒塌的篱笆,冲到这条胡同里去。他把视线离开篱笆,不知怎么突然就像用望远镜看到了似的,清晰地看到水兵们已经在他身旁,他们正在忙乱地往下卸马,看见了他们肮脏的黑帆布制服和紧扣在头上、把脸变成圆得非常滑稽的无檐帽。两个水兵砍断了马套,第三个把脑袋缩进肩膀,在机枪旁边忙活,其余的人站着或跪在地上,用步枪向葛利高里射击。跑得越近,看见他们的手正在扳动步枪的大栓,听见了尖利的,朝他打来的枪声。枪声很急,一声跟一声,枪托子也那么迅速地在他们肩头跳动,这倒使浑身大汗的葛利高里充满了愉快的信心:“他们打不中的!”
    篱笆在马蹄下咯吱响了一声,被甩在后面了。葛利高里举起刀,眯缝起眼睛,选中了最前面的那个水兵。脑子里又冒出了一个恐怖念头:“他们正对准我射击……马直立起来……把我扔下来……他们就会把我打死!……”已经朝他打了两枪,仿佛是从远处传来一阵喊声:“我们活捉他!”眼前是一张英勇的、前额光光的、张牙露齿的脸,无檐帽的飘带迎风乱舞,帽箍上的金字已经褪色,暗淡无光……葛利高里紧踏马镫,挥刀砍去——觉得刀锋黏糊糊地砍进了水兵柔软的、有弹性的身躯。第二个水兵脖子很粗、身体健壮,开枪打穿了葛利高里左肩上的肌肉,当即就被普罗霍尔•济科夫的马刀削去半边脑袋,倒在地上。葛利高里拨马朝近处的枪栓响处冲去。一个黑魆魆的步枪口正从装着机枪的马车后面伸出,直对着他的脸。他使劲把身子往左一歪,连马鞍子都活动了,呼哧直喘的发疯的马也跟着晃了一下,躲开了在他头顶尖声号叫的死神,在马跃过机枪马车的车辕时,砍死了那个开枪的水兵,水兵的一只手还没来得及用枪栓把第二颗子弹顶进枪膛。
    在短短的一瞬间(后来这一瞬间在葛利高里的脑子里却变成非常漫长的一段时间)他砍死了四名水兵,也不听普罗霍尔•济科夫的呼叫,又去追赶藏在胡同拐弯处的第五个水兵。但是这时赶到葛利高里面前去的连长抓住了他的马笼头。
    “你往哪儿去呀?!他们会把你打死的!……板棚后面他们还有一挺机枪呢!”
    又赶来两个哥萨克和普罗霍尔,他们立刻下了马,跑到葛利高里跟前,强行把他从马上拉下来。他在他们的手里挣扎着,喊:
    “放开我,坏蛋!……我要把这伙水兵!……统统……砍死!……”
    “葛利高里•潘苔莱维奇!麦列霍夫同志!请您清醒清醒吧!”普罗霍尔苦苦地劝他说。
    “你们放开我吧,弟兄们!”葛利高里已经换了另一种颓丧的声调请求说。
    哥萨克们放开了他。连长悄悄地对普罗霍尔说:
    “扶他上马,护送他到古森卡去,看样子,他是病啦。”
    连长朝马走去,命令连队:
    “上——马!……”
    但是这时葛利高里把皮帽子往雪上一扔,摇摇晃晃地站了一会儿,忽然牙咬得咯吱咯吱直响,大声哼哼起来,脸色变得非常难看,扯起身上穿的军大衣扣子。连长还没来得及朝葛利高里迈出一步,他就一头栽到地上,裸露的胸膛贴在雪上。他号哭起来,哭得浑身直哆嗦,像狗一样,用嘴舐着篱笆边的残雪。后来,在神智清醒的那一刹那,他想站起来,但是怎么也起不来,于是他扭过泪流纵横、被疼痛弄得不成样子的脸,朝聚集在他四周的哥萨克们,声嘶力竭、粗野地呼喊:
    “我砍死的是什么人呀?……”他生平第一次在痛苦地抽搐中挣扎,满嘴喷着白沫喊叫:“弟兄们,我是得不到饶恕的!……看在上帝面上,砍死我吧……为了圣母……把我处死吧!……”
    连长赶忙跑到葛利高里跟前,同一个排长一起,弯腰俯在他身上,把系马刀的皮带和军用背包扯下来,捂上他的嘴,压住腿。但是他的身子虽然被他们压着,好半天还弯得像弓一样,用两条痉挛着的、挺直的腿乱刨着细雪,一面哼哼着,一面用头往马蹄翻起的、闪着亮光的、肥沃的黑土地上乱撞,他生在这块土地上,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他曾充分享受了生活为他准备的一切——甘少苦多。
    只有野草是这样在土地上生长,它吮吸着能创造生命的土地的奶汁,漠不关心地接受阳光的抚爱和恶劣天气的摧残。在暴风雨致命的袭击中驯顺地倒下去。然后,把种子迎风撒去,同样是那么漠不关心地死去,枯萎的草茎沙沙作响,向照耀着死亡的秋阳致敬……”
    就看看这一段,那种细致入微、出神入化的心理捕捉,对于复杂场面精确、生动、完美、有序的描绘和展现,对生命悲剧性的哲学感悟,而整个场景,又如此和谐、自然,宛如天成!这样的文章,中国五千年没都没人能写出来!再过一百年,还是写不出来!反正我这辈子是写不出来的……
    我们有什么资格不佩服人家?
  •   肖洛霍夫这样真实地描写了十月革命前后的情况,对共产党也多有揭露,他怎么活过苏联大清洗,还得到斯大林赏识的呢?真是搞不懂。
  •   肖洛霍夫在大清洗中险些遭到杀戮,他连夜坐火车逃走,去找斯大林,才保了一条命,斯大林虽然残暴,却很爱才。
  •   现在没有几个人还能踏踏实实的阅读并钟爱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了。
    与楼主握手。
  •   握手。
  •   看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有一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之感;而看战争与和平、日瓦戈医生等作品。则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地研读。应该说,肖洛霍夫更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   可惜肖洛霍夫第二部战争军事题材的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因为种种当时的政治原因,没有得以发表和流传,这有可能是一部足以与顿河同样厚重的作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