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

出版时间:1996-1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639  译者:朱海观,王汶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陀妥耶夫基(1821-1881),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罪与罚》是他的重要作品。  《罪与罚》小说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大学生。他受到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伊凡诺夫娜的盘剥后心生不满,于是在一个夜晚杀了伊凡诺夫娜,同时也错杀了她的妹妹。他犯罪后心灵饱受煎熬,几乎精神崩溃。后来在女友和妹妹等人的帮助下,投案自首。

作者简介

作者:(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朱海观 王汶

书籍目录

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第六部尾声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部一七月初,时当酷暑,傍晚,有个年轻人从他向c巷二房东租来的一间小屋里走出来,慢慢地、犹豫不决似地朝K桥方向走去。他平安无事地避免了在楼梯上碰见他的女房东。他那间小屋,在一座五层高楼的屋顶下面,与其说像个住人的屋子,倒不如说像个衣柜。他向女房东租用这间小屋是兼包饭和包括女仆照料的。女房东住在楼下的单人房里,每次他出去,都得打她的厨房门口经过,厨房的门朝着楼梯,几乎总是大敞着的。每当那个年轻人路过,他就会产生一种痛苦而又胆怯的感觉,使他羞愧得皱起眉头。他欠了女房东一身的债,所以深怕遇见她。这倒不是因为他胆小和逆来顺受惯了,甚至完全相反;但是,从某一个时期起,他就处在烦躁不安的紧张状态,像是犯了疑心病。他一直在苦思冥想,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仅怕见女房东,甚至怕见任何人。他被穷困压得透不过气来,可是最近,就连窘迫的境遇也不再成为他的负担了。他已不再去做他Et常需要做的事情,也不愿去做那些事情了。实际上他一点也不怕女房东,不管她怎样蓄意跟他作对。但是,与其被拦在楼梯上听那些与他毫不相干的婆婆妈妈的废话,被她纠缠着逼债,恫吓,埋怨,自己又不得不想方设法来支吾搪塞,道歉,说谎,那么,倒不如像一只猫似的悄悄溜下楼去,不让任何人看见的好。然而,这一次出来的时候,他那种害怕碰见女债主的心情,使他自己都感到吃惊。

编辑推荐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罪与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印刷质量很好,也很精美
  •   好书共赏
  •   外与内都好
  •   大品牌,不错
  •   伟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   配送速度快,书太多了,内容来不及看
  •   帮公司购买的,配送块,满意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经典文集!
  •     拿破仑之梦
      拉斯柯尔尼科夫一直有一个成为拿破仑的梦想。而他尚且因为缴不起学费,而被迫从大学里退学,又因为缴不起房租而受到女房东的冷遇。他也不去教书,每天只是足不出户,成天为如何改善自己的境遇而苦恼,没钱的时候他就典当自己身上一切值钱的东西以求生存。而正是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却做起了成为拿破仑的白日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似乎让他的白日梦变成了一个笑话。或者说,正因为拉斯柯尔尼科夫爱做白日梦,才会整日无所事事,而无所事事又反过来加剧了贫穷的境况。
      小说的最高潮在第一章结尾部分就已经全盘托出,即拉斯柯尔尼科夫手刃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妹妹的导火事件。这一杀人现场的描写无疑是全书结构最紧凑、节奏最明快的段落,并且起到提纲挈领,统摄全篇的作用。拉斯柯尔尼科夫后面几乎所有的心理活动都与这一事件相互黏连不可割裂,也引出了小说的主题,对于罪与罚的思考。
      对于贫穷境遇的烦恼,对于敛财者的仇恨,以及对于英雄梦的向往,共同构成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动因。他在犯罪前表现得相当冷静,甚至还缜密地将犯罪心理学分析了一通,「为什么几乎一切犯罪行为都这么容易被发觉和败露?……是犯罪者在犯罪的时候,都丧失了意志和理智」。他非常清楚这一点,但他也只能从理论上认识,却做不到从经验上去认识。他知道自己不该感到恐惧,应该冷静地一步步地完成自己成为拿破仑的计划。而他在逃跑时依然慌不择路,甚至在杀人之后,他离成为救世主的梦想愈加遥远了。从一连串意外事件中脱险以后,拉斯柯尔尼科夫并没有释然重负的感觉。反而,无边的恐惧和不安如同……
      
      
      恐惧如附骨之疽
      如果说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杀人事件是整部小说的高潮的话,那么全书的情绪都是延续这一高潮过后的余韵。而且这一余韵并不是愉快的体验,而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噩梦。杀人事件之后,小说的情节丝毫没有迟缓下来。就像拉斯柯尔尼科夫一样,由于内心的恐惧,神经一直处于紧绷、张而不弛的状态下。举例来说,首先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不久就病入膏肓了。很显然,难以承受的恐惧感是其致病的根本原因,最后甚至到了神志不清的程度。但就算他的身体状况再糟糕,他的心脏没有一刻停止过对于事发的畏惧。他在重病期间手里揪紧了犯案时染了血的袜子和布毛条,尽管他已经洗干净了,他还是害怕这些证据会落入他人的手中;他怕自己的赃物藏在房间的墙洞里不安全,便谨慎地埋到了院子里;当他听说那个失手掉落的耳环盒就遗落在案发现场的门后时,他的心又高高悬起,害怕警方会从这一耳环盒中查出端倪;他再次回到杀人现场时,按响了门铃,那白铁的铃声引起他一阵阵的惊悸;当斯维德里加依洛夫指出他是「凶手!」时,他刚刚松懈下来的神经又因为恐惧而决堤……这种种关于恐惧的体验,当然可以说是噩梦了。而且是持续不断的噩梦。
      当然也有让拉斯柯尔尼科夫感到安慰的时候,而他的安慰却伴随着他人的痛苦。在马尔梅拉托夫丧身车轮之后,拉斯柯尔尼科夫倾其所有救济经历着丧夫之痛的卡捷琳娜。「他心中涌起了类似赎罪的感觉」,他杀人的初衷就是想得到一笔干大事业的本钱,肃清社会的黑暗,造福人民。而他没有料到这一计划由于自身的恐惧而流产了。在杀人之后,他天天活在惴惴不安的情绪之中,根本就没有勇气去把所得的赃物换取实现自己事业的资本。当他施善的时候,可以减轻他为恶的谴责。当然拉斯柯尔尼科夫并没有承认这是「恶」,就杀人本身来讲是恶,但为恶的动机却可能是善的。在善与恶之间迷失了,迷失在……
      
      
      在复调式的现实里迷失
      复调小说是巴赫金提出的概念,他试图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特征。复调相对应的概念是独白,巴赫金认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前的小说模式都术语独白型,即作者只是借由小说这一体裁,抒发个人的、单一的思想,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即便其中有一些思想的冲突,也是作者刻意安排,或者已经经过作者的过滤洁化,或者是作为一种间接的铺垫。而复调小说是多声部的,作者允许每一个角色拥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这些思想是绝对自由的。作家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而是在这众多思想中来往徘徊的记录者。主角的思想在影响周围的人,周围人的思想也在影响着主角,改变着主角。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就具有这种创作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马尔梅拉托夫是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牺牲品。他被裁员之后找不到工作,穷困潦倒,生活难以为继,却又无可奈何。他曾这样感叹「得让每个人有条路可走啊!」,他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里无路可走,最后便只能整日混迹在酒店中排遣愁闷,无所作为。与拉斯柯尔尼科夫相比,两人的心中同样充满了对于社会制度的极度不满,而有所不同的是,拉斯柯尔尼科夫相信自己的能动性,相信自己的一己之力能够改变这种黑暗的现实,而马尔梅拉托夫更多的是逆来顺受,表现出对改变的无力和绝望。
      索尼娅是一个真正走投无路的女人,她处于社会最底层,每天靠出卖自己的肉体来获得生存的权利。但正是这样一个及其卑贱的女人却在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复活之路上起到 了最为重要的作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将索尼娅塑造成了一个受难者的形象,她从拉斯柯尔尼科夫那里获得安慰,当拉斯柯尔尼科夫跪倒在他的脚下时说「我不是向你膜拜,而是向人类的一切痛苦膜拜」。拉斯柯尔尼科夫则从索尼娅身上获得了更重要的力量——自我救赎的力量。
      马尔梅拉托夫及其家庭的悲惨遭遇加深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仇恨,让他拒绝悔罪;而索尼娅的宗教情结又在无形中影响了他,最终在其规劝下自首。他不觉得自己有罪,而又逼着自己自首。这重重的矛盾心理印证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迷失,他亟需一个可以皈依的地方。所以他唯有……
      
      
      他唯有向更深的梦里坠落
      在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当中,堂吉诃德终其一生都活在他自己臆想出来的梦里面,虽然过时的世界观放到这个新时代里处处碰壁,受到人们的嬉笑和嘲弄,堂吉诃德还是乐此不疲,理想主义让他成了一个无比坚强的人。但堂吉诃德最后回乡病倒之后,他却清醒过来,认识到自己的愚昧。堂吉诃德一生都活在梦里,在生命的末尾却苏醒过来。这一结局象征着理想主义的破灭,而一贯以理想主义作为自身信仰的堂吉诃德的生命也自然而然走到了尽头。堂吉诃德不仅是醒来那么简单,他清醒的瞬间,也意味着他否定了自己的一生。
      而相比之下,拉斯柯尔尼科夫却终于没有醒来。虽然最后在索尼娅的劝告下投案自首,但他只是愿受惩罚,而终究没有悔罪。这可以看出拉斯柯尔尼科夫自首的心理是相当矛盾的。他没有悔罪是因为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在向索尼娅倾吐真言时他说「我不过杀了一只虱子,杀了一只不中用的、讨厌的、有害的虱子」,自首之前与家人诀别前「我马上要去自首。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自首」。他觉得自己杀了一只万恶的虱子,让他感到恐惧的是黑暗的时代,而非内在的良知。说到底他还是没能醒来,以他的一生践行了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的道路。他的勇敢不仅表现在敢于为民除害(其实这根本上是出于对敛财者的仇恨),更体现在敢于承担罪责。经历了噩梦般的生活,他逐渐明白惩罚是无可逃避的,心理上的痛苦要比身体上的折磨更让人难以承受。拉斯柯尔尼科夫一直活在梦里,如果说他最后有醒悟的话,也不是对于自我的忏悔,而是看够了时代的悲剧,对于灰暗时代的逆来顺受和无可奈何。
      在狱中,拉斯柯尔尼科夫因为基督徒索尼娅的影响而皈依宗教,他奔向了上帝的怀抱,并希望通过宗教来获得新生。这不免让人联想到托尔斯泰的《复活》,聂赫留朵夫最后通过信仰上帝来使自己的灵魂复活。但这无疑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无法改变黑暗的现实,就将关注度转移到宗教上面一样,这只是一种寻求逃避的藉口而已。拉斯柯尔尼科夫从成为英雄的白日梦中醒来之后,因为无法直视现实,而又迅速坠入到另一个宗教之梦中。在清醒的那段时间里他过得尤为痛苦,苦于人间的悲剧,痛于自己的内心。而梦虽然虚幻,里面却都是对于美好的向往。特别是在那样一个伤痕累累的时代。
  •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书名都很简洁直白,比如《穷人》、《白痴》、《群魔》等等以及这部《罪与罚》。
      《罪与罚》是一部经典犯罪心理小说,通过一桩杀人案,探讨19世纪俄国社会贫穷和犯罪的社会问题,通过对人物内心心理冲突、善恶交替的细致描写,探究和剖析人世的罪恶、人性的复杂。书的结尾表述了作者善良的用心:人在艰苦的世态中,光有良知不足以拯救自我,还要有信仰,只有上帝才能普渡众生。
      
      一.拉斯柯尼科夫的思想:
      在书中摘两段他杀人的思想基础:
      P277 在他的文章里,所有的人不知为什么都被分成“平凡的”和“不平凡的”两类。平凡的人必须俯首帖耳地过日子,没有犯法的权利,因为——您知道——他们是平凡的人。可是,不平凡的人,正因为他们是不平凡的,所以有权犯各种各样的罪,有权肆意犯法。。。
      
      P278 这个思想就是,根据自然法则,人一般地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低等人(平凡的人),也就是,可以说吧,只是一种繁殖同类的材料,一类是名副其实的人,即具有在他们自己的环境里说出新见解的才能或者禀赋的人。当然,这里可以再无限地分下去,但是这两大类的区别是相当明显的:第一类,就是繁殖同类的材料,一般说,他们的禀性是保守的,循规蹈矩的,他们在顺从中生活,而且乐于做顺民。在我看来,他们也应该做顺民,因为这是他们的本分,对他们来说,这里完全没有什么屈辱。第二类人全都犯法,根据能力大小,他们是破坏者或者倾向于破坏的人。。。
      P450 我在他们面前有什么罪?我为什么要到他们那儿去?我对他们说什么呢?这一切不过是幻想罢了。。。他们自己杀死了千千万万的人,还认为那样做是善行。
      
      P448 如果我质问我自己:我有没有权利掌握权力?——那我当然没有这种权利。或者,如果我提出一个问题:人是不是虱子?——那,在我看来,人当然不是虱子,然而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且干脆什么问题也不想的人,人就是虱子。。。我要毫不诡辩地去杀人,为了我自己去杀人,为了我自己一个人!。。。我杀人,并不是为了要养活母亲——那是瞎话!我杀人,也不是为了取得财富和权力以后成为人类的恩主。那也是瞎话!我只不过是杀人罢了。我杀人,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我自己一个人。。。我想弄清楚另一件事,另一件事在怂恿我:那时我想弄清楚,快些弄清楚,我跟大家一样是虱子呢,还是人?我能不能跨过障碍?我敢不敢弯下腰去择优拾取权力,我是个发抖的畜生呢,还是我有权。。。
       我想向你证明的只有一点:那时是魔鬼拖我下水的,过后他就向我说明,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跟大家一样不过是一只虱子!。。。我杀死的是我自己,而不是老太婆!
      
      这个现实社会是有一种特权人在这个世界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决定他人的生死的。拉斯柯尼科夫在生活的重压下琢磨出了这个“两类人”的思想,觉得要想有尊严的活着,就要做“不平凡的人”,有权利决定平凡人的生死,有权利为所欲为。然而他同样意识到其实自己就是那可以轻易被人一脚踩死的虱子,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虱子,证明自己是不平凡的人,所以他杀了人,来证明自己也是可以决定虱子的生死的。他认为只要他跨过这道杀人的坎,他就可以成为一个上等人了。但他只是一个善良的“下等人”,杀人后备受心灵的折磨,无法做到“上等人”杀人后那般的从容和潇洒。
      
      二.拉斯柯尼科夫的悲剧人生
       我们可谴责是万恶的社会造成了拉斯柯尼科夫的犯罪,贫困和毫无尊严的生活让拉斯柯尼科夫产生了偏激的杀人理论并铤而走险实践之,然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拉斯柯尼科夫的悲剧性格,敏感焦躁是冲动杀人的一种性格特征。
      拉斯柯尼科夫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自己贫困交加,却特别喜欢帮助贫困的人,比如大学时帮助同学及他的父亲,在大街上帮助素不相识的女子,直到倾尽所有帮助索尼娅一家。喜欢帮助别人是一种善心的表达,但帮助他人,也是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不伤害家人的前提下。而他帮助别人,与其说他是善良,不如说是一种冲动性格的表现,他急于显示他是一个有用的人,潜意识里想做别人的救世主,他忘掉了自己也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忘掉他捐出去的钱是他的母亲和妹妹的辛苦钱。
      拉斯柯尼科夫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在现实世界中不折不扣是一个失败者,他不会规划生活,不会量力而行,他只想随心所欲,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他想证明他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体面的人。从个人经历上来看,拉斯柯尼科夫并不是一个为了生活能踏实努力的人,他不容于现实,甚至不接受现实。虽然人世险恶,但也有踏踏实实做事以求过上安稳日子的年轻人,比如拉祖米欣,甚至是卢仁,虽然他是一个小人,但不得不承认他在追求个人幸福生活上用了心。苟且偷生,是一个平凡人所能选择的,不一定体面,但也可能会有幸福。光会抱怨和想干大事,大概就是拉斯柯尼科夫这样的文艺青年所热衷的。
      
      社会现实以及信仰危机这样的宏大叙事,能力有限,就不做分析表述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有思想的法律系大学生,因为残酷的社会现实,还因为个人的性格弱点,最终走上了毁灭之路。
      
  •      看到索契冬奥会闭幕式里一系列俄罗斯大文豪们惊艳亮相时,我也由衷惊叹这个战斗民族为世界人文思想史上做出的卓绝贡献。正是这些天才的文学家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对饱经磨难的民族深刻详实的记录,才给我们整个世界留下了如此丰富的思想财富。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这样古典小说在心不静的情况下读起来依然有点吃力,加上版本的久远,前后读了两个月之久。现在想来如果当时结合陀氏所处的沙俄社会背景,也许可以更好的深入主人公整个人性救赎历程。
      
       陀氏早期参加革命,被沙皇判处死刑,临行前几分钟被赦免,改为十年监狱、苦役、流放。这段经历改变了陀氏早期的价值观,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存环境,认定了社会剧烈动荡时代人性的宗教救赎之路。
      
       《罪与罚》是一部笔调并不统一的作品,小说开始的篇章极为快乱,营造了一个带有极端迫害加妄想症的精神病患主人公形象。主人公是个不得志的高材生,由于个性的高傲、尖锐、刻薄、孤僻,名牌大学毕业后却只能落魄的生活在小阁楼里,且拖欠房租。加上疾病的折磨,主人公时而清醒时而癫狂,他想起自己的身份却不能过一个体面的生活,想起一生穷困养育自己的母亲和早早休学做工的姐姐,他的内心无法承受这样一个现状,于是在精神极端癫狂的时候,他臆想出了一条有意思的规则:人类历史上越有权、地位越高的人做了错事却不用负责,这些人甚至杀了人还被赞扬。于是他想自己亲自实践这条理论。
      
       后来就是从主人公开始到里面所有人物的自我救赎之路,当然这里面的几位道德原本就高尚的人就免了——一位是主人公的姐姐,一位是他的最好朋友,还有就是他后来的妻子。这两个人经常扮演道德感化角色,凭借他们的虔诚与博爱,主人公得到救赎并找到了爱情,他姐姐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最终走到了一起。
      
       整个长篇前后风格迥异,前面部分大量内心独白,文笔狂放不羁,后部分随着主人公的恢复也回到了理性、平和的描绘状态。要说我印象最深刻、最震撼的一段,非属大反派斯维里加洛夫自杀前夜寄宿旅馆的经历,我可以强烈直观的感觉到一个人内心在善与恶之间强烈的挣扎,加上小说里吞噬一切的冷夜背景,我也仿佛被小说里的冰冷刺痛。到第二天一早的自我了结,死之前还念叨着美国梦,真是爱死这段了。
      
       陀氏的才华在这本传世之作中得到很好体现,那些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对人物群像的塑造,现在读来仍然极为震撼。虽然他宣扬的倡导人的自我宗教救赎我并不赞同,但是其在社会制度并不完善的时代也有其积极意义。
      
       在一个制度无法提供给人更多安全感的社会,只会施加更多的道德义务给个体身上,安全感也只能转求于其他类似宗教一样主观上的改变,这与鸡汤女士所宣扬的“不让雾霾进心里”异曲同工之妙。也许正是这样,不论社会如何动荡、环境如何恶劣,人终究还是要生活下去。
      
      
  •     灵魂的拷问和救赎
       ——《罪与罚》的读后感
       (张勇)
       围绕着灵魂的拷问和救赎,《罪与罚》开始了直逼人心的解剖。冷峻峭厉的文笔,让人读得异常艰难;深入骨髓的文字,无情地展示人性的虚伪、冷酷、残忍和搏斗。
       19世纪的俄国文学灿烂辉煌、光彩夺目,涌现出像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让后人敬仰不已,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其中非常杰出的一位作家,他们被冠之以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笼统地讲,这大体不错;但从细微处看,从文字魅力看,从语言的圈套来看,从人物塑造来看……从各个方面来看,用心品鉴,我觉得这远远概括不了陀氏的风格。
       有人说《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哲理小说。与许多俄国同时代的小说一样,作者在《罪与罚》反应了俄国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探讨了贫穷与犯罪等一些社会问题。
      有人说《罪与罚》,是一本社会心理小说。小说以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展现了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杀害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及其妹妹丽莎维塔后挣扎、焦虑、忏悔、亢奋、抑郁、颓废的复杂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交织出现,呈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心理落差和事件的跌宕起伏,让人惊愕与困顿……
       然而,我倒觉得《罪与罚》是对人类灵魂的拷问和救赎,是对不合理现实的控诉和愤懑,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前途和未来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与瞭望,正是对人类命运前途的不懈揭秘才更显得谜团重重,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从这维度上来说,撼人心魄的心路分析使之具有了更为形而上意义上的文学价值和享受。
       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人有三个层面——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ID)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
       自我(EGO)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份。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
       围绕着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一系列人物极其形象鲜明地呈现了出来。
       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表面上看没有明显的动机,而实际上拉斯科尔尼科夫则认为她是社会的毒瘤,铲除她理所当然,客观上无意识中又杀死无辜的丽莎维塔,这既是逻辑的圈套,也是语言的圈套,更是生活的圈套,还是作家的圈套。
       表面上看来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作为一个救助者出现在马尔美拉多夫的家中,他先是把受伤了的马拉美拉多夫护送回家;在其死后又出资帮助其孤儿寡母安排葬礼;在索尼娅受到陷害时又助其洗清冤屈。卡捷琳娜甚至将其当成家里的靠山和救星,指望着他能够帮助她开办女子寄宿学校,从而彻底摆脱贫穷悲惨的命运。而实际上马尔美拉多夫一家才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拯救者。当拉斯科尔尼科夫救助重伤的马尔梅拉多夫后,之前痛苦不堪的心灵却因一个怜悯和救助而有了全新的感觉,心中产生了一种生命感和力量感,觉得自己的生命并未和那个老太婆一起死去。而索尼娅正是他最终获得拯救的“圣母”。
       斯维德里盖洛夫,这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享乐主义者,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哪怕去栽赃陷害别人,只要对他有利他就去做,而从斯维德里盖洛夫的行事说话来推断,他很可能年轻时和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曾经很狂热,也很聪明博学,但当一切梦想破灭后,他所选择的道路就是纵欲和享乐,但是当他对漂亮女人的无限欲望在杜尼亚那里受到挫折之后(他甚至想强奸杜尼亚,但最后一刻放弃了),他就意识到自己的生命终归虚无。
       卢任要娶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妹妹杜尼亚就是因为她贫穷而且美丽,所以能把她很方便收做自己的奴隶,并且还要她感激他,把他当作恩人。
       陀氏的小说世界,揭示了一个残酷扭曲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充满着人和人之间的对峙和战争,伴随着吵闹和咒骂,甚至是癫狂的呐喊,无怪乎鲁迅这样的作家也说妥思妥耶夫斯基太伟大,但是只敬服,却总不能爱。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一文里,鲁迅说:“一读他二十四岁时作的《穷人》,就已经吃惊于他那暮年似的孤寂。到后来,他竟作为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时也是残酷的拷问官而出现了。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利的处死,竭力要放它们活得长久。而这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仿佛和罪人一同苦恼,和拷问官一同高兴似的。这决不是平常人做得到的事情,总而言之,就因为伟大的缘故。但我自己,却常常想废书不观。”
       眼下,艰难地阅读这本小说,正暗合了某种心理,在这种心理和生活的压迫下,《罪与罚》刻骨铭心,这是很多年轻人无法理解的,也许有些书注定要用心才能读得通……
      
  •     总归是要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读后感的,所以说读书要慎重,如果不是特别感兴趣,读来没什么理解上的困难,这样的书还是少碰为妙。
      兴趣,我不知道怎么度量,如果把书中的名字做个排列也算是一种乐趣的话,那也就是了。陀氏作品里的名字和他自己本人的名字一样,实在是不得不感慨,幅员辽阔的俄罗斯民族有一个相当长的名字和它对应。普拉斯科维雅.巴普洛夫娜,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阿甫陀季雅.罗曼诺夫娜,德米特里.普罗科菲依奇.符拉祖米兴,但是我是碰到这个名字才崩溃的:阿尔卡奇.伊凡诺维奇.斯维德里加依洛夫,至于主角通篇都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也就不计较了。由此对于俄国作品,对于译者的好坏之分只有一个判定标准,那就是谁把名字翻译得巧妙,好听又好记,谁就是专业的,书也就认为是好的了。否则读完一本书,我会连主人公叫什么都记不住,看短篇《白夜》和《穷人》,完全不记得名字了,但是至少《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是好记的啊,卡嘉、米嘉、伊万、阿辽沙、卡西马长老,所以我更喜欢后者。
      对于一本书的喜好,当然也并非就靠几个名字难读与否来衡量,很多时候,名字也只是一个代号而已,性格迥异的角色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毕竟陀氏作品里并不存在对于个人名字赋予特定的含义,就是有,在我这样的阅读层面也是望尘莫及的,此刻忽然想起来《红楼梦》里面贾政的那些幕僚,外国人肯定翻译不过去,当然也不存在这一层面的讽刺性了,就陀氏来说,他好像不是有必要从此下手的。由此名字翻译就忽略了吧?
      写观后感,曾经对这类问题是深恶痛疾,大概也是读书时候语文课上多了留下来的后遗症,任意一篇课文就拿出来让写读后感,到如今,这种文体有没有什么固定的写法,我都没弄清楚,好歹也没人来评比,按照心愿,想到什么写什么好了。
      其实很久以前,我们都从哪些地方写的好?为什么觉得写的好?哪些地方让人有所触动?诸如此类的问题着手,拼凑出来交差了事。总之一句话就是凭感觉了,按照2014对自己的要求,读书、观影都得有点文字思考作为轨迹,哪天我得另写一篇我的观后感、读后感什么的都是怎么来的,看来又跑题远了。这篇从“为什么它是经典”吹毛求疵开始。
      《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都被称经典,像其他经典一样——《战争与和平》、《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安娜.卡列尼娜》之类,这些经典除了在读的时候让我痛苦之外,简直找不到经典在何处?为什么会痛苦?《罪与罚》是凶手杀人之后所有心理活动,十分冗长乏味;与周围一系列人物的心理周旋,这点只能说明陀氏擅长心理学,对人物心理分析比较透彻,相对而言,这本书对宗教的论述远不及《卡》精彩,同样他对宗教所阐述的实在是太过精彩了。他所擅长的犯罪心理学,各种人物在精神层面的表现,然后在特定人物和环境下,这些东西都好似蒙上了一层不透明的面纱,我怎么也揭不开,所以这难道就是经典的面纱?
      不知为何为经典?不知为什么写一个杀人事件能写40多万字的小说?其中一半在描写主人公的思想活动,很多时候这种心理独白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在反复,重复,像一架天平的两段,总是左右摇摆,描写了大半本书,到后来稍微有点进展了,到新的一级层面上再次左右摇摆,由此我几乎想把陀氏冠为意识流的先驱,同样是思维活动,同样是特定场景,同样对周遭一切事物的刻画和评价几乎融为一体,这一点是我读普鲁斯特得出来的意识流的概念,没去做一番探究就下此定论是不对的。
      凶杀案几乎被设置得几乎没有破绽,依靠特定时代的破案技术几乎是找不到线索的,只有人性才能给上帝一个答案。这一点,我更愿意相信是陀氏本身对于宗教的皈依,而不是在我们文化背景下的良心觉醒之类。这里再插一次题外话,所谓法律是什么,是文明进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便列举几本书,里面对于仇杀、凶杀、暗杀、赐死之类根本不是问题,一直没读完的《东周列国志》,每一回都要死那么几个人吧,各种死法。越往前看,那真是越发野蛮,虽然实际情况可能没那么恐怖,但我还是认为中文里“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一命抵一命“不是没有根据的,
      主人公以拿破仑为楷模,如果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攫取别人的生命是没必要背负责任的,这就是成王败寇的分水岭。由此也可以得出陀氏是有着不流血的和平主义革命倾向的,这也是他的情结。
      我好困,好累,为什么这么多废话?一开始写,怎么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思绪跑出来呢?我不想写这么多。
      
  •     之前没有接触过任何关于陀氏的内容,只是在文学课本上,以及木心的《文学回忆录》里面,看到不同的人对陀氏的无限的推崇和赞美。之后有机会读到库切的小说《彼得堡的大师》,对故事和内容完全不得要领。看译者强烈推荐了解陀氏和读过陀氏作品后再读此书,于是才搬来了陀氏原著《罪与罚》来看。同时查阅了陀氏的生平、妻子孩子的故事,以及19世纪60年代他在写作时候的痛苦与窘迫,回来再对照回想一下前几部看到的作品,才能略微了解这前后的故事。
      
      彼得堡是陀氏最后葬在的地方,也是《罪与罚》发生的地方。陀氏在西伯利亚认识了妻子安娜,索尼娅跟着罗佳流放到西伯利亚做苦力。彼得堡的大师寻找儿子的遗物与故事,却卷入无政府主义者的阴谋,有如罗佳杀人后与彼得堡侦查员的来回拉锯。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无政府主义横行,空想社会主义泛滥,俄国农奴在60年代被解放,可是芸芸众生悲惨的生活依然在继续。人们信仰上帝,可是上帝不曾眷顾。社会达尔文的马尔萨斯们,企图用残酷的抛弃和血的代价,让精英们乐得其所。酒神巴克斯和超人的青年们,想用个人去改变这世界的一切,去像伟人、想拿破仑一样创造一个完全新的社会秩序,到头来证明不过是一场闹剧,跳蚤和伟人,他不过是前者。
      
      陀氏的作品和之前读过大量的以故事剧情见长的经典作品,以及浪漫主义作品不同,所谓“复调”式的方法,将不同的世界观矛盾地展现在人的面前,而不加任何评价。你可以看到几个不同的角色在书中精彩的展现个人的信念与信仰,互相或排斥或斗争,故事与剧情并未由于某种人物的命运而发生偏转,它只是在那里。犹如彼得堡的广场、石桥、公寓和警察局一样,人去人来,它依然在那里。
      
      习惯了“塑造人物-编写故事-引出冲突-解决冲突”似的小说模式,再看陀氏的作品,感觉非常地不习惯。再加上主人公长期病态地心理模式,不但摧残着书中的其他人,更同时摧残着读者。期间有一种压抑和阴暗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此起彼伏,仿佛永远不会结束似的。期间偶尔,陀氏可能会带来那么两朵有着浪漫主义味道的小花,但是都转瞬即逝,又回到了那种阴暗与痛苦之中。这种痛苦不但是书中人物关于信仰与世界观的痛苦,仿佛更来自于陀氏写作时候的状态,犹如梵高在困苦中作画,舒伯特在饥饿中作曲。
      
      读《罪与罚》的时候,我甚至有那么一个时刻想到了《悲惨世界》,相似的社会变革背景与主人公的痛苦、救赎,对善良与美的追求……但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巨大差距,以及意识形态层面的年代的差异,让人看来简直是不同的世界了。
      
      之前有那么一个时期,我深爱古典时期的音乐,亨德尔、巴赫、斯卡莱蒂、维瓦尔第让人流连忘返;但是发现浪漫主义的贝多芬、肖邦、舒伯特让人进一步走如人心;到了后来的古斯塔夫马勒、拉赫曼尼诺夫,已经听得很吃力了,感觉有太多的东西深深埋在音乐下面。 那么现在看来,文学更是如此了:作为“俄罗斯文学深度”的陀氏的作品,仅仅作为一本小说来看是远远不够的了,能够感觉到有更多深层次的内容需要来挖掘。
  •     这是一部充满了复杂纤细的心理描写的小说,主人公一度被认为患有某种精神疾病,主人公的母亲也算是死于精神疾病,几乎故事里每个人都带点儿神经兮兮,名字更是长得让人发神经。
      
      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了个很好的论题,不过他自己也没得出个像样的答案,最后钻回福音书,那是Jesus Christ的体系,不是斯基先生自己的。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是我经常听到也信奉的一种理念,我也得承认,我没有钱,却也没真正为钱苦恼过。前一段有人借习大大吃包子写人生活的如此不同,里面某女友被迫分手时跪哭的台词居然不是“天呀你错堪贤愚妄为天”,更不是“在天愿为比翼鸟”,而是“我认识他以前一共也没吃过几次肉,和他在一起后每顿都有肉”。
      
      你说这是真的吗?
      
      现实生活的贫困,加上性格里梦幻激动的成分,主人公犯下了杀人的罪行。从企图逃脱惩罚到主动自首,心理的剧烈震荡伴随着周身人事的起伏,展现了一幅诡异的俄罗斯苦穷众生相。
      
      我不由得想到鲁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主人公的境遇多一半是自找的,特别是对比他那个朋友兼妹夫的踏实坚毅,性格缺陷是主人公一步步走上自焚路的主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后抛出一个带点儿自我牺牲韵味的宗教譬喻加上爱情⋯⋯嗯⋯⋯
      
      我想到了王小波《白银时代》结尾处也是小舅舅和小舅妈流放西伯利亚,当然小舅妈是看守有无奈,更多算暴力美学吧。我想,努力的人过好的生活,所有人都过着正常的生活,这才是人的世界。弱肉强食,那是动物世界。人都想过上洁净健康有成就的生活,但人是生而不平等的,抛开国籍家庭等等,天资性别就已不同。即使专业乞讨月入2万,我想也该有更多人会选择月薪8千的正常工作吧?那些选择了特殊职业的人,该是没有其他的选择,而不是为了更多的收入吧?⋯⋯
      
      放假前一次上了早课回家,地铁上占位不好,不幸被一抱小孩儿的妇女围堵,就站在我面前唱啊说啊没处躲没处藏的,不尴不尬得往书包外口袋里掏,应该有几块零钱的。掏啊掏,掏了半天,一枚硬币都没有,就俩棒棒糖。硬着头皮往妇女的袋子扔了进去,都等半天了!那女人转瞬间的眼神是惊讶是无奈,我也说不出来,反正她往前第一个车门就到站下车了,可能是想这车厢里人太穷,别浪费时间?
      
  •      译作文字的流畅精准先不用说,单就这一套书所传达的思想就够很多人引起共鸣,《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凡说上帝这么圣洁的思想不应该是兽性的人类可以创造出来的,其他作家也有过类似这样的叙述。
       人类的高贵性和兽性在这套作品中都有体现,《罪与罚》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最深刻最富于现实意义的作品。他以犀利的笔触无情地剖析那个时代俄国的社会现实,深入地触及社会底层的各个角落的人群百态,直到现在也具有现实意义。真不愧作品问世以来,人们一直这么喜欢陀氏的书。
  •     故事的主干是一个人在环境和自己的想法的主导下犯罪,然后回到环境中,被拷问自己的想法,见证了另一个家庭和另一个生命的苦难,最后自首。
      
      罪与罚是人类最隐秘最基础的一个主题。
      
      故事异常丰满,几个人物就刻画出了底层社会的人民生存状态。
      
      情节网状铺开,配角的绝望和爆发极具张力(索尼娅的继母和男主角的妹妹)。这些和男主角发生了关系,并且围绕着男主角。
      
      男主角本身具有一种光芒。他说拿破仑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会如何选择。当一种强大的生命自觉和力量被现实压抑,无处发泄,就会使用这样不堪而又悲剧的手段,这首先是一个生命的悲剧。一个人的才华和能量扭曲,夭折了。社会中有多少人每天都在被“夭折”,有多少人用一生去完成一场“扭曲”?当铺老板娘是压抑的现实也是一根导火线,而他本身的才华,能量和激进的思想是一种畸形而又可贵的力量。
      
      黑白,声音,配乐,都太经典。艺术是一场提纯,一个特设,容许变形,欢迎变形。在一个密闭的诡异的空间里,读者和主人公合体,一起访谈一场心灵事件。看似泥沙俱下的作品也一定有其特定的颜色和主心骨。
  •     毛姆在读书随笔里评论陀氏不是一个天才小说家,他讲故事的能力只算一般。当然是这样,因为陀氏把十之八九的笔墨都用于心理独白。所以尼采才说“我从他那里获得了最有价值的心理学资料”。不过这本书,陀氏把整个剧情安排的还是比较紧凑,剧情+剧情之间精彩的内心独白,让可读性比卡马拉佐夫兄弟强了很多。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是“斯维里加洛夫”-杜尼娅的雇主。这是怎样一个人物啊!矛盾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他服从于自己的妻子若干年却最终害死了她,他好色意图强奸杜尼娅却在对杜尼娅的爱面前卑微懦弱,他“随时都可以做出一份迷人的样子”欺骗大家但最终用无限的慷慨帮助了杜尼娅,索菲亚和自己的未婚妻,他可以背地里无耻的攻击拉祖米欣却很放心将杜尼娅以及未婚妻的钱财托付于他。
      每一个自然人都是一个矛盾体,当爱一个人的时候或许仅仅因为害羞而同时恨他,当无私给予人帮助的时候或许又深切渴望对方的感激与认可。
      只是,能把一个矛盾的人用一本书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陀氏的确是天才的。
  •     一个准备杀人和杀了人之后的青年的心理历程,迷惘、过段、怜悯、嘲弄、自我救赎。。。
      罪,原罪。人性的罪孽,通过一个人的内心感受的深刻描绘,看到的是世间的罪恶,不公,不妥;
      罚,任何惩罚都不如内心对自己的审判,自己对自己的惩罚,不管他杀死的那个典当的老太婆代表了什么,又或者她的妹妹代表了什么,他杀了她和她的妹妹,并且巧妙的躲过了审查,最终却不能经受内心对自己的不断拷问,最后自首,将自己的罪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的汗水雨水来洗涤。
  •     一百多年前,患有抑郁症和不定期爆发的狂躁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青年时代,试图通过一种对罪恶的特殊设置来解答历史如何呈现出罪恶的一面,以及如何在这种罪恶中求解的问题,这便成为了这部经典的作品《罪与罚》。我不知道现代的人们如何去理解文学或与文学相关的个体存在的疯癫,也许我们合该在这么一个无罪也无解的时代接受惩罚,那惩罚便是,未来世界的人们将怀疑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索多玛(但其实不是如此,我们深埋着许多美妙的追求和幻想,只是缺少哲思,这种对哲思的缺乏使得一方面更加贴近生活真实的罪恶,另一方面,却远离了对这种罪恶的真实性的探索)……
      小说的故事无需赘述,而所有的谋杀与内心挣扎的核心在于:一个拿破仑似的人物有无权利去以个人道德的名义主持公正?这内核在于:康德认为的人的绝对的理性与道德准则是否存在?杀人与自杀是对世界实行权利还是对这种无主的权利的侵犯(因为这种权利如果存在,如果涉及人的存在的责任,那么它一定是普遍的,而非个体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是说我们拥不拥有自己的杀人权或自杀权,而是说,我们的行动,杀人或自杀是不是对这种坚定的,属于每个人的不可分割的权利的侵犯)?这是矛盾的中心,任何人,当他以哲学思辨的理性去探索这个问题时,都可能会认为接近了这个问题,便有了不同于常人的权利,驼翁在行文中似乎将它认为为生活本身与思辨哲学的分裂,也许这不仅仅是这一层面的分裂。
      驼翁给这个杀了人的大学生拉斯科尼科夫的最终解释是:生活与信仰的拯救。生活与信仰,他一次次地用诡辩法来证明拿破仑有这样的杀人权,因为他的生活是不同于常人的生活,是被分化为“普通人”与“天才”的两种人种中较高级者的生活,因此,法律将不设定给他们。在这种诡辩法中,我们看到主人公的矛盾主要在于,自己对罪恶的忏悔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自己并非“天才”而去做了“天才”的事,行使了“天才”的权利,这种内心的矛盾却使得主人公的诡辩成为了坚不可摧的哲学信仰。他不信上帝,是无神论者,相信革命者理念,也便是相信以恶制恶(驼翁在最后的作品中逐渐地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们产生了不可妥协的矛盾关键在此,作为一个贵族知识分子,一个拥有改良信念和崇高宗教信仰的作家,他是无论如何相信人性的善的光芒的,而民粹派们则更看重更为现实与实效性的实验,即使这种实验要以血为代价)。在那个时代,这种时髦的思想自然会成为激发革命的助燃剂,而革命的行为却不在于,你杀死的是沙皇(民粹派们信仰沙皇,这是长久流传的宗教思想导致的吗?)还是一只虱子,可以说,拉斯科尼科夫的行动实在是一次革命。
      而上述这种思辨无疑使罪的解答变得非常困难,我们将会建立法律与道德来指控个人,但如果我们的指控将面对整个文明史呢?如果我们的指控将证明,人类的进步只不过是无数次这样的谋杀构成的陷阱,是对最简洁的信条的挑战呢?如果这种指控在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圈套下成为了一种物质进步的必需品呢,成为了原始资本积累的借口呢?这么美妙的谎言你如何拒绝,如何分辨,人的判断力能够从我们的历史中寻找到公正的善恶标准吗?一个有思想的人能不为此而恐惧吗?
      在驼翁几乎所有的故事中,都充满着这种让人难以摆脱的癫狂与心灵苦难,许多人不爱读俄国的作品,尤其是黄金时代作家们的作品,《罪与罚》这部作品洋洋洒洒四十万字,却只写了发生在几天中的痛苦与磨难。故事情节之巧妙,心灵描写之细腻是当代作家们无法比拟的,甚至是那些没有信仰的作家们不敢去触碰的,这样的写作也彰显着一种力量,那种力量便是永恒的对人性良知的探寻。在上述几乎无解的哲学思辨中,驼翁是通过什么走出这人间的樊笼呢?在故事的中间部分,在驼翁精心设计的一次哲学谈话中,《罪与罚》的中心思想展现出来(我看到这句话几乎流泪,我在等待驼翁给人们一个坚定的信号):对于一个有良知的人,他的罪的罚或者是解,便是他本心中良知的不安,这种不安与人间的一切惩罚相比,都更加沉重和可怕。
      整部作品中,只有这一句话是对于“罚”的阐释,而这句话是多么充满激情,会使多少敏锐的人看到那黑暗之中最细微的光明呢?拉斯科尼科夫的整个疯癫的行动也最终在这句话中受到质疑:他的革命主义的谋杀对真实的生活有多少意义?这种意义相比于心灵的坦诚和平安来说,价值几何?这句话还可以去质问多少人的生活,去质问多少历史的黑暗?也许有人还会用不同的思想来解读这句话:什么是良知的惩罚,消除了这种良知的惩罚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心存安宁?使自己不背负罪恶吗?不!绝对不是这样,个人心灵的安宁有多么重大的价值?难道通过思辨,通过对人类前景的美好心愿来解释暴力不必获得这种安宁更有说服力吗?一个人如果用自己心灵的牺牲来换取更多人的幸福不更好吗?这不是更大的受难吗?
      这或者是更好的说法:让我下地狱,我不下地狱,人类将不会美好,既然入地狱是为了多数的幸福,那么这个地狱便不是罪恶,而是光荣的牺牲。但是真正的哲学权衡在于:什么才是功利主义的极限?驼翁最终引向的将是这样的一个提问,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牺牲。它不仅在于拉斯科尼科夫不是建设人类未来的愿景是建立在对他人权益的剥夺上的(即使这种权益也是建立在非人性的榨取上的,是反道德的),而更重要的是,良心与公正将如何建立关系?是通过暴力、强权、消灭、清洗来建立,还是通过感化、教育、原谅、尊重、怜悯和负罪、牺牲(这种牺牲与上文的牺牲是完全不同的,这是无条件的牺牲,是通过忍受来使冲动消除的牺牲,这种牺牲是笨拙的,也许很长时间是无效的)来建立?这是两种方法论,决定两种不同的未来,当我们抛弃功利主义的思想,这种质问才会清晰!
      而最终,驼翁的解答是这样的:受罪的、受良心惩罚的、怀疑自己因为心太软而不能称为“天才”的拉斯科尼科夫,最终没有为多数人的未来而牺牲良心的安宁,他自首了(而对这最终的自首起到至关重要的催化剂作用的则是一个犬儒主义者的自杀,他永生没有明白,却勇敢到与这个可悲的黑暗世界进行决裂)。但是这个自首者却并不认罪,并不认为他的杀害与革命是不公正的。而杜妮亚,那个好姑娘,那个同样感受负罪的姑娘,却随他去了遥远的西伯利亚流放地 ,她用自己未来一生的时光来感化他,通过自己的怜悯,当然,更重要的是那种非功利的人类之爱来教育他——爱是多么美好的东西,难道人们说起爱的时候不该哭泣吗?——她长久地与他相伴,经历了母亲的死亡,也经历了更多的人性,排斥、对抗和感激,这便是生活!而最终,当拉斯科尼科夫跪倒在她面前痛哭流涕的时候,他进入了爱的世界,也便是第二种方法论所反映的世界观——这个世界是可以变得美好的,不是通过暴力,不是通过革命,而是通过爱!
      最后这一部分的描写是简单的,因为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事实,这是最为简单的解答——爱。驼翁解答了他提出的罪!当我读完这部作品,我彻夜难眠,我的心情是激动的,那种激动就像是我在写作这部作品,我坐在他——一个伟大的信者,一个对于美痴迷到疯癫的作家,一个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宣称:即使最终证实真理与基督毫不相干,他也会坚信基督而不是相信真理的作家——面前。那穿越了时光的遥不可及的沙荒时代造就这样的信仰,而我们的时代难道就造就荒诞的唯物主义吗?我仿佛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黑夜中睁大眼睛,像是康德一样带领我仰望群星,那是种什么样的力量?在一个个人存在中拥有这样的力量,难道他没有权利去对历史上的统治者和王侯将相们进行指责吗?难道他没有权利去向那些闪耀在人类社会食物链顶端的人们进行挑战甚至是嘲笑吗?他有!他有权去做正确的事!这便是解答,这便是以基督之名而宣告的美,美将拯救世界!
      
      
      
       萧萧树
       2013年11月8日 于欲静宅
  •      第一次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俄国人的名字看着有点头疼,表述方式开始也不大适应。后来看着看着才体会到小说刻画的细腻真实,尤其是心里独白的描写,乍一看颠三倒四,转念一想自己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困惑挣扎,刚决定做什么事,又觉不妥,翻来覆去的变化想法,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入木三分的作品大概总是这样,能让人在书中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对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太痛下杀手,又顺手做掉了她回来的不是时候的妹妹。但除了这次谋杀之外,他都表现的无比的善良而富有同情心。而又极具讽刺的是,杀人后抢来的物品和钱,又分文未动的被他藏在石头底下。他没从这宗谋杀中获得任何利益,反而搞得自己风声鹤唳,精神濒临崩溃。看的时候一度觉得,他这人真是纠结拧巴的要命。但现象背后总有促成它的原因,主人公为什么一定要去杀害那个放高利贷的人呢?
      
       是因为经济上的困窘么?他确实很穷,衣衫褴褛,生活艰难。家里艰难的供应着他在彼得堡的生活,他也急于改变现状。但随着进一步的阅读可以发现,促成谋杀的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不能说主人公的贫困和他杀人没有任何关系,但我更愿意把他经济上的艰难,看作是他给自己找的一种借口,是导火索。这点可从波尔菲里与他的第一次谈话中初见端倪。波尔菲里把话题引到他发表的一篇论文上,主人公承认他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级的,仅仅是一种繁殖同类的材料;另一类是名副其实的人,也就是有天赋,能在社会上发表新见解的人。前一类人循规蹈矩,驯服听话,也乐于听话,是当代的主人。第二类人是破坏者,或者倾向于违法与破坏,推动世界向前发展,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绝大多数在各自的声明中要求为了更好的未来,破坏现有的东西。而这类人是有权根据自己的思想,能力和志向,进行一定程度的犯罪的。
      
       拉斯科里尼科夫提供了一种超越现世法律道德的视角,从历史的角度对人进行分类。他十分喜欢援引拿破仑的事迹,认为超凡的人定会破坏世俗礼法,他们造成的犯罪与破坏,奠定了伟大事业的基石。在当时的万马齐喑的社会中,斯维德里盖洛夫甚至彼得洛维奇这种人渣,都能跻身社会上层。大概主人公颇有些“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之感。而对自身又缺乏清醒的认识,正如他后来意识到的,如果他真是拿破仑那样的人物,也许就不会老是怀疑自问,究竟自己是不是有推动历史的宿命。由此可见,杀死那个在他看来渺小如老鼠的人,可以理解为他想证明自己,对伟大英雄向往的一种表现。
      
       而最终主人公自首在西伯利亚服刑,生活取代了雄辩,熄灭了英雄主义的幻想,将思想和感情逐渐转向一直伴随守护他的索尼娅。不过正如作者所说,这可以构成一部新小说的题材,——不过我们现在的这部小说已经结束了。
  •       如果我在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处境下,我会如何抉择?我是否也是会毅然决然不跟一切人来往,好比乌龟缩入自己的龟壳。我觉得我现在也是这样缩在我的龟壳里,不想和任何人交往。
        去面试ms时候,抱着很强的信念觉得我是可以的,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失败了,还是找若干人发了牢骚抱怨我的失败。我知道那都没有用,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哭泣,难过。应该做的是收拾行装,继续努力。和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在路上漫无目的的晃悠,看看来往尖叫的车辆,海浪打着石头,路人来来往往。不知道我前途在何方。处境显然没有拉斯科尔尼科夫悲惨,但我还是难以承受。和别人扯淡说我挂了后,我觉得安慰的话语也都是重复老套的,道理我都是知道的,但是我还是难以接受。如果我杀了人,和母亲、妹妹说我杀人了,我怎么办,别人首先会震惊,然后劝你自首,应该做的事也就是那些事,都明白,但是心里的纠结过程又有谁能真正了解呢。所以喜欢这本书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把拉斯科尔尼科夫病态快要发疯的心理状态描写的实在太好了!
        完全把所有所思所想埋葬在心里,会离崩溃的方向越来越近,所以拉斯科尔尼科夫需要向索尼雅倾诉他的痛苦。索尼雅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倾听,最伟大的还是拉斯科尔尼科夫流放到西伯利亚,她一路跟随陪伴。但是虽然这样,拉斯科尔尼科夫在监狱中所受的苦还是需要照常承受的,但是有了个精神安慰还是容易前进很多。但是我总是会觉得所有安慰人的话语都是废话,所以我选择了宁愿别人都不要鸟我,我也尽量不想找人吐槽。拉斯科尔尼科夫会和母亲妹妹那么大发脾气,那么绝情,但是亲人还是会一直在那里陪伴着他。但是我对朋友同学的冷漠一定会导致我离人群越来越远,在别人需要我的时候我觉得你说的那些纠结的事情不都是些废话啊,在我需要别人的时候我也觉得我所说的都是废话,所以就不好意思找别人了。循环往复,导致了自闭倾向更加严重。龟壳里越钻越深,恶性循环。我不知道我的人生到底会怎么样,越来越不想和人交往,越来越觉得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废话,但是真的觉得人生好多都是由废话组成的。人生不容易混,需要不时吐槽下说很多废话。没有废话,那到底什么是值得追求的意义呢?显然没有意义是可以被所有都承认的。家庭可以提供精神的港湾,说着那些废话可能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只是让你吐槽下,路还是需要自己前行。
        最同情书中的各个女性,面对不幸时候她们是如此无助、渺小。普尔赫里雅,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母亲,能怎么帮到儿子完成学业呢。虽然本身是如此高贵,有气质的,但是也是只能给别人洗洗衣服,裁缝来增加家用。杜尼雅最后还是依靠着拉祖米尔。如果杜尼雅没有外貌,没有让人一见倾心,那她命运一定会更加悲惨。知识女性的出路主要也就教师。所以我应该庆幸我生活在这个时代,但是我还是没有那么乐观,一个打击就可以把我打毁。在很恶劣的环境下,人可以生活。在没那么悲惨的环境下,人也可以毁灭。
        索尼雅的继母卡杰琳娜最后以发疯告终。家庭关系如此冷漠,就因为女儿私奔就老死不相往来。如果卡杰琳娜没有私奔的勇气,最后她也许会嫁给一个很庸俗的门当户对的子弟。私奔后,被现实的残酷折磨得尊严都没有,以发疯结尾。她到底可以如何抉择,任何那个时代的女性如何抉择,贫苦人民如此抉择。
        拉斯科尔尼科夫真的很善良,当只有二十五卢布的时候,看到索尼雅父亲把车撞了,把所有钱给他们置办葬礼。虽然他也知道那是他母亲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钱。如果是我,我一定会找工作理由只是当个旁观者,我就是一个那么狭隘自私的吝啬鬼。还有其余各种拉斯科尔尼科夫施舍的例子,无比佩服他的慷慨大方。施舍招任何借口维持小气状态都是那么相形见绌。我能做到何种程度呢。想到了没有任何借口,是的,我们总是为自己的失败,小气,懦弱找借口,还总是努力把理由想的冠冕堂皇,只是为了去否认自我的悭吝。不断找各种借口,我们在成为自己讨厌人的路上越走越远。
        拉祖米兴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真好。有几个朋友能如此无私付出。总之,最近我是越来越自私,同学抱怨的时候我真的渐渐有点趋向无动于衷,越来越冷漠。我也鄙视这样的我的狭隘。拉斯科尔尼科夫不断对拉祖米兴发脾气,赶他走,但是拉祖米兴仍旧那么无私照顾拉斯科尔尼科夫。我呢,我对朋友能付出到什么程度。总是否认那么多事物的意义,觉得再否认下去我真的会更加否认人生的态度,更加觉得人生是那么虚无,到了那种程度,我会何去何从,在人生旅程上我去追求什么。
        这不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时代,这是个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惨的时代。但是,就是在那样的时代,还是必须奋勇前进。自我了断其实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困难的是你在这个悲惨的时代中为自己的命运拼搏,努力尝试去改变命运,也让家人的命运变得更好。对于不公平,用奋斗去反抗,不公平不断发生,不断反抗,虽然那么多次的反抗也不一定让结局美好,但是马上自我了断才是最懦弱的表现。所以索尼雅的抉择很让人佩服,父亲叫她去卖淫,那么丧失尊严、侮辱人格的事情她也接受了,只是为了让家里人有饭吃。自己可以搬出来承受一起鄙夷,也不会就轻生什么都不管。后来也是,拉斯科尔尼科夫被关进监狱,在监狱当裁缝洗衣服陪伴拉斯科尔尼科夫,如果是懦弱的我,我想我不会让自己和一个杀人犯捆绑在一起。我也会逃避家庭的责任,到最后,还有什么意义是值得我去肯定的。抛弃别人的我一定会被所有热所抛弃,然后我就没有任何未来和前途。我就会自我了断。我的一生就这样宣告结束了。还是需要承担责任照顾别人,互相依赖。否定一切然后就自我毁灭了。悲剧的结局,这就是所谓的家庭,爱情,责任的意义吧。人生的意义可以是只管自己努力追求事业,假如那么认可事业的价值,但是家庭,友谊还是那么重要,假如你可以活的没有家庭等,能忍受那种孤独,只为了想要的事业,成果。毕竟每个人有不同的意义。但是我做不到。但我又害怕束缚,会有那么多的废话,所以这就是我的悲剧,没有树立起强烈的兴趣观,对于亲情、爱情等又觉得都是废话,所以越发觉得人生是如此虚无,不知道我所前进的方向。应该不会像拉斯科尔尼科夫那么悲观的,努力前进着。
  •   本我自我超我正是解读本书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心理结构的一把钥匙,更是了解小说众多人物的关捩
  •   我也读过《罪与罚》,难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做出恰当的解读。这种解读还是很有意味的……眼下,艰难地阅读这本小说,正暗合了某种心理,在这种心理和生活的压迫下,《罪与罚》刻骨铭心,这是很多年轻人无法理解的,也许有些书注定要用心才能读得通……
  •   书里书外的人生,让人感叹的罪与罚,罪与罚也是人类救赎的重大主题。每个人看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默雷特
  •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样伟大,陀思妥耶夫斯基贵在小说反映的深度上,特别是心理的搏斗,中国作家七月派秉承这一风格,路翎的《饥饿的白素娥》等作品可以一起读
  •   这不能不使我们想起尼采的艺术观来,尼采借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来说明艺术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和人生关系的两个象征。尼采认为,人的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是两种非理性艺术冲动,它们的产生是由于希腊人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而萌发的艺术冲动,其目的是为了拯救人生。在尼采看来,日神和酒神冲动是一种“驱向幻觉之迫力”、“驱向放纵之迫力”②。而日神和酒神冲动可以说互为表里、互为内外。日神冲动拥抱的是美的外观,究其实是人的一种幻觉;酒神冲动的要义是解除个体存在,复归原始自然的体验,在沉醉中狂欢、冲破一切障碍和压抑,忘情个体和世俗的羁绊,重新与自然合一。
  •   这本外国小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外国小说。师兄的文学评论既有理论上的高屋建瓴,又有内容上的感性梳理,严肃的文字之下不忘活泼的情感流露,真真是好,顶一个
  •   尼采认为,人的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是两种非理性艺术冲动,它们的产生是由于希腊人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而萌发的艺术冲动,其目的是为了拯救人生。在尼采看来,日神和酒神冲动是一种“驱向幻觉之迫力”、“驱向放纵之迫力”②。而日神和酒神冲动可以说互为表里、互为内外。日神冲动拥抱的是美的外观,究其实是人的一种幻觉;酒神冲动的要义是解除个体存在,复归原始自然的体验,在沉醉中狂欢、冲破一
  •   本我遵守的快乐原则,这是拉斯科尼科夫犯罪时的状态、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现实社会对于拉斯科尼科夫来说是极端压抑的、超我正是做为受过教育的拉斯科尼科夫来说的,是理想的状态。
  •   赞,这个解读我觉得很到位,谢谢lz,有共鸣之感。
  •   同意楼主自我本我超我的解读,也为拉斯科尔尼科夫最终从索尼雅身上寻找到爱情作为救赎做出了最合理的解释!
  •   给你32个赞!
  •   @老朱 谢谢亲友团的支持!哈哈~
  •   文笔很隽永,很久没有这么细致的文章了。
  •   见笑见笑啊~说得都不好意思了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