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

出版时间:2000-0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刘心武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作 者 简 介
刘心武,1942年6月生于四川成都,
汉族。北京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 当过
教师、编辑,曾任《人民文学》杂志主
编。1959年开始文学创作,1977年发表
短篇小说《班主任》引起巨大反响,被
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嗣后发
表的《如意》、《我爱每一片绿叶》、
《黑墙》,纪实文学《5.19长镜头》、
《公共汽车咏叹调》等,亦引起社会广
泛关注,并多次获奖。长篇小说《钟鼓
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他的作品文
字畅达,思想敏锐,笔锋犀利,高扬着
人文精神;擅长抓住社会焦点问题,也
能较深沉地反映社会变化及世相百态,
深刻剖析别人,剖析自己,并对创作形
式有多种尝试。

书籍目录

目 录
并非开头(从一百年前 到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0.这一段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 不过读读也无妨。
第一章 卯(晨5时―7时)
1.钟鼓楼下 有一家人要办喜事 最操心的是谁?
2.地安门大街上 来了一位给婚事帮厨的人 他为
什么不要茶壶?
3一位正在苦恼的京剧女演员 人家却请她去迎亲。
4一位局长住在北房 他家没有自用厕所
5一个女大学生的单相思 那小伙子确实可爱
第二章 辰(上午7时―9时)
6一位令人厌烦的热心人。
7.婆媳之间的矛盾 难道真是永恒的吗?帮厨的倒
勾起了一桩心事
8.不但当了喇嘛可以结婚 结了婚的人也可以去当
喇嘛。
9.京剧女演员只好从迎亲行列中退出
10一位修鞋师傅 他希望有个什么样的儿媳妇?
第三章 巳(上午9时―11时)
11.新郎并不一定感到幸福
12一位农村姑娘带着厚礼走来。
13.婚宴上来了一位不寻常的食客 你知道当年北京
的“丐帮”吗?
14.新娘子终于被迎到了新房中。有的售货员为什么
故意冷落顾客?
第四章 午(中午11时―1时)
15.北京人这样结婚。
16一位不爱搭理人的技术情报站站长。
17.局长接待了不速之客 并接到一封告发信。
18农村姑娘和城里姑娘为什么谈不拢?
第五章 未(下午1时一3时)
19.本书的一个大主角――四合院。
20一位女士的罗曼司 她为什么向一位邮迷要走了
一枚“小型张”?
21.不需要排演《铸钟记》而需要立即干点别的
22一位编辑遇上了一个文学青年
23一个小流氓朝钟鼓楼下走来 凶多吉少。
24.婚宴上也会有惊险场面 信不信由你
25.行政处处长对别人的告发哑然失笑。
第六章 申(下午3时―5时)
26.钟鼓楼下的“老人俱乐部”
27.“哪里哪里”江青也是本书中的一个角色
28.新郎的哥哥终于露面 关于“装车”和“卸车’院
内的“水管风波”。
29.老编辑被一位“文坛新人”气得发抖。
30.以往一帆风顺的人也终于遇上了顶头风。
不是结尾 申酉之交(下午5时整)
0.怎样认识时间?它是一个圆圈?一支飞箭?一条
奔向大海的河流?一只骰子?一架不断加速的
宇宙飞船?它真的可以卷折 弯曲?……时间
流逝着 而钟鼓楼将永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钟鼓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时间,历史,个人,集体,感情,责任,使命…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
      钟楼在后,灰墙黑瓦。
      那个时代物质匮乏,但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却很丰富,淳朴而实在,不像今日社会上这种浮躁与戾气。那个时代,生活节奏没有今日这么快,拜金和虚无主义也没有今日这么严重,那时候的社会风气还是温纯的,积极的,不像今日这么颓废。人们之间的感情还是真挚的,互相关心爱护的,哪像今日各人自扫门前雪。总的来说那时候的人是有比较一致的价值观的,都希望能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自身的历史使命,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同。单纯的时代,淳朴美好的人事物,就随着时间慢慢地改变并消逝着。读来真令人感慨万千!
  •     对于钟鼓楼 我最深刻的印象 是2010年那个夏天 坐出租车到南锣鼓巷去 可爱热情的出租车师傅看出了我是个外地小姑娘
      特别认真地跟我讲了一遍老北京内城的九个大门儿 我听了一路特别开心一抬头就看到了车窗外的鼓楼和钟楼 可是到现在我只记得安定门是拉粪的
      
      钟鼓楼这本书呢 就像一颗大大的树 然后刘心武老师把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写出来了,就变成了这篇像画卷一样慢慢展现在我面前的作品 很接地气儿很真实。这和很多年前在百家讲坛上看到揭秘红楼梦的刘心武老师感觉不太一样
      
      在这个小院儿里我最喜欢做饭的小师傅路喜纯 作为看客我觉得他的心灵真是纯良美好,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其实每个人物都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怕我们不在一个时代,哪怕我们现在的大家属院里面人们之间没有那么亲厚的感情,我们还是能在身边找出像詹XX【名字忘记了= =】一样大嗓门儿无比热情却总是说话得罪人的大婶儿,也能找出像慕樱那样总被当做茶余饭后谈资的传奇女性,还有荀磊冯婉姝等等一大堆普通或者不普通的人。。。
      像一杯好茶一样耐人寻味。下次有机会去一定要看看钟楼甍脊是不是真的像书里写的那样缺了一个兽头。
  •     一开始,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目录。每个目录都有小标题,引人入胜。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讲的是一天内的事情的书,一开始还奇怪,怎样可以把一天的事情写成300多页的文字,看了之后发现插叙补叙成了主流,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但是不叙述又让读者不知所云。
      值得夸奖的地方在于文章京味儿很纯正,心理描写传神,让我这个九零后穿越到了那个不平静的80年代。但文章不足的地方在于,让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看到中部的时候,有点丧失兴趣,因为描写繁琐的缘故,或许因为这个故事注定没有结局的缘故,抑或是编排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缘故,总之我是撑着看完最后一页,也只能得出个描绘了北京市民生活大杂烩的结论,没有太多的感慨。
      时代已经到了现在的21世纪,和当初钟鼓楼下四合院的生活差别太大了,看这本书对于当代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复古怀旧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      说到时间,生物学家会告诉你,人的一生会经历,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然后迈入坟墓。历史学家说,在历史的长河里,群雄逐鹿,朝代更迭,必然从分封制、封建君主制走向民主共和制。政治学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选举。父母总会跟我们说,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眼前,莫“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偶尔也会觉得时间总是在我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悄悄溜走,。睡觉要时间,吃饭要时间,上厕所要时间,聊天上网也要时间。
       从上述对时间的看法、态度,我们似乎都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时间是没有尽头的,也看不到源头的。时间是无限的,但每个人的时间有限的。如果比如时间是一条河,那这些看法无非就是在丈量这条河的长度。用物理的角度看到时间,这样的看法就是用纵向的角度看待时间。那么我们用横向的角度看时间呢?
       刘心武的《钟鼓楼》用了一本小说讲诉完一座北京小四合院一天的故事。每个章节都讲诉了两个小时内,故事里的人物遭遇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时空方盒,方盒相遇就会产生一次碰撞,产生一段故事。一位技艺极佳却不愿被人揭开身世的厨子,一个暗恋隔壁风度翩翩的留学生的女大学生,一个合作伙伴被挖走的京剧女演员,一个愿意上公共厕所的局长,一对关系并不融洽的婆媳,一个坚守自己修鞋摊的老师傅,一个偶然闯入的混吃偷表的小混混……似乎他们之间并不会太多的联系或交际,但因为一个四合院,因为一户人家的婚礼,他们的时间、空间有了交集,在同一时间点汇集了,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个地点里。钟鼓楼历经了多少朝代更迭,风雨洗礼,见证了北京城的种种变化。这个小小四合院一天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千年风云变幻中的沧海一粟。但这短短一天却能改变许多人的命运,时间走向。
       每个人不过是这个时间海洋中小小一粒尘埃,但正是这些有着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尘埃沙粒构成了这个时代,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某种特性,每一粒沙都是这个时代某种特征的缩影。
      如果我们把时间看做一个一个的点,每一个人的生命是一条线,每个点都将有无数条线在此交叉,然后分道扬镳,也许又会在下一个点相遇,也许永远不会相见。在同一时间,我在骑车,另外一些人也许在等车,也许在进行一场美妙的约会,似乎没有交集。但也许在下一个路口我们就擦肩而过。德国哲学家在他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里说过,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文化上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各个地区似乎都各自拥有自己的时间空间,似乎没有交集,没有碰撞。但横向的看这段时间,却有着如此多的巧合。但在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下,各个文明又在时间的推动下,各自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
       我有时候会思考,是否有一个人跟我一样在思考着是否有一个也在跟我一样思考着……但我们又各自生活在各自的时空、圈子、环境。似乎有交集却永远不会相遇。生活、生命不也因为这时间的横向不确定而可能变得丰富多彩,充满可能和奇迹。
      
  •     看了《钟鼓楼》还以为作者刘心武是北京人,看了介绍说是四川人。82年北京胡同的一场婚礼,穿起了这么多人的形象,而且个个饱满,每个人的性格、历史成因、当前状态、心里活动都刻画得非常生动,一组人物群雕。我也仿佛回到了西单大杂院儿,回到学龄前~
  •     用一部书来描写一整天,这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选题,作者做到了。
      
      1982年12月12日,鼓楼下胡同中,老中轻三代十几个人物活灵活现,以一场婚礼为轴,徐徐展开一幅北京底层市民生活画卷,好似一张文学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设想一下,在80年代初,社会资源仍很欠缺文化条件仍不丰富的情况下,作者却创造出这样生动的作品,无论是立意、结构、写法都不拘一格并有所创新,实在难可贵,从这个角度看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实至名归。
      
      但是,就像我们经常在一些古书的前言中看到的那样:
      
      作者受到时代局限,难免将自己的主观立场带入作品当中,读者认真鉴别。
      
      我认为这本书也有这样的问题。
  •      断断续续,两天前终于看完了《钟鼓楼》。大开大合的故事架构并没有让我觉得松散。反而我认为正式因为每个支线上人物详细的背景、生活环境描写才成就了“小人物、大世界”,成就了这部作品。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北京钟鼓楼附近一处四合院,以薛家二儿子新婚摆酒为主线,一天各时辰为分界,串起很多不同性格的人和他们平凡但又刻着鲜明的时间印记的人生。
      
       语言流畅幽默就不必赘述,特别喜欢的就是那种嚷嚷着的北京腔。
      
       钟鼓楼附近,曾经的商业区、现在仍在的四合院里老北京人和新兴人类们生活细节,就像电影一样在眼前播放,很世俗,很琐碎,但是那些鲜明的时代特色又让它们变得厚重。与其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一部纪录片,刘心武先生在尽力用文字记录从清朝到80年代新中国的点滴,包括衣食住行特征、心态变迁、价值观冲等。很多民俗已经不复存在,我们或许只能通过刘先生详细的描述窥得大概。另外,看到上层、下层人物在历史大潮中,起起伏伏,最后大浪淘尽,各自落得的不同人生结局,还是不得不感叹,就像面对汹涌的黄河水我们无能为力一样,做不了时代英雄的我们,或许只有随波逐流的份了。
      
       发现自己开始理解和包容那些性格奇怪的人,就像书里展示的那样,在那种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经历下,每一种性格的形成都是“合情合理”的,不管它多奇怪、多矛盾。一切都是环境使然。这么一想好像也不必为了与自己三观不合的外人置气了吧!
      
  •     第一次写书评,见谅~
      
      同样是一天的故事,之前看过“达芬奇密码”,那个脚步更紧张,节奏更快,有种心跳加速窒息的刺激。
      在老城墙里,一天从见到日头,到日头西落,大人物、小人物,院里院外,小四合院里的每个面孔,详尽可见,根本不用头脑的额外描绘,就是活生生在眼前的,像电影,有张有弛,很舒服。
      
      一本书,写了历史,写了风情;画了建筑,画了人心。。。
      
      讲述了钟鼓楼的传说,比旅游团里的导游说的不差,其实我还是觉得这样的讲述更真实可信,尽管有着神来之笔的味道。
      那个时代婚娶的习俗,是过了文化大革命的闹世,注重传统礼节,也引进了新鲜花样的时期。一个有规模的活动,能看出时代发展的痕迹。
      如果没有游览过钟鼓楼,看了也许想来看看;即使看过了钟鼓楼,更是想来重温一下它的韵味,对照笔者的字迹,寻找京城一日平凡的足迹。
      人心隔肚皮,参加婚礼的心态亦有不同;为人处世,生活态度各不相同,一件事的处理心态尽显;总之,是生活的态度。
  •     看欧洲杯需要抵抗睡眠,调整时差,有时不想睡,有时想睡而睡不着。于是读书打发时间,一个欧洲杯下来,看了四本书,分别是:吴思的《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杨绛的《我们仨》、刘心武的《钟鼓楼》和王晓方的《驻京办主任》。几本书看下来,各有所得,各有感触,最喜欢的是刘心武的《钟鼓楼》。这本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文学奖”系列的一部,暗红色的封面,已经买了很久,当时是因为刘心武先生评红楼火爆的很,对刘心武先生有点好奇,所以买了一本,但是一直没有时间看。这次看完感慨良多。
      
       我对钟鼓楼的了解最早是从何勇的那首《钟鼓楼》而来的,“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那是我钟爱的一首歌。遥想当年魔岩三杰在红磡开演唱会时,何勇父亲那段三弦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虽然从此后何勇不再有新专辑问世,只有星星点点“发疯”、“点火”、“复出”的新闻,我还是觉得他这辈子已经行了,只凭着《钟鼓楼》这首歌就已经名标青史了。
      
       而我对钟鼓楼的喜爱不只是从文艺作品里来。2001年,我人生第一次出差,第一次到北京,住在我单位当时驻京办的招待所,记得在小经厂胡同里面,从北京站坐104路到方家胡同下。北京的胡同名扬天下,当我真实的在里面转悠的时候感到莫名的激动。由于我是途径北京去四川公干,在北京只能停一天半,第一天我按照一般第一次去北京的人的习惯,坐游1路去了长城、十三陵,剩下的半天因为要准备去车站,我只是早早去了天安门,站在毛主席像下面激动了一下,就赶着回招待所了。等我收拾好行李,碰巧有个同单位的高级领导也要去四川,和我一班车。他告诉我可以跟他打车走,不用挤公交了。于是我原来安排在公交车上的时间空了下来。我决定在附近转转。我本来就是很喜欢转悠的人,而北京对于我来说是梦幻般的城市,有机会在胡同里面穿梭已经很兴奋了,于是顺着胡同穿来穿去,也不去辨别方向,只是信步而走,突然抬眼一望,我的天,竟然有这么高的古建筑!近前一看,原来是钟楼!钟鼓楼的名字在脑海里回响多年,竟然就这样遇见了!我抓紧时间买了门票,登上钟楼看看。钟楼的确很高,里面的楼梯很陡,记得当天虽然人不多,但是也有一些游客,我赶时间,于是急匆匆的冲上去,也累的够呛。在上面四圈一转,北京城也看了一小半了,当时也是热血澎湃啊。下了钟楼,又去鼓楼,鼓楼当时正在维修,不对外开放。但是印象很深的是钟鼓楼之间有个小广场,那里面的人们就和何勇唱的“一模一样”,当时感慨何勇的才华了!
      
       而读了刘心武先生的《钟鼓楼》后,仿佛回到了在钟鼓楼下流连的那一天,刘先生竟然用区区一天的时间讲了那么多故事,而且如80年代的北京回忆录一般的真实。使得人一本小说读下来就好像喝了一碗豆汁那么舒坦,虽然我没喝过豆汁。当然,小说写的好,主要在于它本身的思考以及诱发我思考的文字。作为70年代生人,有些事情自己没有赶上,但是也听的不少了,看完这本小说,又有很多新的认识,真是感激作者无私的奉献他的领悟、他的心得啊。
      
      
      
       如果再有机会去北京,一定要再去钟鼓楼看看。
      
  •     小说用着特别的手法,仿佛给每人都立个传记,再附上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建筑艺术、文化历史,体现出作者极高的文化内涵,把读者带入到这样一种氛围:真心去感觉和思考自身产生的历史感。不过,小说有着明显的政治取向和意识形态,作者喜欢跳出对于故事情节发展的叙述,插入大段大段的自我论述和哲思,让人觉得有损故事的阅读趣味,甚至有着明显的政治说教性,个人觉得这些议论有过多之嫌,会使得纯粹的文学艺术质感大跌。可能也是由于当时的文化环境所影响,这种语境应该大多数80年代初中国主流文学作品的印记。
  •      如果你爱北京,就读这本书吧,它会向你讲述老北京的故事,使你对它多些了解;如果你不爱北京,也请读这本书吧,它会还原一个朴素可爱的北京给你,试着改变你的看法。
       全书的叙事结构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沿着主线缓缓讲述着每一个人物的故事,渐渐使你看见了老北京的全貌。
       书后更收录了《班主任》和《如意》,后者将介绍你所不了解的一类人的典范——简单、朴实、细致、坚强。
  •      短短一日,描绘了钟鼓楼附近的形形色色的人,有搞文的的、唱曲儿的、开车的、卖货的还有喜欢吹牛的、爱占便宜的,是一个社会最最平凡的人的集合,但是每个人都描绘的很到位,让你看到的不仅是他的职业和他的行为,似乎可以看到他的处境、他的想法,甚至不由自主的想到,如果自己被描绘在书中,会是哪个角色呢?
      
       在八零后的我看来,八十年代是个机会很多,发展变化很多的时刻,一个理想的年代。但是,这是我们回过头去看的感触。真的身处其间,看看这些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可能并不是那么美好。一个观念剧烈变化、思想澎湃的年代,人们更多的是有些迷茫。
      
       北京作为首都、心脏,人们对他的理解和向往都是那么高尚、伟大和美妙。但是当乡下姑娘杏儿真的走进四合院,走进荀大爷家的大杂院,才发现其实他们的居所,他们的生活未必好过富裕的乡下。这和今日“北上广”每日耗时几个小时上下班的人们差不多。大家都觉得“北上广”好,但是身在期其中才知道其中的苦辣酸甜。
      
       薛家的一场婚礼让各类人等依次上场,看社会中下层的人们是如何表现着各自的情绪和作为。为了结婚而结婚的薛家老二,还有那个抓住机会的新儿媳妇心中有怨却善良的大儿媳,不在乎脸面的卢宝桑,热心却总是的得罪人的詹丽颖,大家看着觉得生活美好的“角儿”澹台智珠,爱吹牛的海奶奶,不爱出头的海西宾,淳朴的杏儿,认真努力的荀磊等等,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积极向上、认真生活的路纯喜。
      
       也许,不论在哪里时代都会有形形色色的人,都会有各式各样的事儿。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甚至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你都可以在你的身边找到《钟鼓楼》所描写的人物,只是,他或者她可能穿的更时髦、用的更现代化,但是他或者她的思维、他或者她的行为其实都没有变。
  •     感觉这本书构思很巧妙,它描写的是一个很小的时间段内的事儿,不同角色的不同故事相互穿插,给人看电影儿的感觉。不知为什么,令我想起了穆斯林的葬礼,可能都给了人一种历史感吧。。。。看这本书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是路喜纯,他得不卑不亢,正义与善良。最让我欣赏的是他得生活态度,喜欢创造美,用宽容创造美。当他受了卢宝桑的侮辱,但后来仍未卢宝桑辩护时,我想,这就是人格魅力吧。人格魅力并不是因为你的身份地位、学识修养而存在,人人都可以有人格魅力,只要你愿意······
  •     对于我来说,最开始知道刘心武当然是因为他在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当时的感觉就是这老头子很娘炮,一点儿没有男人的感觉,也就只能嚼别人剩下的馒头。而我妈的说法是,刘心武堕落了,写不出自己的东西,靠当“红学家”混饭吃了。所以我们感觉的区别就在于我妈读过他早年的一些作品,所以还曾经有过不错的印象。
      读这本书只花了几天时间,不像同期在读的史记选,一天读不了几页。主要还是因为故事讲得比较好,人物性格都比较鲜明,故事也抓人。但是缺点就是有一种堆砌感,并不是所有人物联系都那么紧密。其实我最想说的,还是书中提到的这种“历史感”。
      成书时间是1984年,离我出生还有5年。写的事情是1982年,正处于那个很多人记忆中的美好的80年代。于是书中的一种基调就是万象更新,虽然带着来自不同时代的或好或坏的痕迹,但总的方向是向前发展的,有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奔向不可预知的未来。然而将近三十年过去了,当我读到这样一本书的时候,感觉就很像听到黄舒骏的“改变1995”,是一副当年各种情况的速写。这可能是对于“历史感”的一种解释。
      另一个思路是由书中人物出发的。最喜欢的人物,大概还是路喜纯和荀磊。其实两个人的共同点很明显,就是德才兼备。其实越往后看我越对他们在现实中的存在性表示怀疑,可能是“以今度古”了,觉得怎么会有那么纯善的心灵。他们那一代年轻人,大概是比我父母还要大个几岁。到了我出生的那一年,他们应该也不超过30岁。在当年的风波里,那样纯良的人,是如何自处的呢?当然也会想到的是,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他们现在又会在做什么呢?路喜纯是不是已经成了某高级饭店的大厨,或者已经有了自己的店?荀磊是不是已经成了外交部里的官员呢?抑或已经移居国外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否还保持着当年那高尚的品格和纯净的心灵?
      由此想到,其实我现在的年纪,和当年的荀磊,路喜纯又相仿。再过三十年,我又会在哪里,在干什么,会是什么样子?到那时如果再看现在写的东西,是会庆幸自己没有变呢,还是会嘲笑自己当年的幼稚?
  •     发生了在一天的故事,每个人却那么不同。各有各的欢,各有各的忧。何尝不是,每个人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不断向前,或许某个时候有交点,这就是缘?亦或许永远只是过客。生活百态,你是主角,也是看客。也许就是生活的未知让生活丰富多彩吧。
  •      1982年12月12日,那天还不足周岁。
      
       就在这一天,在老北京城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老百姓的日子波澜不惊的过着。有的忙着张罗婚宴,有的在钟鼓楼墙根底下晒暖,有的在街上闲逛。他们过着踏踏实实的日子,沉浸在爱国爱党的幸福感之中,为未来的生活和日子做着努力和尝试。每个人没有那么富足,却有着简单的幸福感。
      
      
       虽然有着种种的阻力,但是新一轮的太阳正在缓缓升起,努力的破冰,他们对将来充满着期待,虽然现在生活中有些不正之风,但他们相信:一切将越变越好,今后的五年、十年将是更加美好、更加公正。
      
      
       顺心的不顺心的,时间的潮流推拥着所有人向前走,喜怒哀乐好人坏人不一而足。
      
      
      
       作者身处这个时代,想写出其中的历史感与厚重感,没有跳脱而出的全局观感,只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然留下鲜活的日子纪实,却难有历史性的公正客观描述。明显这类书写,没有《万历十五年》那种大历史感,仅仅局限在之前与之后五年的视野,非常的局限。
      
      
       但是本书作为一个见证,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个时代——那时人心的淳朴和厚道,透出的那股憨实劲,日子的朴实和凭借知识能力能够取得一席之地的公正。
      
       然而四合院已经随着北京城的拆迁日益减少,简单生活中所透出的那种朴实,也渐渐随着国家疯狂的跨越式发展,消失殆尽。
      
      
       如果他们知道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会作何想?时间就停留在那一刻,每个人充满着希望;还是愿意亲眼见这种种离奇的变化,亲历着从未停止的阵痛。
      
      
       有些美好,怕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      现在还有谁会看到12月12号的第一反应是西安事变?还有那个青年为学武术而扎在老人堆里?还有那个城市的孩子会渴望一顿婚宴?
       小说的时间是1982年。30年过去了,有多少传统已经消失不见,技术的潮流把那些久久不变的联系冲散。当我们再借此书回看改革开放之初传统与时尚的惺惺相惜时,可否重拾了点滴的古老智慧呢?
  •     1.关于刘心武:
      
       知道刘心武其人,是前些日子亲戚托我买一本最近刚出版的,将他重新推上红学研究风口浪尖的《刘心武续写红楼梦》。那时对他的名字不甚敏感,只觉得有些耳熟,后来才想起,曾在电视里的“百家讲坛”栏目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上与这位面容富态、肥头大耳的作家有过一面之缘。我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了解到了他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钟鼓楼》。我知道其人其书的时间甚晚,无外乎是因为年轻时虚掷青春、荒度时日,将大好的光阴用在了现在回过头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而培养起阅读的兴趣,才是近两年间的事情。
      
      
      
      2.关于《钟鼓楼》:
      
       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原因(虽然早年的日志中有所提及),我对北京这座城一直充满了向往。曾经有一位在我人生道路上有过特殊启蒙的人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对我说:从文上北京,经商到上海。短短十个字也在那样的时刻令曾立志成为一个伪文艺男青年的我,对皇城心摇神驰。从爱上了阅读开始,便读了不少发生在北京城里的故事,巧的是这些故事大多是发生在动荡的文革前后的市井小人物身上的,和本书差不离。
      
       诗人北岛在描写幼年北京生活的,半自传式散文集《城门开》的自序中这样写道:“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人们。”关于这本书,我特地选了封面粗糙质朴的那个版本,和《城门开》一样的朱红色的书皮,是烟云京华的颜色。每次翻开书卷,都是推开历史的城门,朝着上世纪的皇城漫溯。有些人爱把这本记录了北京市井老百姓普普通通的一天的书比为北京风情画,或是现代“清明上河图”,而我觉得它更像是一张泛了黄的旧照片,每一次的阅读经历就如一场使照片里四合院中的花鸟鱼虫老少男女流动、活泛儿起来的光阴逆旅。
      
       这本书描写了四合院里的一场婚宴,虽只是人生中的短暂一瞬,只是历史长河里的星光一闪,也让我看到了老北京胡同里,寻常人家的人性光辉。这是本很有历史感的书,每个出场的市井百姓,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他们渐次在婚宴中登场亮相,各司其位,身上印刻着岁月变迁留下的痕迹,尤其是经历了风云激荡的那十年。整本书始终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东西在里边,是不管是什么时候去阅读,都能点亮前行道路的温热的那一点东西,让人在黑夜中摸索的时候也会觉得温暖。
      
       读这本书的时候,常会想起小时候在大杂院里的生活。那时候还没有普及电脑和互联网,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玩具,院子里的小朋友每天最期待的,莫过于饭后的相聚,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捉迷藏啦,老鹰捉小鸡啦,木头人啦,瞎子摸痰盂啦,等等等等,我们开动幼稚的小脑筋,变着花样地玩儿,利用院子里的每一寸土地。直到天黑透,楼上楼下传来了大人或亲切或着急的催促,我们不得不各自回家,临别时不忘约定明天继续玩某一个游戏,或者我一定要在弹弹子的比赛中赢过你之类的,这才悻悻地分别,坐到书桌前,拿起铅笔钢笔圆珠笔,郑重其事地写作业。那时候的邻里关系也是像书里边描写的那样好,一张张笑容满面的亲切的脸,虽已老去,但想来仍让人觉得窝心。原来,那些美好的记忆,自己从未曾忘记。
      
      
      
      3.关于结局:
      
      在书的结尾处,刘心武并没有给出书中任何一个人物所谓的结局,他在最后提出了对这些人物人生的一系列猜测后,让全书戛然而止。我最关心的人物命运,是那个在爱情观上走在了当时甚至是现在的前沿的中年女性慕樱的命运。不仅是因为她与母亲同姓,也是因为她那对待爱情的超前观念。她和齐壮思的爱情能缔结出丰盈的果实吗?或者当她有一天看腻了齐壮思的风景,觉得一切都不再新鲜,是否又会再度启程,展开第四场旅行?
      
      
      
      4.关于钟鼓楼:
      
      钟鼓楼高高地屹立在京城北面。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
      
      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时间在流逝着,而钟鼓楼将永存。
      
      除非发生天灾人祸将之毁于一旦,它将亘古地注视着每一个人的命运,以及脚下这块饱经风霜的大地在岁月历史中的变迁。
      
  •      可以说最开始接触刘心武先生是在百家讲坛中他解读红楼梦,但这并不是个美好的开端。一集集评讲听下来,似乎一整部红楼梦只为写一个秦可卿,了解所有人物的命运都必然与这薄命红颜相密切联系。这种带有抵触的情绪在当代文学课上有了缓解,真正改变我想法的是阅读了他的早期作品《钟鼓楼》。
       《钟鼓楼》是一部带着京味的作品,也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一。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平民生活气息和作者对老北京的热爱。全书同样运用《茶馆》中的人像展览式手法塑造了众多人物,侧面描写透露出了浩劫之后的中国及中国人的两重世界和那可亲可乐的民俗民思。
       透过每一个人在一天之内的言行及背后延伸的故事,串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更恰当的说是一段时期甚至更长时段内中下层人民的心理,及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刻思考总结。比如书中的新娘子潘秀娅,她的婚礼是整部书的核心环节,带出了其他的故事情节。围绕着她的择偶、置办婚礼等,我们看到了很多到今天仍很有现实价值的问题:她是个实际的姑娘,在她的想法里没有所谓的爱情至上,而是单纯地为结婚而结婚“在她能够得着的范围内,找一个尽可能好一点的对象”。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她找到了门当户对的薛纪跃。而在她的工作和置办嫁妆过程中,她的小市民心理又是如此现实。这就不得不提到那场不堪回首的浩劫,最惨痛的教训也许应该是那一代年轻人的打击,扭曲的价值观甚至缺乏价值观是很多青年市民的普遍思想状况。作为一名站柜台的售货员,潘秀娅有着售货员的一种很微妙扭曲的自负自重心理,这是对自己自尊的一种夸张维护,但同时也是让大多数顾客不舒服的服务态度。针对此,作者也进行了精准的分析批判。特别在置办新居时,她的“宁要小羊头,不要大牛尾”,看似精明强干实际不过是种小市民的虚荣心。书中众多人物丰满而亲切,我们总能在身边找到更多的“潘秀娅”,一位单相思的女大学生“张秀藻”,一位惹人厌烦的热心人“詹丽颖”……不一而足。
       总而言之,值得推荐阅读!
  •     我的书架上有不少的书。但是当我闲暇无聊的时候,想随手挑本书来看看的时候,每每总是拿起这本《钟鼓楼》。
      记得小时候总是喜欢看那些故事情节很重的小说,比如郭敬明的《幻城》,看这种书只是为了获得一个故事结局。当你看完这样的小说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次拿起这本书,只好把丢到书架的最不显眼的地方。
      年纪越来越大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在变化,不在停留在幻想的阶段了,变得很实际了。而《钟鼓楼》就是讲述这样的实际的。
      有时候,我会想,一个人能将生活百态讲述的这么栩栩如生,这么活灵活现,该是一种多么伟大的能力呀。
      看完这么书,你会多生活多一些理解,会对人际关系多一点思考。你会成为钟鼓楼下的一名普通的人。
      为什么乐于助人的詹大姐却总是找人讨厌?
      为什么一个技术站长去有着截然对立的双面性格?
      如果你对生活感到很无助,看《钟鼓楼》吧。
      如果你不能很好的处理好与人关系,同样看这本书。
      如果你是我上面所说的特别注重故事情节的人,那么我奉劝一句,这本书不适合你,因为你没有耐心把这本书看完,即使它不厚。
  •     反应历史的足迹,同时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所思所感,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有些人在时代的潮流中渐渐的褪去昔日的豪迈,有些人则坚强的走下去,我们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读到四合院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神秘,我努力想象着神秘的四合院,可是,他们似乎真的远离了?我甚至想问朋友,你在北京还能见到四合院吗?现代化走进,四合院,伴随着时间,走出了我们的视线,离去
  •      其实最开始知道刘心武还是在和同学讨论红学的时候。那时候对刘的印象并不算深刻,研究红学的学者很多,无论是文采还是见解抑或纯学术理论研究刘心武都算不上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是四周围同学都愿意借阅他的书籍,很是不解。
       那么现在我想,与其红学学术研究者的身份相比较,我更喜欢他小说家的身份吧。
       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脑子忽的就一片蓝色。往下看,是朱红色的开着的拱门。然后一条笔直的大道向刀一样割开这个偌大的北京城,分截成一个一个四四方方的框架,每一条胡同都循规蹈矩。人像是不经意见洒上的墨汁点,不仔细看,几乎都看不出它在悄悄挪动,一分一秒都是不同的构图。院子被遮掩在高大的绿绿荫身下,看不见那里上演的故事。这是去年去来北京和恋恋历经千辛万苦爬上鼓楼后移入眼帘的第一幕。稍后在导游的柔和的声音中我们发现,北京城果然如同地理书上印刻地图一般,四四方方规规正正。
       20年前的刘心武,和20年后的我一样吧,曾经站在这张朱红色的门前,俯视着这个北京城和它的故事。
       唱KTV的时候必点曲目是十年,早很多年前就把它唱得风生水起。可是一直不明白MV中的陈奕迅在哭些什么,就算这其中伤感的气息容易让人沉重,但是对于那时的我们,或许可以把那些情绪称作是“青春期莫名的忧伤”吧。时间这个词,太过神秘而强大。许多人想定义想解释,更多人选择避开不谈。北京城里一个小小四合院里的一天的跌宕起伏是时间里最小最小的波纹,晃荡着晃荡着就不见了。读钟鼓楼,我不是看了一个小故事,我是读了这20年。
       不想去分析人物、表达手法、叙事风格之类的。像刘心武一样,就静静的沉浸在过去的时间里好了。当时做了一场穿越的梦。《钟鼓楼》或许只是要给人一幅画、一个记忆,关于曾经的北京,关于刘心武的北京。
      
       日月如流,寒来暑往。20年里朱红色的们开了有关,目睹了多少个或悲或喜的故事。钟鼓楼不倒,站在这片沉寂的土地上,继续等待着下一个20年。
  •     当水漏里的水一点一滴地流下,时间正在悄悄离去。无声无息地,不知不觉地,它走了,我们或者长大,或者老去。   钟鼓相伴,相依相偎。以前的岁月,晨钟暮鼓;以后的日子,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一胖一瘦的组合,在挺立中展示着一段岁月,记载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从卯时到申时,一本书只写一天,一天却也能构成一段历史。书里每个时辰都要出场一位或几位人物,每个人物都要点出一件事或者一段感慨。最终以什么是时间结尾。感觉像是一生的浓缩又像是一段压塑板的轮回。   什么是时间,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是圆形还是射出去的箭?是直线还是飞奔的宇宙飞船?我倒是想它是圆形,是飞奔的宇宙飞船。   圆形的时间,收尾相接,便是轮回。我喜欢的是走一段路,再回过头想想过去,把现实和回忆相接,把未来和过去相连。这样的人生说不定才是别有风味的呢。圆形的时间,可以不必太痛苦,在遇到挫折时,可以从容跳过,碰到巨石,可以坦然绕过。或许这就是水的妙处,古人用水计时,我想不仅仅是因为它方便准确吧,水原本就是时间的载体。孔老夫子不就在川上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还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时间和水都是至柔至刚之物,或许他们以前本就是一家吧。   飞奔的宇宙飞船,永不停息,永远向前,时间也是这样吧,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的事物总是蓬蓬勃勃,发展迅速。当年轻一代已经成长,他们需要的便是这飞奔的时间吧,精确到秒,甚至精确到更小。或许唯一古老的便是来自前辈的助推力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点更高,目光更远。   无论是圆是方,只箭簇还是宇宙飞船。时间的本质不变,也永不停息地再流逝,浪淘沙,时间淘的便是人吧,公平的时光因为个人的态度不同,而把人群分类。课最终都归于尘埃,尘埃又终将聚成一束。   时光流逝,以历史的化身永生。钟鼓相偎,以遗迹的形式存在。我们呢?是如同写在沙滩上的字迹随流水而去还是如大石刻碑上的篆刻,渊源流传。这就要看我们自己的造化了。   晨钟暮鼓已远,只有钟鼓依旧不离不弃,在老北京那里矗立着。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     很喜欢这本书。他可能写的只是那个时代的故事,但是,人情和人性却绝对现在也是一样。
      这本书肯定有作者的巧思,把林林总总的人物安排到一天的故事里轮番出场,热闹,悲凉,回味。
      都是北京城里的小人物,读起来都感觉带着老北京城春天沙尘暴的土腥味。不是贬低,而是太写实了,几乎每个人物都跃然纸上。有不好的人,但是也都让读者恨不起来,也有好的青年,但是因为阴差阳错没有那么顺利,就像对身边的人会怜悯一样觉得心疼。但是那里面抱着自己生活信念的人,就不是让读者有感而发了,因为它可以给我们输送正面的力量。
      
      现在的社会新闻,有几个会注意这些个底层小人物的感情和感受?现在的小说,不是拿富二代官二代,歌星明星的隐私绯闻炒作渲染,就是现在活着历史上非富即贵的生活探秘。小人物就像吹过的沙一样,吹过就吹过了,一起一落没有踪迹,没有人会注意。但也就是这些个小人物的世界就是你我的生活,他们的悲欢喜乐最能激起读者的共鸣。
  •     自然流畅的语言,新颖别致的构思,众多的人繁杂的事,全都浓缩在一个四合院内,一天内,一个舞台,一根线,牵扯出铺设开,值得咂摸再咂摸。
  •   他要是敢不加入主旋律,肯定也得不了茅盾文学奖
  •   主旋律的部分加得挺自然一点儿也不突兀呀,而且感觉还挺朴实的。
    写那个时代刻意把主旋律挖掉不写才奇怪。
  •   呵呵,谢谢夸奖咯~
  •   厄,谢谢师姐。
    怎么都来干这个。。。
  •   因为书没看过,不知道说什么好
  •   看完之后没有多少感觉,只是觉得作者在那短短的时间里将各色人物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刻画了一遍,这种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还是很值得借鉴的,其余的感觉乏味,可能是我的积淀太浅了吧。
  •   可能有些来自地理和土语的亲切感是当地人才有的。
  •   这么多年过去了,北京的风俗习惯和言语都有很大变化。现在读起来像是读历史,很遥远啊。不过有些历史积淀的东西倒是很亲切,比如“丫”。哈哈。
  •   不错。挺喜欢刘心武描写上世纪80-90年代初期的那些小说,很真实很接地气。曾经买过他的一本小说集,最后一篇就是他写的《秦可卿之死》,刘从研究红楼梦开始渐渐走火入魔。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