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

出版时间:2003-0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美)梅尔维尔  页数:586  译者:成时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小说本文根据美国西北大学纽伯瑞图书馆一九八八年出版的《赫尔曼·梅尔维尔全集》第六卷译出。该卷编煮 哈里逊·海福德、赫歇尔·帕克和G.托马斯·谭赛尔三位于教授。译文中大部分注释系根据企古典文库本由哈罗德·皮佛教授编订的《白鲸》卷的详注摘译或编译……

书籍目录

鲸鱼一词探源第一章 幻景招人第二章 打点行囊第三章 鲸鱼客栈第四章 百衲被子第五章 早餐桌上第六章 街头所见第七章 教堂遐想第八章 讲坛种种第九章 借古传道第十章 得一知己第十一章 竟夜长谈第十二章 概述身世第十三章 借车上路第十四章 南塔克特第十五章 美味杂烩第十六章 这一条船第十七章 如此斋戒第十八章 画押上船第十九章 预言生疑第二十章 全体出动等等

编辑推荐

   其他版本请见:《白鲸》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社编辑出版了一套工程浩大的“世界文学名著文库”,该文库由200种图书组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我们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从文库中挑出一批最受读者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这些名著系由冰心、杨绛、朱生豪等著名翻译家翻译,以优美流畅的译文再现了原著的风格,并配以精美的插图,称之为“名著名译插图本”丛书。希望这套丛书成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奉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珍贵礼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白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从寒假开始一直在看这本书,断断续续花了有两个月的时间。有时狼吞虎咽,有时逐字逐句终于看完。真的是一本巨著啊,一百三十六章(算上结尾),看完这么多的内容,忍不住吐槽一番,聊表纪念吧!
       麦尔维尔大大这一生也可谓是风起云涌啊,做过水手,斗过生番,捕过鲸鱼,搞过学术。真的是文武双全,以实玛利只是麦尔维尔作为一个观察者和研究者的一个方面,而亚哈船长,斯塔布二副,斯达巴克大副,魁魁格等也可以看作是他精神性格的不同方面的化身。、
       回到内容本身,这就是一本最全面,最浪漫,最具有色彩的捕鲸行业的大百科全书,虽然有些内容读起来有些索然无味,比如描写提炼鲸油的那一部分,催眠的效果相当不错。但描写捕杀鲸鱼的过程写的着实引人入胜,精彩绝伦。比如那些抹香鲸的残暴可畏,斯塔布的乐观勇猛,比普的胆小怯懦,亚哈的独断专横而又自信坚定,读起来很是过瘾。人类也好,动物也好,甚至是那些神话人物,最受尊敬的往往就是高大勇猛,自信坚定,会天然散发出一种高贵气质的形象。这些特点可以掩盖其余那些微不足道的缺点,比如亚哈船长,在前面的一百多章里面,关于他的描写没有占到多少笔墨,然而他的出场每每都叫人不敢直视。他那传奇化身的牙腿,鼓舞船员发誓猎杀白鲸的号召力,对白鲸日日夜夜的切齿痛恨甚至在梦中也不会消停,这些描写完全在为后面三章追击白鲸亚哈的无畏表现做着华丽的铺垫。
       在我看来,这本巨著体格庞大,但是脉络却清晰可见。以实玛利遇上了魁魁格,一同上了亚哈的裴廓德号,裴廓德号一路上猎杀鲸鱼,显尽神威,然而神威都是斯塔布,大个儿等一帮船员的,亚哈船长一直都在坚定着心中唯一的一个信念,在这中间穿插着对于捕鲸业的前世今生的介绍和对于那些商船以及英国,法国和德国捕鲸船只的讽刺和嘲笑。终于到了最后的最后,一直冷酷,孤独,奇怪的叫人胆战心惊的亚哈老头开始显示出他真正的勇猛,文中有一句话:一位伟大人物这时所释放的愤怒和痛苦要抵得上一个平庸之辈一生的痛苦。亚哈就像一位身先士卒的将军,第一个拔出利剑要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然而他手中的利剑与其说是沾了三位勇士之血的投枪,倒不如说是他穷尽半辈子精力来追击莫比的痛苦信念。这个阴郁而坚定的人是始终打不垮的。
       裴廓德号最终的命运怎么样了?我也不敢妄测,文中的象征手法用的出神入化,那一只衔走亚哈帽子的海鹰是什么意思?啄掉信号旗的也是它吗?最后冲向那慢慢下沉的信号旗的“从它那安筑在群星中的老家飞来的苍鹰”又是哪位?有机会这本书有些章节还是可以细细琢磨的。
  •     一点美式文字风格都没有,竟然读出了国内舔菊文的味道。。 最后惊心动魄的三战,特别像给我军指战员写的赞歌。。你能好好翻译那直白的句子么??
      
      太糟蹋东西了。。。。。。。。。
      不过从年份上来说也只能理解。。
  •     终于看完了《白鲸》,我不得不承认有部分内容我是速读过去的,我相信即使我是认真去读,现在肯定也都忘光了,最后三天的追击写得很紧张,只是那描述过程有太多的指代比喻,让读者一时搞不清楚当时的情景,直到最后亚哈船长被带进海里,大小船尽毁,我都不知道那条白鲸是死是活,这样处理意味着什么呢?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开始那部分以及最后的结尾,中间部分显得太过臃肿。随着无聊的航海日子一天天过去,一些细节的过程和专项的思考被一再放大,小说内容越来越脱离自身情节应该有的进程,开始无休止的学术探讨。从捕鲸过程,鲸的结构、分类、捕鲸的分工,捕鲸准备,股份计算方法,捕鲸船的构造,提取鲸油的过程方法,几乎成了一本有关鲸的百科全书。我怀疑这其中多少有作者卖弄学识的成分,这样的结构难怪出版时会有那么多的困难。
      
      除去这些不必要的叙述,这部小说仍然是值得称道的。在我看来如果作者真的在这方面再多多努力一些,应该会让这本小说更具可读性。不过从另一方面理解,如果把你丢在大海上一年半载,你肯定要找一些有趣的事情来做,哪怕编织绳缆,磨磨标枪,既便是孤独地坐在瞭望台上,也要保持一点诗意的精神,不然你能怎样呢?大把的时间,无尽的海水,会让空虚的人很快发疯。虽然作者不是在大海上完成这部小说,可他这样拖延的写法,从另一方面的确让我感受到大海上航行是一件多少苦闷的事情。
      
      想到美国有一种类型的电影叫公路电影,我想《白鲸》完全可以称为航海小说类型的力作,是否为开山之作很难说,我的阅读量太小,不可定论。作者无论从直接描写,还是用史诗一样的语气尽力形容,又或者大量援引圣经中传说故事,将大海以及有关大海的一切清楚地描绘出来,可谓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我想在那之后,也不会有人再有能力和机会记录人类以这种原始方式捕鲸的过程。毕竟现在捕鲸是一件被严格控制的事情,依据现在的科技水平,捕鲸应该改称为“屠鲸”更为合适,在人类的餐桌上只有少部分人还为鲸肉保留的一个餐盘,至于猎取香料,我想那更是不应有的行为。
      
      看《白鲸》会让我不自觉地联想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那条充满斗志的大马林鱼,我一直在怀疑两者之间是否也有一些共通性,它们都是同类中无比巨大一条,而它们的对手同样也是这一行中经验最丰富性格最顽强的老战士。他们和它们的命运被绑缚在一起,以彼此的存在呈现自己的价值,最终,圣提亚哥赢得了尊重,亚哈船长得到了怀念,白鲸和大马林鱼战斗到生命最后的尽头,证明它们的确是这片大海的主人,并以自己的方式留在大海的深处。没有一方是输家,正如海明威所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在这里同样适用于白鲸和大马林鱼。
      
      这种有关生命力量的叙述,总会让人感觉到振奋,它们就像一块生命的磨刀石,一次次不辞辛劳地打磨我们业已生锈的光阴,让我们有机会有那么几天活得很充实,很勇敢。
  •     对她的偏见
      一经彼此相爱
      我们那固执的偏见却又变得如此富有弹性
      这样的结果
      让我们难以言宣
      
      因为一旦变成过去
      深沉的思念是没有墓志铭的
      
      她要我陪她去环球旅行
      可是,要环球旅行干什么呀
      只不过经历过无数的险难后
      又回到了我们相遇的地方
      在那里
      那些我们还未得到的东西
      却始终摆在
      我们的前面
      
      我就照我自己的现状生存
      这已经够了!
      即使世界上在无人意识到这点
      我仍满足的坐着
      要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
      我也满足的坐着
      
  •     在未看的《城邦暴力团》里,张大春提到了一个颇为有意思的寻书来读的法子,便是上一本书中提及了某一本书,那么接下来就去读那本书,这样,就好似一场完全由概率和机遇做主的旅行,把自己带向安全又刺激的未知地方。之所以看《白鲸》,也正是因为毛姆在其读书随笔中曾经赞叹过这本书。这个理由已经足够驱动我了。
      如果就仅仅指本书而言,我并无太多想要说的话。一个不安分的人在捕鲸船上随着大伙儿于茫茫大海中飘荡碰运气,实则枯燥乏味的生活愣是被作者用各种关于海洋生物航海知识及相关研究的长篇大论给填充起来。虽然我内心有一个小男孩告诉我说“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但真正可以了解这些时,我的眼皮就开始打架,实在不感兴趣。至于白鲸的象征什么的,想要寻找,总是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的。找到了,征服了,故事就结束了。平心而论,这次阅读历程并不是很痛快的。嗯,当然,可能跟翻译也有一定关系。
      可是啊,这本不吸引我深度阅读的冷冰冰的书,却又在不经意间与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实情况碰撞在一起,迸射出了四溅的火星。有些火星划过虚空,还未来得及捕捉就熄灭了,这种体验是神性而隐秘的,无法言语,也当真只有自己阅读时才可接通。而我现在之所以想说点什么,则是现在突然把几件毫无关系的事情用《白鲸》给凝结到一起了。
      DH是我在拉萨认识的一名驴友,匆匆几面,至此之后并未焦急。时隔两年后的某一天,他在网上贴出了一张自己的照片,照片的内容是他坐在船上在海里航行,作为背景的天空是苍白阴暗的,作为载体的大海风高浪涌,他在照片下面说,“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想念我,也不用担心我,我很好,终于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每天和大海在一起,早上出海钓鱼,下午拿钓来的鱼去市场换酒回来,昨天天气很不好,浪很大,一条很大的金枪已拉到船边却脱钩了,但是我不伤心,一切都是大海给的,至少它还让我活着”。终于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这句话对现代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句子。当后来开始读《白鲸》时,主人公也是如此,仿佛是血管中某个阀门突然被来自海洋的温暖湿润的风给撞开了,然后就开始加强搏动,非要撒野不可。当我把《白鲸》和DH联系到一起时,就不禁在想,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否真的就是往海洋深处里寻?
      麦尔维尔显然更为冷峻些,他赞美大海,却用的是一种恶毒诅咒的腔调。我想,这与他本身的经历有关。未曾去到草原的人,会幻想在夏夜星空里策马奔腾,实则那时蚊虫叮咬令人烦躁不已,同样的道理,未曾在广袤的海洋中巡游过,又怎么能真正了解它的情绪。即便是麦尔维尔这样具有资深航海履历的作家,怕是也不能保证吧?但至少,他比一般人更看得更透彻些。海洋,如同宇宙一般,无情,无爱,置身于此,便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一切的赞美,实在来自人类的自作多情。这样看来,出海远航的生活,便不是因为那片大海,而是那片大海在自己内心的倒映。
      再说说我认识的一个师姐吧。也是在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她跟我说到了她的航海经历。曾经作为一名海洋生态学的学生,师姐也有过几次机会出海考察。因为我也曾坐着渔船出海的经历,所以正好可以与师姐的经历有一个对比。听完她的描述,我发觉对于出海考察的经历是因人而异的。我不愿提及自己的那点体悟,因为师姐一句话让我看出了差距。她说,当我们在海上航行时,便觉得和整个人类社会都脱节了。没有网络,没有通讯,没有除却船之外的现代文明及其衍生物。那种感觉,和置身于一个遥远星球相差何几呢?这样的感觉,在《白鲸》里能找到,在《冬牧场》里也能找到,大概就是一种寂静无声静默如迷的悬空吧。有些人会喜欢这种感觉,有些人会厌恶这种感觉,我不知道我属于哪一种,因为我始终离那样的生活太过遥远。
      这些碎碎念,在《白鲸》的锅炉里搅拌碰撞,磕掉内壁的钢铁,翻出新的形状。我知道我为什么这会儿又想写点什么了。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果然是因为天儿暖起来了,内心蠢蠢欲动。这种瘙痒也如一阵一阵的碰撞,火星四溅,烫而绚烂,短暂又持续着。
      跟海洋无关,跟结论无关,跟梦想那更是无关,只跟自己有关,
  •     原文啃不动的前提下中文版最终杀青。冗长的篇幅掩盖了具体的情节,怪不得被当时的英国报纸评为“最不适合儿童阅读书籍”。不是色情暴力,单单就是太长。严谨的英国人索性定性为这样的语言作品是误人子弟的英文亵渎。说她是美国十九世纪文坛的标杆实在不敢恭维,或许自己浅读无法体。恍然大悟原来美国人喜欢这种题材。
      
      说内容本身,题材还是足以吸引眼球。大航海的背景本身pass点无数婉约派。梅尔维尔以他丰富的航海经历为基础做了大量的文献介绍,诸如如何寻找鲸鱼,识别他们的类别和生活习性,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捕捉它们并最大限度地炼油。。。不过对于小说来说这些背景的扩充显得多余,如何提炼鲸油到鲸油的习性描写还是更适合编到百科全书,与内容显得有联系又无法融合,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好在人物的个性是亮点。船员们在捕杀生性爆裂的鲸鱼过程中表现的征服欲,不只是从事捕鲸人的品行,应该是所处时代的精神写照。老船长Ahab成功上演高帅富的逆袭,最终完成夙愿但也与白鲸同归于尽。梅尔维尔关注了人性的局部缺陷,或者某一方面的邪恶对其整个命运的影响。一条船上的领导者一丝固执付出的代价就是一船人的性命。Ishmael的名字出自圣经,以为被驱逐的人,他是唯一的幸存者,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并非偶然。总之,在梅尔维尔的心目中,Ishmel强于他人之处在于他的修养,对未知事物审时度势的处事方法。他得到了命运的关照,但他的融入感不强。
      
      白鲸是个神奇的大物,有人说它代表大自然中神秘而不可征服的规律。他巨大的身躯拥有的是不同于其他鲸鱼的白色,也象征人性和自然纯真的一面。这个纯真我不知是如何得来。白鲸是超自然的力量,最后她的确被征服了所以与之等同自然毕竟有所不妥。白色的身躯除了纯洁也是一种空白与鲁莽,说不定白鲸是有思想的。如果把她拟人看实在死得很冤。他和一船的船员一样命运早就注定,况且也把它看作一个阶层的特殊存在。(自己也没理清这个,只是有种隐约的感觉。现正在寻味)
      
      其实,一个老高帅富为了报仇拖着一群人远航。风光的英雄主义背后是一船无从选择的屌丝的性命。大船好比一个社会,舵手的决策英明增添其光芒,顺之增加其掌舵的合理性。失误赔上的不只是自己的乌纱,更是大群羔羊的利益,命运。要说百年前的能留下点现实意义,敝人就只能发现这些。
      
      PS:Moby Dick猥琐的可以译为“大屌”。。dick不知当时是否具有这层意思,如果有那真是对白色身躯的亵渎,又或者梅尔维尔就是故意来了一次重口味。
  •       白鲸是什么?这是此书一直在我心头的问题。它只是本书的线索,还是大自然的报复,又或者是命运的象征。虽然我读过几遍了,但依旧没有答案,也许永远都没有,因为作者也没有。
        此书可做多重解读,其一,此书也许只是一部关于捕鲸的作品,全书洋洋洋洒洒描绘出至作者为止的一切关于鲸与捕鲸的知识,可以算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关于鲸的作品。其二,可以说是人与命运的抗衡的作品。亚哈船长的脚被白鲸给毁了,他的生命也给毁了,他的余生只用来做一次航行,去捕杀它,去复仇。可是最后依旧无语。其三,也可以说是大自然的报复,人类捕杀的鲸太多了。多到我看书都不忍。于是大自然安排一头鲸来报复捕鲸人,而这头便是白鲸。里面的“白”具有相当的喻意。特别是现在看起来更是意味深远。
        于是白鲸是什么?自己体会吧。
  •     后天就要开学,很功利看完了《白鲸》,起初刚翻了几页还以为这是本与鲸鱼殊死搏斗,终昭示人类不畏困苦勇于开拓精神的“励志小说“,似《老人与海》。
      但由于我不爱看导读,也不喜读寥寥几页的序言,脑中便带着一个大大的问号,从头读至尾。大概到三百多页的时候,有种想放弃的冲动,内容杂乱无章,与其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本关于鲸类的百科全书。赘赘数十章的介绍鲸鱼的语言,极其乏味,与情节毫无关联。甚至内容过半还未出现和鲸鱼搏斗的情形,心想:是否人们有意抬高这本书的价值,还是自己不能理解这本巨著宏篇的精髓,竞把它当成一本像《格列夫游记》样的历险记?平复下猎奇的心里,还是坚持把这本书读完。最后不以为意地深深喜欢上了埃哈伯!
      倒过来看了看序言,觉得译者说的颇为有理。无可争论,这是一本惟有美国人可以写出具有史诗般意义的小说,不拘泥于英法等小说流派一板一眼极其庄重的叙述方式,作者夹杂着哲学、历史、科普、讽刺,甚至粗鲁的言语将一部看似干瘪的文本填充的丰满绝伦。读起来杂乱无章,庞大繁芜,后合书细细品味,不禁为作者的描写技巧而震颤。单从构造描写方式上来看,这不就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反抗吗?抵制欧洲传统文学对美国大范围的肆虐,开创了独有美国式的现代文学的先河,独树一帜恰恰是对反驳麦尔维尔批评家们的当头一棒。
      主人公以实玛利,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不过是捕鲸船上千千万万’张三、李四‘之一,担任着最普通最不显眼,很容易在阅读过程中让人忘记的人物,直至终了也没交待请楚自己在担任的是何种角色,从章节中透露出”瞭望员,季奎阁帮手,很少的报酬“可以得知,以实玛利不过起着一双眼的作用,引领着读者循序渐进,视角不停的变换。当然主人公是’皮谷德号‘仅存的船员之一,以回忆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这次惊心动魄摄人心魂的故事。主人公的性格正是对当时数量众多美国人的鲜明的写照,也是对美国精神的一种高度的升华。一代一代从东海岸历经千辛万苦迁徙到西海岸,放弃家园,放弃温润的环境,只为寻求一种‘在轮子上’,不甘于平庸的精神状态,把捕鲸称作一次迁徙又何尝不可。
      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对艾哈伯进行翔实的描写,尽可能的展现出一种含而未露的情态,使得这个人物尽显神秘。序言及大多数评论家一致认同这样一种说法:此书是对像艾哈伯一类由于贪得无厌导致精神扭曲人的惩罚。
      艾哈伯是一个神经兮兮的老头,活了五十八岁,四十年的捕鲸生活中,在岸上呆了仅仅四年,其余皆在海上度过。五十岁才成家,然而第二日,年轻的新婚妻子伴着枕上的一个痕迹便成为了一个寡妇。期间从十八岁开始上船起,登上捕鲸小艇千余次,并失去了一条腿,死亡的最后一刻扔在小艇上,站着咆哮着死去。
      你可以说他残暴不近人情,由于一己私欲导致全船覆灭,也可说他冷酷贪婪,视尊严如敝屣,终遭致应有的惩罚。他可以是过度捕捞的罪魁祸首,也可化身为全球扩张的恶魔撒旦,但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他在我心中在整部书中的地位——为了自己钟爱的捕鲸失业倾尽所有。
      其中有一些情节使艾哈伯由开始的残酷逐渐蜕变为一个切切实实顽强可爱的小老头的形象,起码本人是这样认为。下面的内容大致是我的回想。
      part one.
      即将遭遇白鲸时与大副的对话。
      ”我还有新婚燕尔的妻子,新婚后便把她抛弃,使她成为了一个寡妇。四十年漂泊无依的生涯,使我向往家庭生活,儿孙缠绕的幸福,吃够了风干的食物,喝够了如海般的朗姆酒,如今自己的血液充满了咸腥,肉身干瘪昏黄,看我额前的灰白头发,撩起来!快撩起来,其实我还年轻!“
      ”报告船长,我看到了白鲸巨大的鳍,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划开了纵身跃下万丈深渊的瀑布,水花足矣吞没十万头大象!“
      ”没错这就是琼尼沃克,他妈的!刚才我才想什么,船员们,满帆,开足马力,让我们与那魔鬼一决高下!“
      part two.
      暴风雨后的甲板上。
      ”船长,我们返航吧,这场暴雨既是不详的预兆,约拿已经死去,普罗米修斯也无能为力。罗盘指示着完全相反的方向,那不是东方,是一个通往死亡的方向。让我们回家吧,我的妻子站在南塔科特最高的山峰上眺望着我,那里有美酒,有妻子温暖的怀抱……“
      ”不,决不能返航,让我给你们露一手吧,磁石会在我的手中重现魔力“
      艾哈伯弯腰,取出已损坏罗盘的磁石,用一根细铁针组合成一个新的罗盘。
      他把罗盘捧在手心,像捧着献给情人的玫瑰,对着东方喃喃道:这就是神奇无所不能的艾哈伯,你们瞧吧,我们重新又变成了上帝的宠儿!
      船员逐渐散去,严重除了稍许的敬意外尽是惊奇、怀疑、恐惧。
      艾哈伯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具有美国式的诙谐残暴,又有股倔强不屈从命运的精神,无疑作者对他的描写很出彩,有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味道。
      
      
      
  •     旁观者以实玛利娓娓道来一个很长的故事。
      可以很轻易地清楚,梅尔维尔描写的人物手法和霍桑确实差不多,独立的、神性的。情节变成了线索,书里还有很多普知的东西,让人不仅长见识还长知识,书中无处不散发着宿命论的意味,难怪毛姆这么喜欢这本书。
      想必之所以这本书被称之伟大,是作者不像当时很多人被偏见的观念所主导,他的观念完整地契合了美国精神。。。
  •     久闻大名,碰巧在一堆特价书中遇到。  难得那麽多人喜欢,觉得名过其实,体会不但到描写的惊心动魄——  没看过其他版本,感觉翻译还是不错的。
  •     我以为这是一篇长长的小说。
      于是我用欣赏小说的心情去读的时候,然后发现这是一本哲学书,后来发现是一本科学普及图书。最后我删除了很多章节去解读发现这确实一部小说。
      早知道小说能这样写,我也能写出长篇巨著。
      
      
  •   知道结局在看本书,反倒会更加兴奋
  •   当我们在海上航行时,便觉得和整个人类社会都脱节了。没有网络,没有通讯,没有除却船之外的现代文明及其衍生物。那种感觉,和置身于一个遥远星球相差何几呢?
    --爱海的木有海航经历的人。。
  •   浙江舟山这边有招人入海航行哦
  •   一般都招男性吧,女性也可以么?
  •   sorry~我事先不知道你的性别。不过好像会有一些科学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海洋工作的,我认识的一个博士好像下个月就要去一个海岛那边采样,还说缺人来着。以此看来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   写的很好!
    特别是这句:
    “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想念我,也不用担心我,我很好,终于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每天和大海在一起,早上出海钓鱼,下午拿钓来的鱼去市场换酒回来,昨天天气很不好,浪很大,一条很大的金枪已拉到船边却脱钩了,但是我不伤心,一切都是大海给的,至少它还让我活着”。终于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这句话对现代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句子。
  •   谢谢你~
  •   这周读完....看的是老姬的译文。。除了文章本身,我始终有种想吐的感觉,翻译成这样子,实在是不敢恭维。。你可以想象我在这样的情绪下看完了这部大本部分篇幅索然无味的大块头。。。
    若作者是为了烘托时代背景,也无需事事巨细都描述出来啊........我完全觉得这是一本百科全书了...............我是以看散文的心态看那些似乎无关主题的章节的。
  •   我忘记我看的是那个译本,不过冗长的篇幅任何语言也不能简洁下来。《白鲸》贵在她的象征意义丰富且发散。
  •   是· 并没有多少说教、批判的语言——在我看来——正像一幅当时时代画卷的一角,由捕鲸,可让咱们窥测了当时的背景以及“人与自然”的发展。
    至于说更深的更符合社会崇高理念的内在含义,我挖掘不出,也不想挖掘,我只是以看武侠小说的心态看完了整部亚哈的复仇史。过多的描写,使小说冗杂不干净,读来并不顺利。我当时读《乱世佳人》是没有这种感觉的,而且《乱世佳人》更厚得多。也许这是作者对整部小说的把握度不同吧。
  •   我能说英国人不是那个意思么?再说挑语言和长度的毛病,恐怕任何一本书都比不过爱尔兰的《尤利西斯》。英国文学界直到现在也基本上是通排美国作品的,主要不是嫌他们英文不好、词汇量低、语法不严谨,而是表达内容、表达方式、认知、价值观难以引起共鸣的问题。 F. Scott Fitzgerald作品在语言运用标准上绝对超越了许多英国名作,但由于很难引起共鸣,一直以来对其作品的研究在英国都比较冷门。就连《飘》这种基本美洲亚洲人都看过或听过的作品,在英国的知名度对比之下简直可以用“鲜为人知”来形容。而英国人比较推崇的作品,好多我没去英国之前根本就没听说过,在国际文坛这个大圈子里也算是“曲高和寡”的。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用英国的标准来评判美国的作品是毫无道理也不客观的。
    另外,看了lz的评价,只能说,要么就是翻译的着实烂到家,要么就是lz压根就没看懂。我觉得翻译占很大因素。翻译的风格很大程度上会左右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判断。而翻译者的知识深度广度和对作品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也会影响其翻译与原著的契合度。白鲸记表面看似语言简单,实则很多地方都暗扣典故(尤其是圣经)、轶事、趣闻,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还原、暗讽当时的社会和人性。译者若能多加考证,附以注释,相信会令读者读起来更觉有趣,对作品也更加了解。而国内大多数译者并不了解这些,只是简单的将他们眼中的字面上的意思翻译出来,而读者由于更不了解,最后导致了许多读者觉得“冗杂”,理解角度也千奇百怪不得要领。就白鲸记来讲,普遍认为篇幅虽长,但言语精辟幽默,每一个场景和对话都不是白设计的。所以美国有一种说法,就是白鲸记是“篇幅长但是通篇没一句废话的杰作”。不过正如我前面提到的,白鲸记好多地方都暗扣经典(尤为突出的就是新旧约、福音书),对于美国这个宗教大国(尤其是在当时,孩童们都熟知甚至熟背这些典经),普遍能引起共鸣。但是中国人普遍不了解这些,所以读起来自然会觉得冗长无趣,不知所云。
    顺便弱弱的提一句,英国是比较排斥这种带宗教气息的现代作品的,如果有,也要遵守英国的宗教理念,文化包容性比不上美国,比较保守。流行反映哲学思想(莎士比亚诸多作品,尤利西斯,狄更斯诸多等)“新”古典主义(萧伯纳戏剧等) 中世纪研究(魔戒系列等)。
    另外,“Dick” 的意思除了美剧里流行的猥琐别称‘屌’之外,其实还是厚道小伙子,同伴 同志的意思(由人名演化过来的),类似于英语中的”mate“、”lads“。尤其是在当时,dick还没有屌的意思。。。看美剧学英语需谨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