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

出版时间:2004-03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印)泰戈尔  页数:272  译者:黄雨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和哲学家;而且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于一八六一年生于孟加拉一婆罗门地主家庭,一八七七年到英国学习法律,但不久弃学归国,经营其父遗产,并开始从事文学和哲学创作活动。他一生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二十多部剧本,十二部中篇和长篇小说,一百余篇短篇小说及其它著作(包括哲学著作和各种论文集)达四十卷。哲学著作以《生之体现》最为重要,该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传统的印度哲学思想。诗集最著名的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等。泰戈尔曾于一九一三年,主要以其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戏剧较重要的有《邮局》、《红色夹竹桃》等。他的作品主要用孟加拉文写成,其中大部分由他本人译成英文。  泰戈尔在印度享有极高的声誉。泰戈尔虽自幼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但在宗教、哲学、社会思想等方面仍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他十分崇拜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对古印度梵文文献相当熟悉。对于西方文明,他一方面赞赏其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同时又颇恶其精神空虚。他显然完全接受性善说观点,视幼小男女天真无邪的心灵至为可爱和可贵,切望人人都保有赤子之心。他主张恬静、淡泊的生活,反对激情;主张人与人和睦相处、彼此相爱相助,树立人类为一整体的观念,反对互相歧视、欺凌和使用暴力。在这样一些思想支配下,他一方面对印度特有的种姓制度等不合理现象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必然反对暴力革命,甚至对印度本身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持否定态度,提出了于人民有实惠的社会改革更重于空洞的政治自由一类口号。泰戈尔本人曾长期致力于和平运动。一九○一年他在圣谛尼克坦创办了“和平之家”(一九二一年易名为“国际大学”),招收世界各国学生,学习有关社会改革、国际团结及农村建设等方面课程,所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全部用作学校经费,希望借此实现其世界和平理想。  泰戈尔于一九四一年去世。  《沉船》是泰戈尔较早的一部作品,写于一九○二年,先于一九○三年四至六月在孟加拉《班加·达逊日报》上连载发表,至一九○六年始以单行本出版。  《沉船》的整个故事写了纳里纳克夏和卡玛娜这对无比虔诚、无比善良的年轻夫妻的悲欢离合。从这点看,颇似我国的传奇。但《沉船》决非一个简简单单的、意在劝善儆恶的传奇故事。  《沉船》故事中的偶然际遇,在泰戈尔的笔下显然都表示一切为神的安排,或上帝的意旨。他有意以此来宣扬他的宗教思想。但更重要的,我们必须看到,泰戈尔实际通过这个故事全面地表达了上面所说他本人的那种人生观和世界观。  我们看到《沉船》里所描写的世界真可称之为好人世界。这里每一个人都随时全心全意在为别人着想,都不惜自我牺牲以谋求别人的幸福:安那达先生简直完全以女儿所感受的悲欢代替了自己的感受,纳里纳克夏和克西曼卡瑞母子彼此的关怀和体谅达到了全然忘我的地步;汉娜丽妮在和罗梅西真诚相爱之后,尽管出现了重重难以破除的因误会而产生的障碍,却始终对他一往情深、无法忘怀;罗梅西在发现自己意外得来美丽的新娘并非自己的妻子之后,既不肯苟且从事,以假作真,又决不肯不负责任地把她抛开了事,即使自己因而受尽种种误解和折磨亦在所不惜!更不用说还有那位“印西一带出名的‘卡克拉巴蒂大叔’”,他和罗梅西、卡玛娜真可谓萍水相逢,仅是在一条船上偶然相遇,但他以及他的全家马上把解决他们的困难看作了他们全家的头等大事】甚至连这里仅有的一个坏人阿克谢,读者也会觉得他可怜和可厌更多于可恶和可恨。  很显然,泰戈尔在这里宣扬的是一种以道德救世的思想,仿佛依靠人的善心,世间的种种苦难就可以解除了。书中还有作者寄予深情的两个人物:幼小的乌梅希和卡玛娜。乌梅希这个从小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为了生存下去不可能不染上许多“不道德的”、“自私的”恶习,但当他一旦被人收留,感受到别人给予他的温暖的时候,他善良的天性立即充分显露出来,完全恢复了他的纯朴、可爱的本来面目。天真、憨厚、温柔而美丽的卡玛娜,在她认定罗梅西就是自己的丈夫时,她是那样逆来顺受,甘愿忍受一切痛苦以求得罗梅西的幸福。而当她获悉和她结婚的实际并非罗梅西,却另有其人时,她便决不肯再和他相处下去,而是毅然立即出走,到茫茫人海去寻找自己的丈夫。这无疑是泰戈尔心目中贤妻良母的形象。所有这些当然都未免掺杂过多理想成分。但泰戈尔以其善于刻画青年心灵的妙笔终给我们留下了两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青年形象。

作者简介

作者:(印)泰戈尔 译者:黄雨石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和哲学家;而且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于一八六一年生于孟加拉一婆罗门地主家庭,一八七七年到英国学习法律,但不久弃学归国,经营其父遗产,并开始从事文学和哲学创作活动。他一生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二十多部剧本,十二部中篇和长篇小说,一百余篇短篇小说及其它著作(包括哲学著作和各种论文集)达四十卷。哲学著作以《生之体现》最为重要,该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传统的印度哲学思想。诗集最著名的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等。泰戈尔曾于一九一三年,主要以其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五章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第六十一章第六十二章

章节摘录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沉船》创作于1902年。小说描述了由沉船事故引发的几个青年男女曲折的爱情、婚姻故事,其悲欢离合的经过富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泰戈尔认为人性本善,主张人与人平等相处,他谴责种姓制度等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反对暴力革命而长期致力于和平改革运动。泰戈尔是中国读者心目中最具地位的外国作家之一,能与其匹敌的大概只有莎士比亚一人。(10) 他的作品和有关他的论著在中国出版,前后出现三个高潮期。第一个高潮期是二十年代,主要翻译介绍其诗歌、短篇小说和戏剧。第二个高潮期是五、六十年代,除了上述领域之外,对他的长篇小说《沉船》、《戈拉》等作了重点译介……

编辑推荐

《沉船》创作于1902年。小说描述了由沉船事故引发的几个青年男女曲折的爱情、婚姻故事,其悲欢离合的经过富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泰戈尔认为人性本善,主张人与人平等相处,他谴责种姓制度等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反对暴力革命而长期致力于和平改革运动。泰戈尔是中国读者心目中最具地位的外国作家之一,能与其匹敌的大概只有莎士比亚一人。(10) 他的作品和有关他的论著在中国出版,前后出现三个高潮期。第一个高潮期是二十年代,主要翻译介绍其诗歌、短篇小说和戏剧。第二个高潮期是五、六十年代,除了上述领域之外,对他的长篇小说《沉船》、《戈拉》等作了重点译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沉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故事貌似有点小复杂。。。构思比较喜欢。。。
  •   正版图书,非常喜欢,比当当便宜
  •   第一天拿到的时候就看了一会儿,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看到了100多页,情节很吸引人,内容很纠结,翻译不错,字体大小合适,很好看
  •   这篇是中学时看到的。几十年过去。在网上搜索,但很长时间就没货。终于到了,非常高兴。慢慢欣赏吧,大师之作!
  •     如果我不同你谈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会完全不存在,你就可以不问后果照样无限制地听凭自己的意愿去享受生活;但社会并不是一个任你这种从不考虑后果的人纵情追欢取乐的猎场。你可能有你的极高超的动机,可以把别人对你的议论全不放在意下;但你也应该了解,像你这样拿汉娜丽妮这样一个女孩子由着自己的性子随意耍着玩,那可能有人会要和你算账的。有人会要你对这件事好好说说你的意思,如果你的意图是要使你所尊敬的人遭到社会的鄙视,那你现在所采取的方法真是最好不过了。
  •     《泰戈尔回忆录》节选:
         一天,在很晚的下午,我在我们乔拉桑科房子的屋顶凉台上散步。晚霞的余光和苍白的黄昏合在一起,那景色仿佛使来临的夜晚,对我有一种特殊的奇妙魅力。连毗连的墙壁都美丽地放光。在这个世界中揭开了平凡的盖子,我想,是不是暮色中有什么魔术使它这样呢?决不是的!
         我立刻看出这是夜晚的效果照到我的心上,它的光影把“我”湮没了。当“我”在白日强光中奔腾的时候,我所知所觉都和它混在一起,被它藏过了。现在这个“我”被放在背景里去,我就能看到世界的真实的一方面。这一方面是不平凡的,它充满着美和欢乐。
         从这次经验以后,我屡次试验故意地压抑我的“我”,仅以参观者的身份去观看世界的效果,我的努力总会得到一种特别愉快的报酬。我记得我也试着向一位亲戚解释怎样去看世界的真面目,以及在这幻象之后的,我们自己的感觉上的负担怎样随之减轻;但是我相信我的解释没有成功。
         以后,我又得到一次彻悟,这彻悟在我的一生中持续着。
         从我们苏达街的房子里,能看到这一条街的尽头和对面自由学校校园里的树。有一天早晨我偶然站在凉台上往那边看。太阳正从这些树上的密叶上升起。在我不停的凝望中,忽然间似乎有一层帘子从我眼上落下去了。我发现这个世界浴在奇妙的光辉中,美和欢乐的浪潮在四围涌溢着。这光辉立刻穿透积压在我心上的重重叠叠的愁闷和萧索,以宇宙的光明注满了我的心。
         我在这一天写的那首《瀑布的觉醒》,汹涌奔流象一股真正的瀑布。这首诗写完了,但是幕帘并没有在宇宙的快乐方落了下去,而且此后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对我是平凡无味的,第二天或是第三天,有一件事情发生得大为使人惊奇。
         有一个怪人时常跑到我这里来,他有问种种愚蠢问题的习惯。有一天他问我说:“先生,你亲眼看见过神吗?”在我承认说我没有看见过的时候,他却断然第说他看见过。我问他:“你看见了什么?”他回答说:“他在我眼前翻滚颤动着。”
         很容易想像到我们平日是不高兴同这样的人拉在一起做玄妙的讨论。而且我那时正在专心致志地写作。但是因为他是没有心眼的人,我不愿伤他的敏感的心,因此我就尽量容忍他。
         这一次,当他在一个下午来看我的时候,我由衷地高兴见到他,热忱地欢迎他。他的怪癖和笨傻的外衣似乎脱落下来了。我这样喜欢招呼的人是个真正的人。我觉得他并不比我低下,而且我们是紧密地联在一起的。当我看到他的时候,我心中一点没有厌烦,也不感到浪费我的光阴,我心中充满了高兴,感到揭掉一层不真实的薄纸,这层纸曾经使我受着不必须和无来由的不快与痛苦。
         当我站在凉台上的时候,每一个走过的行人,不管是谁,他的步法、身材和容貌对于我都显得格外的奇妙——他们是宇宙海上的波浪,从我面前流过。从孩提时期起我只用眼睛观看,现在我开始用我所有的意识来观看。我不能把两个微笑的青年,一个手臂搂住另一个的肩膀,从从容容地走了下去的景象,当作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因为通过这个我能够看到快乐的永远的最深处,从那里,无数欢乐的水花跳溅到全世界上去。
         我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四肢和容貌总是伴随着人的最小的行动而活动;现在在四周随时可以看到的这活动多种多样,简直使我入迷。但是我不把它们分开来看,而是把他们看作使人类世界上、在每个家里、在他们五花八门的想望和活动之中,同时在进行着的、可惊的美丽的更伟大的舞蹈的一部份。
         朋友们一起欢笑,母亲爱抚她的婴儿,一只牛挨到另一只牛的身边,舐着它的身子,这些情景后面的无边广大,以一种几乎带有痛苦以为的感激,来到我的心里。
         在这时期我写过:
         我不知道我的心怎样地忽然打开大门,
         让世界的群众奔涌进来,彼此问好,——
         这不是诗的夸张手法。其实我还没有力量表达我所感到的一切。
  •     沉船这本书,是我最爱的小说之一。第一次读的时候是初一,那时候根本不懂爱情的我,竟被卡玛娜对纳里纳克夏的忠诚的爱情感动得热泪盈眶,特别是写到她偷偷地亲吻他的鞋子的那一段,爱情是那么地神圣,那么地无私,那么地忘我!
      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我又分别读了一遍,除了爱情,开始读到一些冲破枷锁的味道。
      大学的时候继续读,哪怕你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了整个故事,泰戈尔的文笔还是能吸着你夜半挑灯一直读下去,那是一段忘我的旅程。
      沉船,恐怕是我一直那么喜欢泰戈尔的真正原因。
  •     一个善良的老人对这个世界上的灰暗给出的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他不愿这灰暗变的更深,于是便叫那些人变得封建陈腐,不懂变通
  •     初始泰戈尔 缘于他的新月集
      以一个孩子的视角 为这个世界祈福
      
      沉船 很轻松的笔调
      很圆满的结局 不像以往的他
      仿佛突然之间心软得不再犀利
      
      罗梅锡的疑惑和彷徨 都是作者的代言
      向往幸福 也眷顾他人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矛盾 也不能不说是一种胸襟
      
      格姆娜的贤惠与隐忍
      是在大声宣告
      心目中最美的女人
      可以才气横溢 也要出得厅堂
      她的无所求 她的顺从当前 她的安于天命
      仿佛她和上天商量好了一样
      他们是姐妹 也是挚友
      
  •      小说以一件沉船意外开头。就是因为这个小小的结使得所有相关人的命运都如绒线一般缠绕在一起。起初单纯的认为,只要罗梅西把实情说出来就好。虽然会对卡玛娜产生伤害,但是这总是卡玛娜必经历的一个过程。可是越是往后发展,我不得不承认,生活这团绒线,看似可以找到理清的方法,却是剪不断,理还乱。每一个选择都是一个分叉路口。泰戈尔只是选择出了一条他想象中的路。每个人在推测情节时,就已经在无意中设想出了自己的路。那会是每个人自己的“沉船”。
  •     泰戈尔作为世界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作为一个坚定的宗教信仰者,他的书中总有一种很圣洁的东西,那些很干净的信仰,那些漂亮的姑娘,还有我们深沉的爱恋,人间的真情,像来自天堂的歌声。
      今天用了2个多小时在自修室看完,只能说我很惊叹那些很圣洁的信仰,卡玛娜这位坚强而美丽的姑娘,汉娜丽妮圣洁的爱情,罗梅里的善良,还有那些很重要的人物,他们也许有的鲁莽,也许有的诡计多端,但是,他们都不是坏人,他们都有一种质朴而厚实的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
      另外,这本书的语言真的很棒,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泰戈尔真的将小说诗意化了,也许那种很干净圣洁的东西在现实中很是难觅,但是,我相信,在恒河的岸边,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她叫做信仰。
      
  •     离奇的情节诉说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所能想起的也就是这么多了。
      都说泰戈尔的诗写得好,可能是我人太粗鄙,总也没看完过泰戈尔的诗集,总是翻两页就放下了。
      但是,我觉得泰戈尔的小说写得像你们以为的诗一般一样的好!!!因为可能雅俗共赏了,所以对我这种非文化俗人来说,更具有无穷的吸引力,至少我当时,拿起就绝难放下了。
  •   生活这团绒线,看似可以找到理清的方法,却是剪不断,理还乱。每一个选择都是一个分叉路口。
    -----------------------------------
    完全同意,生活的不期然性总将未来引向不同的方向,而我们无力反抗。《沉船》描绘的世界干净、纯洁,因而结局的美好在意料之中。
  •   深刻的评价。不过,泰戈尔先生可能也在对印度的文化与传统对人性的束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如果少了这些,卡玛娜的生活会简单很多。
  •   "他们也许有的鲁莽,也许有的诡计多端,但是,他们都不是坏人。”同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