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弟溥杰传

出版时间:2004-0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贾英华  页数:519  字数:5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的忘年挚友贾英华这部《溥杰传》出版前,邀我序,我欣然命笔。确切地说,我与贾英华是在他当年撰写《末代皇帝的后半生》采访时相识的,他那时还是一个毛头小伙,距此已近二十年。如今,我俩已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为他所著这部传记作序,我是责无旁贷的。在世者中,除了溥杰的亲属以外,我是接触溥杰年代最久,最为了解其人者,可以说,我是溥杰的诤友。我是婉容之弟,又是溥仪和溥杰三妹夫,对溥杰自然知之甚详。我生于一九一二年,溥杰长我五岁。从我见他第一面开始,我俩在人生的旅途跋涉,近八十年之久。忆幼时,我俩一起在北府淘气,在皇宫中与溥仪一起玩耍。青年时期,我俩一起赴日留学,企图为溥仪复辟清朝,1945年8月傀儡政权垮台后,我们一起被拘苏联,一同在抚顺改造,我以免于起诉,溥杰以特赦相继回到北京自食其力。他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我成了全国政协委员。互相密切来往直至他辞世。在人生的风雨中,我俩有过患难,也有过矛盾;有过相同的错误;也有过不同的岐解;不知多少开怀畅饮中,吐尽胸中喜怒哀乐,半个世纪的相交相知,使我对溥杰有着较深的理解。以我对溥杰的认识而观,这部《溥杰传》不仅真实,而且史料极丰富,是一部难得的历史人物传记。据我知,英华从酝酿下笔到出版,经历了近十年才定稿,颇多采访和考证,是下了一番真正的苦功夫的。 鉴此,我以近九十老叟和溥杰八十年老友的身份作此书序。  郭布罗·润麒  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

内容概要

参商契阔,星移斗转。   茫茫尘世,或许谁也难以料想,一声啼哭,爱新觉罗•溥仪悄然在两代醇亲王的“潜龙邸”降生,成了承继清朝二百七十多年大统的“宣统皇帝”。古老中华的几千年“帝制”,亦终结于此身,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涂抹了独具浓重“挽歌”味道的一页。   偏偏溥仪以三岁稚童的身份在金銮宝座“登基”的前夕,他的胞弟也在什刹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默然出世。这位引人注目的“皇弟”,名字竟是慈禧太后亲赐——爱新觉罗•溥杰。   从此,“末代皇帝”与“皇弟”成了历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对“难兄难弟”——在风云变幻的潮流中,忽而,皇帝从紫禁城的“九龙天子”宝座上一个跟头跌下来,猛然间,又重登“龙椅”,俯受“复辟”群臣的叩首。“皇弟”则随兄长的命运跌荡,追“皇权”而始终……   忘乎所以之中,“皇弟”跟随“逊帝”下关东佐“康德”,赴东洋媚日倭,旋即囚居苏俄数载……到头来落得个锒铛入狱,在冰凉的铁窗中熬过了十几个春秋。一梦南柯之后,自以为难逃活命,没想到又双双在共和国成了普通平民……可谓奇哉!

作者简介

贾英华,五十年代出生于北京。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传记学会副会长、晚清史研究学者。多年来先后采访数百人,搜集末代皇帝及晚清宫廷人物史料数以千万字计。先后著有《末代皇帝的后半生》(获中国图书金钥匙奖)、《末代皇弟溥杰传》(评为全球华人读物美国地区

书籍目录

引子第一章 醇亲王府 一  帝王世家 二  皇弟出生 三  礼“节”与家教第二章 王府生活 一  幼年童趣 二  轿夫与太监 三  私塾开蒙第三章 进宫会亲 一  初进内廷 二  御膳同桌 三  君臣兄弟第四 章逊清小朝廷 一 毓庆宫伴读 二  “陪玩儿”弟兄 三 遗诏之“谜” 四  端康太妃召见第五章 王府悲秋 一  订婚 二  “盗宝”留洋的幻梦 三  失恃之痛第六章 宫禁末日 一  新婚 二  结识少帅 三  失败的“出逃”第七章 潜往东北前后 一  寓居天津 二  金秉藩 三  赴日留学 四  日本士官生 五  渐识“御用挂”第八章 姻缘 一  “政略”阴谋 二  刺刀下的“退婚” 三  嵯峨华族 四  婚礼 五 定居新京第九章 傀儡内廷 一  间谍 二  驻日见习武官 三  再度留学 四  奇怪的失窃与诱惑 五  会见“德王”第十章 崩溃 一  天各一方 二 流浪“王妃” 三 血腥通化 四  最后一班遣返船 五  沈阳被俘第十一章 苏联“龙囚” 一  初抵赤塔 二  邂逅满洲国大臣 三  “蝙蝠派” 四  囚禁幽情 五  赐酒第十二章 红河之畔 一  “引渡”风波 二 俄式大菜 三  如意算盘 四  妻女返目第十三章 归国之前 一  “准溥仪” 二  虚惊一场 三  离苏前夕第十四章 归国 一  绥芬河 二  抚顺战犯管理所 三  申请上前线第十五章  亲情炼狱 一  检举 二  与妻女通信 三  慧生的惨剧第十六章 铁窗内外 一  题跋 二  排戏 三  为溥仪“捉刀”第十七章 特赦前后 一  贺龙的预言 二  颠倒的特赦证 三  相继特赦第十八章 返京 一  最高国务会议的注视 二  共和国总理的关怀 三  景山劳动 四 羊城重聚第十九章 家庭一幕 一 定居护国寺 二  北京的生活 三  中南海西花厅 四  爱女返日第二十章 政协文史委员会 一  初任专员 二 撰著文史 三  普通百姓的日子 四  居家侧影第二十一章 面对困惑 一  遭“劫”弟兄 二  偕妻访日 三  与抚顺战犯管理所长的交谊 四  书画桂冠的烦恼第二十二章 社会活动家 一  “宫廷热”的思考与无奈 二 坊巷街邻 三  “自传”的撰写 四  全国人大代表 五  投了惟一反对票 六  妻子的最后生日 七 嵯峨浩逝世第二十三章 安谧的晚年 一  再渡扶桑 二  少帅何时再聚首 三 真假“王子” 四  猫、狗之缘 五 戒烟之后第二十四章 病房中的最后岁月 一  前列腺癌 二  昏迷 三  未遂抢劫案 四  弥留之际 五  病逝第二十五章  不得不结束的一章 一  家族灵堂 二 告别仪式 三  尾声附录:  溥杰简历  本书资料来源及主要参阅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风云变幻中,显赫的醇亲王府竟然相继冒出了两个“皇上”,令世人瞠目结舌。两代醇亲王,一朝摄政——若非慈禧“垂帘”,晚清王朝简直成了醇亲王府的家天下。近亲繁殖,离亡不远——这已为历史佐证。 “皇弟”降生,慈禧太后赐名仅一字——杰。 从幼时起,母亲就告诫溥杰拒铜臭、远庖厨。及至弱冠,他竟不晓钱为何物。他背地里抽烟,被吸烟成瘾的母亲逮住,反而受到了鼓励,直到被府里人称之“母子烟鬼”。 皇上哥哥“逊位”,他竟咬牙切齿,在画报上发狠地抠下了孙中山的双眼。 一 帝王世家 倏然,一道闪电划破苍穹,滚滚惊雷,震撼着大地。暴雨,无情地击打着京都,洒落在紫禁城的明黄琉璃瓦上。狂风,不停地发疯似的猛刮着,像脱缰的野马,又似发怒的天神狠狠地挥鞭抽打着茫茫天际…… 威姿凛然,瞪目舞爪,雄踞于醇亲王府左右的那一对雌雄石狮,虎视眈眈地注目着过往行人。府门森严,令人生畏。通常,朱漆大门紧闭,门口摆放着“排挡木”。清朝末年,一般路人行此,只能匆匆而过,不敢在这里稍许停留。 雨过天晴。远远眺去,两扇朱漆大门的六十四颗门钉,衬托出了摄政王府非同寻常的气派。这个赫赫有名的王府,若不是命运之神的捉弄,也许它早就牢牢地占定了碧波荡漾的中南海。满京城,尽人皆知,当年溥仪 “登基”后,载沣遂动议将摄政王府迁至中南海畔。谁想,王府刚刚修葺落成,正在粉饰那两扇朱红大门时,油漆未干,“宣统”便宣告“逊位” 了。 挟雷霆万钧,席卷而来的辛亥革命的狂飙,冲垮了醇亲王府辈辈皇上的美梦。无奈,摄政王载沣一家人仍蛰居“潜龙邸”。 这座威严的府第坐北朝南,依势建筑在什刹后海北岸,呆板地凝视着那些轻波荡舟的长袍马褂的各色游客。 阵阵微风,吹皱平静的水面,泛起一道道涟漪。 浅粉色的荷花,绽开在什刹海宽阔的水面,惟有微微发黄的梗梢和残荷,昭示着初秋即将降临。 宛如暮秋的西风残柳,大清国到了道光皇帝那一辈,眼看已是日薄西山。若追溯起溥杰祖上的身世,似乎从晚清的日益衰落谈起才更清楚些。 时代的暴风骤雨,无时无刻不在摇撼冲击着晚清王朝这座朽木大厦。 到了“道光”,它仿佛成了一个腐蚀的空壳,再也禁不起任何力量的打击。溥杰的祖父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出世的。 虽然,他生于末世,还不能算时乖命蹇。他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年间,赫然以宫中皇七子的身份,分封在京城太平湖畔的新府。此后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同治三年被恩赐加封郡王,同治十一年,晋封醇亲王。 光绪十六年,他安然去世,赐谥号为“醇贤亲王”。这,就是被京城人们称之为老醇亲王的奕譞。 历数下来,道光皇帝名下,总共有九子封王,而“世袭罔替”亲王爵位的只有六子恭亲王奕訢和七子奕譞。在晚清风云多变的政局中,他被夹在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尖锐对立之间,能够与你死我活的两派都保持较为平和的关系,又能够独善其身者,只有奕譞——这么惟一的一个“不倒翁”。 这与慈禧倒并非毫无关系。奕譞的福晋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亲胞妹,也是慈禧用以笼络他的一招妙棋。而他与叶赫那拉氏平安相处,关系颇好。慈禧太后弄权,既把亲妹妹嫁给老醇亲王,又让其子光绪进宫当上了皇帝。这样一种双重的“驾驭”,使西太后的地位愈加巩固。而她以光绪年幼为由,“垂帘听政”,执掌了实权。醇亲王府与她关系之微妙,自然不言而喻。 确切而言,道光之后醇亲王府推出的光绪皇帝,也无例外地是一个“ 牺牲品”。说到底,如果没有慈禧太后自然也就没有光绪称帝。光绪是醇亲王奕譞的次子,其生母就是嫡福晋叶赫那拉氏。同治皇帝膝下无子,据说去世前曾经口授旨意,立载澍贝勒为帝。慈禧得知,大发雷霆。待同治皇帝死后,她执意将其妹之子——年仅四岁的载湉(即光绪),立为皇帝。 据说,载湉入宫前尚在睡梦之中呢。 于是乎,光绪在睡梦中当上了皇帝。虽然当时号称东西两宫“垂帘听政”,但大权皆由西太后一人独揽专断。光绪死后,被谥为“德宗‘景’ 皇帝”。这个“景”字,最能说明光绪不过是个应“景”的摆设而已。 应该说,溥杰的祖父是在平衡各种关系中保全己身的。当慈禧把妹妹嫁给奕譞之后,为了进一步控制他,又在宫中的秀女中找出了一名颜札氏的年轻姑娘赐给奕譞为侧福晋——两年之后因病而亡。其问,奕譞与这两位福晋极为和睦,没有引起丝毫风波。 虽然奕譞在“辛酉政变”之中拿下肃顺,为慈禧“亲政”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依然善以待人。这算是奕譞终生的处世哲学。为了避祸,他时时对外抱着守拙的谦逊态度,以示其安守本分和对慈禧的忠诚不贰。 显然,这些都成了老醇亲王的保护伞。 溥杰的祖父虽处处谨慎从事,但也并非没有招妒,连慈禧太后也暗中提防着他。光绪初年,慈禧找个借口将恭亲王赶出了军机处,自此她无可依靠,遇事时常与他商量。一些忌妒他的大臣便趁机诬告排挤他。老醇亲王看到这种情形,遂急流勇退,毅然上奏告退政坛。 当光绪继位之后,奕譞又上奏本,执意不再参政,还表示欲辞神机营等重权之位。他甚至密呈一本奏折,给自己留好了退路,自然慈禧对他就更放了心。 见微知著。光绪十二年,光绪下旨,溥杰的祖父、祖母有资格使用杏黄色的轿子。奕譞惟恐因此惹祸,又惶恐地上折推辞,光绪仍然执意不允。可是,奕譞夫妇却始终没有使用过一次。这个举动,据说受到了慈禧太后的褒扬,认为醇亲王的的确确没有什么野心。足见,在政治上他并不是全无主见,在充满血腥的宫廷斗争中,他能够洁身自好而得以善终,也确非易事。 风雨飘摇的晚清末年,溥杰的父亲——爱新觉罗·载沣,理所当然地承袭了醇亲王的头衔。这一年,他刚刚八岁。载沣是老醇亲王的第五子,字静云,是老醇亲王的侧福晋刘佳氏所生——她本是醇亲王府的一名汉族侍女,被老醇亲王收房后,在原有“刘”姓之下加了一个“佳”字,就意味着“加”入了满旗。她,就是溥杰的亲祖母。载沣出生于光绪九年(公元 1883年),两岁时,正赶上慈禧太后五十整寿,被封为辅国公,七岁时封为镇国公。光绪三十四年时,政局动荡,需由嫡亲掌权,于是他恰逢其时出任了军机大臣。  ……

编辑推荐

  一母同胞,性格各异,携佯在历史风云中同浮同落,一起尽享荣光耀眼的峰巅,一起经历时代变迁的磨难。虽不如末代皇帝般万人瞩目,却同样传奇罕见。真实的笔墨,浩繁的史实,旁证历史,洞察人性,再现了一代皇族后裔在光环背后的平凡与不平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末代皇弟溥杰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