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与性情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周国平  页数:283  字数:20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的书一向是很安静地走向读者的,唯有这一本似乎是一个例外。初版之时,始则招来了媒体的一阵喧哗,继而又给我惹来了一场官司。它本来也是一本安静的书,却因为围绕着它的噪音而不得安宁了。四年半后的今天,这些噪音皆已沉寂,我把它重新出版,相信它可以在一种于它合宜的氛围中与读者见面了。本书初版之时,一位朋友对我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这本书出晚了。第二句是:这本书出早了。我懂他的意思。严肃地反思自己的经历,原是早该有人来做的一件事。然而,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人们不能容忍严肃,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好在媒体是不会在某一个话题上长久停留的,它必须不断制造新的热闹方可生存,从而使任何目标物都不会被纠缠得太久。至于因本书引起的那场官司,既然对方败诉,我就不说什么了。虽然这场官司使所涉及的事情真相更清楚也更具体了,但是,鉴于本书的记述基本准确,且不是重点内容,我决定既不做修改,也不做补充。排除了节外生枝的干扰,对本书的阅读会更加纯粹。我的经历实在是很平凡的,如果本书中的确有一些对于读者有价值的东西,那肯定不是这些经历,而是我对这些经历的态度。我自己认为,我基本上做到了两点。一是尽可能地诚实,正视自己的任何经历,包括不愉快的经历,把经历当做人生的宝贵财富。

内容概要

一个终有一死的人的心灵自传,不羞于道出一般人眼中的隐私,唯求给心中的上帝一个坦诚的交待。    这本书可以称作一个终有一死的人的心灵自传。一个人预先置身于墓中,从死出发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就会具备一种根本的诚实,因为这时他面对的是自己和上帝。人只有在面对他人时才需要掩饰或撒谎,自欺者所面对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己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在写这本书时,作者始终设想自己是站在全知全能的上帝面前,对于他的所作所为乃至最隐秘的心思,上帝全都知道,也全都能够理解,所以隐瞒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作者对人性的了解已经足以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跳出小我来看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全部经历,甚至不羞于说出一般人眼中的隐私。

作者简介

周国平,一九四五年生于上海,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七八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

书籍目录

序 我判决自己诚实第一部 儿时记忆第二部 北大岁月第三部 农村十年第四部 走在路上

章节摘录

一 绝对平民我的书柜里竖着一张黑白照片,相纸有些发黄了,照片上是一个男婴,刚会站立的样子,站在一只木质大圆桶里。背景是一个门厅,那只大圆桶其实是一座楼梯扶手的下端,扶手十分宽大,漆得油亮。小男孩胖乎乎的,憨憨地笑着。女儿三岁时问我那是谁,当她听说就是小时候的爸爸时,抬起头望我,一脸疑惑的神情。事实上同样的疑惑也在我的心中,把这个小男孩和我联系起来的唯一依据是许多年前父母的告知,这个联系如此抽象,我始终无法将它还原成我的具体生长过程。据父母说,照片是在新新公司大厅里拍摄的。新新公司是解放前上海四大名牌百货公司之一,在南京路最繁华的地段,现在那里是上海食品公司。根据我的推算,父亲进这家公司当出纳员时的年龄是二十岁,两年后与我的母亲结婚,然后有了我的姐姐和我,二十九岁时上海解放,他离开了这家公司。我可以断定,在新新公司的九年是父亲一生中最惬意的时期。我的证据是照片,在父亲和母亲的相册中,几乎全部照片都是这个时期拍的。那时候,父亲年轻英俊,显然喜欢游玩,经常携母亲在沪杭苏留影。从照片上看,父亲和母亲衣着体面,一双幼小的儿女十分可爱,一家人其乐融融。姐姐和我的照片多是幼儿阶段的,其后出现长期的空缺,我的弟妹们则几乎没有童年的留影,反映了家境的变化。读中学时,我曾仔细整理这些旧照片,因为老相册已破损,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本很像样的新相册,把它们安顿好。可惜的是,在文革中,相册里的绝大部分照片,由于父亲穿长衫和母亲穿旗袍,怕有“四旧”的嫌疑,都被我的妹妹烧掉了。在进新新公司之前,父亲有一个穷苦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按照他的叙述,他三岁丧父,全家的生计主要靠比他大十多岁的大哥做工维持,他的母亲也做些织花边的零活贴补家用。十四岁时,他进一个周姓本家开的米店当了五年学徒,接着在天蟾舞台当了几个月售票员。在我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父亲经常念叨那一段苦日子,藉此对我们进行忆苦思甜教育。现在我忽然想到,他这样做不只是在教育我们,也是在开导他自己,因为在离开新新公司之后,一方面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子女在增多和长大,家里的生活明显变得困难,完全不能和新新公司时期相比,有必要向前追溯一个更低的参照标准。解放后,父亲调到税务局工作,没几年就下放了,先后在几家菜场当支部书记。他是解放初入党的,这一资历并未给他带来半点官运,他终老于基层干部的岗位。他自己对此倒没有怨言,工作得很投入,我很少见他闲在家里。二三十年间,他的工资一成不变地永远是七十四元,这一点钱要养活一家七口,其拮据可想而知。不过当时我并不觉得苦,饭总能吃饱的,只是当餐桌上有红烧肉时,几个孩子的眼睛不免会紧盯着别人的筷子。我的母亲比父亲年长两岁,年轻时曾在药厂做工,生下我的姐姐后就退职了。在我的早年印象中,她似乎生来是一个母亲,她的全部职责就是养育五个孩子。事实上,在我们自立之前,她的确永远在为我们的衣食住行忙碌。有一次,我在老相册中翻到四幅照片,是同一个美丽时髦女人的相片,有周曼华的亲笔签名。问母亲才知道,这位与周璇齐名的大影星曾是母亲的结拜姐妹,当时她们都住在钱家塘(后来的陕西北路)一带,经常在一起玩。这一发现令我非常吃惊,使我意识到母亲并非生来是为子女操劳的家庭妇女,她也有过花样年华。在我妹妹烧照片的革命行动中,周曼华的玉照当然没有幸免的可能。母亲生性安静,总是勤勉而无声地做着家务,完全不像一般家庭妇女那样爱唠叨。父亲每个月把工资交给她,一家的生计安排就落到了她的肩上。她很会安排,譬如说,每逢中秋,我们家是买不起月饼的,但她一定会自制一批月饼,也很香酥可口。幼小年纪的我无忧无虑地享受着母亲的照料,哪里能体察她心中的压力。上小学时,有一天放学回家,我发现家里笼罩着异样的气氛。父亲不在家,母亲躺在床上,地板上一只木盆里盛满血水,邻居们聚在屋子里外议论着什么。三岁的小弟弟悄悄告诉我:妈妈生了个死孩子,是女的。五岁的大弟弟补充说:手还没有长成呢,爸爸用一只大铲子运走,丢到专门放死孩子的地方去了。我听见一个邻居在劝慰母亲,而母亲回答说:“死了还好些,活的还不允许把她弄死呢。”我默默听着,惊诧于母亲的悲苦和狠心,突然感觉到了小屋里笼罩着贫困的阴影。曾几何时,也是在这间小屋里,母亲在这同一只木盆里洗衣服,她的年轻的脸沐浴在阳光中,对着我灿烂地笑,这样甜美的情景仿佛遥远得不可追寻了。除了最小的妹妹外,我有一个弟弟也是夭折的。据母亲说,他比我小一岁,生下后几天就死了。在我整个童年时代,我无数次地怀念这个我对之毫无印象的弟弟,因为他与我年龄最接近,我便想象他如果活了下来,一定会是我的知己,于是为失去他而格外伤心。虽然生活比较窘困,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仍是十分和睦的,我从未看见他们吵架。他们会为日常开支烦恼,但从来不曾抱怨命运。量入为出,精打细算,他们把这样的生活方式视为天经地义。也许当时多数人家都是这样过日子的,所以并不显得难以忍受。童年的家境使我习惯了过节俭的生活,在以后的生涯中,物质上的艰苦对于我始终不成为一个问题,我从来不觉得节俭是一种痛苦。由于奢华是我全然陌生的,我也不觉得奢华是一种幸福。直到现在,虽然常有机会瞥见别人的奢华生活,我仍自然而然地觉得那是一种与我无关的东西,对之毫不动心。父亲和母亲给予我的另一笔遗产是老实做人。他们都是本分人,压根儿不知道有玩心眼这种事,在邻里之间也从来不东家长西家短。这种性情遗传给了所有子女,我们兄弟姐妹五人都拙于与人争斗,在不同程度上显得窝囊。我的妻子和朋友在接触了我的家人以后,都不禁为他们的老实而感慨。比较起来,我算最不窝囊的,但是我以及真正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其实是我后来的所谓成功掩盖和补偿了我的窝囊罢了。我的家庭实在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如果要查文化传承,就更无渊源可循了。无论父系还是母系,上一辈亲属里找不出一个读过中学的人。我的父亲在其中算是最有文化的,但也只读过小学,靠自学才粗通文墨,母亲则是通过扫盲才识字的。父亲的柜子里只有少得可怜的书,基本上是干部学习资料之类,此外有几本苏联反特小说和一本福尔摩斯探案,表明父亲也曾经有过一点儿消遣的阅读。高考报名前,上海一所大学为考生提供咨询,一位老师听我说要报文科,问我是否受了家庭的影响,我能举出的只有父亲柜子里的一套《毛选》。我有一些朋友也出身平凡,但他们能够在家谱中追溯到某个显赫的先人,我却连这种光荣也丝毫没有。为了奚落他们也为了自嘲,我向他们阐发了一个理论:第二等的天才得自家族遗传,第一等的天才直接得自大自然。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因为我不是天才。不过,就理论本身而言,多少有一点道理。历史上有一些人才辈出的名门,但也有许多天才无家族史可寻。即使在优秀家族中,所能遗传的也只是高智商,而非天才。天才的诞生是一个超越于家族的自然事件和文化事件,在自然事件这一面,毋宁说天才是人类许多世代之精华的遗传,是广阔范围内无血缘关系的灵魂转世,是锺天地之灵秀的产物,是大自然偶一为之的杰作。二 准贫民窟从记事起,我家就住在侯家路一二○号。不过,那不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出生在虹口区的一所房子里。母亲说,怀我的时候,抗战临近结束,日本飞机频繁轰炸上海,虹口是重点目标,窗外警报声和炸弹声不绝,使她处在极度的惊慌之中。也许正是这种特殊的胎教,造就了我的过于敏感的天性。母亲怀我时身体不好,分娩后没有奶水,我是靠奶粉养大的,因此体质也比较弱。我生下后不久,一家姓毛的邻居不慎失火,把整幢房子烧了。其后这个邻居投靠他的哥哥,把我家也介绍过去,于是我家搬到了侯家路,住进了他哥哥当二房东的住宅里。事过十多年后,母亲还常常不胜怀念地说起虹口住宅的舒适,而对毛家的闯祸耿耿于怀。我是丝毫不记得我的诞生屋的情形了,受母亲情绪的感染,我总把它想象成一幢明亮宽敞的楼房,总之世上没有比它更美丽的房屋了。

编辑推荐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自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岁月与性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2条)

 
 

  •   喜欢周国平的哲学,它不是一般的学问,它超越了知识,是一种深入的生命之思;喜欢周国平的散文,佩服他对那些看不见的事理的“看见”;喜欢周国平的为人,正如画家刘彦所说:“我向人谈国平,只说他的眼睛,国平是个孩子。”《岁月与性情》是作者年近六十时的一部心灵自传。“我想要着重描述我的心灵历程,即构成我的心灵品质的那些主要因素在何时初步成形,在何时基本定型,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上以何种方式显现。”除了“我判决自己诚实”外,周国平尽可能地做到了超脱,从自己的经历中跳出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看它们,把自己当作认识人性的标本。回顾近六十年的人生,周国平一面对自己的生活场景变化之巨大感到吃惊,一面又发现自己内核的东西早已形成,仍然是从前那个敏感又淡薄的少年。周国平说:“我的人生观就是真性情。所谓的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只有活出了真性情,才没有虚度了人生。”在“儿时记忆”中,周国平生动地描述了男孩子的性觉醒风暴。他出语惊人:“我对今日少男少女的早恋持同情态度。当年的教育环境使我不能早尝禁果,始终觉得是一种遗憾,而不是一种光荣。”“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没有一个身心正常的少年人会沉湎在肉欲中,甘愿放弃其余一切更高的追求。”十七岁离开家乡上海,在“北大岁月”中,周国平遇见了对他今生今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郭沫若的儿子、在“文革”中遭受迫害而英年早逝的郭世英,从此爱上了读书思考与自由写作。他认为“从与郭世英的交往中学到的东西,远比哲学系全部课程所教给我的更多,当然也更本质。”大学时期的周国平已经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在于内心的充实”。他找到了一种长期忍受孤独的方式,就是写日记。“从写日记中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形成了一个内心生活的空间,一种与一个更高的自我对话的习惯,也比任何正式的写作更有效地提高了写作能力。”对于当时开展的“学雷锋活动”,他认为“像雷锋那样做一个驯服工具和普通的螺丝钉,人生未免太苍白了,我是不会甘心的。我仍然把独立思考和个性自由看得很珍贵,宁愿过一种虽然痛苦然而充实的生活。”大学毕业后,周国平在广西山沟里度过了艰难的“农村十年”。那个小公务员与小县城的工作环境格格不入,但是“真正使我悲哀的是虚度岁月。夜晚卧床,每念及此,常常泪水长流。我问自己:难道我是矿物吗?久久地埋在这里,等着谁来开采呢?”他实在无法忍受了,决心“一定要结束过于长久的冬眠,苏醒过来,重新过人的生活——一种有思想和有感情的生活,一种创造的生活。”1978年10月周国平终于考取了哲学研究生,重返阔别十年的北京,继续“走在路上”,可他“不愿做一架学术机器,要做一个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市场经济的奇妙使周国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意外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大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盛名之下,周国平给自己的写作确立了一个原则:“我的写作必须同时是我的精神生活,两者必须合一。”他清醒地认为“我的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我的所思所写基本上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许正因为如此,写出的东西才会对那些面临着相似问题的人有所启迪,从而间接地产生了影响社会的效果。”周国平的成功得益他的执着,“凡创造者必定都是热爱工作、养成了工作习惯的人。这工作是他自己选定的,是由他的精神欲望发动的,所以他乐此不疲,欲罢不能。那些无此体验的人从外面看,觉得不可理解,便勉强给了一种解释,叫做勤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国平的写作是一种直抵心灵的创造。编辑方鸣对此有一句脏话式的评价:“别人写东西像撒尿,周国平写东西像射精。”现实中的周国平在谦和里藏着傲气。他痛斥:“当今学界的根本问题是官场化,并且带进了当今官场的一切腐败现象。”他直言:“哲学所里有的人,做我学生都不配。”他感叹:“比我聪明的人多的是,可是,在这些比我聪明的人里面,十有八九都比我肤浅。另一个使我遗憾的事实是,世上有聪明人,也有老实人,但缺少心灵美丽的人。”看似清高的周国平,其实非常渴望人间的温暖和友爱。在这一生中,他梦见最多的人就是早逝的郭世英。他觉得“若干智力相当的人在一起,彼此能互相欣赏,那种氛围着实令人愉快。”在他困难的时候,就有许多朋友给予了真诚无私的帮助。有一位企业家阿良,与他有着二十年如一日的兄弟般的友谊,周国平真切地感觉到“他把我看得比他自己更重要,即使全世界都背弃我了,他仍将毫不犹豫地保护我。”果然,作者因为本书被“曹秋池”起诉侵犯名誉权后,当年的同学们都站在了周国平的一边。周国平从不讳言自己有“喜欢女人的天性”,他说:“男人喜欢女人,这实在是天地间最正常的一件事,没有什么可羞惭的。”“性本身是一种健康的东西,其唯一的原则是快乐,与道德无关。”在婚姻上,周国平是够幸运的,“三个女人都用一生中最好的时间陪伴他”。可是两次婚变,使他的人品遭到了一些人的攻击。他不理会这种浅薄的舆论,指出他和某些男人的区别在于“我喜欢得比较认真,因而我和女人的关系对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周国平曾鼓吹过“宽松婚姻”的理论,允许双方婚外偶尔出轨。但在自己的第二次婚姻失败后,他只好做了修正:“风流和爱情事实上不可兼得,那些想兼得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以失败告终的。”周国平不以成败论爱情,他认为“衡量一个爱情是否成功,长度不是唯一标准,更应该看它的质量,是否对双方的人生发生了长远的积极的影响。对于一个道德世事无常又珍惜生命经历的人来说,任何美好的事物只要存在过,便永远存在了。”周国平用自己的智慧解除了人生的小困惑,目前与娇妻爱女过着安静的日子,“沉浸于以读书和写作为主的智性生活和以性爱和亲子之爱为主的情感生活,并从中获得了人生最主要的乐趣。”可他觉得“这安静的日子也许仍不是我的归宿。我的归宿在哪里呢?那一定是一种解除了人生大困惑的境界,我还不清楚它是什么,但我知道,在那个境界中,我今生今世的全部日子都将受到祝福。”
  •   套用一句话,“大学里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看周国平。”
    这是一本周国平先生的自传,先知其人,懂其思想方能理解其作品的精髓。
    正如周国平本人所说,读一本自传并不是从其经历中学习到什么,而是领悟一些生活的态度。名人之所以可以成名人不仅仅是因为有己之长,多的是大家在欣赏他作品的同时更认同他的生活态度,或许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大家更钦佩一个始终保持着淡看云舒安之若素良好心态的人,金、名、权的诱惑试问有多少人可以抵挡得住?一个真正的文人,不论何时身处何处也始终保持着一颗洁净的心灵,骨子里散发着文人固有的清高(我钦佩的)......
    他对人对事泰然处之的心态值得我们去学由彼及己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所收获的,我想这也是周国平先生希望这本书所能达到的效果。
    朋友,一本好书也需要用心认真去读的读者,我相信你们都是!
  •   一本书,是好是坏,没有绝对的划分,在于你是否与其投缘。《岁月与性情》正是这样一本需要在一定的时期去相遇它,从而接触它,直至让它融入你的心灵。当你心里莫名出现了一种情感困惑,在紧凑的生活节奏迷失自己时,它不是作为上帝的身份来解救你,而是作为知己,说出你的心声,开脱你的精神束缚。一位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心情,相遇的朋友。
  •   我是一个生物钟很规律的人,每晚十点多一点准时上床,靠在床头读书是我的睡前习惯,一般来说快到十一点的时候便会自然扔书入眠。即便是在读到暮光之城最精彩的时候,也依然抵挡不了我沉沉的睡意。唯有这本书,唯有周国平,让我在一口气读了一半的时候,发现已经凌晨一点多了。幸好是周末,索性就一直读完了。
    如作者本人所言,第四部分写的不满意,可能是离自己太近了,还未有足够的沉淀。等待着他最终的记录。书名为心灵自传,实在是恰如其分,我感觉到心灵涤荡的快乐,合上书的时候,只想到了四个字:精神领袖。
  •   周国平,认识他是从《妞妞》那本书吧。后来是因为尼采,对他的认识不断加深。总是觉得,只有看透了生死人生才会活出意味来。怎样的意味呢?那就看看这本心灵自传。尽量抛却自身中的轻浮、浮躁,慢慢的深入,不停地追寻。当你到达一个高度时,回头看时都是财富,生活也会为止改观。
  •   任何时候开始读书都不算晚。现在喜欢非功利性的读书,只是为了让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对于人有些认识,让自己能够思考,看问题能够上升一个层次。周国平老师的书使得我成长了,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完美,而是怎么让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   岁月和性情写了周国平的生平,语言优美,思想深刻,不但是让我们了解他这个人关键是教会我们在遇到生活苦难该如何面对
  •   买这本书,原本没有什么期待。只是跟《宝贝》一起买了。多年前看《妞妞》涕泪横飞,所以,好奇妞妞后时期的周国平是什么样的心境来对待这个孩子。没想到,这本《岁月》倒是更吸引我。以前不是很喜欢看人自传,这次打破传统把整本书都看了。虽然书中所写的人生经历曾引发争议,但还是钦佩作者的坦率。
  •   作者人到中年,对自己所走过的路,自己所参与过的历史进行总结沉淀,对后来者是有借鉴意义的。作者写这本书是比较真实的,也是坦率的。少了少年的激进和偏激,多了中年的沉稳与平和,娓娓道来,不急不缓,是我比较喜欢。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上大学的时候看过的一些书,有几本还是周国平翻译的,以前没留意,算是一个意外,也算他乡与故知吧。
  •   个人心灵自传,难得诚实。
  •   书籍语言温润如玉,最初是被书的名字吸引,感觉岁月与性情之间的关系是有必要回忆和总结一下的,可以自己只是初尝了这种思考和回忆的美好,而作者却已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书,供大家品鉴、思考。
  •   真诚的文字,真实的人生。周国平先生的故事很精彩,很生动,也让我深思。这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反映了转型期人们的生活。对于我们80后来说,这书是极好的一个镜子,来审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的人生。
  •   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周国平这个人的思想,也可以看到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的事情。其实对我感触比较深的是他和郭世英的交往以及他的婚姻。也可以说,通过这本书,了解了男人对婚姻的看法。
  •   阅读这本书,是六七年前的事了,那时的我才上高一,那是第一次阅读周国平的书,然而却对自己产生的极大影响,这是一本深刻而厚重的书,人的自我反思和对时代的鞭笞,对十五六岁的我触动很深……这次买书,是送给朋友,愿她能够平静自己的内心……
  •   一直很喜欢周国平,本人觉得这本书写的很好,真真实、真切的反应了当时的生活和内心的生活,特别是前两部分。
  •   周国平的书,一直是我最爱。他的文字纯净,平静。连自传的书名都起得格外动听。
  •   这本书可以算作是周国平的自传体。从出生于乡下开始写,到现在出版此书为止。内容里面也穿插了不少关于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想。虽然我不能算是周国平的书迷,但里面一些对于心灵的理解也令我颇有感想!
  •   漫漫人生路,浓缩成这样一本心灵自传。很喜欢先生的文字,细腻,充满哲思,又不乏乐趣。争取尽早把他的作品通读一遍。
  •   这是第二次买的这本书了。上一次是04年刚出第一版的时候。黑色封面,朴素的粗粗拉拉的纸张,但是觉得十分有味道。这一本的封面和纸张比前一版更加朴素,不适合当藏书。但是,注重内容和价格的话,这本书别无它选。实在是便宜的好书!在冬天的夜里,躺在被窝里静静的品读,周国平一贯的叙述风格,会让你内心宁静,安然入睡。虽然缺乏了点色彩,但是,一种精神的磁场会在书中深深的吸引着你……这就是一个哲学家兼作家的味道。
  •   还没看多少,但是一直都很喜欢周国平的文字,给人温暖的力量。
  •   你是我们心灵的导师,引领我们思考人自己。
  •   昨天刚刚看完这本书,总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作者自身的经历很丰富,而且可以对上世纪60到90年代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嘿,我是90后!
  •   读周国平的文章总能感到安宁,也许是因为言语间的那份哲思吧,记得一句话说,我们不一定能成为哲学家,但可以用哲学的方式思考,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心情总是淡淡的感动着,我想周国平的作品都值得一读
  •   一口气买回了周国平的一大摞书,在安静的晚上细细的读~~~~~~~有好书相伴的人生,格外宁静美好~~~~~也许,我对生活的最高要求,也不过如此了,有属于自己安静的空间,和一堆这样深入我心灵的好书罢~~~~
  •   很高兴读到了周老师的自传体文章,给我的第一感觉像卢梭的《忏悔录》,也更明晰了许多人的本性,人的成长历程。
    最想说的是,周老师的勇敢,对自己、他人的客观对待。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客观而又阳光的看待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各种世事。
  •   帮一个很迷周国平的朋友买的,翻了几页,挺不错,很值得一看!
  •   一部真心实感的自传
  •   版面比较好,内容就不用多说了!喜欢周国平。
  •   周国平的书没得说的,就是好
  •   可以了解周国平的青年生涯
  •   大学有一句话叫: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但我感觉我更喜欢周国平,文章很有哲理性
  •   不错,大学就很爱读周国平的 东东了
  •   这本书是送给友人的 他很喜欢 所以我也高兴 再者 周国平的书 没话说 物美价廉
  •   这本书以前有从朋友那借来看过,看完后觉得还不过瘾,又买下了这本书。周国平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作家,他的书大部分都有购买。
  •   先生很真诚地讲述了自己的人生,仿佛与多年老友交心一般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诚实地写给读者。
    难得的好书。
  •   文字很细腻,果然是“女不可不读周国平”。
  •   妹妹很喜欢周国平
  •   书的质量很好,很喜欢周国平的文字,很赞
  •   还是周国平的书看起来比较轻松些,继续支持。
  •   超级喜欢周国平
  •   看了周国平的《宝贝宝贝》《妞妞》,喜欢他平实的文字,真切,不做作
  •   男不可以不读王小波 女不可以不读周国平
  •   当当送书很快,质量也还不错,喜欢周国平
  •   周国平先生你是我们的榜样!
  •   周国平,大智慧。
    每每彷徨,便会在他的书里寻找答案。不曾失望!
  •   尤其是对性爱的心灵剖析,到位
  •   毕业后重读这本书,可以戒除浮躁,这是读此书最大的收获。
  •   这本书看一遍绝对不够,很喜欢作者的真诚^_^
  •   读别人的传记看到别人的生活轨迹,对自己也是一种启迪,这是一本需要静心阅读思索的书,给平凡的生活多一点思考,让懒散的心多一些激励。
  •   休闲时看看,属于陶冶情操的一类书.
  •   趁活动帮我的哲学老师买的!
  •   已经看过好几本周国平的书了 很值得一看
  •   每一本都写的这么的好,质量也相当给力
  •   这本集子个人认为是周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吧,写的易懂、还颇有些趣味,不是 一本正经的话
    值得读~推荐一下哈
  •   内容没的说。就是第四部分比较凌乱,而且启示意义不大。很喜欢书的排版和印刷。人民文学出版社很好,校对非常认真,纸张的质量也很好。建议大家买这个社的版本。
  •   很有味道的一本书,适合慢慢口味。
  •   下午6点收到书,包装的不错没有任何损失。很经典的一本书,买来收藏赏读均可。
  •   这本书很好,推荐给大家!
  •   很棒的一本书,看了好多遍
  •   这本不是我要买的,不是我喜欢的题材
  •   很好看的书,看了两遍,很感动
  •   不错,送货很快,下次还来买,质量不错。
  •   收到第一天就看了好多……喜欢
  •   没事翻来看看,很舒服很放松。
  •   书很好,每天很忙,但还是会抽出时间来看,重要的是能打动人心,我很喜欢。
  •   有趣有趣~!
  •   书是正版的,正在看。网上试读了,挺喜欢的,所以还是买下来了!
  •   看着就有一股淳朴的气息散发出来。
  •   是一部很好的个人传记
  •   还没看,但相信应该是一本不错的书!
  •   超级喜欢周国平的书
  •   值得给予好的评价
  •   是买给朋友的孩子,他很喜欢
  •   作为周国2平的忠实读者,这本略带自传体性质的书很值得拜读哦。里面信息量很大。
  •   没事儿翻翻,还不错~!
  •   又是一位大家!有哲理!书很好
  •   很有教育意义和借鉴作用
  •   很久以前就读过此书了,买来只是为了收藏!喜欢周先生,愿意保留他对自己人生的认识!
  •   感性的穿越,理性的深邃
  •   很好看啊,也可以说是传记。
  •   不看绝对会后悔的
  •   一直很喜欢周老师的书!!!
  •   值得一读 获益终身
  •   Fantastic
  •   看了两遍
  •   这书很不错,里面的很多东西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
  •   这几本全是帮朋友代购的,正传观。
  •   书很好。质量不错。
  •   主要是叙述影响作者思想的历史事件,事件细节描写生动,所思所想相对想少,思想性不高,文学价值基本没有。也难怪周国平是位散文作家,记叙类写作相较小说家稍逊一筹。我看周国平的书是因为他是研究尼采的专家,而尼采又恰恰是我最喜欢的哲学家,从他那里入门尼采哲学是个捷径,可以有个很好的整体性把握。看周国平的书一般看他的哲理散文集(迄今为止出了四本),别的体裁应该看别的作家,我觉得像史铁生,毕淑敏,余华都是当代中国非常好的作家,青年人总归要有位精神导师的。有很多人说周国平这本自传自我吹捧,我觉得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像这种纯粹的回忆录,回忆出来不可能都是当时的所思所想,一定掺杂着现在的价值观和自我感觉,回忆是当下心境的产物,一个著名的散文作家理所当然的孤傲,没了这份孤傲反而呈现出的是个矫情的周国平了。
  •   作者周国平生日应是一九四五年,此书为一九五四年。疑似盗版。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值得一看。作者有自己独到的立场和见解,是我们这个社会很多人都缺失的。很感动。
  •   其实这是同学推荐我购买的,抛开书的内容不说,纸张什么的都还不错,只可惜看到后面,周居然爱过三个女人。当然,我没有能力评论别人的什么,只是,心中非常的失落,觉得男人还是专一的好,哪怕你很有才华!
    貌似有才华的人,都比较“前卫”,说多了,呵呵。
  •   我也曾经想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快乐的,痛苦的,幸福的,悲伤的,不过因为年龄的原因,内心沉淀的东西太少,材料不足,总还是没法着手去写的。
    我喜欢内心深处的东西,就像这本书一样,能够体会到作者的真诚与岁月的痕迹,并且从中感悟人和生活。本书中记录了很多生活中的小事,小到不能再小,但以过来的心态看,大约都是美好的。
  •   朋友介绍的周国平,就在一个个安安静静的晚上,看着那些我喜欢的句子,感受着那些我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许只有到老了,我们才能够感受到那种现在体会不到的岁月静好。也或许要等到我们老了,我们才能够看透,看透那些生活中的磕磕绊绊。
  •   欣赏周国平的坦诚与祥和,流畅的文字和舒缓的情感徐徐道来,很好!
  •   很喜欢周国平的文章,朴实中带着哲学的智慧,让我们在乐于亲近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他的思想熏陶,,很喜欢哦。。
  •   个人自传篇
    关乎回忆的
    我认为不足的是
    缺少给当下青年指导人生方向的内容
  •   感觉与周国平老师一同经历那人生,从中感受其中的无耐。
  •   看了一点,平平淡淡之中体会作者在岁月中性情的修炼
  •   周国平的文字总是能直指人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