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船

出版时间:1987-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张炜  页数:36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古船》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之一。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上,几代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长篇小说。我们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专业文学出版社,素有“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之誉,长篇小说、出版资源非常丰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从业已出版的长篇小说中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汇集成“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一次性推出。这些书目的选择,兼顾历史评价、专家意见、读者喜好,以及题材和思想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它们集中展示了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伟大成就和发展变化,从文学的角度折射出中国特别是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入选作品大都经过了时间淘洗,是可以流传的上乘之作。阅读或收藏,均富有价值。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我们的土地上有过许多伟大的城墙。它们差不多和我们的历史一样古老。高筑墙,广积粮,被认为是上上之策。于是在黝黑的泥土上,在贫瘠的山岭上,就有了那么多崇高连绵的东西。每座城下都流过血,滋润出一簇簇青草。庄严的齐国长城西接济水,东临大海,曾把整个山东半岛横切为南北两半。像很多城墙一样,齐长城如今也毁掉了。《括地志》上记:「(齐)长城西北起济州平阴县,缘河历太山北岗上,经济州、淄州,即西南兖州博城县北,东至密州琅琊台入海。」沿着它指引的方向去寻找古城的踪迹吧,总还能够看到几处遗址。临淄故城就是齐都,从公元前九世纪中叶齐献公由薄姑迁入,直到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皇灭齐,历经了六百三十多年。而秦汉时又完全沿用了齐故城,直到魏晋。齐国古城在一千多年的旷远历史中竟然一直不朽。芦青河发源于古阳山。古阳山地带也有一截城垣,是否属于齐长城就很难考了。有人在这一带多次勘查,结果不得而知。后来他们又沿河水北上四百里,来到中下游一座叫「洼狸」的重镇。那儿最触目的竟然还是一道城墙:整个大镇被一道很宽很矮的土墙围起来。墙基露着三合土,城是方的;拐角处陡然高大起来,并有包砖。砖的颜色已经像铁,最上一层的城垛还很完整。勘查者抚摸着砖石,仰视城垛,久久不愿离去。也就是这次北上,他们发现了一处极为重要的古都遗址:东莱子故城。遗址离洼狸镇很近,那儿有一座高大的「土堆」──仅存的一截夯土城垣。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镇上人已经用它烧了几辈子砖窑。砖窑自然马上被废止,并立起一块石碑,上面刻了金字,说明这个土堆是东莱子国的故城墙,属重点保护文物等等。洼狸镇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们却从此知道自己的镇子曾坐落在东莱子国的都城里。事情再明白不过,大家都在「东莱子国」里过生活了。稍微展开一下想象,就依稀可见那在阳光下闪亮的甲胄,听到战马的嘶鸣。不过兴奋之余也多少有些遗憾:似乎古都城墙不该是那个「土堆子」,而活活就该是这镇子的高大城墙。  铁色的砖墙城垛的确也显示了洼狸镇当年的辉煌。芦青河道如今又浅又窄,而过去却是波澜壮阔的。那阶梯形的老河道就记叙了一条大河步步消退的历史。镇子上至今有一个废弃的码头,它隐约证明着桅樯如林的昔日风光。当时这里是来往航船必停的地方,船舶在此养精蓄锐,再开始新的远航。镇上有一处老庙,每年都有盛大的庙会。驶船人漂荡在大海上,也许最爱回想的就是庙会上熙熙攘攘的场景。老河道边上还有一处处陈旧的建筑,散散地矗在那儿,活像一些破败的古堡。在阴郁的天空下,河水缓缓流去,「古堡」沉默着。一眼望去,这些「古堡」在河岸一溜儿排开,愈来愈小,最远处的几乎要看不见了。可是河风渐渐会送来一种声音:呜隆、呜隆……越来越响,越清晰,原来就是从那些「古堡」里发出来的。它们原来有声音,有生命。但迎着「古堡」走过去,可以见到它们大多都塌了顶,入口也堵塞了。不过总还有一两个、两三个「活着」,如果走进去,就会让人大吃一惊:一个个巨大的石磨在「古堡」中间不慌不忙地转动,耐心地磨着时光。两头老牛拉着巨磨,在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点的路上缓缓行走。牛蹄踏不到的地方,长满了绿苔。一个老人端坐在一旁的方凳上,看着老磨,一会儿起身往磨眼里倒一木勺浸湿的绿豆。这原来是一处处老磨屋。那呜隆呜隆的声音更像远处滚动的雷鸣。河岸上原有多少老磨屋,洼狸镇上就有过多少粉丝作坊。这里曾是粉丝最著名的产地,到了本世纪初,河边已经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粉丝工厂,「白龙」牌粉丝驰名世界。宽宽的河面上船帆不绝,半夜里还有号子声、吱吜吱吜的橹桨声。这其中有很多船是为粉丝工厂运送绿豆和煤炭,运走粉丝的。而今的河岸上还剩下几个老磨在转动,镇子上就剩下了几个粉丝作坊。令人不解的是那些破败的老磨屋为什么在漫漫的岁月中一直矗立着?它们在暮色里与残破的城墙遥遥相对,似乎在期待着什么,又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由一道城墙围起的这片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泥土上,一代代生息繁衍了这么多人口。矮矮的小屋,窄窄的巷子,表明了他们生活得多么拥挤。但人口再多再乱,只要从家族、从谱系上去看,就会清楚得多。血缘关系的纽带会把一些人执拗地连结在一起。他们的父亲、爷爷、老爷爷、太爷爷,再到儿子、孙子、曾孙子……图解起来像一串串葡萄。这个镇子主要由三大姓组成:老隋家、老赵家、老李家。老隋家的兴旺是其它两姓远不能比的。人们认为这与一族人的底气有关。在人们的记忆中,老隋家好象就是从粉丝工业上兴旺起来的,最早他们只有一个小小的作坊。到隋恒德这一代,老隋家到了最兴盛的时候。他们在河两岸拥有最大的粉丝工厂,并在南方和东北的几个大城市里开了粉庄和钱庄。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隋迎之,一个叫隋不召。兄弟两个先在家里跟一个老先生读书,后来隋迎之又被送到青岛读洋书。隋不召常到码头上闲逛,一直逛到哥哥读书回来。他扬言说总有一天要跟上大船到海上去。开始隋迎之不信,后来终于害怕起来,就告诉了父亲。隋恒德用一片乌木板打了小儿子的掌心,小儿子搓着手,死死盯住父亲。老人最后终于从这眼神上明白过来,知道管教也是枉然,说一声「罢」,也就扔了乌木板。一天深夜刮起了大风,雷声不绝,被惊醒的隋迎之爬起来看了看,弟弟不见了!  隋迎之为弟弟遗憾了多半辈子。父亲过世后,他一个人接过了宠大的家业,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也让孩子们读书,也偶尔使用一下乌木板。这时候渐渐到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老隋家开始走下坡路了。隋迎之的结局很惨。只是在死前那一段,他才忽然羡慕起隋不召来了,但这会儿什么都晚了……隋不召在水上飘荡了半辈子,大哥过世的前几年才回到镇上。他不认得镇子,镇子也不认得他了。他走路晃晃荡荡,把洼狸镇的街道当成船板了吗?喝酒,酒沫子从胡须上流下来,直流到裤腰上。这哪里是老隋家的二少爷,干瘦干瘦,走路时两条小腿不停地交绊,脸色蜡黄,眼珠都是灰的。他一张嘴就胡言乱语,吹得没有边儿,说这些年可见了大世面,驾船到了南洋、西洋,领头的就是郑和大叔。他叹息道:「大叔可是个好人哪!」没有人信他的话。他讲海上生生死死的故事,倒有不少年轻人围上听。他说行船得按《海道针经》上来,那是一本航海的古书。年轻人不眨眼地听,他倒哈哈大笑起来,说南海沿那些姑娘好啊……镇上人断定:这个人注定这辈子完了。老隋家也注定完了。  隋不召回来这一年该记入镇史。就是这年春天,有一个巨雷竟然打中了老庙。半夜里庙宇烧起来,全镇人出来救火。大火映亮了整个洼狸镇,有什么在火里像炮弹一样炸着,老人们说那是和尚盛经的坛子烧碎了。古柏像是有血脉有生命的东西,在火焰里尖声大叫。乌鸦随着浓烟飞到空中,悬巨钟的木架子轰隆一声倒塌了。除了燃烧的声音,人们还仿佛听到一种低沉的呜鸣,忽高忽低,像是巨钟的余音,又像是从遥远的地方吹响的牛角号。令人震惊的是火焰就随了这声响忽高忽低。灼热的气流把围上近前的人烤得大叫,火舌就像红色的指头一样伸出老长,把试图冲上去救火的人一个一个按倒。他们哼哼着,爬起来就再也不敢上前了。老老少少呆若木鸡,鼻涕挂在嘴巴上。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场大火。天放亮时老庙也正好烧完,接着大雨浇下来。雨水冲涮着灰炭,黑色的水流像浓厚的墨汤一样在街上缓缓流动。全镇人都沉默了,鸡狗鹅鸭也缄口不语。天一黑,大家都赶紧上炕睡觉,要说话也只是互相看一眼。十天之后,有一条远道来的船在芦青河搁浅了。全镇人惊慌地跑到岸边:河心里停了一条三桅大船。河水分明是变得浅窄了,波浪微微地拍打着堤岸,很像是打着告别的手势。大家帮着拽那条大船了。  后来终于又有了第二条、第三条船搁浅。令人恐惧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河水越来越窄,最后是进不来船了。人们眼瞅着一个大码头在慢慢干废。  整个镇子都变得懒洋洋的。隋不召在街上蹿着,一对小灰眼珠流露出深深的悲哀。隋迎之的头发花了,常常叹气。粉丝工业特别赖水,河水浅下去,就不得不停下几个磨屋。最让他忧虑的还有世事的变迁,一颗心像被什么日夜绞拧着。至于这个从大海上归来的兄弟,也愈来愈令他伤心失望。有一次几个女工抬着一箩湿粉丝去晒粉场上,扔下箩筐就慌张地跑回来,说今天无论如何也晒不得粉丝了。隋迎之搞不明白,亲自到场上看了看。原来是隋不召一丝不怪地仰躺在细细的白沙上,舒服地晒着太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3条)

 
 

  •     “见素抱朴”出自《老子》第十九章,全文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此为老子的政治理想,素指没有染色的生丝,朴指没有加工的原木。而抱朴与见素分别作为《古船》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名字,也代表了张炜本人的理想构图。
      小说以古磨、河流始,自古磨、河流终,封闭式的叙事与封闭式的环境中是一段隐喻化了的历史。整个故事有意打破了叙事时间与空间的连贯性,在一个个相对凸显的主题之下对历史本身反复皴染,反复讲述。河流的萎缩以及焚毁的古庙等等集体象征了原有的文化秩序的崩溃,所以小说主体是文化与社会秩序重建的过程,结尾河流重新出现,用一个理想化的方式预示了秩序重建的完成以及文化生命力的重新获取。
      在这个环形的叙事模式当中,人物的设置承担了最主要的文化隐喻功能。洼狸镇,历史尘垢中的孤岛,隋、李、赵三大姓,仿佛是隋、唐、宋的朝代更替的暗示。按照一般的说法,三个家族可以笼统的认为象征着三个阶层,旧有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后起的无产阶级。但是从小说庞杂的人物关系来看,这种隐喻关系要复杂得多,而且大部分遵从数字“三”的结构模式。
      隋家象征着洼狸镇昔日的荣耀,也承载了传统文化全部的负重与传承。其中从隋迎之到隋抱朴,象征着传统文化仁义、朴拙的一脉,而从隋不召到隋见素,则象征了叛逆与重新上路的可能。此外,在两代人当中,隋迎之与隋不召,名字本身就暗示了肯定与否定的互斥,隋迎之的算盘与隋不召的《海道针经》,一个向内,一个则朝向郑和大叔的无尽的大海。与隋不召相对的,还有一个史迪新老怪,“敌新”,与叛逆互举,相克,也是相生的理由。而隋家的三兄妹,抱朴所承载的苦难与出路的思考,见素的仇恨与复仇的念头,含章的耻辱与全部的隐忍,三人相互的碰撞与沟通推动叙事的前进,并最终以见素仇恨的平息与含章隐忍的爆发成全了隋抱朴理想式的社会构图。
      而赵家则直接与半个世纪的政治风云相连,四爷爷所代表的威严与权谋之术,赵多多代表的暴力、伤害以及没有节制的欲望。整部小说以一种浓重的理想主义结尾,所以赵多多与四爷爷赵炳所代表的政治与权力造成的苦难以及异化只能从这样的一个理想国中退场。李家代表的则总是知识与革新的可能,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自我,只是在另外两个家族的夹缝之中痴迷于自己的世界,甚至最后都落得精神失常的狂乱境地。这似乎与知识分子的处境有几分相似。
      小说中还有三本书,《共产党宣言》,《天问》与《海道针经》。隋抱朴从《共产党宣言》中看到苦难的原因,从《天问》里看到宇宙人生,同时又在《海道针经》里看到出发的理由。洼狸镇的古磨最终又回到了老隋家的手里,这预示了对于传统文化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复归。但是这种复归又被纳入到了共产主义的大背景之下,这是隋抱朴的理想主义,同时又是文革后历史反思的时代共名。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张炜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政治制度的大团圆之上,隋抱朴的尝试只是一种可能,还没有人知道结局究竟如何。作者最终所要思考的是这许许多多苦难产生的原因,是数十年文化缺失所可能产生的后果。小说中反复穿插隋大虎的死以及老隋家一代人无子的情节,这似乎暗示了传统文化的耗损以及生命力的消退。而最终老隋家在李家的帮助之下实现了粉丝场的机械化,而隋不召却被自己参与建造的机器辗压至死。机械给传统带来了新的生机,而传统又在机械化之下再次消亡。这种多角度的思考才是《古船》的独特性所在。故事最后芦青河的重新发现使小说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历史反思之上,生命力的续接以及古船重新启航的可能完成了一种理想化的社会与文化建构。
      《古船》与《白鹿原》在文本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但是相比来说,《古船》的语言与叙事都稍显滞重。整个故事的隐含意旨大于语言叙事等外在形式,这是一个比较遗憾的所在。
      
  •     这种主题的作品数见不鲜。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发展,八九十年代文化界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之争不断,张承志与张炜“城头变幻二王旗”,坚定地站在人文精神一方,认为知识分子应当维护自己的崇高、坚持精神导师的地位,猛烈批判王朔之流。张炜的这本书正是践行了他的理论。文中的隋家两兄弟,抱朴与见素,一个是理想主义,整天思考人类的大问题,看《共产党宣言》,愁闷痛苦,一个是现实主义,心心念念要从赵多多手里夺回粉丝厂,竞选失败后去城里寻找机会、开超市。一开始,似乎抱朴处在劣势,而见素生意越做越好,光鲜亮丽,西装革履、美人在怀,结局却是见素患了绝症,哥哥抱朴拯救了他。文中的粉丝厂最终实现了机器生产,生产力上去了,然后工人们都死气沉沉,往日的温情脉脉不再有,抱朴苦闷却无可奈何,作品渐渐滑向反现代。现实生活中,前几十年的人文与世俗之争以后者的胜利结束,然而如今的世俗又世俗得过了头,在这种情况下,这本书高扬理想主义,呼唤精神的崇高,无疑是有一些意义的,但是,我很不喜欢它的反现代(或许这个说得有点重),前现代的生活并不总是温情脉脉,文学家们往往选取前现代的星星点点优渥,与现代生活的缺点对比,猛烈批判后者,哪里想到或许该作者能够表达自己的此种观点、书得以广为人知,正是得益于现代。
  •     大致读了一遍古船,通过一个城镇的一群人的生活反映了一个时代。作者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隋迎之、隋抱朴、隋见素、隋不召、张王氏、赵多多、赵炳。洼里镇的兴衰,菜子国的兴衰,芦清河的兴衰,隋姓家族的兴衰,或许是在控诉着一个时代。土改之后随之到来的自然灾害、文革、反右,人们在这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愚昧和惨无人道不禁让人一次次的拷问人性,为什么弱者在获得权利之后会变本加厉的迫害他人。隋抱朴最终是否成功经营粉丝大厂带领整个洼里镇走向共同富裕已不重要,反正他是带着这样的目标出发的,他所怀有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作者推崇的,也正因为这样,他在几十年之后重新从老磨屋里走出来扛起了粉丝大厂,扛起了老隋家。而见素和赵多多,两个人都是从私利出发的,出发点就低矮了很多,最后的结局也是不好的。隋不召的死有点惨,但是他的死也震撼着整个洼里镇,宣告着一个时代和一辈人的结束,他代表的一种反叛、一种新的力量,与洼里镇的落后和无知是相对抗的。
  •      上个星期一直沉浸在《古船》带给我的悲伤中不能自拔,整个书是纷乱的,给我的感觉也是纷乱而无法言说的,尤其是抱朴那济世情怀,集体主义的高尚,甚至于让我一直秉持的原则得到质疑。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于是我一直在矛盾中思考着书中给我留下的人性、道德、价值观的问题,终于身体不堪其重我感到自己累极了,究其原因在于我是带着正误的选择来看的,这样自然会陷入否定之否 定的怪圈。
       现在想想要释然很多。何必那么严肃的投入,一本书的生成是有历史原因和作家价值观倾向的。带着批判的眼观才对,我就是对抱朴的信仰太当真的。一直以来,我很相信西方安兰德提出的理性利己主义,认为人的理想和力量是无限大的,人可以独自完成。而看这本书时,我的坚定被动摇了,世界上是否真的有绝对的对他人无害的利己,理性又是否可以解决所有的事情。不能否认的是张炜加入了很多简单的共产主义价值观,那种在今天看起来有点可笑的阶级觉悟,但是在那个情况下又是很说服力的,至少我看得很感动。
       关于人性方面书中说的再透彻没有了,所有的血腥暴力集体癫狂都得到展示。也如路西法效应一样。以前我总是对于中国土地上的农民有着深深的怜悯之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更是恰切,然而慢慢,无论是日本的《七武士》还是这本古船,我开始害怕这帮人了,他们是受着历史长久以来的苦难,但是他们身上又有那么多时代遗传的冷漠无知,这个群体带有着如此的复杂性,让人又怕又怜。我一直都想不明白,也不是很了解在那个癫狂的年代,怎么人们就可以无缘无故的挥刀向没有一点厉害关系的人。这个问题我一直不明白,我也不知道该是用人性的角度,还是中国人的性格上来说,总之,那个年代成就的只有恐怖。
       乌合之众,每每看到描写洼溧镇大众的时候我只能想到这个词语。一代一代风波,历史都被他们就着饭吃下去了。过去的事没有人提起,更没有记录。只有可怜的抱朴在担忧老一辈的人去了,年轻人还能记得什么。这也是我学习过程中一直的担忧。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到了今天,已被抹杀的比比皆是,但是还有文革记忆的一代作家还在或多或少的书写。等到他们那一代人去了,是不是文坛上就会绝迹,年轻一代不会再知道那段往事,那段癫狂的岁月。
      
  •     宏大的历史背景 ,印象最深的是土改和文革期间留给齐鲁大地那些荒谬的伤疤。历史往前走,不要忘记回头看看曾经的脚印,如果走歪了,我们就要改过来。中国,放慢一下脚步。让历史不要重演。
      感想张炜这部书,在刚开始读的时候,会敏锐的发现故事或许和祖父辈的经历相似,而结果也是这样。我记得小时候,母亲会给我讲一些关于外公的事情。外公去世早,我没有机会见过。但在母亲的描述中,会在头脑中隐约勾勒起他的形象。土改还没开始那会儿,他是个大地主。享受着少爷的尊贵生活,母亲描述的那时的生活,盛满着封建时代的色彩。我会认为我的外公是个开明绅士,而不是恶霸。在那次轰轰烈烈的运动中,他是怎样渡过的,我不曾想象,但我不敢把他和古船里的历史联系起来,如果那是真实的,我会同情我的外公,为他抱不平。一个国家有过这般血腥的运动,我是不能理解。有些时候,觉得毛主席适合打天下,真不适合管天下,不管影视作品怎样的讴歌他,颂扬他。或许是地方政策使然,正如那些地痞流氓的掌权。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土改给百姓带来的利大于弊的话,那我不去评价它的优劣。单纯主观感情上的控诉是不对的。不过土改给地主家族的后代带来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一点我的舅舅就是受害者。记得小时候去舅舅家玩,会在相框里看见他西装革履在上海码头拍的照片,后来家族破败,被土改后,由于是地主后代,名声不好,一直很难找到对象结婚。到了很晚才找到了我的舅妈。好多事情小时候不知道,等读了这些历史后,会恍然明白一些以前不明白的东西。而《古船》的意义给予我的或许就是解开了好多谜底。
  •     好像是另一个《百年孤独》,故事也很离奇,社会也可以被时时映射出来那么一点现实,人性的优劣在那些个动乱的年代也许就不算什么了,剩下的只有恐慌与失望,应该算是写实主义的吧?文笔就我而言算是很不错的了,值得一读........
  •     洼狸镇=瓦砾震=废墟!
      
      《古船》是迄今为止我读到的最残酷的小说,我看到赤裸裸的人们在废墟上挣扎,同类被撕咬得鲜血淋淋。
      
      这是一个失衡的世界,千年来古朴的传承被时代动荡冲击得支离破碎,大河归藏地下,老庙焚于雷鸣。曾经的流浪汉摇身一变,手握枪杆,到处强奸,而无人做声。
      
      作者张炜化身残忍的上帝,翻云覆雨,冷酷无情。书中,美好的一切皆被毁灭,恶行林列却无报应。洋洋洒洒数十万字暗藏玄机无数,这位曾经的市委书记到底想要诉说怎样的真实抑或幻境?
      
      人性是文明的硬壳包裹着一团蛆。当大震莅临,壳裂蝇飞,在这样丑陋肮脏的境地下,我们如何追寻梦想中的洁净?
      
      虽然作者在结局处难得慈悲地展露了希望,让疯狂的欲望得以收敛,让闭关者恍然而有所悟,让弱女子在绳子与剪刀间选择了后者,让耀武扬威的恶人自取灭亡……诚然,新老的交替必然付出血的代价,大河的轰鸣终究会再次响起于地下。然而,那块能够造就畸形怪胎的辐射物究竟到了哪里?手握枪杆的民兵队长会否再次伺机强奸?
      
      杀戮吧!而请勿强奸。因为人性是硬壳里的一团蛆呀,当屋脊转瞬可成废墟,当幽灵一般的辐射躲在暗处虎视眈眈,孽种新生,你知道它终究会变成什么?
      
      回顾有限的阅读经历,我发现关于数十年前的那场时代大震,王小波选择了隐士般的清高、嘲讽与回避,梁晓声之流选择了委曲求全的顺从甚至逢迎,而张炜,则不动声色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血色的视角。
      
      呵!废墟、人性,当壳裂蝇飞之时,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不知为何,从这本书中我只看到了深深的绝望。
      
      但愿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     洼里镇,老赵家,老隋家,老李家,抱朴,见素,含章,隋不召,赵多多,四爷爷,李知常,闹闹,小葵,大喜,张王氏……一个个人物都很鲜活,个性鲜明,只是,张炜的意识流,我参透不了。
      印象最深的是隋不召叫郑和大叔,郑和大叔。
  •      家乡的小镇也有一条那样的河,涨涨落落。有船,只是小的,不如古船坚挺庞大,也不如它的斑驳沧桑。历史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人的世界。
       小说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讲述了一个小镇,几大家族,在历史变迁中的沉浮。
       洼狸镇,老隋家,河流,从河底掘起的旧船,男人的懦弱,女人的坚韧,所有的悲痛和苦难,都负载了作者沉重的感情和期望。一部史诗般的作品,没有气势磅搏,没有色彩班澜,只是淡淡的,细腻的,委委诉说。
       沉默的大河慢慢干涸,老隋家也走向衰落。长子抱朴长年呆在磨房里沉思,弟弟见素是命运的反抗者,想重振家业,妹妹含章隐含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小镇的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记忆里有疼痛不堪的屈辱和恐惧。
       历史的面纱一层层掀开,真相大白。几十年的往事便是中国1949以后的苦难史,土改、合作化、大跃进、“文革”,经济改革,这期内的小镇,有些人失去了生命,有些人失去了亲人,有些人痛失了尊严,有些人迷失了自己。
       不得不提的是,这就是历史,真实的,鲜血淋漓的过往。
       隋家人是厚道的商人,父亲为了还债,累死在马上。后母的死,惨烈而羞耻,大火中的那一刻是抱朴一生的恐惧和悲痛,他长年呆在磨房里,年青的他像个老人,反复地思考着人生,过往,寻求生命的救赎。那是作者的灵魂附体,温情脉脉地关注着世人,用他的目光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记忆,也给了我们一个救赎的答案:宽容历史和别人。
       很多人死去,像牲口一样,毫无尊严地死在刀下。女人的尸体被挂在树上,任人羞辱。老人女人被铁丝窜在一起,被丢进土坑活埋。孩子倒挂在门上,被撕成两半。饥饿中,妻子吞下半顶蚊帐,死在床头。所有人的死,都惨烈而屈辱,人的生命和尊严那么不堪一击,人性的善和恶都发挥到了极致。
       对于历史的真相,虽然早就有了明晰的了解,还是惊讶心痛于那些惨烈的死亡。抱朴是软弱的,但他善良,他亲眼见证了无数的恶梦般的过去,他一直宽容地对待历史和仇人。弟弟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慢慢衰弱,妹妹用身体和整个青春换得了家人的安全,心爱的女人由于自己的懦弱而生活在苦痛中,深爱自己的女人被人凌辱。所有人都在抗争,与命运对抗,除了他。
       他苦苦思考人生与命运,想要认清历史的过去与将来,作者将人类寻求生命与灵魂解脱与救赎的途径交给了他。很遗憾,这是作品最大的硬伤。包朴见证了历史,他跟随一个民族一起承受了伤害和悲痛,作者寄予了他太多的感情和期待,让一个弱者去承载一个民族的前途思考,让所有的劫难,都在对未来的期望中一一化解。也许,这个民族就像抱朴一样,有着软弱的天性。也许,是作者的情感让昨天归于零,让未来显得明亮丰满,给人希望。
       经济改革了,小镇发生了变化,河水涨高了,隋家又慢慢地走向繁荣,仇人死去了。历史的悲痛似乎远去,只留下记忆的伤口,结了疤。似乎,一切都美好起来。疼痛不在。
       《古船》,张炜,让我们一起看清了一段带血的历史。但结局带给我们的那些浅淡反省,远远不够,而对历史与未来的思索,也明显地软弱无力。
      
      
      
  •     
      两口气读完了《古船》,内心有些激动。--厄,这么说有点土。不过我要说的正是我说出来的意思。在现在这个文字泛滥的年代,我每天“读字”1万以上,却很难有什么文字能带给我激动的感觉。而《古船》就是这么本书。
      故事说的是一个曾经做过古莱子国都城的洼狸镇。主角是镇上开粉丝磨房的老隋一家后代,兄妹三人和他们的叔叔。时间是80年代左右,改革开放初期,但是在小说叙述中,时间并没有前进多少,而是不断的跳跃回去,土改、反右、大跃进、自然灾害、文革……故事的基调比较沉郁,不是一部会让人愉快的小说。看到最后,有点想哭,但是到底哭不出来,憋得闷闷的。
      这部小说让我想起张贤亮,因为两位作者描写的对象、时代都非常接近。而且都是底子很厚,比较大气、下得苦功夫、勇于批判时代的作者。缺点也比较相似,“文以载道”的痕迹太重,大篇幅的让笔下的人物去完成作者的思辩,既打破了艺术作品该有的自然性,也让读者疲劳厌倦。不过这一点,随着我的年纪渐大,倒是更乐于接受了。--毕竟一个思考后急于表达的作家比一个不懂得思考的作家好得多。这里说的思考,特指关于政治、历史、人类发展所作的思考。并非每个作者都必须对此承担义务,但是任何时代都需要这样的作者。可惜,我们这个时代,乐于背负这些的作者太少。和张贤亮不同的是,张炜是诗人出身,小说虽然写实,笔下却有一点魔幻的感觉,在时空转换间大开大合,跳跃自如,更见功力。不过个人更偏好张贤亮那种浑然天成朴实的风格,而《古船》里的一些对话、情节还是有些造作。
      最后要说的是,这是一本21年前的小说。我还以为是新出版的。小说一点多余的序、后记之类都没有,只附上了某次研讨会后作者发言。居然还在讨论是否该写土改,是否在批判土改的问题。更加觉得,作者在那时候能写出这样的作品不容易。突然想起前几天读的《莲花》里,安妮宝贝借笔下人物说,做一个负责的作家,一年只出一本书,都是尽心精致的作品云云,不由得好笑,《古船》准备了四年,写了两年,后来还反复修改。所谓“尽心”二字,不同的作家口中,恐怕不会是一个意思吧。
      
  •     古船是张炜早期的作品,无论是语言,技巧和情节安排都不如后期的《家族》,《柏慧》等书,然而我却尤其喜欢它胜于其余,或者是因为它也带着八十年代特有的,现在看起来已经有点傻的理想主义的热情。最让我感慨的是这些地方,这些人和这些事,不需要什么语言和技巧就能够让人心情激荡,如果写作的人都有这样的生活积淀,那么,让写作技巧和先锋文学去死吧!
      
      可惜,我们这一代人实在不能体会那些地方,那些人和那些事,于是剩下可做的事,大多只是玩弄文字。时代的印记太深,读这本书时,我每每觉得自己闯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书里的人我总觉得似曾相识,却又从不曾了解。我甚至不了解当初看这书的人:书后附有张炜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活生生一个年轻气盛的作家,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愤懑,一方面声明自己确实没有诋毁土改的意思,一方面谦逊地感激那些给自己提出莫名其妙的意见的人。在这种时候,我真不知道他究竟是庆幸自己一战成名,还是宁可继续寂寞自由地写下去,写自己想写的任何一切,而无须来参加这样的研讨会?
  •     洼狸镇,老赵家,老李家,老隋家这就是故事的范围。
      这不是我喜欢的小说文笔,感觉象看历史,具体在某几个人身上讲述平常人的生活,这种
      平常人的生活在所谓的正史上是看不到的,正史是讲述的大人物的英雄事迹的,看历史只
      能看到恢弘的篇章,大起与大落。但是细水常流的,平平常常的只能在小说中看到,在随
      笔中看到,在回忆中看到,这些都是历史。我想说的是对于完整的历史的了解仅仅是史料
      是不够的,还要在小说中追寻,尽管小说虚实难辩,但是它却描述了一种日常的生活,历
      史的细微之处,却常常可以让你对那一段历史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这是正史所不能做
      到的。当然,这本小说它不会是历史,感觉上也许只是一种平白的叙事,让人感受不到小
      说的那种瑰丽,所以我不喜欢,看这样的小说,不能让人想象,这是一种痛苦,尤其当中
      没有那种幽默的讽刺。当然,只是我不喜欢这种文风而已,至于优不优秀,自然有人来评
      说。
      
       洼狸镇,老赵家,老李家,老隋家这就是故事的范围。
      
       决定古船就看到这里为止了。看到十几章还不知道这个情节跟这个题目有什么关系,
      看到后来只是为了了解那一段历史在看。整个情节感觉很混乱,有些地方刻画的不好,比
      如抱朴那种恐惧感的由来,如果不是对那段历史有些的知道话恐怕是不能理解的。
       女人无论乱世盛世终究是弱势的,也会受到更多的苦难。
       人世间的很多问题来源于人的本性,这是问题的根源,并不是我们做了什么才产生了
      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算我们不这么做问题还是存在的,只是表现的方式,强度不一样而已
      。老子无为而治是有道理的,无为并不是讲什么都不要做,道家思想里并不是完全的听之
      任之,不然就不会有封神榜里的姜子牙,不会有庄子逍遥游的"抟扶摇直上九千里"了,
      要真正理解这种无为恐怕先要经历人世的挣扎,四十不惑,古人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中国
      古代的智慧是很厉害的。
       那一段时间中国真是一片混乱,农民更是茫然失措。有人对毛泽东时代非常怀念,认
      为那个时候没有贪污,可是那个时候那么穷,能贪什么呢。叫人恐怖的在其他的地方,那
      是对生命的无视,完全的没有尊重。
      
       这本小说还写的有点玄,隋不召口口声声念叨的《海道针经》、郑和大叔、张王氏神
      神秘秘的,四爷爷在洼狸镇的地位。但是小说展开的很慢,郑和大叔仅仅出现在隋不召的
      言谈中,既然题名为古船,那么和郑和应该是要有关系的,连带的倒想起了卫斯理的小说
      ,那种时空的穿越,外星人的存在。不知道这个郑和到底是不是明朝的那个郑和,最后又
      会怎么样出现,古船是不是在码头出土的那艘?
      
       人天生是政治性动物,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生活是一个很好的课堂,
      前几年很流行一句话,叫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可以没有常识,看了阿城的《常识和通识
      》后突然明白这句话简直是真理,什么叫常识,当然不只于黑、白、红的颜色的分辨,不
      是鸡蛋是鸡生的这些一般的科学上的常识,常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有句话叫存在着
      就是合理的,当然这在唯物哲学上是拿来批判的一个典型,可是在生活中,我们要想想,
      为什么这个现象会存在,不要简单的承认或者否认,要多想想原因。说话要慢,思考要快
      。这种常识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权利,等级,人们靠什么维护自己的安全?为什么粉丝厂
      投标的时候见素不能把粉丝厂从赵多多手里夺回来。为什么做菜的厨师要根据来的客人选
      择?
       那是一个变动的时期,从上到下都在寻找方向,社会变化很厉害,写道这里,忽然觉得
      作者可能是要刻画一个很大的社会环境,所以展开很慢,但是真的很慢。整个社会从一段
      饿死人的时期发展到有农民老板可以自己买飞机,这个变化真的很大啊,改革开放的功绩
      就这么体现出来了。其实一个小说里,真的要挖掘可以挖掘初很多的东西,而这种东西,
      很多也许作者自己也没有察觉。这就是生活的客观性。那么多红楼梦的研究,不知道曹雪
      芹看了会不会头晕。一个人要想有自己的方向,比如见素,他想拿回粉丝厂,可是他没有
      跳出来看看整个中国,没有看到中国这些年的变化都是为了什么,你是在这个环境下生活
      的,如果你连这个环境都不了解,那又怎么走的出去。所以他就没有找到拿回粉丝厂的最
      有力的办法,这个不是揭发赵多多办这个厂得了多少的私利,领导并不都是糊涂蛋。就算
      他们不懂数字。可是只要是人就有人的规律在里面。见素要办厂就要知道为什么突然又回
      到个人承包来了,领导要的是什么,国家要的是什么?这就是他失败的根由。
      
       中国人是很聪明的,看看那些发明,用的材料很简单,可是却能做初很多的东西,李知
      常的电灯,磨房里的机器,他父亲的自来水。一直认为中国人很聪明的一个民族,可是有
      的时候太聪明了反而不好,因为太聪明了就容易多想。三国周谕可是一个聪明人了,可是
      就因为太聪明了最后反而被诸葛亮给气死了,据说两个人周瑜要聪明多了,因为诸葛亮三
      步一个主义,而周瑜是一步三个主义,就是主义多了挑来挑去挑不好,总觉得是其他的办
      法好,贻误战绩不说,对于采取的办法也缺少一点底气,这就是聪明的坏处,所以有的时
      候笨一点也是好事情,只要不懒。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啊。勤奋比聪明更重要。
      
      
  •   感觉叙事在文字的发展中逐渐成熟。
  •   确实,刚开始会觉得涩滞,之后才逐渐流畅。
  •   前面作者借抱朴之口以残忍的笔调写了当代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惨绝人寰之事,抱朴一直在反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以及如何杜绝这些事情,所以把《共产党宣言》翻来覆去地看,也许看出来了点什么。
  •   楼上上,受益匪浅了。
    不过,我担心的是,你说的唐诗之为经典其实受制于时代和阶段,这是不是说唐诗会有失去其魅力的一天?这种失去是因为没有人会读而不是它没有可读。
  •   小时候懵懂的我总觉得强奸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犯罪,现在我才发现它的刑法力度远远小于抢劫杀人
  •   终究有女性地位的因素吧!
  •   同为农村题材,相同的发表时间,觉得比路遥的要出色不少。
  •   跟楼上的恰恰相反,路遥是当代的曹雪芹。
  •   嗯,我也觉得小说魔幻色彩颇浓,尤其是文中提到的那一大片红红的高粱地。
    另:安妮宝贝也改称作家了?她不一直是写手一枚么?呵~
  •   累人啊
  •   朋友推荐过这本书,只因为故事太沉重,一直还没有勇气去读。。。
    小说中如果有太多的说教和评论,必然使其艺术性失色不少,可能是作者急于向世人展现一种真实而不吐不快吧
    什么时候开始读呢?又期待又惶恐...
  •   理想主义的热情……恩,貌似我也还那个样子……
  •   你废话真多,不知道你是不是读懂了
  •   你这人,呃
  •   没觉得有废话啊……谦虚地问一下,楼上上有什么见解呢?
  •   作者肯定不是读中文系的~~哎~~~
  •   大跃进那章明显用了很多讽刺的笔法,不知道楼主怎么看的书,还是对讽刺有别的定义?居然把这种小说和社么卫斯理外星人联系起来,我真晕,你的联想能力真强,可以领悟能力太差!
  •   这是本好书, 可惜你看不太明白··
  •   关于讽刺的问题 这本书属于比较乡土的吧, 想看讽刺可以看钱钟书。而且并不是说讽刺幽默就是好的,不讽刺不幽默就不好。
    况且本书里也有不少讽刺幽默的地方,比如李其生“必定成一个新人”,成了新人后就害了狂病;比如文革时期,不同造反团的夫妻,“做爱的时候想起对方是不同组织的,兴趣顿失。”
    这些细心看都会感觉很有味道。
  •   读这本书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直到全都读完才会明白为什么叫《古船》。
    在当时那个年代,作者能把历史真实的叙述描写也是难能可贵了,留给今天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一切残忍年代的我们很多思考。
  •   我觉得结尾作者自己都没办法驾驭了,所以很多人都看到很多方面,这本来就是个容量很大的一个故事,隐喻和讽刺,思考和反思都有,只是我觉得这部分作者功力不到,都没有完全舒展开来,不能轻率的说谁怎么样,我的中文老师说这是文革最真实的状况,这个老师是经历上山下乡的人,很多 时候都是沉默,我才怀着好奇和敬仰来看的,两天看完的,开始觉得很乱,后来看了《葡萄园》《秋天的愤怒》才能把原来不是很能深入理解的东西捡出水面,至于说结构混乱,这和魔幻现实主义是相承的吧,当时时代的影响,以及这篇小说本身有“~ ”这样回环的结构,这样反思的可能性就在故事一次次的发生中不断修正,其实还不错,至少比某些作家的范围涉及的 大,只是还不够深刻,而且这一切都缺少思想产生的原因,很难探究到底,虽然能理解,也只是依赖从他处获得的信息,还行,到后来觉得张炜就不太能突破了,希望能有更多好作品出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