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所未闻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比] 阿梅丽·诺冬  页数:187  字数:95000  译者:胡小跃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阿梅丽·诺冬写日本的第三部具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第一部《管子的玄思》写的就是她幼年时期在日本的故事,第二部《诚惶诚恐》写的则是她长大后返回日本在某公司工作的遭遇,《闻所未闻》的故事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作者通过一个日本男子和一个比利时女子的恋爱来反映东西方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而种种有趣的故事和误会就从这种差异中生发出来,让人发笑,引人思考。在诺冬笔下,日本人总是那么滑稽可笑,有时甚至十分可恨。他们不拘言笑,等级分明,活得很认真,但也很累、很虚伪,所以,他们往往成为作者嘲讽的对象,爱情也不例外。在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爱情是认真的,她真心喜欢这个完美的日本“未婚夫”,但真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她又害怕了,逃之夭夭。对她来说,爱情是宝贵的,但更重要的是精神和行动的自由。

作者简介

阿梅丽·诺冬是比利时法语小说家,至今已出版十九部小说,每本都高居文学榜单之上。她曾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法国书商奖、阿兰·富尼埃奖、“花神”奖等文学奖,二〇〇八年更以所有作品获让·吉奥诺文学奖。她的不少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戏剧,已有三十七个国家翻译出版诺冬的作品。
诺冬的父亲帕特里克·诺冬曾任比利时驻日本大使,所以她出生于日本,六岁时跟随调任驻中国大使馆的父亲来到北京,后来又到了美国纽约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直到十七岁,她才回到比利时,并进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LB)学习拉丁语文学。
据诺冬自己说,她正是从十七岁开始创作小说;而出版首部小说则要等到她二十五岁那年。此后她每年出版一部小说,每本都毫无悬念地引起媒体和读者的巨大反响,成为法国出版界的一个“神话”。诺冬现在生活在巴黎和比利时两地。

章节摘录

  学日语最好的办法似乎是去教法语。我在超市门口贴了一张小广告:“一对一法语辅导,价格从优”。  当天晚上,电话就来了。约第二天在表参道的一家咖啡馆里见面。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也不知道我的名字。挂了电话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一点。不知道该怎样认出他来,他也同样。由于我刚才没想到问他的电话号码,我是没办法的了。“他也许会再打电话来。”我想。  他没有再打电话给我。听声音,他好像很年轻,但这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一九八九年的东京可不缺年轻人,尤其是一月二十六日下午三点左右在表参道的那家咖啡馆里。  我也不是唯一的外国人,远非如此。不过,他径直向我走来。  “您是法语老师?”  “您怎么知道?”  他耸耸肩,很不自然地坐下来,不再说话。我明白我是老师,应该由我来问他。我问了几个问题,得知他今年二十岁,名叫伦理,在大学学法语。他也知道了我今年二十一岁,叫阿梅丽,学日语。他搞不清我的国籍。我对此已经习惯了。  “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能再讲英语。”我说。  我用法语讲话,想测测他的法语程度。他显得有些不知所措。问题最严重的是他的发音:如果我不知道伦理是在讲法语,我会以为他刚开始学中国话呢!他词汇贫乏,句法呢,蹩脚地模仿英语,好像那是他唯一的救命草。然而,他却已经在大学里学了三年法语。我由此断定,日本的语言教学是彻底失败了。差到这种程度,甚至都不能再以岛国封闭来解释了。

编辑推荐

  《闻所未闻》是阿梅丽·诺冬的第十六部小说,荣获法国“花神”文学奖。  这也是诺冬写日本的第三部具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作者通过一个日本男子和一个比利时女子的恋爱来反映东西方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而种种有趣的故事和误会就从这种差异中生发出来,让人发笑,引人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闻所未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諾冬的小说已经买了两本了当初真的只是因为价格便宜不过买到手之后发现很有感觉就开始收藏她的其他小说直到降到半价的时候才一一购买很精致很小巧很喜欢这样的质感~
  •   书的大小非常舒服,比较接近口袋读物的感觉。 这个故事很能体现作者的幽默感
  •   很棒的故事,很棒的作者
  •   这本书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哦,很不错哦
  •   过瘾过瘾过瘾!
  •   读起来很快,作者在描写日本人时带有点小幽默,读起来蛮轻松的
  •   内容挺少的,故事情节很喜欢
  •   故事的构架别出新奇
  •   买不买都行,反正我是看完就没要了
  •   不错,虽然不及其他几本,但是别有风味
  •   还不错的书…一会儿就看完了,小清新
  •   故事一般,对法国文化、日本文化感兴趣的人可以读。
  •     由于最近总觉得自己智商下降,所以总是带着些沉重的心情去看书——“哎呀我越来越蠢了有的书都看不进去也看不懂了可如何是好啊”,于是看书的时候很少像以前那样开心了。感谢阿梅丽·诺冬,读她的这本《闻所未闻》让我重新找到了阅读的愉悦感。
      说起来,看书和交友一般都需要缘分,比如昨天翻开《闻所未闻》的时候正逢好天气,公交也不算太挤,我还能有空间打开书,在帝都久违的清新空气里读几页,然后就不知不觉到目的地了。这样的轻快感很难得,感恩。
      在我看来阿梅丽·诺冬就像是一个聪明到忍不住不带恶意地捉弄取笑下这个世界的人,她的小聪明和大智慧也许并不冲突。这本以她的第一人称写的小说讲的不是爱情,而是类似友谊的某个故事,某段经历,某种持续的感触,某个已经过去的片段。读来很轻松,因为不执着。
      我喜欢不执着的主人公。除非ta只为自由执着。
      如她所说,自由是个被人说烂了的词语,但这并不妨碍不同人用不同的方式去接近它靠近它并拥抱它,哪怕是用逃避的姿势。
      我喜欢这样的书,有点逼真,有点接近现实,同时又更远离现实,让人能在晴朗的天气里,忽上忽下地看一朵云飘进你的想象,再悠远地飘离,挺自然。
      
      
      《闻所未闻》这本看似写的是爱情或koi(日语里的“恋”,阿梅丽将之理解为一种类似爱情但绝对不是爱情的东西,是那种轻微而不会有杀伤力或侵略性的爱,更确切的说,也许是一种微微触动无伤筋骨的喜欢的情绪),其实更多的还是写“我”对生活的美的不得其法却又无比着迷的追和对所谓的“安稳生活”的逃。关于逃离,她的描写和想法并不特别,但是并不特别的想法在她笔下流出就显得很自然,这是她的魔力。
      书中的那个“我”遇到一个基本上很完美的日本男性,和他相处得很愉悦,但当对方求婚的时候,书中的"我"就立刻避之不及。因为在她眼中结婚是枷锁,稳定意味着永恒的监狱。最后她逃回比利时,和姐姐住在一起,逐渐用时间和距离还有模糊不言的沉默告别了这段koi。不知今后的我会有何想法,现在的我太理解这样的惟恐躲之不及的想法了。并不是够不够爱或者感情是否深厚的问题,而是无论对方是谁,无论前景多么繁花似锦笑盈盈,都无法让人心甘情愿地被钉在恒定不动的境遇和所谓的“家庭”的框架里。世界上有人向往婚姻,有人向往一辈子的相知相伴相守,也有人执着于看上去不名一文的自由,这都是路,都是自己选择的模式。书里的“我”还不知道自己喜欢或将决定走哪条路,但这不妨碍她继续走,并且拥抱着自由义无反顾地走。自由这东西,看似不值钱,却又非常昂贵。在我看来,书中的那个“我”追求的不仅仅是自由,而是要摆脱那种让人窒息的既定感和没有尽头的已知的生活模式,远远地逃开千篇一律乏善可陈的未来,宁愿过自己选择的某一款并未定型的人生。没有保障,没有金光闪闪的未来样板,没有衣食无忧的保护罩,但是有不确定性,有自己牵引的可能性,这就非常非常足够了。
      “自由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提起来我就会打哈欠。不过,用身体体验自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你得有什么东西要逃跑,以便给自己创造这种美好的可能性。而且,人永远有东西要逃跑,那就是人自身。”
      我肯定曾经看过这样的一段话,只不过我忘了,然后现在又看到了,真的觉得超级熟悉。嗯,觉得“逃跑”用“逃避”来代替更确切。阿梅丽的逃避倒算不上是怯懦,她也有做出选择,也不贪心,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且不会贪恋另一条没有选择的路的可能性。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还有她在富士山和云雀山的爬山经历。大概是因为我很容易被煽动,更因为我目前还对未见过或经历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看了她笔下的富士山日出和云雀山的大雪后,我好想去爬一次富士山,看一下她所说的无比壮美无以言表的风景。
      
      大概是因为她曾去过很多国家且自身的国家界限并不明显的缘故,她对各国文化都很感兴趣很有接受力。看到她在这本书里写的日语,我竟然也能够略有体会。语言真的是神奇的载体,好像让人在不同的容器里潜浮。
      
      有些书真的是好像从你心底冒出的泡沫一样轻飘飘又毫无违和感。这本《闻所未闻》并不算黄钟大吕,但却像是你曾经遗忘很久却突然轻易回忆起来的一个梦一样,清晰得非常真切又熟悉。
      
      另一些想法:
      这个世界的一些东西之间的界定线其实很模糊暧昧,比如自我和自私,独立和孤僻,果断有主见和一意孤行。
      太喜爱自由或爱惜自己的羽毛的人很容易被人当做孤僻怪异之人。已经看到不少人认为太珍爱所谓的自我的人其实就是太自私。如果从“为自己着想”这个角度来说,这句话不算全错。但是为什么要勉强热爱自由的人缴械投降地被温暖生活招安呢?
      
      
  •     这是比利时女作家阿梅丽.诺冬自传色彩很浓的小说。自《午后四点》,我就迷上了这个不按常理出牌、却充满智慧和灵感的女作家。这回她用自己的真名演绎了一个自由活泼的欧洲女孩,在日本被日本文化吸引,与日本男性相恋,却又不能忍受日本整肃的传统,最终逃离日本的故事.
      
      在小说中,你会跟随作者,从一个异国恋爱故事的跳板跳到探索日本文化这块跳板上,从而会产生一种独特的个人体验和出其不意的思考,就像作品中最引人入胜的那一段:去攀登冰天雪地的富士山,结果带来的是最惊险刺激的快乐和思考。整部作品时时会让我赞叹:诺冬,你为什么总能描绘得如此恰到好处呢?
  •      《闻所未闻》很清淡。它不会像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简洁白描的语言,只为与生命不能承受的悲剧主题形成反差;它也不像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写象牙微雕上的男欢女爱,还要用最嘲讽的语言,透露她不仅在写男欢女爱。《闻所未闻》的清淡,是完整的清淡,从语言到内容的清淡,不刻意营造,不构建目的,不哗众取宠,不绚烂夺目,不大悲大喜。所以不仅因为作者与日本千丝万缕的关系,及书中大量书写日本,更因为此书清淡的风格,使一本由比利时女作家用法语写成的小说,这么有日本文学的味道。
       与整本小说的风格一致,小说中的恋爱也无比清淡。这是太平盛世里,二十岁出头的两个年轻人谈的一场平凡恋爱,纵然是跨国之恋,纵然无果而终,却不悲不喜,从来未曾引向爱情的伟大或苍白。爱情以如此简单平淡的方式书写,确有些叫人惊讶,作者建构了一种全新的爱情观与爱情模式——“koi”式恋爱。
       一个独立个性的比利时女子与一个严谨纯净的日本男子的恋爱,是快乐的,但也仅止于此,作者拒绝粉饰。女主人公阿梅丽反复思索自己的感情,她冷静而冷漠地承认,她很喜欢男主人公伦理,他让她感觉幸福,但是要爱他,那是非常难得的事:“每次见到他我总是很高兴。我对他充满了友谊和感情。他不在的时候,我会觉得缺少了什么东西。这就是我对他的情感方程式。我觉得这个故事十分美好。”但是也只有这种程度。她从来不谈爱情,也害怕他说爱,因为她不想对他撒谎。她用一个日本词汇形容她对他的感情——“koi”。翻译为“合意”,“他合我的意”。确切地说,“koi”不是指爱情,虽然它是羞涩的日本年轻伴侣称呼对方的方式,其实其真实含义却是将爱情排除在外的,它只是在滑稽地模仿爱情。而阿梅丽对伦理,就是这样的感情,小说中的这对异国情侣,谈的就是这样的恋爱。
       作者不曾粉饰爱情,而对于这种不够纯粹的“koi”式恋爱,似乎也没有责备。爱情是危险的、可怕的,充满诡计和非理性因素。“叔本华认为爱情是人类的繁殖的本能所使用的诡计,我不知道这一理论使我产生了多大的恐惧。我把爱情当做为了不杀死别人而本能使用的诡计。”所以“你会爱上自己无法忍受的人,爱上极其危险的人”,但爱上koi的人,是不可思议的。阿梅丽认为杀死像伦理这样温柔、美好的人,是极其荒诞的。她从来不想杀死他,于是这成了“一个谁也不想杀人的故事”,一个与爱情无关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并不平庸”。
       “koi”式恋爱,快乐是纯粹的,这个过程中谈及爱情,那是要叫人嗤之以鼻的。当然如果发展到婚姻阶段,那也亵渎了幸福。所以虽然阿梅丽觉得“拒绝嫁给伦理无异于自杀”,但她始终不愿意嫁给他。她总不愿给他肯定的答复,以订婚为借口无限拖延婚期。确信无疑是不可思议的,“你希望你的动词是肯定的吗?肯定还是否定?否定。加上去的那个词是魔鬼说的。”高尚的道德常常引人称赞,但它们却是所有战争的根源;言辞凿凿的话不公正、太野蛮。而让人们蔑视的变化无穷,却是常理。这样的说法很有无赖的自我开脱之嫌,阿梅丽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并拒绝了一个完美未婚夫的求婚,最后甚至逃婚。
       这个近乎荒唐的结局却是最真实,最能打动人的。也许是因为伦理太过完美,没有缺点,“因为他身上没有缺点,所以我才那么爱他。也正因为他没有缺点,我对他才没有爱情”,其实我们很难爱上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也许是在阿梅丽心中,“对婚姻的惧怕压倒了一切”,而一切安全得叫人感觉危险;也许是因为阿梅丽对自由与自我的向往太过浓烈,这个征服了富士山、这个独自攀援无人迹雪山的西方女子,不会甘愿依托一份“koi”的恋爱,当四十年的上班族或一辈子的家庭主妇。所以,她逃跑了,从日本逃回比利时,逃离交往了两年的伦理。不做残忍的告别与分手,渐渐疏远。她舒心地自由着,从来没有想过他。
       五年后,他与一个法国女子结婚,她成了畅销小说家,他们再次相遇于日本,他说:“我想像武士一样给你一个友谊的拥抱。”她感动得落泪,他们终于一起体验到了相同的东西,在拥抱的十秒钟里体验到了七年的激情,“这比愚蠢的爱情故事要美丽多少、高贵多少啊”。
      
  •     早晨在图书馆背完单词,就顺便拿出这本《闻所未闻》读了起来。竟一口气读完了,其实篇幅也不长,才九万多字。之前并不了解阿丽梅·诺顿,没读过她的任何小说。只是在逛99书城的独家好书栏目时偶然发现,感觉封面很有feel,就加进了购物单。
      
      这是本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书的前半部分写的很平淡,抒发的是作者个人对日本国的迷恋与美好回忆。至于其中的爱情,也许是真实的回忆,所以才会写得如此迷恋与不舍。只是叫我读来总觉得有几分做作与YY之嫌。
      
      不过其中对日本国文化,尤其是礼节的描写倒是向我证实了一点,那些关于日本国重礼教轻妇女的谈论并非无稽之谈。因为不迷日剧,也难得小清新,所以对此了解甚少。而从身边人那里听到的大多是,女子结婚后一般会辞去工作在家做全职太太,如果让女人出去工作就是男人无能的表现。另外,日本人工作时很严谨,毫无风趣幽默可言,近似智能机器状态,但一下班,他们玩的都是一些变态且低俗的娱乐活动,这也许是长期压抑加上家庭的负担重的结果。所以很多妇女甚至建议自己的丈夫出去找女人和乐子。
      
      如此的生活状态在我看来总有点非正常,不知道日本人性格里是不是有点走极端的因子。事情总要做到极致,是有它的好处,比如这次的大地震,若没有这样严谨的态度,此剧可能会如某国一样惨烈。但如果想处处做到完美,美感也会失去其多样性。
      
      最近正准备读《菊与刀》,因为摸不透那个译本最好,正好中央编译出了本英文版。于是就不畏艰难的买了原版。这对一个考研英语都不过线的人来说,绝对是个挑战!前天睡觉前翻了几页,work very hard and care very much about obligation...等字眼足以写明日本国传统文化之根深蒂固,影响之久远。想想不得不佩服,人家技术如此发达,文化却也能独树一帜,依旧坚挺。
      
      以上当然不是重点,书中真正能打动我并促使我此刻坐在这里回味这个故事的亮点在于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执念。
      
      当故事中出现了求婚情节时,一切都在顺着心意在进行,满足感不言而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我所能想到的。
      
      爱情很美好,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可婚姻与为人父母的责任,大概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起码我是那个无福消受的人。婚姻是围城,关于这一点从未怀疑过。既然选择了婚姻,那自由并会被打上折扣。当然也有人会提倡“开放式关系”,大致就像萨特与伏波娃那样。可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如此幸运地找到对的人。
      
      书中的阿梅丽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即使对方是不不错的选择。心痛是肯定的,毕竟离开就意味着他们之间一切的可能性的破灭。于是这关于伦理的记忆会被打上旧爱的印记,成为日后凄美的回忆。只怪她看得太明白,婚后的鸟笼生活无疑会剥夺去她那最珍贵的财富——自由。而跨出这一步,展现在面前的是更加广阔的天地。
  •   不懂日文,但我读这书的故事,读到诺冬解释koi的时候,感觉koi是那种非占有型情感,纯纯的那种,有似于粤语里说“中意”,故觉着,楼主以“清淡”一言以蔽之,还是相当精准滴!
  •   很荣幸能得到你的点评。
    初看小说,很惊讶,不知为何可以如此“无情”,看完全书,却很有共鸣。也许爱情的真相便是如此,也许恋爱的最佳状态便是如此了。
  •   确实,有时候一个KOI的拥抱,胜于死去活来的爱情。。
  •   解读日本国人文化文明,绕不过和魂神魄。昨晚推特时间线上见多人RT一推文,“RT @Longlongbefore: 闺蜜在离她婚礼还有2个星期的时候打算跟未婚夫分手,“越到最后越清醒”,闺蜜如是说。”可能性这词我很喜欢。
  •   对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言,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不能取决于他人给予的肯定与评价,而该是它是否适合你。
    家庭主妇没什么不好,可这样的生活是否适合你,这就得问你自己了。
    很简单,我想选择生活,而不是被选择
  •   hmmm~~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