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人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日)天童荒太  页数:430  译者:田肖霞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幼年时,坂筑静人目睹一只鹎鸟从树上坠落死亡;八岁时,爷爷始终对战争空袭死难的学生抱有无法释怀的歉疚,无端溺死在海洋中;成年后,他的医生好友由于连续工作三十八小时而过劳死……静人悲痛于死亡带来的虚妄感,开始了流浪之旅,哀悼一切他能找到的逝者。蒔野抗太郎是一个油滑世故的周刊记者,他与父亲断绝关系,自身也与妻子离异,历经丧失之痛,热衷于报道凶杀情色案件。某一天,他在报道一桩弃尸案时遇见了前来哀悼的静人,不由自主地开始追踪这个行为怪异的青年的行踪。坂筑巡子,静人的妈妈,她罹患癌症,还发现自己唯一的女儿也未婚先孕,而静人此时正一文不名地在各地旅行,根本联系不上。巡子一边勉力应对严酷的现实,一边回忆起自己的过往。年少的她体弱多病,却在哥哥祈祷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拯救她之后奇迹般地健康起来,而哥哥却由于白血病过世,这让她觉得自己的人生都是偷来的时光。奈义倖世一直遭到家庭暴力,她出逃到寺院结识了后来成为第二任丈夫的朔也。优秀的朔也因为种种善行而被称为菩萨转世,深爱他的悻世却亲手杀了他,并与他死后的怨灵纠缠不休。刑满释放后的悻世找不到生存的意义,却邂逅了前来哀悼她丈夫的静人,她犹犹豫豫地跟着静人开始了哀悼的旅程。  《哀悼人》通过周刊记者、母亲、家暴受害者三个旁观视角,以各种丧失悲痛的人生来反观静人如同苦行僧一般地“无差别”哀悼:从不追问死亡的原因,他只求知道死者生前曾爱过谁、曾被谁所爱,用心记住这些曾经来到人世的独一无二的人。经由哀悼和记住,沉重的死亡变为救赎,生命也因之而柔韧绵长。

作者简介

天童荒太(1960年5月8日—— )
原名栗田教行,毕业于明治大学文学部戏剧系,曾创作电影剧本、广播剧本以及漫画原作。一九八六年以本名发表《白的家族》,获得第十三届《野性时代》杂志新人奖。一九九三年凭借《孤独的歌声》获得第六届日本推理大奖优秀作品。一九九六年,以《家族狩猎》获得第九届山本周五郎奖。二○○○年出版《永远是孩子》,成为销售过百万的畅销之作,同时获得第五十三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并被改编成连续剧。二○○九年出版《哀悼人》,以其对生与死的严峻思考和悲天悯人的人生关怀,获得第一百四十届直木奖。天童荒太是当代日本文坛的实力派大家。

书籍目录

序 章第一章 目击者(蒔野抗太郎—I)第二章 保护者(坂筑巡子—I)第三章 伴随者(奈义倖世—I)第四章 伪善者(蒔野抗太郎—II)第五章 代言者(坂筑巡子—II)第六章 旁观者(奈义倖世—II)第七章 搜索者(蒔野抗太郎—III)第八章 看护者(坂筑巡子—III)第九章 理解者(奈义倖世—III)尾声谢词

章节摘录

  您要找的是不是这个人呢?  一年前的六月三十日,天亮之前,我为了不让父母发觉,穿着袜子打开玄关的门,走到外面之后穿上鞋,在深蓝掩映的夜空之下,快步向车站走去。  我所居住的街区,是以集结了汽车相关企业而兴起的城市为中心的、呈放射状延伸的卫星城中的一个。在车站前排列着大楼和商店,早晚都纷纭杂沓。我所念的高中位于乘火车前往二十分钟左右的所在,到两年前春天为止,我总是和好友在车站会合后去上学。三年前的六月三十日也是如此。  我们会合的地方在沿车站南出口外墙设置的投币储物箱前,当我准点抵达时,好友正和一名身着同一所高中制服的男子交谈。好友是脸容清秀的可爱女孩,在男孩中颇有人气,我当时以为她又收到了告白来着。  可她露出像在为难的表情,我打算把对方赶开,便向她打招呼。就在同时,男子从自己的包里拿出闪着金属光的物品。他扑向我的好友,挥了两三次手腕,她一声不吭地瘫倒在地。  我发出尖锐的惨叫,在男子跑掉之后,我走上前去,感觉像走在海绵上,随即我蹲在好友的跟前。她一眨不眨的眼眸凝满了泪水。  犯人很快被逮捕了。据说他告诉警察,因为之前曾在班上宣称和她“正在交往”,所以托她统一口径,因为被拒绝而行凶。  车站前搭起的献花台献上了许多鲜花,葬礼来了很多人,所有人都在哭。被好友的母亲紧紧抱着,我也哭了……可我感到那并非真实的眼泪。我没能守护好友,只有我自己活了下来,这让我无比羞耻。  在学校,她的事一时成了谈话的中心。不过,此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再被提及,我便也埋头于应考。除此以外,我想不出能从罪恶感中逃逸的方法。尽管我考上了东京的大学,却没有喜悦之感。前往东京后又过了三个月,我还是没向任何人打开心扉,在连朋友也没交到、无所作为混日子的时间里,好友的一周年忌来临了。  为了参加在好友家中举行的法事,我仿佛催促自己一般回了故乡。好友的父母很欣慰,可我意识到,这次上门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罪孽,不由感到胸中滞闷。好友的父母说前往凶案现场太过痛苦,他们去不了,在法事之后,我一个人去了车站。我想在献花台或是慰灵碑一类的“印记”前为她祈祷冥福。可是,她倒下的位置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只有人们行色匆匆地交错而过。  就在这时,我听到一个宛如弃绝一般的声音。  你大概也一样吧。  “你也是为了忘记我的死而来的吧。今后将进一步遗忘下去吧。”  不对,我试图叫道,而意识飘远了。醒来时,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出院后我闷在家里。我觉得死了还好些,但父母流着泪劝我,我便把他们端出的食物倾进胃袋,继续活下来。好友的父母也感到担心,好几次打来电话。可我自己也不清楚究竟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接着,一年过去,好友的忌日又到来了。  黎明前的风带着寒意,我在网球短裤和T恤衫的上面罩了件薄运动夹克,紧紧握住偷藏在衣兜里的水果刀的刀柄。我几乎不曾意识到,手中的刀究竟是出于谨慎,还是在那个地方自我了断的愿望的呈现。  我没遇见任何人,就这样来到车站排列着投币储物箱的位置。夜色已经转明,在车站背后可以望见边缘被染成橘红色的云。突然,有个影子在好友倒下的位置附近晃动。  那影子似乎是个人,左膝跪在地上。然后将右手举到脑袋上方,抓住空中漂浮的什么运到自己的胸前。其左手垂近地面,宛如捞起大地的呼吸一般运往胸前,X~SgZi。我走到能看见其侧脸的近旁,发现那个人闭着眼,嘴巴在动,仿佛正在念诵什么。 “你在做什么?”  我不假思索地说道。因为对方宛如在祈祷的姿态,我感到心神不稳。  影子静静地站起身。是个年轻的男人。前刘海垂到眼睛跟前,脸有点儿长,眼神柔和,仿佛带着质询。他身着洗得泛白的T恤和膝盖上有破洞的牛仔裤,脚踩磨损不堪的跑鞋,脚边放着个大大的登山包。  “我做了aidao。”  他仿佛一直看到我的眼睛深处,以出人意料的细微而温柔的声音说道。  “在这地方,某个人去世了。所以aidao。”  听到他的回答,我终于意识到,aidao这个词是“哀悼”。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实行无差别哀悼的人”这一特异的角色,在“无差别杀人者”蔓延的世界,让人感到是极其自然地存在的。  ——小泉今日子(影星)    “哀悼人”从故事中展开旅程,一直到达读者身处的现世,仿佛在叩问:有谁会哀悼你?你想哀悼谁?  ——重松清(作家)    死,所有宗教与哲学以及文学的根源,而“哀悼人”借着近乎可怕的苦修般的步行,还有一双应承的耳,把死具体化了。  ——清水良典(文艺评论家)

编辑推荐

  迄今为止最为悲天悯人的直木奖获奖作品,也是天童荒太继百万畅销书《永远是孩子》后酝酿七年的疗愈系小说。《哀悼人》是一部探讨死亡的作品,小说以一个立志为陌生故者进行凭吊的男子为主轴,透过三个与其相关的人的视角,来探讨生者、逝者、将死之人、以及遗属对死亡的看法,进而以“死”来投射“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哀悼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快递很好,书也很好!
  •   非常喜欢的作家~
  •   直木奖的我都买
  •   又一本直木奖作品
  •   这本应该也不错
  •   这本书,还是蛮值得一看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