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兄弟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美)E.L.多克托罗  页数:239  译者:徐振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霍默和兰利是一对兄弟,父母双亡。两人住在纽约第五大道高尚地段的一套豪宅中。弟弟霍默十多岁起双眼逐渐失明;哥哥兰利则在一战中为神经毒气所伤,回家后举止、思想异于常人。兰利怀有远大理想:总结人类生活所有经验,办一张可以永远阅读、准确叙述任何一天生活的终极报纸。为此他收集各种报纸,并进而扩展至各种物件:汽车,打字机,防毒面具,电视机,蜡烛……  佣人们或走,或死。在繁华喧嚣的曼哈顿心脏地带,霍默和兰利成了自闭于世界的隐士。然而,二十世纪的美国历史依然通过出入这个封闭空间的各色人等,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二战中来此避难又被抓走的日裔美国人,敲诈勒索的警察,被仇敌追杀的黑帮老大,男女嬉皮士,还有藏在兄弟内心深处的那个女孩。  《纽约兄弟》故事的结尾令人心碎:“杰奎琳,我有多少天没有吃东西了。我好像听到过一声巨响,整栋房子都震了震。兰利在哪儿?我哥哥在哪儿?”

作者简介

作者:(美)E.L.多克托罗译者:徐振锋

章节摘录

我是霍默,眼盲的弟弟。我不是一下子失明的,而是像电影淡出一样衰退。当我得知自己的视力正在减退时,我想衡量一下这个过程,当时我二十岁不到,对什么都有兴趣。那年冬天我站在中央公园结冰的湖面上,人们都在那上面滑冰,我则看着四周的景物,每天计算着哪些看得见,哪些看不见了。中央公园西面的那些房子最先消失,它们变得越来越暗,好像溶进了黑暗的天空里一样,直到完全看不见,接着树开始变得形状模糊,终于,在那个严冬的尾声,也许是二月底,我眼前只剩下冰面上幽灵般的人影飘来飘去,接着只有白色的冰,那最后的光,变灰转成全黑,从此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尽管我能清楚地听见冰刀快速划过冰面的咔嚓咔嚓声,让人心满意足的声音,柔和的声音,虽然全神贯注地听你会发现它比想象中冰刀的声音更低沉,也许是冰面下水流低音回响的缘故,咔嚓,咔嚓。我听到某个人快速地向某个方向移动,然后转身急停发出长长的唰的一声,此刻我也会笑出来,为这位滑冰者突然急停的能力而高兴,咔嚓咔嚓一滑而过然后唰的一下停住。    我当然也很悲伤,所幸我那时还太年轻,不太懂什么是残疾,心里想的只是用我其他的能力继续生活,比如我出众的听力,我把听力训练到灵敏如亲眼所见。兰利说我的耳朵跟蝙蝠一样,对此他还做了测试,他喜欢把一切都拿来做一番审查。对我们家的房子我自然了如指掌,全部四层楼,能够毫不犹豫地上下楼梯进出每间房间,记得每样东西的位置。我知道会客室,父亲的书房,母亲的会客室,餐厅以及里面的十八把椅子和那张胡桃木长桌,管家的食品储藏室和厨房,客厅,卧室,我记得楼层之间有多少节铺了地毯的楼梯,上下楼我甚至都用不着楼梯扶手,如果你以前不认识我,你都不会发现我眼睛瞎了。但兰利说只有剔除记忆才是对我听力的真正考验,于是他把周围的东西换了下位置,把我带到音乐室,他事先已经把钢琴推到另外一个角落,把画着水中苍鹭的日本屏风挪到房间中央,而且为了考验我,他在走廊里让我不停转圈直到丧失方向感。我忍不住笑起来因为你知道我会绕过屏风正好坐到钢琴前面,如同看见他重新摆放这些东西,我能听见这些事物表面的声音,我对兰利说,蝙蝠眼睛看不见但是会发出声波,它靠这个知道方向,但我不需要发出声波,不是吗?他真的叹服了,兰利比我大两岁,我总是想尽办法来让他刮目相看,那时他已经是哥伦比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你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带着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我说:物体推开空气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它们,或者说我能感觉到事物的热量,你可以让我转圈转到头晕,但我仍然可以探知哪里的空气里填充着实物。    失明还带来了其他的补偿。我有私人教师负责我的教育,接着,很自然地,我毫不费力地被西区音乐学院录取,在失明之前我就已经是那里的学生了。我的钢琴技艺让我的眼盲可以被社交圈接受。我年纪大一点的时候,人们谈论着我的勇敢,姑娘们当然也很喜欢我。那个时候的纽约社交圈里,父母们保证女儿嫁个好郎君的一个方法就是从一出生就警告她们,当心男人,不要轻信他们。那个时代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都还要早许多,奇装异服、女性抽烟喝马蒂尼酒都还是不可想象的未来。所以一个有着好家世的英俊盲小伙儿就显得特别有吸引力,因为他不可能公开或偷偷做出任何不雅的疯狂举动来。他的无助对一个生来就被训练成无助的女人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这让她感到坚强,处于主导地位,能够激发她的同情,我的失明,可以做很多事。她可以面对我表达自己,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因为她无法对一个正常人这么做。我的穿着非常得体,我会用刮胡刀刮干净胡子并且从不刮伤皮肤,在我的指示下,理发师会把我的头发留得比当时的普遍长度更长一些,所以在聚会时我坐在钢琴前弹奏《热情》或者《革命练习曲》时,我的头发会飘扬起来——我那时有很多头发,一头厚厚的棕发,从中间分开向两边垂到耳际。那是弗朗兹·李斯特式的发型。有时当我和某位女性朋友坐在沙发上,周围没有别人时,她可能会吻我,抚摸我的脸庞并亲吻我,而我,作为盲人,可以把手不动声色地放到她的大腿上,她也许会吃一惊,但为了不让我尴尬她会放任我的这一行为。    P1-4

媒体关注与评论

E.L.多克托罗的天赋和无穷想象力令人惊叹……他已成为美国神话的伟大记录者。……《纽约兄弟》中的兰利,愤世嫉俗,口才了得,是一个现代的第欧根尼,或是来自《圣经》的预言者:他的愤世嫉俗,令人想起美国最受爱戴的作家马克·吐温痛苦的晚年。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纽约客》    多克托罗在这部大师之作中充满同情地描绘了一幅双人肖像。它的成就是在两百多页篇幅中,屏住笑声,让科里尔兄弟摆脱了滑稽漫画式的人物形象,把他们变成时代中的个体,而不是人们说笑的谈资。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多克托罗是美国当代文学大师。他以科里尔兄弟的惊人故事隐喻美国的二十世纪。其结果正如书中霍默所说,像电影一样……在故事结尾、多克托罗不是把故事推向高潮,而是用最后几句极度悲伤、恐惧的句子、直接把我们推下了悬崖……多克托罗此书写作方式的聪明之处,在于压缩他的故事,而不是扩展。    ——《卫报》

编辑推荐

E.L.多克托罗所著的《纽约兄弟》是一部以美国历史为素材的小说。本书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虚构小说。纽约两兄弟霍默和兰利在曼哈顿非常著名,曾经同时惊动过贼和警察。书的作者更是美国国宝级大师多克托罗,擅长编撰战争史诗的他,驾驭起小格局的小说来技巧也毫不逊色,透过美国式的冷幽默,这是一部令人悲伤的伟大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纽约兄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和英文原版一起买的,自己对照着看的,觉得翻译得还不错。
  •   看完了 只想说 很难过 很多细节写的很好
  •   阅读的时候,感觉就像隐居了入戏太深,看不到不讲话,两耳失聪 口都臭了...
  •   评价非常高的小说很早以前就存上了直到昨天降到10块毫不犹豫今天就到了质量真的非常好特别喜欢这质感排版也好各种完美期待阅读~
  •   E•L•多克托罗的书目前能看到的太少,全靠亚马逊啦。
  •   听说多克托罗的这本小说是根据真实故事写作的,拿来读的时候便现有了些预设性的思考。没想到是以盲人Homer的视角来叙述的。Homer和Langley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与多克托罗所写的也相去不远。搜索一下的话能找到他们的那座房子内部的照片,非常惊人。... 阅读更多
  •   一位失去视觉的孤独者的一生,本书可能也是我们所窥探非主流生活的一扇窗户,本是纽约上等家庭的两个兄弟,在遭受了或多或少命运的戏弄后,极端的变为了社会所唾弃和不屑一顾的角色,这种主题,难道还不值得探讨吗?
  •   看上去,书本身比较薄.比想象中,因为购买时没注意页数.读起来又不怎么薄了。在读期间,我思考起了 读书的速度。我常常把一本书一气呵成地读完,这是错过了一些细节,还是书好看的表现呢。我想, 作者本身就会设计给读者一种节奏吧。我在读书的时候 也是按照作者... 阅读更多
  •   一部很优秀的长篇小说
  •     E•L•多克托罗(1931)是美国当代著名犹太裔作家,二战退伍军人,曾担任过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审稿人、新美国文库出版社编辑、日晷出版社总编辑。自1961年发表处女作《欢迎来到艰难时代》之后笔耕不辍,并逐渐获得极大的声誉,他曾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书评人协会小说奖、福克纳小说奖,伊迪丝•沃顿小说奖,美国艺术与人文学院威廉•迪恩•豪斯奖,以及由美国总统颁发的国家人文奖章等等。多克托罗文风扎实沉稳,他曾说自己的叙事的方式如夜间行车,虽然眼光不会比车灯照射的远,但最终会以此跑完全程。
      
      1947年3月,居住于纽约第五大道的科里尔兄弟,在他们的豪宅中先后孤单地死去。他们死前就因囤积垃圾成为当地名人,死后人们从豪宅中清理出170多吨垃圾。他们的生活成了一个迷。经过媒体的重重渲染,他们迅速地成为美国的世纪名人和小说、戏剧的原型。作者E•L•多克托罗精心改编了他们的生活细节写成这部简捷明快的小说。小说中的兄弟互换了角色,霍默成了兰利的弟弟,他的失明被提前到少年时期,那时候父母都在世,兰利也身体健康、心胸开朗,前途无量。霍默的失明加深了兄弟之间的亲情。但此后兰利参加了一战,毒气损伤了他的肺。作为社会名流的父母也在他复员之前死于流感。兄弟俩从此避世隐居脱离世俗的裹挟,以特别的方式运转起来。
      
      这本小说篇幅不长,霍默是讲述者,兰利是行动的主导者。就像盲眼呤游诗人讲述伤残骑士的历险故事,当它在一个期然而至的结局上嘎然而止时,阅读也像结束一份简单而适意的晚餐那样心满意足。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科里尔兄弟,在纽约市第五大道的豪宅中努力维持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生活。美国社会在此时期不断地洗牌发牌,造成各色人等也就在兄弟俩的生活中悉数登场,分别挟带着时代的烙印和时代的偏见,但是科里尔兄弟始终像伫立在时代风潮中静止的风标,因为与社会有强烈的相对运动而更像在流亡。
      
      兰利•科里尔囤积旧轮胎、马车顶和X光机等等废品,把这些作为独立者的自助材料。在一个秩序井然的城市里,自然被看成疯子。如果他们住在非洲某部落,他们可能会收集化石、兽皮、牛角和象牙,而且他们会可能被当成博物学家,因为那些东西带着大自然的生命密码。兰利•科里尔的收集物也带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密码。这些收集物有一种东西比较特殊,那就是报纸。兰利•科里尔每天早上都要穿越几个街区收购新报纸,风雨无阻。
      
      因此,这个普通人眼里疯子实际一个倔强的哲人:既不交税也不还房贷,像野狗一样全城搜寻报纸,报纸在这里既是世俗文化的象征,也是科里尔兄弟观察和批判的窗口。兰利的伦理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犬儒主义:信仰自然和本能、反对文明和教化,并把这种信仰在个人生活中贯彻到底。就像乔伊斯•卡萝尔•欧茨所说,兰利是一个现代的第欧根尼(约公元前404——323)。第欧根尼住在一个木桶里,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去拜访并询问有什么能帮到他。他说:“请你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兰利•科里尔不时地发表高见,拒绝世俗驯化,对世俗进行冷嘲热讽,语言犀利,姿态超凡脱俗——这就是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在这之后还带着感人的色彩,因为这个倔强的反讽者又是那么温柔地照料失明的兄弟。
      
      当然,“第欧根尼”不会去囤积任何东西,其它流派的哲人也不会,兰利也只给出自己囤积报纸的理由,那就是要从报纸中搜集证据以验证“替代品理论”。所谓“替代品理论”,其实很老套,有点像“社会循环说”,或者“轮回说”。兰利将这理论说得过于具体,因而有点简陋和滑稽,以及故作神秘: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品都将被替代,而且现在的一切物品都是以前某物的替代品。而且“生活事件也在不断重复发生,同一件事会发生一次又一次,特别是基于人类智力的局限性。”因此他能通过收集到的报纸,最后创造出一张可以每天阅读,准确叙述每一天生活的报级——一张“超级报纸”。
      
      “花五分钱,兰利说到,读者就能得到一幅印在新闻纸上的地球生活肖像。那上面的新闻不会像你通常看到的报纸上那样充满特定的细节,因为在这里真正的新闻是有关普遍形式的,任何细节都只是例子。”
      
      兰利•利里尔的“替代理论”最适合运用于他自己身上。他就是古希腊那些隐居避世哲人的替代者。而且他在现代的也有众多的替代者——不是其伦理哲学意义上的替代者,而是囤积和隐居行为的替代者——那就是我们的御宅族。他们囤积杂物的豪宅被替代成了电脑里的塞得满满地硬盘。不用比较这些杂物的体积和重量,只要比较收集它们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在搜集和打理上的疏懒态度。他们与现代御宅族之间的差别只是特定的细节。细节构成例子,科里尔兄弟的故事是丰富、生动、非常隽永的例子。小说里那些正常人的生活,与科里尔兄弟相对照,虽然目标明确仍命运难料。他们对科里尔兄弟的嘲弄和质疑让人感到极其乏力。恰如我们同代人,仍然在命运之河中顺流而下,前途惘然,这是一种更广泛的替代。
      
      已刊2012年4月号《mangazine 名牌》
  •     1975年,道克托罗(E.L.Doctorow)出版长篇小说《拉格泰姆音乐》,因其将头版新闻与虚构小说情节糅合一处描摹大时代的特色,来年荣获美国图书评论奖。这本书被当作美国当代文学经典,列入大学文学课程的必读书目,而小说作者道克托罗也自此迈入美国一流小说家行列。之后他的多部严肃文学作品陆续登上畅销书榜。
      
      三十四年之后,七十八岁的道克托罗出版长篇小说《纽约兄弟》,仍是借一则旧新闻为由,经过虚构的再创造,引得广大读者趋之若鹜。
      1947年某一天,有人举报纽约第五大道一套豪宅里有人死了。巡警破门而入,眼前场景令人瞠目结舌:客厅里旧报纸从下到上堆成了墙,折叠床、沙发、残缺的缝纫机……各种破烂儿塞满整套公寓,几乎寸步难行。巡警在破烂儿堆里搜了两个小时,发现一具尸体,死因是营养不良、脱水加心脏停搏。经过工人两个多星期的清理,又在杂物下找到另一具尸体。
      
      尸体是科里尔兄弟,俩人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二十年代父母相继去世后,他们继承遗产,守着这份家业。盗贼听闻他们家中藏有财宝,纷至沓来。兄弟俩开始安装铁栅栏,设置防盗陷阱。自己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越来越封闭。后来甚至因为拒付各种账单,被切断水、电、煤气供应,电话也不通。学工程、爱发明的弟弟一度拆下福特汽车引擎,试图改装成发电机。哥哥患有风湿病无法走路,视力也逐渐衰退直至于盲,食物和水全靠弟弟每天晚上偷偷外出搜罗。在外面看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便搬回家。几十年下来,这幢毫宅里保存了一百多吨破烂儿。
      
      此事曾被当时媒体大肆报道,几十年来,科里尔兄弟成了心理学的“强迫性囤积症”(compulsive hoarding)患者典型案例,并作为“极品怪人”被写入小说、电影、电视剧、话剧。可是,两个怪人这是为什么?他们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他们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
      
      经过道克托罗的虚构、重组,这是一对颇具贵族气质的兄弟,他们喜欢宅在家中,家装趣味是舒适、扎实、可靠;他们无时不在阅读,阅读趣味是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之类;他们弹得一手好钢琴,音乐趣味是《耶稣,人类期待的欢愉》这样的巴赫清唱剧;他们被警局拘留,在“号儿”里聊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区别;对大千世界,他们从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哥哥经过研究总结,得出“替代品理论”,意指这世界所有的事情无非不断重复发生,因此他想办一份《永恒当下无日期报》……
      
      上述这些结论是我阅读时总结出来的,作者可不会用这么蠢笨的总结陈词笔法,他把兄弟俩的性格、爱好、心理,全都埋藏在一个又一个细节里。
      
      当然,作者绝不仅只是要抒写这些细节,就如同,尽管故事原型相当诡异,但一个将近八十岁的文坛巨擘,不会仅为猎奇抒写,他是要借这兄弟俩,借这桩陈年旧事,来探讨将逝的人生和生存了一辈子的这个世界。
      
      物质富足的兄弟俩,在日常生活中体味到的是无尽悲伤与绝望,他们开始思考,我们看见的这个世界究竟是真实的世界,还是只是我们脑子里的想象,抑或这二者是一回事?盲人的眼睛和普通人的眼睛,到底谁更好一些?不错,爱因斯坦替代了牛顿,达尔文的理论替代了创世纪,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任何事比以前解释得更清楚了,黑暗仍然存在。人生永恒不变的条件是日常生活而不是死亡……
      
      这同样是我的总结,作者可不会用如此蠢笨的宣讲式笔法。他要通过兄弟俩的对话,探讨如此两个人,到底是我们常说的败家子,还是人类的“金字塔尖”。
      
      小说里,科里尔兄弟这幢毫宅被人悄悄称为“疯人院”,不妨把这房子比做我们的肉体,里边的人比做我们的内心,那么,到底是科里尔兄弟这样的人叫疯子,还是那些悄悄管别人叫疯子的人是疯子?
      
  •      柯里尔兄弟的故事不是第一次被小说家当成素材,E.L.多克托罗的《纽约兄弟》英文原名《Homer & Langley》,熟悉那段轶事的人一眼即可看出讲的是柯里尔一家。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曼哈顿,位于第五大道上的柯里尔家的次子兰利过着奇特的生活:出于恋物癖,或者是某种类型的强迫症,他收集各种能用和不能用的物品,从不丢掉任何一张报纸。他拒绝支付银行抵押贷款以及水电费,不惜被断水断电,或是对簿公堂。他的哥哥霍默则因风湿病举步维艰,无论是否出于自愿,只能和弟弟一样闭门不出。多年的古怪生涯之后,一九四七年,柯里尔兄弟被人发现死在家中。霍默死于营养不良、脱水和心脏停搏——等于是饥渴致死。更早亡故的兰利的尸臭遍布屋子,直到警察从屋内清理出上百吨的垃圾,才发现他应该是误入自己设下的防贼陷阱,被重物压在底下。
      
       这样一则荒诞的人间悲剧很容易被人们当做街谈巷论。柯里尔兄弟在世的时候就常常见报,他们被描述成坐在美钞上的悭吝人,也有人因此试图闯入他们年久失修的大宅,更激发起兄弟俩的离群心理。多克托罗没有用肤浅的猎奇角度处理他的题材。《纽约兄弟》以霍默的第一人称叙事,有若干变通——霍默成了盲人弟弟,精力充沛的兰利则是哥哥。兰利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神经毒气损害了他的健康,也许还有部分的心智。他有一套“替代品理论”。类似于《圣经》中那句:“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兰利认为,所有人和事会被后来的同样类型的人和事替代,总会有明星和政客,总会有战争。他收集每天的报纸,为的是做出一份“终极报纸”。上面没有具体事件,只以版面和概述对同类事件做出总结。它是回顾也是预言。
      
       霍默从不质疑兰利在每件事上的决断,虽然他也常常怀疑自己的哥哥疯了。尤其当兰利弄回一整辆老爷车放在餐厅,后来又试图用车子发电。如果说兰利以他自己的方式反击整个世界,那么霍默则在顺应世界。他的世界并不大,无非一间屋子,一个随时迸发出奇思妙想的哥哥。他认为自己“在时间里随波逐流又无力跨出这时间的溪流”,他没有视力却以他自己的形式观察和体验,在后来写下他的生命记录。柯里尔大宅并不总是他俩,人们来了又走了。曾是霍默情人的偷东西的女佣,兰利的妻子,陪伴他们多年的黑人厨娘和她那个吹爵士小号的侄子,日裔钟点工夫妇,还有兄弟俩一起偷偷爱慕并资助其深造的孤女玛丽。霍默记下了人们的离开。有的被他们赶走,有的在战争中消失。现实中的柯里尔兄弟死于四十年代,多克托罗笔下的他们则一直活到越战之后。战争像人们一样来了又走了,一代代人以不同的方式和两个隐居者发生或愉快或粗暴的邂逅。霍默的体验不仅是关于他们自己的无稽生活,更是关于美国的历史。
      
       多克托罗对细节的处理带着低调的幽默和戏剧性。其中一幕是黑帮在他们屋里避难几天后扬长而去,把兄弟俩绑在椅子上。“我们被绑着的椅子属于田园风格。”更早以前,柯里尔兄弟在大萧条期间搞家庭舞会赚了点钱,很快遭到警察敲诈和上门动武,霍默描述自己的反抗:“就像熊伸出爪子奋力一挥,但我的动作更慢一点。”正是这些微苦的笑话不断堆积一笔笔暗色,就像霍默眼前不断增加的黑暗。到最后,一如重演年少时逐渐失明的过程,他失去了曾经引以为傲的听力,生活被浓缩成回忆。只靠着兰利的不离不弃,他勉强活着,在盲文打字机写下思想。那是他惟一的真实。
      
       多克托罗借霍默的口吻写道:“还有什么比成为一个神话般的笑话还要糟糕的事呢?”这句话恰如兄弟俩的一生写照。说到底,这不是一个关于精神疾病的故事,甚至不是一个关于手足情的故事。它书写的是陷于孤绝之境的人生,兰利的放旷和霍默的洞察如两面彼此映照的镜子,照出一个“可以被替代”的世界。在那个世界,有一张从未完成的报纸,各个版面刊载着世间惨剧:战争、渎职、杀戮和其他。没有版面甚至中缝留给柯里尔兄弟自己,如兰利所说:“我们是特例。”
      
  •     “有谁指望孤独或者私密,纽约将赐予他这类古怪的奖赏。”E.B.怀特在《这就是纽约》的开篇就认定:纽约,充满享受孤独与私密的希冀,是一座包容大气的城市。他在文章中列举了许多纽约的好,兼有它的糟。“人在纽约,与世隔绝”,它拥有这样的特点。许多人选择定居在这里,仿佛是为了逃避而不是面对现实。
      
      无独有偶,E.L.多克托罗的《纽约兄弟》好像就是为E.B.怀特的论断所准备的现实证据,越是尊贵富有的人越想隐匿,躲藏散发着自由的气息。1947年,霍默和兰利这对兄弟,被发现死于纽约第五大道的家族公寓里。曾经辉煌的房屋里堆集上百吨的报纸、旧汽车以及各色垃圾,杂乱的景象让世人目瞪口呆。
      
      该事件发生的时候,多克托罗正值青葱年少。给他的印象是,这事儿就像一段传奇般不可信,可兄弟俩的确真实存在过。他从来不曾想过要将这段历史以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但他肯定事件中一定有某些神秘的物质在起着作用,它存在于表象上的垃圾堆中。小康之家的兄弟为什么要与世隔绝,自生自灭?是这个世界容不下他们,还是他们融入不了这个世界?将生活状态改变成一种完全的与众不同,被世人像欣赏怪物般地围追堵截,霍默和兰利死了,没人知道这座公寓里发生过什么?多克托罗想运用文字追溯霍默和兰利的国度,还原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留下的是时代的瑰宝。如此,我们有机会阅读这本《纽约兄弟》。
      
      “我是霍默,眼盲的弟弟”,开头的第一句话就像无形的手一把将读者抓住,仿佛在说跟我来,去向一个封闭且黑暗的所在。只有多克托罗这样的作家,才有能力将我们引入别样的世界。哥哥兰利在一战中为毒气所伤,回家后举止和思考均异于常人。
      
      没有人天生孤独,兄弟成为现代隐士是一个奋力挣扎的过程,他们也曾经疯狂地热爱过喧闹。他们在宵禁时到酒吧狂饮,在经济大萧条时为上流人士举办舞会。但邻居喊来警察,让他们学会闭嘴,在这条奢华的第五大道上。
      
      霍默说,我们的家是全世界的家。它拥有包容的潜质:一位偷窃首饰的女佣,因为她还兼职霍默的情妇;老佣人罗比洛太太热爱音乐的孙子,在二战中不幸阵亡;勤劳的星山夫妇,因为是日裔,在二战开战后,被探员强行带入集中营;不得已收留逃亡的黑帮头子,还有一帮年轻的嬉皮士。这些人那些事都需要他们的家被动接受。兰利问霍默:如果自由必须得到容许,那我们还有自由吗?
      
      他们选择了独享的自由方式。在打破水表,自主发电,拒用煤气,将房间所有的百叶窗拉下之后,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宣战了。多克托罗始终用宏大的战争背景渲染着兄弟俩的一意孤行,形成极大的反差,一战、二战、朝鲜战争和越战,这个国家一直在参战,谁还在乎这对盲人和神经病!兰利说,我们是异类。
      
      霍默细腻敏感,兰利偏执睿智。在多克托罗的笔下,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独特的行为艺术。我们想象不到多克托罗如何将盲人的世界把握得如此准确,霍默对于声音、气味、感触有着惊人的洞察能力,让人感觉不到盲人的缺陷。相反地,兰利对霍默说:“你的视角是无尽的,眼界是无限的。”
      
      我们与霍默和兰利站在世界的两极。在被切断电源之后,霍默说:我们解放了。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得说:我们沦陷了。
      
  •     亲爱的,我们需要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纽约兄弟》试读有感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办法在开头的时候被小说所吸引:或者是因为古典主义写法的那种过于重视写作次序的写法,没有引人入胜的头,而是一个充满宏大背景的时代舞台;或者是平淡的开始,净水流深,慢慢让你进入作者为你营造的世界;或者是隐藏了太多东西的让我们思考得艰难的第一章……然而,生活是那样快节奏,让奔波在路上的人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细细等待,所以,我们可能会错过《抵达之谜》,可能会错过《酒吧长谈》,可能会错过很多很多。在公车上、在地铁上、在的士上,我们会阅读的东西,一定是吸引我们的,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我们的心,那么,亲爱的,我们将会错过还未来得及表白的精彩。
      所以,亲爱的,我们需要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感谢《纽约兄弟》,这是一本能够让我们在轨交线闪烁的昏昏欲睡的光刺激中,愿意放空自己,迎接的一段新旅程。
      其实作者的开头写的也很平实,没有什么特别的色彩:“我是霍默,眼盲的弟弟。我不是一下子失明的,而是像电影一样,慢慢淡出。”就像是一个你不知道年龄不知道性别的男声,在黑暗的镜头前说,他,要开始讲故事了。
      随后,故事开始了。
      作者用轻快的充满了一种经历风雨后才能出现的豁然的语调写到:“那年冬天我站在中央公园结冰的湖面上,人们都在那上面滑冰,我则看着四周的景物,每天计算着哪些看得见,哪些看不见了。中央公园西面的那些房子最先消失,它们变得越来越暗,好像溶进了黑暗的天空里一样,直到完全看不见,接着树开始变得形状模糊,然后终于,在那个严冬的尾声,也许是二月底,我眼前只剩下冰面上幽灵般的人影飘来飘去,接着只有白色的冰,那最后的光,变灰转成全黑,从此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尽管我能清楚地听见冰刀快速划过冰面的咔嚓咔嚓声,让人心满意足的声音,柔和的声音,虽然全神贯注地听你会发现它比想象中冰刀的声音更低沉,也许是冰面下水流低音回响的缘故,咔嚓,咔嚓。我听到某个人快速地向某个方向移动,然后转身急停发出长长的唰的一声,此刻我也会笑出来,为这位滑冰者突然急停的能力而高兴,咔嚓咔嚓一滑而过然后唰地一下停住。”非常有画面感,仿佛是在一开始的一句以后,淡淡的,胶片里的色彩开始出现,一个年轻的男生,在中央公园的湖边长椅上静静的坐着,他没有别的东西,只是在静静享受他还能见到的世界,周围嘈杂的声音很多,但是他的内心很宁静,然后,渐渐的,又是黑暗。
      不得不说,美国畅销作家的笔法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他们都是很会利用自己的武器的,他们有巨无霸的电影产业,让世界上也许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去到美利坚的人们脑海当中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所以,作家们很容易就让想象力丰富的读者拥有了一场自己的电影,我们在脑海中导演作家的剧本,或者说是在导演我们自己的剧本,我们刻画出属于自己的霍默。
      第二点,就是人物塑造。
      当我们的文化市场日渐成型,但是我们却没有那么多热爱本国作者的原因也显而易见,大部分的小说没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灵魂。或者是偶像剧式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在笑或者哭过以后,就不再有什么东西留下;或者是英雄主义的讴歌,在如今更为现实的世界里,缺少批判,让人物沦为一个空壳;或者是在历史事件中塑造神话,脱离了历史本身和读者的智商。而漫画式或者是快餐式的故事中心并不能够让一本书成就长久的灵魂。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生活根基的人物,一个可以真实存在的灵魂。
      霍默的塑造很成功,他是一个盲人,这点让读者很喜欢。不是说他失明是一件好事,而是正如文中他自白的,如果失明了,姑娘们会更加关心他,这是一道值得关注的光环。然而,如果故事向着他如何克服困难成功发展,塑造典型人物,那么故事就没有了意义,而第二段开始,他开始自述失明的“好处”:可以更容易“把妹”、可以对声音更敏感让钢琴弹奏得更好……他很真实,他很人性,他就存在在世界上,活在书本当中,而不像是在演绎一个角色。
      最后的最后,这本书有一个好的主题——“回忆”。那些不存在在我们身上的东西可能没办法引起我们的共鸣,但是情感,这种人类最为廉价也最为宝贵的东西,却最是能够打动我们。“我对去世很久的父母的记忆已经严重地模糊了,他们的形象仿佛掉入了时间的深渊而变得越来越小,视觉上的细节也越来越少,好像时间变成了空间,形成了距离,那些过去的人物,即使是你的父母,都因为离得太远而无法辨认。他们被凝固在他们的时代中,与之有关的一切都一起消失了。我能记起一个相识不深的女孩,好像那个埃莉诺,但关于我的父母,举例说,他们曾说过的话,我却连一个字都不记得了。”我们也许没有失明,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有这样的情感,我们也会在记忆中搜寻那些值得我们珍藏的影像,最后,日渐模糊与苍白。
      所以,我愿意读下去,如果是《纽约兄弟》,因为它有生命。
      亲爱的,我们需要的不止精彩,还有灵魂,以及活着。
      By 林怿
      2011年11月15日星期二
      写于粮道街165#
      a.m.9:11
      
  •     《纽约兄弟》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虚构小说。纽约两兄弟霍默和兰利在曼哈顿非常著名,曾经同时惊动过贼和警察。书的作者更是美国国宝级大师多克托罗,擅长编撰战争史诗的他,驾驭起小格局的小说来技巧也毫不逊色,仅仅看了开头几篇,我就能够感受福纳克小说奖得主的气场。
      
      霍默是盲人,作者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来应对失明的世界。声音,是联络霍默与现实的桥梁。“过去四轮马车和马车车队发出嘶嘶的,吱吱的,或者是哼哼的声音,马拉板车咔哒咔嗒地驶过,运啤酒的货车由一整队人马拉着雷鸣般地经过,而所有这一切音乐背后的节奏是马蹄的得得声。”多克托罗对声音描写的掌控能力非比寻常,仿佛是一名指挥家在指导庞大的生活交响乐团。更胜一筹的是他还运用了味觉的细节,“然后摩托车的突突声加了进来,渐渐的空气中少了那种动物皮毛的有机味道,大热天里也不再有马粪的臭味飘得满街都是”,这是对于描绘盲人世界更加有力的把握,盲人的世界的喧闹与我们所理解的静形成极大的反差。
      
      美国人冷静幽默的文法向来是我所喜欢的,这符合他们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价值观。多克托罗在开篇已经让我们有所感知,就像霍默形容双亲身染传染病而死的口气,充满对他们的冷默与厌恶,包括对自己身为盲人,在兰利服役离家、父母双亡后,如何独自管理偌大家财,口吻也是淡淡的,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
      
      短短的开篇已经牢牢地将我吸引去阅读全书。这是一本值得期待的好作品。
  •   最后一段是点睛之笔,让全文瞬间清晰,对读者更有现实意义。
  •   原来是真事写的小说,我又长知识了~
  •   “柯里尔兄弟的故事不是第一次被小说家当成素材”
    --能介绍一下以此为题材的其他小说么?谢谢!
  •   wiki百科里面有写。。。其他的好像没有译介,是早年的作品。
  •   是的,最后这对兄弟也赢了这场战争。
  •   确实,看不出别的什么,但还是陷入那种巨大的悲伤里了。
  •   楼上的是怎么读书的?把兄弟俩都搞混了!霍默是盲人,兰利是参军的那一个,OK?!
  •   谢谢提醒,改过来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