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陈炎,赵玉,李琳  页数:337  字数:30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陈炎等著的《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是对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生态美学的历史性追溯与梳理。其以作为中国古典哲学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儒释道三家有关生态及生态美方面的论述为研究对象,深刻剖析了隐藏在这三者中间的生态智慧与艺术真髓。《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的论述自成一个体系,在对三种生态世界观和美学观的对比性关照中,梳理出“建构”—“解构”—“重构”的历史脉络,对今天的学术研究和思想文化发展不无意义。

作者简介

  陈炎,男,1957年生于北京,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墨子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曾于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逾百篇,出版《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等学术专著多部,主编四卷本的《中国审美文化史》;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和“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泰山学者”等荣誉称号。  赵玉,女,1974年生于山东新泰,文学博士;现为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著有《多维视野中的奥林匹克运动》,曾在《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  李琳,女,1981年生于山东临沂,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讲师。2008-2009年,作为中美福布莱特访问学者,赴美国内华达大学“文学与环境”系访学。主要从事美学、佛学、中国哲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曾在《清华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聚讼纷纭的研究领域
第一节 生态
第二节 生态学
第三节 生态美学
第一章 一种全新的生态世界观
第一节 生态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一、传统科学的负面效应
二、生态学的跨学科发展
第二节 生态学形成的理论背景
一、传统的科学世界观
二、物理学带来的变革
第三节 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一、走向有机的世界
二、主客交流的可能
第二章 儒家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
第一节 人伦视野的有机整体论
一、“仁”为核心的整体建构论
二、“人生不能无群”的关系论
三、“生生不息”的动态生成论
第二节 “弱式人类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一、“天地之心”的亲自然性
二、“与天地参”的生态责任
三、“辅助”观与“弱式人类中心论
第三节 道德至上的艺术诉求
一、“君子比德”的审美理想
二、“尽美尽善”的艺术主张
第四节 儒家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的局限
一、“忠孝节义”与排斥个性自主
二、“止乎礼义”与束缚艺术自由
第三章 道家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
第一节 宇宙视野的有机整体论
一、“道生万物”的整体论
二、“万物不相离”的关系论
三、“留动而生物”的生成论
第二节 ”非人类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一、“齐物论”与生态成员的平等
二、“不妄为”与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无为”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第三节 自然至上的艺术诉求
一、“道法自然”的审美理想
二、“澹然无极”的艺术追求
第四节 道家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的局限
一、“迫而后动”与压制主动创造
二、“擢乱六律”与排挤艺术创造
第四章 佛家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
第一节 关系视野的有机整体论
一、“缘起”说与全息整体
二、“无我”说与生态大我
三、“中道”说与生态平衡
第二节 “生态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一、“众生平等”的伦理关怀
二、“圆融无碍”的亲和关系
三、“禅定般若”的精神治疗
第三节 空幻相即的艺术诉求
一、“色即是空”的心造幻影
二、“因心生境”的意境表达
三、“空幻寂灭”的审美境界
第四节 佛家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的局限
一、遵守“戒律”的神秘主义倾向
二、追求“涅槃”的禁欲主义特征
第五章 三种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的比较
第一节 儒、释、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从“相互排斥”到“此消彼长”
二、从“三足鼎立”到“三教合一”
第二节 儒、释、道对中国生态观念的影响
一、人与社会的协调
二、人与自然的协调
三、人与自我的协调
第三节 三种艺术诉求的相互补充
一、儒家的“建构”
二、道家的“解构”
三、佛教的“重构”
四、三种艺术思潮
五、三个艺术典范
附录 佛家与佛教
第一节 从“无我”的主体性解构到“轮回”的主体性回归
第二节 从无所寄托的“涅粲”到有所寄托的“净土”
第三节 从觉者的教诲到偶像的崇拜
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正是由于对观察者自身的漠视和忽略,长期以来,“对自然的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才始终被丢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到了18世纪,康德把这一问题带进了人们的视野,并试图对其做出回答。他的回答是,人类在面对自然时有一套先验的认知方式,这是一种必然地看待事物的人类方式,不受观察者个体心灵的影响。因此在康德这里,由于认知方式的先验普遍性,虽然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只是真实世界(即物自体)的表象,但它仍然是客观的,而且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同时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也是行之有效的,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  也就是说,虽然被早期机械论者清除掉的主体性因素在康德那里又被重新纳入到科学领域之中,但是“科学知识作为客观知识”的信仰并未因此而动摇。世界仍然被认为是可以客观地进行描述的一个机械系统,个体观察者的身份问题仍然被扔在无人问津的角落不予考虑,以至于长期以来“这种对自然的客观描述成了所有科学的理想”①。但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简单,在某种意义上,把“纯粹客观的描述”作为科学的理想只能是科学家们的自我欺骗或者自我安慰,因为“作为观察者,他们自己总要站在他们正观察着的现场,并以他们的存在影响着观察。科学家不能像犹太教和基督教共有的上帝一样,漠不关心,相距遥远,超然公正,永远置身于大自然之外,他们必然要在这个整体之内得到发展——永远看不到这个整体的全部,只能看到闪现在观察者面前、并对观察者作出反应的某些部分”②。即使是已经看到的某些部分,也会因为观察者所采取的具体方式比如观察设施或手段的不同而使结果出现差异。不过这种情况只有到20世纪以后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集众家之所长,融于自己一身,这是很用心很虚心的做法,不错。
  •   用中国传统智慧来解读当代日益繁荣的生态大潮。
  •   还没来得及细看,学术味儿很浓,读起来有点吃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