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早班飞机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桑克  页数:27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野草莓丛书:冬天的早班飞机》主要内容包括:在白山黑水之间、元旦、杨树、星辰、头发、毛、解决、冬季的孩子、理想、冬日黄昏、夜游、回忆从哈尔滨到兴凯的冬日旅行、冬景、升温、沙龙是什么龙?、结结巴巴的国王。

作者简介

  桑克,当代诗人。1967年9月生于黑龙江省8511农场。1989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哈尔滨。著有诗集《桑克诗歌》、《桑克诗选》、《转台游戏》等,译诗集《菲利普·拉金诗选》、《学术涂鸦》等。曾获刘丽安诗歌奖、《(人民文学)》诗歌奖等。

书籍目录

在白山黑水之间元旦杨树星辰头发毛解决冬季的孩子理想冬日黄昏夜游回忆从哈尔滨到兴凯的冬日旅行冬景升温沙龙是什么龙?结结巴巴的国王过渡夜差早春的地理学风景更衣记生活春景黄油海边早餐沉静冷因分辨迎春与连翘制怒立夏雨天读诗微雨在丘陵上小满接受哈尔滨图书博览会萧红百年祭欲望大话下夜班冷冬为一位昔日同窗的学生而作……

章节摘录

  头发  --为杨铭而作  你的白头发又多了,  我心酸,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或许应该开解自己:  这是自然规律,并不是自己的责任,  如同秋天的后半部分,  主要的旋律是凄凉的天色。  我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我知道的,你知道的。  黑头发之中的白头发,白头发之中的  黑头发,如同往昔的散落的回忆。  我知道它们是可以计算的,但是却没有  计算的心情。  此刻我能做的,就是  为你写一首诗,写一个  微不足道的小礼物,  微不足道的不够甜的小糖果。  微不足道,无足轻重,  仿佛一根不起眼儿的正在变灰的黑头发。  我可以戏谑地说起这些,  可以换一种更为轻松的语调。  仿佛这么说,灾难就会变得轻一些,  头发就会变得黑一些,  仿佛染色剂,或者焗油膏,  仿佛我们共同的立场与嗜好,  民主与看电影,一起流泪,  为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男男女女,  为一根长在别人脑袋上的白头发,  或者一块头发之间的荒地……  我睡不着,因为咳嗽与不安,  因为敏感的权利,因为正从  黑暗之中挣扎着醒来的白光,  因为你,因为象征着你的人生的白头发。  它们配得上更大的诗篇,更多的  轻轻吟诵的夜曲。  而我知道我没有这个本事,  我只有更大的睡不着,更多的  不安,更小的馈赠。  或者为了适应与显现,  而长出更多的白头发,照着这个  漆黑的冬夜,  与你的幻梦相得益彰。    毛  朴刀,偃月刀,或者关刀,  我见多了,血槽的记忆并不如  它想的那么好,而且  越深越没有羞耻感。  赌本没了,只有烂命,  只有转折的风头。写的书  只在友人之间传播,  挑选特定的花蕊授粉。  盯住他们,睁大你的  探头眼。你看,挫折多么尖锐,  你的耳朵多么接近狐狸。  孤独是一只疯狂的野兽。  围着椅人的  是低矮的板凳,小朋友和涂鸦,  阿姨猩红的嘴唇,  款待求婚的戒指。  毛细血管一样细腻的表情,  毛发一样微细的暗语,  毛手毛脚的寒冬,  毛尖儿啜饮着牺牲。  烧掉更多的字母,  熄灭更多的蜡烛,  危险的交叉的红线,  考验阿汤哥的才能。  或者弗里曼,  回忆每一句意味深长的独白。  寂寞是一所荒谬的庭院,  谨慎地掩饰着魔法。  你的信,我看了  粗壮的结尾。  对你赘肉横生的腰,  没什么兴趣。    解决  你看黑暗有多厉害,  淹没你不说,还把你从里到外  染得黑如黑报的油墨。  不仅角度出了问题,  而且不共戴天的河流与湖泊更是  拳头碰撞了拳头。  你听见什么就假装听不见,  你看见什么就假装看不见,  听不见雨声,看不见风形。  余下的是晚年。  过滤了愤怒的灰色的渣滓,  解决了……  解决不是取消。  解决不了  牛角面包的阶级和属性。  谁知道你能撑多久?  你看岩石就要压下来了,  而坟墓刚刚奠基。  刚刚凑近火焰,  看清你的丑脸,  你看一巴掌扇过去有多灿烂。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冬天的早班飞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诗人桑克诞生于哈尔滨,在《冬天的早班飞机》这部机智而富有技巧的诗集里,有大量诗歌关于天气,关于风、雪、雨、寒冷……《降温》一诗写道:“写天气,这是我的/古老的主题。什么时候/我达到了这么高的境界?/平静的,像个事不关己的/气象预报员,指点着/虚无的蓝幕。而你们/看见的是浪漫的云团,/是卡通的雪点。”
      
      在阅读过程中,我会联想起同为东北作家的萧红,以及她那冰天雪地的《呼兰河传》。严酷的气候出哲学家,也出探讨生命本质的文学家。这里有一种俄罗斯文学的气质。桑克曾经说:“我很小的时候住在北大荒的农场,那里的山川风物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一样的,森林、河流、小溪、沼泽地、木屋等等,这些地理环境因素可能对我已经有了生命的暗示,但我当时并未感觉到这种影响的俄罗斯性。”
      
      桑克是一位知识分子,他的阅读思考早已超出诗歌范畴。然而他的写作面目远比“知识分子”标签来得复杂。他曾自称是浪漫主义者,说他的艺术观“大致在古典、浪漫、现代之间。古典结构,浪漫气质,现代语言。”(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在《冬天的早班飞机》中,没有激昂澎湃的浪漫,只有沉着内敛的抒情———那是一种用克制、思辨以及创作技巧打磨过后的抒情。充满细节感,又不乏叙事性。诗歌的意味复杂多变,使用的词汇不拘一格。桑克能将最世俗化的词汇———比如“睫毛夹”———入诗,带来一种新妙的诗意。“或者就是这只金属夹子,/它对窗外的鹅毛大雪无能为力。”(《停车札记》)能把庸常的事物瞬间点亮,也许正是诗人的魔力所在。
      
  •     作为一个诗人的到来,桑克似乎就是为了证明一个悖谬的逻辑——没有一个方面不是悖谬的:他是如此的狂放,又是如此的收敛;他是如此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词语,又是一个如此肆无忌惮的语言秩序的破坏者;他是如此的“民间”,直白坦荡口无遮拦,又是如此的“知识分子”,智性、优雅且有点儿“酸”;他是如此直接地楔入当下的物质生活,又是如此地沉迷和醉心于彼岸无形的形而上学;他是如此地节制,像是一只惊弓的枭鸟在枝头左顾右盼,又是如此明目张胆,像一只寻衅的斗兽在林间展示着其傲慢……总之这些诗告诉我们,他确乎正醉心于一场欲行袒露又颇有些隐秘意味的内心的狂欢。这狂欢不只是他笔下蜂拥而俏皮的词语,更分明是他冷静善思且又有几分“刁钻阴险”的内心体验。
      
      我甚至为桑克找到了一个比照的镜像——狄兰·托马斯,他似乎有狄兰式的狂野和速度,但却只是在思想、思维和词语上,他在生活中可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低调的家伙,喜欢躲在一旁,用若有若无的、既像真诚又似反讽的微笑面对着高谈阔论的人群,他甚至不怎么喝酒,在别人大呼小叫一饮而尽的时候,他就用嘴唇酸而吧唧地抿那么一丁点。他怎么会像狄兰·托马斯呢?这位语言的天才是喝酒喝死的;他怎么会不像狄兰·托马斯?他们的语言都是如此地充满着青筋和张力,如此地狂野和跳脱,如此地机巧诙谐和妙趣横生。
      
      当然,这只是猜想,我无心去找比对的证据,我只是有种感觉,直感而已,他那种喜欢由生活直接楔入哲学,由细节直接钻入生命,由现场直接遁入存在,由存在直接闪入虚无的思维,那种语言和诗意的生成方式,那种迅捷的天赋,是如此地相像。
      
      “我看见夏天的男孩在母亲身子里/用劲撕裂子宫的气候”,“一个老而疯的人仍在攀登他的亡魂”,“时间之嘴像海绵吸吮/……我的雷管已定时充满他的心”,这是狄兰·托马斯的句子,他的速度,他的奇警,他将事物与思想凝铸为一体的热力与火候,都令人惊奇和赞佩不已。与之相比,桑克的温度当然略显低了点,如果说狄兰是在冶炼,或者干脆是火山喷发,那么桑克就是在捶打,在淬火或者打磨。还有,就是从青年的猛烈冲动到中年的节制睿智,从冲向毁灭的速度到慢慢品味和嘲弄沿途的风景,这就是他们的区别。但某些东西仍然是颇为神似的,如这篇《结结巴巴的国王》:“大乘小乘,冰们,雪们,亲们/你们看看我长出绿毛/结结巴巴的真理犹如阴云打动的冬天/‘一面是邪恶的滔滔不绝/一面是正义的结结巴巴……’/共和的国王/怪异的僧侣的黑袍在凄凉的旷野之上/大石头苍白的脸”。这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悖谬,是现实的、也是认知的悖谬,谐谑的、讽刺的、愤怒的情绪被他自己用自我颠覆的方式,展示得更加淋漓尽致。
      
      用《毛》中的两句诗可以印证我前面的说法:“你的耳朵多么接近狐狸/孤独是一只疯狂的野兽”。桑克的狡猾不是外在的,他是一个阴险的倾听者和不动声色的观察者;他的内敛和孤独不是用来表明他天性的落落寡合,而是用来掩饰和保持他内心的丰盛与狂欢。
      
      桑克的诗其实有很多属于某种意义上的“自画像”,如同自恋的老梵高画了无数张“既多而又不认真”的自画像一样,桑克大约也认为自己有多个角度或侧面,因而不满意某个单面的描摹。比如《杨树》可以算做一首,作为路边植物的普通,使它的“生平”显得乏善可陈,甚至“丧失了记录的激情”,然而作为生命,它那细微而又丰富的记忆与体验又使它十足浩大:“回到自身又是多么辽阔/枝干的存在与叶片的虚无/脉络之溪有与众不同的/容貌、流向、声音、速度//彼此联络借助于小小麻雀/借助于风,而秘密的电台/来自感应,而且从不需要/巴士多余的印证”。没有自我的富有,当然不会发现有如此丰饶的杨树。
      
      理解和界定桑克,对一般读者来说确乎有某种困难,因为他的语言系统中充满了多义和反讽,当他说自己不喜欢或不擅长反讽的时候,可能就是一种反讽。所以他的语义需要经过小心的辨识,而他思想和经验的狂欢,也同样源自这样一种悖谬的、欲擒故纵的、欲扬先抑的、似轻实重或者相反的修辞与表达。这使他得以穿行和“穿越”于言说之上,成为一个更高级和更出色的言说者,一个词语的艺术家,而不止是一个忙乱的单向而自恋的表达者。
      
      但无论是嘲讽还是反讽,对于桑克来说都是多义的:这是个人的、中年的、富有历史感和现实指涉性的、含混和跳脱的、刻意而又随心所欲的、智慧和多义的、既向内又向外的、既是政治又超越政治的、既是美学又超越形式的讽刺,这决定了它的成熟和可爱,具象而又无边无际。以《欲望》为例便是,似乎是有具体的所指,是从现实的某个情境或自我的某个私心杂念开始,却迅速弥漫开来,迅速僭越于“欲望的叙述”之上,将“现实的快感”升华为“语言的快感”——“没有原则的想象,如同毫不费力的艳情小说/如同短促而陈腐的抒情诗……/性与政治的双关语业已令人厌倦,/风景的隐喻墓穴正在等待大马力的挖掘机”。一个渺小甚至低档的念头,陡然升华为一个哲学性的命题。这大约就是桑克式的诗意绵延与提升的逻辑了。
      
      我无法在如此短促的篇幅里历数桑克诗歌的好处,甚至没有余地罗列更多句子以提醒读者的关注。但我要说的是,桑克确乎是一位有自己的风格和境界的诗人,他很难界定绝不是因为含混不清,他是如此丰富缠绕却又保持了单纯透明,是如此清逸顽皮却又不失尖刻和锐利,他对词语的驱遣简直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原载《文艺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2-07-13/63321.html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