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03-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页数:14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宜昌路家河:长江三峡考古发掘报告》全面介绍湖北宜昌路家河遗址的发掘成果,包括地理环境、文化堆积、遗址中所包涵的七大时期出土物,以及发掘者对这一批全新资料的认识和理解。路家河遗存可分为七期八段:距今8000年前的城背溪文化;与中原二里头文化年代相当的朝天嘴类型文化;商时期路家河文化;殷墟末期至春秋前期的周梁玉桥类型文化;战国时期楚文化;西汉前期遗存;东汉时期遗存;六朝至宋明遗存。其中以商时期路家河文化遗存最为丰富,为路家河文化的命名地。
书籍目录
文化的遐思(代序)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发掘经过一、长江三峡的地理环境二、庙南宽骨古文化遗址的分布特点三、路家河遗址的地理环境四、发现与发掘经过第二章 层位关系与文化分期一、地层堆积二、文化分期第三章 第一期文化遗存一、概述二、遗物第四章 第二期文化遗存一、概述二、遗迹三、遗物第五章 第三期文化遗存一、概述二、遗迹三、遗物第六章 第四期文化遗存一、概述二、遗迹三、遗物第七章 第五期文化遗存一、概述二、遗物第八章 第六期文化遗存一、概述二、遗物第九章 第七期文化遗存一、概述二、遗物第十章 结语一、第一期遗存――城背溪文化二、第二期前段遗存――朝天嘴类型文化三、第二期后段遗存――路家河文化四、第三期遗存――周梁玉桥类型文化五、第四期遗存――楚文化六、第五期遗存――西汉前期遗存七、第六期遗存――东汉时期遗存八、第七期遗存――六朝至宋明遗存附录一 路家河文化泥片拼接制陶法考察报告附录二 路家河遗址出土动物遗骸鉴定报告附录三 路家河遗址花粉分析报告编后记Abstract插图目录85幅图版目录34幅
章节摘录
当时峡区的石器制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用以与其他地区的商品交换。大约在距今约5000年前后,峡区经济开始落伍。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峡区成为巴蜀、百越、华夏诸部族扩展各自势力范围的必争之地,这一时期峡区人们的生计方式以渔猎经济为特色,土著居民当为与后世巴族有关的部族。楚人对峡区的直接经营始于东周,特别在战国时期①。 数千年以来,三峡地区的经济形态主要是单一的传统农业经济格局,由于环境容量的不足,人类生存条件的险恶,峡区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唐宋时期由于引进了先进的农业耕种方式,峡区得到了开发,但由于开发过度,反而造成峡区内生态的严重破坏。三峡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近代,1852年(清咸丰二年),太平军攻陷武昌后,清政府关于鄂湘等地必须食用淮盐的严格规定已无法执行,于是“川盐出峡,东湖为始境”,每年由宜昌转口出川的川盐在50万~150万担,价值一二千万银元;帆船数量也由1852年的6273艘增至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的23126艘。从此,川盐生产及其所带动的川江航运成为峡区经济的主动脉。虽然这一历史机遇对于三峡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对生态也造成了进一步的破坏,.由于人口的骤增,三峡地区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峡区经济的不发达与生存环境的险恶有着密切的关系。峡区内滩险水急、山高水恶,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空间极其有限,在现代航运发达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它由于与外界的联系缺乏而长期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②。80年代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为三峡地区,尤其是西陵峡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青春的活力,西陵峡区的险滩急流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长江三峡向全世界敞开了胸怀。今天,三峡地区又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世界级的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拉开三峡乃至周边地区经济腾飞的序幕。三峡东口的宜昌,夏商时期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为“楚之西塞”。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郡天下,改夷陵,置巫县”。西汉复置夷陵县,属南郡。以后各朝或称郡,或称路、州、府,夷陵一直是两级政权的治所。公元208年(东汉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置临江郡,公元210年(东汉建安十五年)蜀改为宜都郡,公元222年(吴黄武元年)改夷陵为西陵。东晋别置宜昌县,隋废。唐改夷陵为峡州。宋沿袭唐。元为峡州路。公元1376年(明洪武九年)为夷陵州。公元1648年(清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