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学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夏绪梅  页数:181  

内容概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出现了许多人们始料未及的问题。在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涌现出大量不道德现象,作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在其经营活动过程中反伦理行为亦层出不穷。本书从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理论出发,通过对企业伦理理论和实践依据以及企业伦理民族性的理论分析,结合对我国企业伦理演化和特征的实证研究,在对企业主体伦理行为进行理性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伦理的三大制约因素为信息不对称、企业伦理素质残缺和市场不完善,制度有效供给不足是制约企业伦理的最终原因,并进一步从外部制度供给和企业内部机制构建两个视角为企业伦理提供了可行路径和对策措施。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参考使用,同时对专业研究人员,政府部门、企业界相关人员也有重要的阅读价值。

作者简介

夏绪梅,女,1972年生,四川遂宁人,经济学博士,西安财经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伦理与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在《经济体制改革》、《求索》、《教育理论与实践》、《经济纵橫》、《商业研究》、《企业活力》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地厅级和院级科学研究项目。科研论文和项目成果先后获得地厅级和校级奖励,并荣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书籍目录

序言导论第1章  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理论  1.1  伦理  1.2  企业伦理  1.3  企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1.4  企业伦理的缘起及其背景    1.4.1  国外企业伦理的缘起及其背景    1.4.2  中国企业伦理的缘起及其背景  1.5  企业伦理学及其发展第2章  企业伦理:理论依据  2.1  经济理论中的伦理取向    2.1.1  新制度经济学    2.1.2  西方经济学中的帕雷托最优状态规律  2.2  企业管理思想和理论演绎中的伦理思维    2.2.1  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伦理意蕴    2.2.2  管理理论发展中主要代表人物的伦理思想第3章  企业伦理:实践依据  3.1  企业伦理的宏观效应分析    3.1.1  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    3.1.2  企业伦理的宏观效应  3.2  企业伦理的微观效应分析    3.2.1  企业伦理与企业绩效    3.2.2  企业伦理的微观效应第4章  企业伦理的民族性  4.1  企业伦理民族性的一般论证  4.2  美国企业伦理特色与民族文化    4.2.1  汉普登特纳和特龙佩纳的观点    4.2.2  美国企业伦理特色  4.3  日本企业伦理特色与民族文化    4.3.1  企业集团主义——日本企业伦理的核心    4.3.2  “忠”、“和”、“勤”是日本企业伦理文化的显著特色    4.3.3  禀议制的决策模式    4.3.4  企业内部等级制度  4.4  中国企业伦理特色与传统文化    4.4.1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4.4.2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影响下的企业伦理特色第5章  中国企业伦理:演化及其特征  5.1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企业伦理现状    5.1.1  责、权、利相结合的企业伦理基础匮乏    5.1.2  国家伦理替代企业伦理  5.2  转型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伦理现状    5.2.1  转型经济的概念界定和中国的转型经济    5.2.2  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伦理道德的现实困惑    5.2.3  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    5.2.4  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伦理现状的实证调查    5.2.5  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特征第6章  转型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伦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6.1  企业伦理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6.1.1  经济分析的前提假定——“新经济人”假说    6.1.2  企业伦理行为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6.2  企业伦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6.2.1  信息不对称    6.2.2  企业伦理素质残缺    6.2.3  市场不完善——企业反伦理行为外部性内化的障碍    6.2.4  制度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企业伦理的终极原因  6.3  阻碍企业伦理经营的制度约束    6.3.1  法律制度及产权制度    6.3.2  信用制度    6.3.3  政府行政制度    6.3.4  企业内部伦理制度第7章  构建企业伦理的可行路径和对策措施(一)——有效的外部制度供给  7.1  失信惩罚机制    7.1.1  法律惩罚机制    7.1.2  声誉机制和信用机制    7.1.3  监督机制  7.2  市场中介机构保障机制    7.2.1  中介组织的概念和分类    7.2.2  市场中介组织介入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企业反伦理行为消除的作用  7.3  产权制度    7.3.1  界定产权,明晰产权关系,硬化产权约束关系    7.3.2  强化产权保护,培育信用体系  7.4  政府行政制度    7.4.1  政府行政的伦理原则    7.4.2  转变政府职能、准确定位角色    7.4.3  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作用    7.4.4  改革政府行政方式,强化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供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    7.4.5  完善和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第8章  构建企业伦理的可行路径和对策措施(二)——内部机制  8.1  树立伦理经营管理新理念    8.1.1  企业的伦理准则    8.1.2  建立促使伦理理念形成的教育培训制度  8.2  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  8.3  企业伦理的内部制度化    8.3.1  制定企业伦理规范    8.3.2  设置伦理机构、配备专门负责人    8.3.3  伦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8.4  企业伦理建设中制度有效供给和企业内部机制建立的关系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第2章 企业伦理:理论依据  企业是国家经济社会的细胞,企业质量的好坏、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西方企业伦理经营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企业在伦理经营和伦理建设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比较规范的模式。但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企业伦理危机”如瘟疫般迅速滋生蔓延。现实中大量存在着企业反伦理经营行为,从无名小贩到冠生园月饼,到国内亿安科技的l00元股神话,再到最近几年发生的毒火腿事件、毒大米事件、黑心棉事件、云南汉德“红豆杉事件”、羊绒衫生产与山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等。目前我国企业对待企业伦理的态度概括起来有四种:一是认为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营利性组织,不用讲伦理道德,这种态度实际上否定了伦理道德在企业发展中的存在和作用;二是认为企业应该在发展好了以后,再去关注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三是认为伦理道德可用于为企业作形象宣传和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即认为伦理道德只是一种工具,需要时便拿来使用;四是认为伦理建设既不是美轮美奂的装点门面的招牌,也不是空洞的、有气无力的口号,而是必须从上至下真抓实干、身体力行的,否则企业就有昼夜问倾覆之虞。①由此可见,实践界对企业伦理问题仍然存在非常模糊的认识,对于企业是否应该讲伦理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持怀疑的态度。因此,有关企业伦理经营的理论诠释问题的研究关系到企业伦理研究和对企业提出伦理经营要求的合法性,有利于为减少企业反伦理经营现象,提升企业伦理水平提供切实的指导。

编辑推荐

  《企业伦理学: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从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理论出发,通过对企业伦理理论和实践依据以及企业伦理民族性的理论分析,对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问题作了探讨和研究,并进一步从外部制度供给和企业内部机制构建两个视角为企业伦理提供了可行路径和对策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企业伦理学的一般理论、企业伦理的民族性、转型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伦理的制约因素分析、构建企业伦理的可行路径和对策措施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企业伦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