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何德文,李铌,柴立元 主编  页数:343  
Tag标签:无  

前言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必须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影响评价是正确认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法,对确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与生态等一系列政策决策、规划和重大行动决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门集技术程序与方法学的学科体系,其理论、方法和技术还在发展和完善。本书集结全国13所高校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与科研的一线教师,按照环境影响评价自身理论框架结构和发展特点,将内容分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要素评价以及环境评价进展四大篇,涵盖建设项目、区域开发和战略政策3个层次,总计16章。第一篇由第1-3章组成,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标准及其制订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与管理程序;第二篇由第4-6章组成,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的方法,即工程分析、生命周期分析和清洁生产评价;第三篇由第7-11章组成,分别论述了建设项目中大气、水、土壤、噪声和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并辅以案例说明;第四篇由第12-16章组成,重点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进展,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本书涵盖面广,内容前沿、丰富,部分内容是参编者的博士论文,如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大部分是参编人员从事完成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教材结构紧凑、逻辑性强,每章编有内容摘要和适量的启发式思考题,利于学生总结和复习,具有很强的综合归纳性,力图使学生全面了解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理论和评价方法,掌握现阶段所使用的评价技术。尽管编者已经对书稿进行多次检查,但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肯定还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写过程中引用了国内出版的相关环境评价标准、教材及技术资料,在此对其作者深表谢意。

内容概要

  本书从环境及环境影响的概念出发,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内容、基本功能及其标准和法律依据,详细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要求;重点提出了工程分析、生命周期评价、清洁生产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并提供了不同环境要素评价的系列内容和示范案例;探讨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等进展及动态。    本书涵盖面广,内容前沿、丰富,可供各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师生及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篇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第1章 环境评价概论  1.1 环境与环境影响   1.1.1  环境与环境质量   1.1.2  环境的基本特性   1.1.3  环境影响及其特征  1.2 环境评价及其发展过程   1.2.1  概念   1.2.2  开发决策和环境评价   1.2.3  分类  1.3 环境影响评价   1.3.1 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1.3.2  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   1.3.3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   1.3.4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1.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4.1  国外的环境影响评价影响制度   1.4.2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影响制度  第2章 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  2.1 环境标准与标准体系   2.1.1  标准   2.1.2  环境标准   2.1.3  环境标准体系  2.2 环境基准   2.2.1  概述   2.2.2  建立环境基准的方法  2.3 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3.1  环境质量标准   2.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2.4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体系  第3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3.1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3.1.1  环境筛选   3.1.2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监督管理   3.1.3  管理程序  3.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3.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3.2.2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3.2.3  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  3.3 环境影响报告书   3.3.1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原则   3.3.2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   3.3.3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要点第二篇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第4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4.1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4.1.1  污染源调查内容   4.1.2  污染源调查程序与方法   4.1.3  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  4.2 工程分析   4.2.1  概述   4.2.2  工程分析的方法   4.2.3  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  4.3 案例分析  4.4 工程分析专题报告   4.4.1  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编写要点   4.4.2  环境破坏型大型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编写要点  第5章 生命周期评价  5.1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5.1.1  生命周期评价的产生和发展   5.1.2  生命周期评价的含义及其技术框架  5.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5.2.1  贝尔实验室的定性法   5.2.2  柏林工业大学的半定量法   5.2.3  荷兰的“环境效应”法   5.2.4  日本的生态管理(NETS)法  5.3 生命周期评价应用与案例分析   5.3.1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5.3.2  铝工业生产的LCA研究案例  第6章 清洁生产评价  6.1 清洁生产概述   6.1.1  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   6.1.2  国际清洁生产的发展   6.1.3  国内清洁生产的发展   6.1.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6.1.5  清洁生产概念引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好处   6.1.6  清洁生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做法  6.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6.2.1  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   6.2.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6.3 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6.3.1  评价等级   6.3.2  评价方法  6.4 清洁生产案例分析   6.4.1  造纸行业清洁生产   6.4.2  电解铝行业清洁生产第三篇 环境要素评价  第7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7.1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的确定   7.1.1  评价工作程序   7.1.2  评价等级的划分   7.1.3  评价范围  7.2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7.2.1  大气污染源与大气污染物   7.2.2  大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7.2.3  大气质量现状监测  7.3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3.1  影响预测模型   7.3.2  模型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7.3.3  判断影响后果重大性的方法  7.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第8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  8.1 水环境评价等级的确定   8.1.1  评价工作程序   8.1.2  评价等级   8.1.3  评价范围  8.2 水环境现状调查   8.2.1  水体污染源调查   8.2.2  水质监测   8.2.3  地表水体布设水质监测断面及取样点的原则与方法  8.3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3.1  预测工作的准备   8.3.2  影响预测模型  8.4 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第9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9.1 土壤环境质量及其变异  9.2 土壤评价等级划分和工作内容   9.2.1  评价等级划分   9.2.2  评价内容   9.2.3  评价范围与程序  9.3 土壤影响识别与现状评价   9.3.1  土壤环境影响的类型   9.3.2  开发行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识别   9.3.3  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9.4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4.1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9.4.2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9.5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9.5.1  工程概况   9.5.2  焦化厂周围土壤环境现状评价   9.5.3  污水灌溉对周围土壤质量的影响  第10章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1 噪声评价的物理基础   10.1.1  声音的物理量   10.1.2  环境噪声的评价量  10.2 噪声计算与衰减   10.2.1  噪声级(分贝)的计算   10.2.2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  10.3 声环境影响评价   10.3.1  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   10.3.2  声环境影响工作等级和范围   10.3.3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基本要求   10.3.4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10.3.5  声环境影响预测   10.3.6  声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防治对策  10.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案例分析  第11章 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  11.1 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11.1.1  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11.1.2  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和范围  11.2 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内容   11.2.1  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工作程序   11.2.2  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  11.3 生态影响识别与现状评价   11.3.1  生态与环境影响识别   11.3.2  现状评价  11.4 生态与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4.1  影响预测的内容与指标   11.4.2  影响预测的基本步骤   11.4.3  预测评价  11.5 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11.5.1  工程概况   11.5.2  生态与环境背景   11.5.3  环境影响识别   11.5.4  生态与环境影响预测   11.5.5  环境保护措施   11.5.6  结论第四篇 环境评价进展  第12章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12.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12.1.1  基本概念与特点   12.1.2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12.2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内容   12.2.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框架和工作程序   12.2.2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12.2.3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12.3 区域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12.3.1  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12.3.2  土地使用和生态适宜度分析   12.3.3  区域开发方案合理性分析  12.4 环境战略对策分析与总量控制   12.4.1  环境战略对策分析   12.4.2  区域环境总量控制  12.5 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和公众参与   12.5.1  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   12.5.2  区域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12.5.3  公众参与  第13章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13.1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13.1.1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广泛且深远   13.1.2  对项目进行科学、客观、全面认识的需要   13.1.3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3.2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范围   13.2.1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项目筛选   13.2.2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因子识别   13.2.3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13.2.4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13.3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13.3.1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13.3.2  主要步骤及其任务  13.4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3.4.1  专业判断法   13.4.2  调查评价法   13.4.3  地方费用效益分析法   13.4.4  费用一效果分析法  第14章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14.1 战略环境评价概述   14.1.1  战略环境评价的定义、实施意义与基本类型   14.1.2  政策评价与SEA   14.1.3  区域环境评价与SEA  14.2 战略环境评价系统   14.2.1  战略环境评价系统的特点   14.2.2  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   14.2.3  评价目的与标准   14.2.4  评价方法  14.3 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   14.3.1  SEA工作方案的制订   14.3.2  SEA的工作实施   14.3.3  SEA的工作总结  14.4 战略环境评价方法学概述   14.4.1  SEA方法类型   14.4.2  SEA方法的选择   14.4.3 评价技术关键  14.5 战略替代方案及其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4.5.1  战略替代方案分析   14.5.2  战略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第15章 累积影响评价  15.1 累积影响的概念与分类   15.1.1  概念   15.1.2  分类  15.2 累积影响评价   15.2.1  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发展   15.2.2  概念与分类   15.2.3  累积影响评价的视角   15.2.4  累积影响评价的程序   15.2.5  累积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   15.2.6  累积影响的消减措施  15.3 累积影响评价方法   15.3.1  概述   15.3.2  美国和加拿大累积影响评价方法的应用情况   15.3.3  幕景分析法  15.4 累积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15.4.1  项目简介   15.4.2  累积影响识别   15.4.3  幕景设定   15.4.4  累积影响评价   15.4.5  累积影响削减措施  第16章 环境风险评价  16.1 风险评价   16.1.1  风险评价概念   16.1.2  风险评价程序与方法  16.2 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16.2.1  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   16.2.2  环境风险评价的分类   16.2.3  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和区别  16.3 环境风险的识别和影响预测   16.3.1  环境风险的识别   16.3.2  事故源项分析  16.4 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16.4.1  环境风险评价指标   16.4.2  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与程序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第1章 环境评价概论1.1 环境与环境影响1.1.1 环境与环境质量1.环境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某一中心事物周围的事物,就是这一中心事物的环境。本书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综合体。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科学将地球环境按其组成要素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态与环境。前三种环境又可称为物化环境,有时还形象地称其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圈)和居于上述三圈交接带或界面上的生物圈。从人类的角度看,它们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其中,生物圈就是通常所称的生态与环境。大气、水、土壤和生物圈都是地球长期进化形成的,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按一定的自然规律运行。这些性质就构成了它们的质量要素。地球上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适应,最终形成一种平衡和协调的关系。但是,人类活动增加或减少某种环境组成成分,或破坏其固有结构,或扰乱其运行规律,会造成社会环境质量的下降,破坏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长期形成的和谐关系,或者说使环境变得不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所以,环境质量是一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适宜程度的标志,环境问题也大多是指环境质量变化问题。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环境影响评价》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很好的书,第二天就到了,很有效率
  •   不错的商品。
  •   过了5天才收到的,书是新书,但感觉有点盗版性质,好多错字
  •   很好的高校教材
  •   看了比较简单
  •   作为入门级的教科书还算不错,主编的几位老师来自中南大学,其他参编人员多达几十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