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关键群落的保育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葛振鸣 等著  页数:189  

前言

  湿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养育了高度集中的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和无脊椎物种,也是植物遗传物质的重要储存地。长江口滨海滩涂湿地地处“东亚一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每年有上百万迁徙候鸟在此停留栖息。同时,长江径流将上游的营养物和泥沙携带入河口地区,在这成淡水交汇处,形成丰富多样的底栖动物和盐沼植被群落,为濒危珍稀和具高度经济价值的物种,如中华鲟、江豚、白头鹤、白枕鹤、中华绒毛蟹、刀鱼等提供宝贵的栖息地、庇护所或繁殖地。  长江河口又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并受其影响最为广泛的区域之一。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依长江河口而建,靠长江河口的资源而发展。上海市的滨海湿地总面积超过320(]km2,约为上海土地总面积的50%,因此也被称为“建在湿地上的城市”。随着该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及生物多样性丧失。因此,如何科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长江口滨海滩涂湿地日益成为重大的科学命题,也是各级政府和民众所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几代科学工作者对长江河口资源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翔实的科学研究资料,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长江河口资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中,华东师范大学一批科学工作者在国家、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20余年的长江河口滩涂湿地生态学研究,并于近期将其重要成果予以整理,撰写了《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关键群落的保育》专著。该书通过对长江口滨海湿地典型地区——九段沙开展植被、底栖动物、鸟类、基底养分等专项研究,并结合崇明东滩和南汇边滩湿地,进行不同干扰程度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关键群落(水禽)的保育技术研究。总结了长江口滨海湿地对具有区域特色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并以国际性重要迁徙水禽为湿地关键性保育对象,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原则,通过迁徙行为学、能量生理学、群落生态学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环境规划、保护生物学等成熟的学科专业技术,提出了长江口滨海湿地科学管理、动态保护、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该书是一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湿地生态学专著。  湿地保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需要社会大众的参与和支持。

内容概要

长江口滨海湿地面积约3000km2,是我国重要的河口滨海型湿地。由于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形成退化趋势。为了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本书对在长江口滨海湿地典型地区——九段沙开展的植被、底栖动物、鸟类、基底养分等专项研究做了一定介绍,并结合崇明东滩和南汇边滩湿地,进行了不同干扰程度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关键群落(水禽)的保育技术研究。    本书可供各级政府有关管理人员以及从事湿地生态学、环境规划、生态经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大专院校师生及科研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序前言绪论 第一章  长江口典型滨海湿地概况   第一节  概述     一、湿地生态系统研究与保护进展     二、上海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价值     三、长江口典型滨海湿地——九段沙   第二节  九段沙湿地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     一、地理位置     二、环境条件   第三节  九段沙湿地自然资源     一、植被     二、浮游生物     三、底栖动物     四、鱼类     五、鸟类 第二章  长江口典型滨海湿地的科研价值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长江口滨海湿地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节  长江口湿地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总目标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所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   第四节  研究区域和研究计划     一、研究地点     二、研究计划和参加单位第一部分  长江口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特征  第三章  植被研究   第一节  九段沙湿地植被群落演替与格局变化趋势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果   第二节  九段沙湿地植被管理建议     一、九段沙湿地各沙洲植被演替特征     二、互花米草在九段沙湿地的作用和管理建议 第四章  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第一节  总体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     二、样品采集及标本分离     三、土壤因子测定     四、数据处理   第二节  九段沙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季节变化     一、九段沙大型底栖动物的季节种类组成     二、九段沙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三、群落优势种的季节变化特征   第三节  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第四节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格局及互花米草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一、九段沙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区域时空变化格局     二、九段沙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生境时空变化格局     三、九段沙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时空变化     四、互花米草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第五节  总结     一、九段沙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四季变化     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三、各沙洲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比较     四、主要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比较 第五章  鸟类功能群研究   第一节  鸟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     一、研究方法     二、九段沙湿地鸟类群落结构   第二节  九段沙鸟类群落分布特征   第三节  九段沙湿地鸟类生态位分析 第六章  基底养分研究   第一节  土壤样品采集与元素测定     一、研究方法   第二节  九段沙土壤理化性质     一、不同植被亚生境下的土壤理化研究结果     二、不同季节土壤各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   第三节  土壤养分研究     一、土壤有机质、NH+-N、NO3-N、速效K的相关性分析     二、土壤理化指标的主成分分析(PCA)   第四节  总结第二部分  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第七章  生态系统评价   第一节  生态系统评价的研究进展     一、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     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第二节  PSR框架下的生态系统评价     一、PSR框架     二、PSR框架在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作用 第八章  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第一节  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意义     一、背景     二、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节  研究区域概况     一、九段沙湿地     二、崇明东滩湿地     三、南汇边滩湿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数据分析   第四节  结果分析     一、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二、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三、南汇边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第九章  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比   第一节  九段沙、崇明东滩、南汇边滩湿地对比     一、健康度的比较     二、压力的比较      三、响应的比较     四、综合比较   第二节  基于系统健康评价的相关建议     一、小结     二、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第三部分  长江口滨海湿地鸟类保育关键技术 第十章  水禽迁徙生态学   第一节  “东亚一澳大利亚”迁徙路线   第二节  水禽迁徙研究进展     一、鸟类的迁徙对策     二、中途停歇地的选择     三、鸟类对中途停歇地的利用模式     四、鸟类在中途停歇地的生态特征   第三节  不同迁徙季节涉禽对长江口滩涂湿地的利用     一、研究地点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第四节  成幼涉禽的迁徙策略差异     一、研究地点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第五节  长江口水禽迁徙的能量生态适应     一、林鹬秋季中转期间内脏器官及骨骼肌的变化     二、泽鹬长江口越冬期间机体结构表型弹性变化     三、细嘴滨鹬春季中转停歇期间机体结构表型弹性     四、小结 第十一章  水禽生境选择模式   第一节  滨海滩涂实验样地涉禽生境选择特征     一、研究地点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第二节  人工湿地水禽生境选择特征     一、研究地点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第十二章  涉禽环境容纳量   第一节  九段沙湿地涉禽环境容纳量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果     三、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因素   第二节  限制九段沙湿地涉禽数量的主要因素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十三章  九段沙鸟类保育对策   第一节  九段沙鸟类保育示范规划     一、本研究的启示     二、具体实施建议   第二节  鸟类招引技术     一、恢复区中招引的主要水鸟目标体系(种类、数量和出现季节)     二、自然湿地植被的要求     三、植被配置原则     四、其他重要生境指标参考文献附图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长江口典型滨海湿地概况  第一节 概述  一、湿地生态系统研究与保护进展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保育珍稀物种资源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具有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故湿地有“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等称谓。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及其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化使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巨大的破坏:湿地面积大量丧失或受损,生态服务价值下降。由于湿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湿地的保护与受损湿地的修复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早在1971年国际上就颁布了以保护水鸟及其栖息地为目的的《拉姆萨公约》。最近一届缔约方大会于2005年11月在非洲乌干达举行,会议通过了《坎帕拉宣言》和20多项决议,宣言呼吁要采取措施保护湿地,保障湿地生态系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类生活服务,强调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湿地的保护。  但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已成为全球性普遍现象,湿地受损现状是各类生态系统之首,世界范围内湿地的破坏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密切相关,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遭受了严重损失。例如,尼日尔、乍得、坦桑尼亚等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湿地面积都减少了50%以上;美国损失了8700万hm2的湿地,占54%,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葡萄牙西部阿尔嘎福70%的湿地已经转化为工农业用地;从1920年至1980年的60年内菲律宾的红树林损失了30万hm2;荷兰1950年到1985年间湿地损失了55%;法国1990年到1993年损失了67%;德国1950年到1985年损失了57%;农业开垦和商业性开采,英国的泥炭湿地消失了近84%。因此,对受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恢复或修复是当前湿地生态学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  ……

编辑推荐

  《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关键群落的保育》从湿地生态系统植被演替、底栖生物群落、土壤养分循环和鸟类群落等方面出发,探索长江口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同时,根据不同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对长江口湿地群进行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出威胁湿地健康的关键因素和缓解措施。最后,以国际性重要鸟类群落(水禽)为湿地关键类群,从迁徙行为学、生理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研究方法总结了水禽对长江口湿地的利用模式,提出了长江口湿地对水禽的重要性,并根据“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提出了湿地恢复及鸟类功能群保育的建议和实施策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关键群落的保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