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周围器官解剖学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马常升,曹翠丽 主编  页数:234  

前言

本书是写给研究生和研究人员的专著,对于医学院校和生物系的教师也有参考价值。脑室周围器官是指第三、四脑室壁上的一系列微小器官,包括穹隆下器、终板血管器、正中隆起、垂体后叶、松果体及其隐窝、连合下器、最后区、脉络丛等。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室周器官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方面,90年代以后,对于其参与神经免疫调节的研究逐渐多起来。有学者指出,室周器官涉及多达16种功能,有8种物质转运方式。我们认为,室周器官是血携免疫信息分子少量、优先入脑的位点。关于脑屏障,研究最深入、最多的是血-脑屏障,而对脑脊液-脑屏障则研究较少;但是,有关脑屏障的概念近来有较大的发展,如所谓酶屏障和防御屏障的提出等。显然,脑和脊髓内部环境稳定机制是相当复杂的。脑除有血供外,还有脑脊液的体液环境,脑脊液循环的意义比先前认为的更为重要。脑脊液不仅能维持颅内压,并对脑产生较大的浮力,而且还能提供对神经组织的微量营养物质。脑脊液更重要的是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提供了一个大的信息通道。室管膜下层的细胞终生具有分化、增殖、游走的能力,其中侧脑室的脑室下带是成年动物神经干细胞较集中的部位。从泛脑网络学说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学说分析,室周器官在脑屏障、脑脊液循环、脑的调节功能中的地位仍有必要深入研究。我们研究组对室周器官进行神经免疫调节研究已18年,与此同时,网上文献不断增加,这是编写本书的资料基础。浏览世界范围的相关研究之后,更知我们自己的研究是多么微不足道,但至少我们对此专题有些感性认识。本书在室周器官、脑屏障、脑脊液循环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加以综述,并对其理论和临床应用前景提出一些见解,有理由推断,室周器官是进行脑内疾病早期诊断和观察的敏感部位。

内容概要

脑室周围器官是引起脑内免疫反应的关键部位,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因此,有理由推断,脑室周围将是研究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疾病早期诊断和观察的敏感部位。本书融作者多年对脑室周围器官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于一体,对脑室、脑室周围器官、脑屏障的胚胎发生、细胞学、组织学和大体解剖学做了系统描述,并对其理论和临床应用前景提出了一些见解。全书内容翔实、新颖,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可供神经科医师、解剖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脑室的发生  第一节 神经管的初建与形成  第二节 神经管的形态发生  第三节 脊髓中央管的发生  第四节 第四脑室的发生  第五节 中脑导水管的发生  第六节 第三脑室的发生  第七节 侧脑室的发生第二章 脑室解剖学  第一节 脑室的大体解剖学  第二节 脑室壁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脑室的磁共振图像第三章 脑室手术的解剖学基础  第一节 侧脑室手术常用人路的解剖  第二节 第三脑室手术常用人路的解剖  第三节 第四脑室手术常用人路的解剖第四章 室周器官总论  第一节 室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特征  第二节 室周器官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功能第五章 正中隆起  第一节 正中隆起的位置和分部  第二节 正中隆起的组织学  第三节 正中隆起的血管床  第四节 正中隆起的神经分布  第五节 正中隆起与内分泌调节 第六章 神经垂体——下丘脑神经激素贮存和释放的重要场所  第一节 神经垂体的胚胎学发生及其与下丘脑的联系  第二节 神经垂体的细微和超微结构特点  第三节 神经垂体的血液循环特点及其功能意义  第四节 神经垂体激素的释放形式和转运途径  第五节 神经垂体激素的发现及其作用  第六节 神经垂体的功能异常与临床疾病:第七章 终板血管器  第一节 终板血管器的位置与分部  第二节 终板血管器的组织学  第三节 终板血管器的血管床  第四节 终板血管器的神经联系  第五节 终板血管器与内分泌调节 的关系第八章 穹隆下器  第一节 穹隆下器的正常形态和结构  第二节 穹隆下器的功能  第三节 穹隆下器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第四节 穹隆下器与脑胶质瘤第九章 连合下器  第一节 连合下器的位置  第二节 连合下器的发生  第三节 连合下器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 连合下器的血液供应及其特点  第五节 连合下器分泌产物的化学性质、RF的形成及去向  第六节 连合下器的功能第十章 松果体——哺乳动物脑内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  第一节 松果体的胚胎学发生和生后发育  第二节 松果体的结构特点和内分泌功能  第三节 松果体的血液循环和激素转运  第四节 松果体的神经支配和生物钟功能  第五节 松果体内的脑砂及其形成机制  第六节 松果体不是“第三只眼”,更非“天目”  第七节 松果体的胺类和肽类激素及其作用  第八节 松果体结构和功能的增龄变化  第九节 松果体的生理功能和生物节 律  第十节 松果体区的肿瘤和临床治疗第十一章 最后区  第一节 最后区的发育  第二节 最后区的位置与分部  第三节 最后区的组织学特征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脑室的发生第五节 中脑导水管的发生中脑在发生过程中无明显的扩张,基板和翼板的位置仍为腹背方向。中脑很快被发育中的大脑和小脑所覆盖。中脑的界沟仍位于中央管的两侧,界沟腹侧的基板发育成位于中脑腔腹侧的被盖;界沟背侧的翼板发育成位于中脑腔背侧的顶盖。当基板和翼板发育时,它们也向中脑腔内突人,使中脑腔变小呈管状,称中脑导水管或Sylvius导水管,它将后脑的第四脑室与间脑的第三脑室连接起来。第六节第三脑室的发生在胚胎发生第29天时,神经管前端的膨大部即前脑的原基。在胚胎发生的第35天时,前脑前下方的脑壁向外突出形成两个大的端脑泡,两个端脑泡之间的前脑中间部就是间脑。在胚胎发生第42天时,端脑与间脑已能明显划分,但端脑的侧脑室与间脑的第三脑室仍广泛交通。作为整个神经管的前壁,此时构成间脑第三脑室的前壁,即终板。终板的下部出现视交叉,视交叉前方的间脑底壁相对凹陷,称视前隐窝,是间脑与端脑在正中线上的分界。在视交叉后方,间脑底壁向前下出现一突出部,称漏斗(infundibulium),将来形成脑垂体后叶。在胚胎发生第56天后,在下丘脑的尾端腹侧,出现一对圆形隆起,称为乳头体。间脑背侧壁也有一小的突出物,此即松果体的原基。在胚胎发生第56天后,间脑的顶板变得很薄,它的一部分随同外面的血管一起突入第三脑室,形成第三脑室脉络丛。

编辑推荐

《脑室周围器官解剖学》内容翔实、新颖,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可供神经科医师、解剖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脑室周围器官解剖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