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合作与区域创新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汪宇明  页数:286  字数:3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忙碌了整整一年,书稿终于可以交付出版了,算是能松口气了。2008年,我们经历得太多了:南方雪灾、“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全球性金融危机……无论是战胜自然灾害、夺取奥运金牌、实现飞天理想,还是渡过金融危机,合作与团队精神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谨以本书作为对2008年这个特殊年份的纪念。辞旧迎新,2009年来临。这也是我来上海工作的第10个年头了。往事堪回首。1999年8月,我离开生活了将近18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那片红土地,作为引进人才调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工作。为了与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其他人文地理学教授的专业方向不冲突,我除了将“行政区划与城乡发展”、“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含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外,还将“旅游发展与管理”作为自己的主导研究方向,实际上研究的还是旅游地理学的内容,或者是基于地理学的视角研究旅游发展与管理问题。10年来,我在上海滩的“二次创业”充满了艰辛。没有想到的是,竟是旅游发展与管理的学术研究方向,吸引了一批致力于旅游发展与管理的年轻学者聚集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不仅给我带来了职业的生气,也给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带来了朝气蓬勃的人气。在短暂的10年时间内,从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毕业了10名人文地理学旅游发展与管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18名人文地理学旅游发展与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如今,他们有的是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有的继续在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在读博士生被选派出国留学深造,有的是政府公务员,有的是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是高校或国家科研单位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释与论证了中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时空背景、基础理论以及改革开放30年来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历史轨迹、基本格局与发展趋势,概括了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基本模式,廓清了区域旅游合作行为主体及其互动机制,分析了中国旅游发展的区域性障碍因子以及政府作为的战略取向。在借鉴国内外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经典案例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中国中部地区旅游合作发展的案例,讨论了跨界地区旅游合作与发展的一般原理,探讨了中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等一系列战略性命题。    全书主题突出,逻辑框架严谨,内容翔实新颖,信息量大,围绕中国区域旅游合作与一体化进程中一系列重大现实性命题,提出了创新性理论观点,是一部有关中国旅游合作与创新发展的学术力作。本书对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一个中国框架下不同关境之间、国内与国际之间的旅游互动与合作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理论价值,可供政府旅游部门工作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旅游科学研究专业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汪宇明,男,湖北黄冈人,理学博士,教授。1982-1999年在广西师范学院工作,1997年晋升教授,先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广西优秀专家”荣誉,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8月作为引进人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章  导论  一、旅游合作呼唤新思维    (一)背景:旅游强国战略与地方行动    (二)实践:是谁阻碍了区域旅游?    (三)需求:走出区域旅游合作的误区  二、旅游合作研究轨迹的嬗变    (一)相关概念的学术界定    (二)国内外旅游合作研究态势    (三)问题与启示  三、旅游合作研究范式的创新    (一)目标价值指向    (二)旅游合作研究路线图    (三)创新关注的着力点第二章  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  一、地理学相关理论    (一)政区地理学理论    (二)经济地理学理论    (三)旅游地理学理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一)交易成本原理    (二)制度变迁理论    (三)产权制度原理  三、国家竞争力理论    (一)关于生产要素与需求条件    (二)企业竞争态势与相关支持性产业    (三)机会把握与政府作用  四、博弈论    (一)博弈及博弈分类    (二)博弈论中的均衡矩阵    (三)博弈论在区域合作中的指导意义第三章  合作动力机制与基本模式  一、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主体    (一)政府    (二)旅游企业    (三)旅游行业协会组织    (四)区域旅游合作主体间关系的架构  二、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    (一)资源与产品的区域差异性与互补性    (二)区域发展与创新的竞争    (三)一体化进程中的利益共赢导向  三、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模式    (一)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分类    (二)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结构模式    (三)区域旅游合作伙伴的空间关系模式第四章  合作进展与基本格局  一、中国旅游的产业化与区域化进程    (一)中国旅游的产业化进程    (二)中国旅游的区域化进程  二、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进展    (一)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动期    (二)区域旅游合作的整合期    (三)区域旅游合作的高潮期  三、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格局    (一)东部沿海旅游合作区    (二)沿线带状旅游合作区    (三)内陆旅游合作区    (四)专项旅游合作区第五章  旅游障碍与政府作为  一、无障碍旅游区行动    (一)无障碍旅游区行动的由来    (二)无障碍旅游区行动的进展    (三)无障碍旅游区行动的误区与盲点  二、区域旅游障碍辨析    (一)什么是区域旅游障碍    (二)区域旅游障碍的制度性因子分析    (三)区域旅游障碍的非制度性因素分析  三、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政府作为质量    (一)消除区域旅游障碍的价值取向    (二)提升政府作为质量的战略基点    (三)规范政府作为的行为空间第六章  区域旅游合作的案例聚焦  一、欧盟案例:超越国界的区域旅游一体化模式    (一)旅游一体化进程    (二)旅游业在一体化框架中的互动    (三)欧盟旅游一体化模式的基本特点  二、珠三角案例:跨越不同社会制度空间的旅游合作模式    (一)合作区域的地理构成及区域特点    (二)不断深化的旅游合作进程    (三)日益成熟的旅游一体化合作机制  三、长三角案例:相同制度空间的区域旅游合作网络化模式    (一)旅游合作的区域基础    (二)从区域旅游合作到无障碍旅游区    (三)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驱动机制第七章  中部地区旅游合作行动  一、中部崛起的旅游战略行动    (一)“中部崛起”战略理念的形成    (二)中部崛起的旅游合作行动    (三)中部旅游合作板块的崛起  二、深化中部旅游合作的潜力分析    (一)竞争型旅游资源结构    (二)战略投资企业与支撑产业    (三)政府支持与机遇共享  三、中部旅游合作的战略提升    (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二)中部旅游合作的竞争力整合路径    (三)实现两个互为(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目标愿景第八章  跨界地区的旅游合作与发展  一、跨界地区旅游目的地的认知与界定    (一)什么是跨界旅游目的地    (二)跨界旅游目的地的发育与成长    (三)跨界旅游地发展中的矛盾机理  二、跨界地区旅游发展的合作路径选择    (一)跨界地区旅游合作发展的动力机理    (二)跨界地区旅游合作发展的运作机制    (三)跨界地区协调的行政区划手段运用  三、不同尺度规模跨界地区的旅游合作发展    (一)跨国地区旅游合作机制的建构    (二)跨省界地区的旅游合作发展    (三)跨县市地区的旅游合作发展第九章  旅游合作的机制体制创新  一、国际化与区域化的双轮驱动    (一)旅游国际化与国际旅游合作的拓展    (二)两岸三地之间的“旅游自由行”    (三)全面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  二、旅游合作深化的战略基点    (一)建构“两个互为”的双赢或多赢格局    (二)切实保障旅游者相关权益    (三)营造旅游便利的畅爽大环境  三、创新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体制    (一)基于“认知共同体”的合作路径选择    (二)“认知共同体”架构下多元主体的合作行动    (三)“认知共同体”架构下的权益让渡与机构能力建设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城市成为21世纪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一场发展思维、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新产业区、学习型区域、竞争型区域、区域竞争力、创新空间、区域创新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网络,一系列新名词频繁出现在媒体及相关研究文献之中。有关区域创新的研究逐步从关注区域内部,转移到关注区域与区域之间行为主体之间的协同或对弈关系层面上来。旅游流是区域之间一种新型的要素流量。从旅游区到区域旅游,从旅游合作到建设无障碍旅游区,最终形成区域旅游一体化新格局,区域创新的思维也日益渗透到旅游领域里来。旅游合作不仅是区域创新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旅游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共同面对的富有学术价值的新命题。一、旅游合作呼唤新思维在一体化进程中受益,是应对全球化竞争挑战的一种区域合作新思维。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南美国家联盟、地中海国家联盟等一系列区域性组织应运而生,日益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是未来影响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方向和竞争力的重要领域。旅游的全球化与区域化是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共生、依存的竞争关系,合作是竞争的高级艺术形态。这种思潮也体现在大国内部区域之间竞争关系的整合中。整合毗邻区域的旅游资源要素,拓展更大范围的市场空问,共享更多的市场利润,共创区域性品牌是国内诸多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的基本目标。21世纪以来,作为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战略目标转型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中国区域旅游合作与无障碍旅游区行动引人注目。

后记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571054)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也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B410)资助成果。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使我获得系统研究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之间旅游互动与合作发展的机会。感谢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提供了参与桂林、苏州、湖北等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机会,使我体验中国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区域性命题。正是这些旅游科学研究与规划实践,使我积累了经验,增长了见识,有机会主持了由国家开发银行资助的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优选项目策划,主持了20多个市(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旅游国债项目可行性研究,参与了国家旅游局委托北京大学承担的《伊犁河谷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参与了湖北、新疆、湖南、山东、浙江、广西、河北、安徽、江西、江苏、河南、山西、贵州、云南等地数十个市(县)旅游发展规划的评审或评标工作,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感受到促进形成区域旅游一体化新格局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本书的出版,实际上是我这些年来关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理论思考的总结。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为我学术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感谢曾刚教授长期对我学术进步的关照、支持和激励。感谢宁越敏教授长期对我学术追求的支持和理解,他在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的平台上为我提供了充分的研究条件。感谢杜德斌教授及全系教职工的支持和帮助,城市与区域经济系虽然是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一个新系,但老师们的相互支持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催人奋进。本书既是我个人研究心得的阶段性积累,也是我所率领的研究生团队集体智慧的阶段性成果。何小东博士为本书资料收集付出了辛勤劳动,在充分吸收我的一些学术心得体会的基础上,完成了博士论文,并搭建了本书基本架构。王凯博士的学位论文《跨界旅游目的地的整合发展研究》为本书第八章内容提供了支持。庄佩君博士对于“认知共同体”的研究心得构成了本书第九章第_二部分内容的理论价值取向。赵中华、高元衡、金世胜、张海霞、马木兰、蔡萌、施加仓等博士生与张凯、王玉芹、刘通、付逸飞、花露、张洁玉等硕士生积极参与我主持的学术例会。

编辑推荐

《旅游合作与区域创新》既是我个人研究心得的阶段性积累,也是我所率领的研究生团队集体智慧的阶段性成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旅游合作与区域创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剖析教有深度,对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的同学很有帮助
    避免了国内学者对于区域旅游合作提出的措施过于理想化的弊病,对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   卖家很细心,还用防水布包了一层,外面才是塑料膜,拿到后和我手里这一本是一样的,很开心,汪老师这本书写的非常好,果断收藏一本!
  •   汪老师写的书很棒!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表达都称得上同类书中的佼佼者!
  •   信息在国内这个课题上是最丰富的。不过太好也说不上,书生论道,设计到解决方案阶段还是不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