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系统的区域协调发展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曾珍香 等著  页数:222  
Tag标签:无  

前言

  区域协调发展是21世纪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已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学术研究始终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是,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再加之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自身的复杂性,从复杂系统科学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型、机制和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并在研究中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现有研究中需要特别加强的。  近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由南向北变迁,以环渤海为中心的北部区域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区域。京津冀高层已逐渐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共识,推进该区域加强合作的动力明显增强。本书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探索和研究以下问题:①区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②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对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思路。③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评价问题。④区域协调发展系统运行的内在机制。⑤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为此,本书分为两部分内容:理论篇和实践篇。  理论篇分析研究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概念、内涵,分析其特征和属性;然后建立了区域协调发展动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重点探索了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模型、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演化模型及其仿真实验等。

内容概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由南向北变迁,以环渤海为中心的北部区域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区域。京津冀高层已逐渐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共识,推进该区域加强合作的动力明显增强。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研究了区域协调发展系统,重点探索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演化机制,建立了区域协调发展动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实践篇主要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本书可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参考,也适合高等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系统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相关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使用。

书籍目录

前言 理论篇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概述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概述   第二章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定义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特征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主体及其属性分析   第三章 区域协调发展动态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第一节 综合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第二节 面向主体的区域协调发展动态指标体系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第四章 基于复杂系统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概述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熵减机制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涨落机制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     第五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演化机制     第六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调控机制   第五章 基于复杂系统的区域协调发展建模与仿真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主体关系模式     第二节 基于CAS理论的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演化模型     第三节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仿真思路设计     第四节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模型仿真 实践篇   第六章 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第一节 国外经验借鉴     第二节 国内经验借鉴   第七章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评价     第一节 京津冀区域概况     第二节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现状     第三节 京津冀区域吸引外商投资现状     第四节 政府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第五节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评价     第六节 京津冀区域现存的主要问题   第八章 面向协调的京津地区发展研究     第一节 京津协调发展优势分析     第二节 京津聚集和扩散功能分析     第三节 京津聚集—扩散效应的系统演化     第四节 京津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分析   第九章 面向协调的河北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环境分析     第二节 内外部因素矩阵分析     第三节 河北省经济发展定位及作用分析     第四节 SWOT矩阵分析以及备选方案     第五节 备选方案评价   第十章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区域产业发展模式     第二节 区域市场发展模式     第三节 基础设施构建模式     第四节 经济与社会、生态发展模式     第五节 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京津冀2007年各指标原始数据

章节摘录

  点轴式空间结构有时也称之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或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区域发展的初期,虽然出现了增长极,但是也还存在其他的点,这些点也是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其一,增长极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影响,同时增加了经济收益;其二,增长极在开发周围市场时也向周围的点发送了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相应的生产技术,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信息,这样就提高了它们的发展能力,刺激了它们的发展欲望,同时也给它们发展的机会;其三,伴随着经济联系的增强,增长极与周围点的社会联系也会密切起来,结果,就会带动和促进这些点的发展。  在增长极与周围点的交往中,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商品、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系的运转要求。从供需关系看,就意味着增长极与周围的点之间建立起了互补关系。为了实现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就会建设连接它们的各种交通线路、通信线路、动力供给等。这些线路的建成,一方面更加有利于增长极和相关点的发展;另一方面改善了沿线地区的区位条件,刺激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在继续向增长极相关点集中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于是,沿线地区就逐渐发展该区域的经济活动密集区,成了区域发展所依托的轴线。  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点将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加速发展。这时,出现如下情况:增长极和轴线上的点的规模不断增大,轴片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它们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与新的点之间再现上述点轴形成的过程。这样,就在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编辑推荐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及其复杂性  区域协调发展动态指标体系及评价  基于复杂系统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基于复杂系统的区域协调发展建模与仿真  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面向协调发展的京津地区发展研究  面向协调发展的河北省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是21世纪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复杂系统的区域协调发展:以京津冀为例》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研究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为我国区域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基于复杂系统的区域协调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从理论和实践对区域协调发展从系统学角度作了较好的阐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遗憾的是,觉得学术气息太强,没有深入浅出的解析,特别是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模型方面还有些欠缺。
  •   这本书针对区域问题的探讨较全面,对理解相关问题很有帮助
  •   如题,不知道能不能解决问题,写的还是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