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长华 编  页数:435  

前言

  多年来,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一直都是一门大课。说它大,主要是因为这门课涵盖的时间断线长,课时量大,需要的老师多。20世纪90年代以前,各高校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课一般都开设三个学年,从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一直开到四年级结束。此后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课时量不断被压缩。据了解,近年各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开设时间大都在一年半到两学年之间。形势发生了变化,而通行的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大多并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总的来看,体量偏大是其通病。过去编一部较大容量的作品选教材多缘于那时出版物少,那时的学生有一套教材在手,既可作课堂学习之用,又可作藏书以供日后研习,而今天有关古代文学方面的出版物多不胜数,古代文学作品选作为教材之外的用途和意义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编写了这套新的体量适中的分上、下两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从先秦到唐五代,下册从宋代到晚清。以期适宜于课时压缩后的大学中文专业古代文学教学之需。  本教材是多年从事古代文学教学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编写过程中先由主编提出编写思路和基本框架,大体拟定选篇篇目,然后分段由学有所长的老师编写,最后由主编通读定稿。编写中我们坚持:选篇尽量选择文学史上有代表性、有定评的作家作品,不趋时不走偏;为更好实现与大学二年级学生原有古文知识的衔接,选篇不排除涵盖中学教材部分文言文篇目;选篇以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校勘排印本为底本;力求简明,文本只列原文、注释、简单提示和历代名家点评。  编写一部方便适用的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看似容易,实则不易。也就是说,编出来容易,编好却并不那么容易。本着编好的目标,本书编者作出了努力,至于预期目标在本书中达到了什么程度,那还要使用本教材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了算。我们诚恳地期待专家、同行和大学生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普通教材,书中所选作家多为文学史上有影响者,所选作品也多为作家代表作。题材上诗、文、赋、词、戏曲、小说等各体兼备,时间上从先秦直到清代末年。  本书可用于大学中文专业4年制本科和大专中文专业3年制专科的教学,同时由于体例设置的适用而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有志青年用于自学自修也十分方便。

书籍目录

前言 宋金部分  王禹偶   村行   待漏院记  林逋   山园小梅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苏幕遮(碧云天)   岳阳楼记  张先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祁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鹤冲天(黄金榜上)   望海潮(东南形胜)  欧阳修   戏答元珍   画眉鸟   踏莎行(候馆梅残)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朋党论   醉翁亭记   五代史伶官传序   秋声赋  苏洵   六国论  曾巩   墨池记  司马光   训俭示康   孙权劝学  王安石   明妃曲   泊船瓜洲   登飞来峰   书湖阴先生壁   桂枝香(登临送目)   读孟尝君传   游褒禅山记   伤仲永   答司马谏议书  王观   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沈括   活板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和子由渑池怀旧   题西林壁   惠崇春江晚景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于(老夫聊发少年狂)  ……元代部分明代部分清代部分近代部分

章节摘录

  苏洵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②、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日:六国互丧③,率赂秦耶④?日: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⑤,故日,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⑥,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⑦,暴霜露⑧,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⑨,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⑩,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①本文一题为《六国》。②兵:武器。③互丧:相继灭亡。④率:全,都。⑤完:保全。⑥所得:指秦因六国贿赂而获得的土地。⑦厥:其。先祖父:泛指先辈。③暴:暴露,此指“冒着”的意思。⑨弥:更加、越加。⑩颠覆:灭亡。⑩得之:得其理。⑩迁灭:灭亡。⑩与赢:结交秦国。赢,秦王的姓,代秦。⑩“至丹”二句: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以献地图为名刺杀秦王赢政,未成,荆轲被杀。秦于是举兵伐燕,太子丹被杀,燕亡。始,才。速,加涑,招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不错,都是精品,值得看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