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孟繁浩,余瑜 主编  页数:508  字数:840000  

前言

高等医药教育担负着加快知识创新和医药人才培养的重大历史使命。随着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全面堆进,教材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以及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面临着如何深化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课题。新时期的教材建设既要坚持规范性,又要突出针对性、新颖性、特色性和实效性,这是高等教育界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战略性问题。为此,科学出版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用能力的药学人才为目的,组织编写了《药物化学》案例版教材。该教材主要供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医药营销等药学类专业本科学生教学使用,也可以作为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案例教学(casestudy)是美国哈佛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的一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在国际上已经被广泛应用。案例教学以案例为教材,让受教育者通过阅读、分析、思考和讨论,以提高逻辑推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本教材选用的案例均来源于国内外医药工作实践,包括药物研究案例、临床用药案例、重大药学事件案例等,具有知识性、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教材采用案例与传统教学理论相结合的创新性编写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独具匠心,是对高等医药院校特色教材建设的一种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使用本教材组织教学时,既可以按传统模式讲授,把案例作为补充内容,供学生课外阅读讨论;也可以案例为先导,将课堂教学设置到有意义的案例情境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去积极探究隐含于案例背后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率。

内容概要

本教材采用案例与传统教学理论相结合的创新性编写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独具匠心,是对高等医药院校特色教材建设的一种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使用本教材组织教学时,既可以按传统模式讲授,把案例作为补充内容,供学生课外阅读讨论;也可以案例为先导,将课堂教学设置到有意义的案例情境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去积极探究隐含于案例背后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率。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药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 第3章 镇静催眠药和抗癫痫药物 第4章 抗精神失常药物 第5章 中枢兴奋药物和抗帕金森病药物 第6章 镇痛药物 第7章 非甾体抗炎药物 第8章 麻醉药物 第9章 抗过敏药物 第10章 拟胆碱药物和抗胆碱药物 第11章 拟肾上腺素药物和抗肾上腺素药物 第12章 抗心律失常、抗心绞痛和强心药物 第13章 抗高血压药物和利尿药物 第14章 血脂调节药物和抗血栓药物 第15章 呼吸系统药物 第16章 消化系统药物 第17章 抗生素 第18章 合成抗菌药物 第19章 抗真菌和抗结核药物 第20章 抗病毒和抗寄生虫药物 第21章 抗肿瘤药物 第22章 甾体激素药物 第23章 降糖药物和骨质疏松治疗药物 第24章 维生素 第25章 药物研究与开发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参考答案 附录Ⅱ 药物研究开发代表性成果 附录Ⅲ 2008年销售额前100名药品 附录Ⅳ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章节摘录

插图: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反映药物纯度的重要标志,而药物中存在的杂质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并且可能是导致毒副作用的根源。药物的杂质是指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引入或产生的药物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由于分子手性的存在而产生的非治疗活性的光学异构体等。所以质量好的药物应该是达到一定的纯度且杂质的量越少越好,但考虑到完全除去杂质的困难性及其除去杂质增加的生产成本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在不影响药物疗效和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允许存在一定量的杂质。通常,药品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可能存在的杂质含量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就构成了药物的质量标准。药品标准是国家控制药物质量的标准,是药品在生产、检验、供应、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必须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不符合药品质量标准规定或要求的药物不能生产、供应和使用。药品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时应测定出活性成分,同时排除包括辅料在内的共存物的干扰。药品的含量测定方法还要体现原料、中间体及相应的制备工艺路线情况;能反映储存、运输过程中被氧化、还原、分解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其产物的残留等。对某些特殊的杂质,有时也会进行特别的检查。例如,检查静脉注射类药品时,对过敏反应的物质源检查比较严格。2.药品的生物效价对于某些药品,当理化性质或者其他测试不能全面反映其质量时,可以用生物效价来进行检测。生物测定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提供了产品生物效价的信息,可评价批与批之间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并监测不曾预料、不易发现的构象变化。3.生物等效性理论上,不管是何种剂型,如果有等量的药物有效成分到达体内的作用位点(通常通过血浆或者血浆浓度测定),则会产生相同的药效或临床效果,即它们在功效和安全性方面是等同的,这就是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但是,仅含有等量药物有效成分的不同剂型的药物,并不一定是生物等效的。这是因为制剂组分上的任何微小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从而可能会对药物的安全性、药物的耐受性产生显著的影响。生物等效性在药物研究开发中应用广泛。例如,仿制药与标准药、天然药与合成药、口服药与针剂、缓释剂与正常剂等的比较,均需要生物等效性的方法来评价。各个国家为确保药物质量,均制定了各自的药品质量标准,“药典”就是国家控制药品质量的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此,药典对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保证和提高药品质量、促进药物研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于1953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85年以后每5年重新修订出版一次,现行的药典是2005年版。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和卫生部《药品卫生标准》等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品标准。未列入国家药典的药品,按国家有关药品标准执行。有了药典及相关的各种标准与规范后,需要人们严格执行。但是,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基于当时的科学认识与理解而制定的,难免存在某些不足或者缺陷,因此包括药典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编辑推荐

《药物化学(案例版)》编辑推荐:案例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国际接轨、国内独创真实、典型案倒与理论教学相结合,适合案倒教学及PBL学的尝试,引领当代医学教育教材发展趋势理念先进、模式创新体现当代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研究成果,强调学科闯的联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实用,引导就业重视实践,贴近岗位,配套教育部教学大纲,紧跟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的命题方向品质优良、价位适中设计精美、图文并茂、焕然一新的药学类系列教材定位明确、服务教学供高等医药院校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医药营销、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医药公共事业管理,医药贸易、医药经济管理等药学类专业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药物化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附有案例,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有利
  •   内容排版和封面都感觉不错。
  •   不论是已经学过的,还是之前买来的版本,都没有这版来的新奇。,目前看完了两章节,里面的设计真的很好。
  •   和学校发的一样质量不错,就是慢了点,好几天才到
  •   质量不错,发货也很快,很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