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护理手册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颖,宋锦平,冯萍 主编  页数:340  

内容概要

本书为《临床护理指南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六篇,分别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立克次体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螺旋体感染性疾病、原虫感染性疾病、蠕虫感染性疾病的护理.本书涵盖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传染科各种疾病,根据引起感染的不同病原体描述各类疾病的护理。并对近年新出现的传染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猪链球菌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护理进行阐述,层次清晰,浅显易懂却内涵丰富,适合广大护理同仁阅读,尤其适用于各级传染科护理人员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病毒感染性疾病护理 第一章 病毒性肝炎 附 人工肝治疗的护理 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腹泻 第三章  脊髓灰质炎 第四章  流行性感冒 附  甲型H1N1流感 第五章  人禽流感 第六章 麻疹 第七章 水痘 第八章  流行性腮腺炎 第九章  肾综合征出血热 第十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十一章  登革热 第十二章  狂犬病 第十三章  艾滋病 第十四章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第二篇  立克次体感染性疾病护聾 第十五章  恙虫病第三篇  细菌感染性疾病护理 第十六章  伤寒 附  副伤寒 第十七章  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四篇 螺体感染性疾病护理第五篇 原虫感染性疾病护理第六篇 蠕虫感染性疾病护理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登革病毒为单股线状RNA病毒。登革病毒不耐热,但耐低温及干燥,对酸、脂肪溶酶、洗涤剂敏感,用乙醚、紫外线、甲醛等可灭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埃及伊蚊、白纹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以儿童为主,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稳定的免疫力。本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在我国主要发生于海南、台湾、广东和广西。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发病机制及病理解剖】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定位于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引起两次病毒血症。机体产生的抗体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抑制骨髓,引起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

编辑推荐

《传染科护理手册》:临床护理指南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染科护理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