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2011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 编  页数:117  

内容概要

  《启航2011: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描述了2010年全球、我国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最新进展和趋势。第一、二章介绍了一年来全球及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趋势及热点;第三章阐述了2010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研发服务业以及政策措施等。专论部分分别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北京生物医药领域技术交易情况、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北京生物医药领域“科技资源招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药品研发常见问题及对策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附录部分收录了2010年全球50家优秀医药公司及拳头产品、近年全球专利药到期名单、全国及北京医药工业和商业部分统计数据、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认定企业(G20企业)名单、全国城市和北京地区医院用药情况、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大事记等。
  《启航2011: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可为生物医药相关的企业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咨询人员、证券分析师和生物医药主管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概述
 一、产业概述
  1.医药市场增长趋缓,新兴市场成新增长点
  2.并购改变十强格局,全产业链布局新兴市场
  3.新药产出持续走低,研发服务涨势强劲
  4.医药融合信息技术,企业创新商业模式
  5.医改成为双刃剑,医保扩容与药品降价并重
 二、2011年全球医药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新兴市场增长迅速,中国成为第三大市场
  2.仿制药竞争加剧,生物制剂成为热点
  
第二章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概述
 一、产业概述
  1.医药工业高位增长,产业总体持续向好
  2.生物制药发展喜人,中药利润大幅增长
  3.五企业规模过百亿。制造业集中度提升
  4.流通业洗牌加速,效益稳中有升
  5.进口平稳增长,出口相对活跃
  6.研发服务潜力巨大,中国成为亚洲首选
  7.全产业链监管,用药安全得保障
 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展望
  1.医药工业继续高速增长,产值突破三万亿元
  2.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创新品种
  3.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提升行业集中度
  
第三章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述
 一、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概述
  1.医药工业持续增长,销售利润率领跑全国
  2.四轮驱动格局稳定,生物制药业绩突出
  3.研发服务贡献突出,ABO联盟是重要力量
  4.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5.“北京板块”市值超千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6.医药两业稳步增长,国药股份利润蝉联榜首
  7.基本药物目录扩增,全行业监管力度加大
 二、G20在行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的实践
  1.“中国药谷”进展顺利,园区环境进一步优化
  2.对接国家重大专项,促进成果转化落地
  3.高端与应用型人才并重,打造生物医药人才高地
  4.深化科技资源招商,实现新增投资过百亿
  5.“金融激励”助力G20,贷款总额翻番
  三、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展望
专论
  跨国公司的中国战略分析
  我国基层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0年度北京医药技术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生物医药领域“科技资源招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疫苗领域产业路线图研究
  药品研发及注册申报常见问题及对策
附录
  附录一 2010全球20大最畅销药物
  附录二 2010年全球50家优秀医药公司拳头产品
  附录三 2010年度FDA批准的21种新药
  附录四 2010年全国医药工业部分统计数据
  附录五 2010年北京医药工业及商业部分统计数据
  附录六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认定企业(G20企业)名单
  附录七 全国主要城市重点医院用药品种排序
  附录八 2010年北京地区医院化学用药类别和品种排序
  附录九 2010年北京地区医院中成药用药类别和品种排序
  附录十 2010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大事记
    

章节摘录

  2.北京疫苗产业目标分析  总体来说,疫苗产业的目标是为了消除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近期,疫苗产业应加大对人类具有重大危害的急发、多发和新发的传染病和流行病学的分析,构建疫苗研发技术平台,优化传统疫苗工艺,建立疫苗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孵化新型疫苗品种。  具体米说,可以选择几种危害大、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的传染病,进行严格、准确的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利用我国人员多,病员广的优势,为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提供支撑作用;加快建立疫苗安全性和疫苗有效性的质量评价体系,为疫苗的科学应用提供实验基础;进行现有传染病疫苗的工艺优化以及接种后流行病学调查,为应对新发传染病做好基础工作;选择3~5个可利用现代生物学手段来研制疫苗的传染病,以此为契机,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载体,提高疫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制新型佐剂和黏膜免疫投递技术为主要途径,为研制新疫苗提供基础保障;发展新型细胞基质和哺乳动物细胞规模化培养技术,最终实现现代生物学技术和传统疫苗研发的有机结合。  3.北京疫苗产业技术壁垒分析  1)技术壁垒。主要表现在高知识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方面。生物制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新兴产业,需要医学、生物学、免疫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人才进行全程参与。高新技术的壁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自主研发新疫苗产品具有时间长、投人大、失败风险高等特点;第二,购买已研发成功的技术实施产业化开发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仅消化吸收技术难度较高,技术产业化本身也需要较长的周期。  2)资金壁垒。疫苗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度很高的产业,资金主要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GMP厂房以及设备仪器方面。生物制药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持。据统计,一个典型的生物制药企业需要上亿资本以维持其成长和新药开发,且这项新成果的投资回收需要1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3)政策壁垒。药品作为一类直接涉及人民健康的特殊商品,其开发、生产、定价、销售、进出口等均受到严格的法律规范、控制和管理,没有药证和生产许可证、GMP等规范认证的药品和企业不能合法进入医药市场,现行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药品批准文号、《药品生产许可证》及《药品GMP证书》、《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  4.北京疫苗产业研发需求分析  资金是疫苗研发的首要需求,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顺利地进行疫苗的研发;其次,疾病的流行病学以及有效抗原的分析为疫苗研发的基础,对于新发疫情或传统疫苗的改进则需要建立疫苗靶标抗原的快速筛选,这样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才能有的放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第三,疫苗快速检测方法也需要同步跟进,使得新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启航2011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对于北京医药行业的信息的官方统计,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   北京是风向标有指导意义
  •   数据不够全 图表也很少 不建议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