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考古

出版时间:2011-12-2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  页数:53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三代考古(4)》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辑的关于三代考古研究的论文集。文集包括理论思考、专题探索、学苑杂弹等板块,收录了该研究室在职研究人员和中外其他科研单位学者的论文30余篇。《三代考古(4)》适合文物考古、历史、民俗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理论思考
聚落考古路线探索
城·都城·城郭·城墙——城市考古研究札记之
东亚陶鬲研究之省思——以制法及相关问题为中心
陕西渭北地区“山东村”调查的初步收获及启示
中国古代陵墓建设的阶段性
关于中国广域王权国家形成年代的思考
专题探索
陶寺圭尺“中”与“中国”概念由来新探
陶寺遗址与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之比较研究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动物利用的变化个案探究——山西省龙山时代晚期陶寺遗址的动物研究
也论夏商时期晋中地区的诸遗存
关于东京大学文学部陈列室收藏的青铜爵——从青铜器制造技术看商代早期青铜器
从陶容器内残余物的分析考察二里头遗址先民的饮食状况
关于偃师商城西一城门外护城壕内桥涵设施的复原设想
偃师商城宫城出土深腹罐功用试析
殷墟都邑布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殷墟手工业生产管理模式探析
花园庄东地M54“铜手形器”考释——安阳殷墟1976年发掘以来首见新类型器物探讨
殷墟出土叉形器功能考
各具特色的殷墟与三星堆青铜器的化学组成
国葬制研究——对外关系分析
略论西周时期车马埋葬制度——以丰镐、周原和雒邑三个都城遗址为例
谈琉璃河遗址殷遗民墓之随葬车马坑邢国都城考
吴文化考古主要成果及其评议
苏州城内东周遗存的时代
关于石室土墩多次利用问题的探讨——以苏州鸡笼山D1石室土墩的发掘为例
新见可疑铭文八器探讨
日本非墓葬出土青铜器现象及相关研究
“泥条拉坯成型技术”读识
殷墟晚商制骨作坊与制骨手工业的研究回顾与再探讨
学苑杂弹
关于社会复杂化阶段考古学文化的断想
大遗址考古是保护还是破坏辨析
关于古代陶器生产与流通的推想:考古学文化研究的一个值得琢磨的假说前提
“绿松石之路”的价值及其探索的可行性讨论
二里头遗址出土小件文物漫谈
关于中国青铜器纹饰的含义问题
关于商周马车轨距的思考
殷墟王陵区出土铜弹形器的功能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2009-2010年度科研成果存目
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作者以笔者的观点为例加以剖析,算是高估了笔者的创新能力。实际上,类似的表述早见于前辈的著述,笔者只是加以重申和强调而已。例如夏鼎早已指出:“古代的城市常有城墙,但是城市不一定非有城墙不可。”俞伟超也指出:“有无防御性的围墙,并非城市的根本标志。”“拿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在城市出现后的一段并不很短的时期内,这种居民点的外围有无城墙是不一定的,甚至可能存在城市和村落交错出现围墙的现象。所以判断一个遗址是否为城市,关键要看这个遗址的内涵是不是达到了进行城市活动的条件。”还要先从概念说起。作者引述的新世纪之前学术界的说法是“都城(或宫城)的城墙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大概源自笔者所说的“三代都邑城垣或有或无”(《先秦城市》82页)。这里的“都邑城垣”指的是围绕整个都城的防御性设施,其意甚明。在“都城”后注明“(或宫城)”,很令人困惑,不知其所本。关于中国早期城市中的防御设施问题,笔者仍然坚持这样的观点:“统观中国早期城市的考古学资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具有权力中心功能的中国早期城市,其外围城垣的有无在东周时期以前尚未形成定制,除二里头外,晚商都城安阳殷墟、西周都城丰镐遗址都没有发现城墙。但作为统治中枢、王室禁地的宫殿区却不应是开放的,一般都带有防御设施,形成封闭的空间。在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中,我们也相信其宫殿区外围应该有防御设施。正是在这样的信念和工作思路下,通过对已掌握的遗迹线索的综合分析和勘查发掘,我们最终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

编辑推荐

《三代考古(4)》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代考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