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创造和谐的法则与途径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勇  页数:206  字数:263500  

内容概要

没有人不希望远离灾难、获得幸福,“和谐”就是这样一条避灾求福之路。然而,只有了解和谐的规律、掌握和谐的方法,和谐之路才能走得更好、更顺!
本书以当今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和谐的三个法则,尤其是在法则3中指出了达到和谐的最佳比例,这就为人们追寻生命的美丽、幸福与和谐找到了一条定量化的道路。同时根据这一最佳比例,本书提出了以人的适应性为杠杆、以创造力和稳定性为因子,调节和谐比例的策略,并在这一策略指导下,通过反思科学的局限,提出了个人和谐的方法。
本书适合所有对“避灾”、“和谐”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刘勇,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1987年获美国爱达荷大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林业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曾荣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林业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近年来,开展跨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出版专著《感悟创造:复杂系统创造论》,提出一个关于创造力的新理论,为培养创新人才探索了一条新途径。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演讲120多场,听众达14 000多人次,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民建中央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委员,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专家顾问组顾问及毕节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理事,全国林业院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委员等。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创造也会带来灾难第一节 创造的另一面第二节 思考的立足点第三节 对创造和灾难的重新认识第二章 和谐与人类第一节 和谐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第二节 和谐是人类的共同追求第三节 和谐是人类的避灾之路第三章 和谐与自然第一节 生物进化与和谐第二节 非生命系统的演化与和谐第三节 和谐是自然界一切系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根本特性第四节 和谐也是自然的避灾之路第四章 和谐的三个法则第一节 法则1:和谐起源于能量受限制地释放一、量子的特殊运动规律二、有序结构是由能量受限制地释放产生的第二节 法则2:和谐程度随系统发展阶段不同而变化一、适应是产生和谐的根本原因二、和谐程度第三节 法则3:系统和谐的最佳比例接近黄金分割一、遍布宇宙的黄金分割现象二、黄金分割是系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能量分配适当时的比例三、黄金分割出现在系统个体发育的青少年时期四、系统和谐的比例第五章 和谐因素与和谐层次第一节 创造与稳定是影响和谐的关键因素第二节 创造与稳定的和谐比例符合和谐法则3第三节 影响创造与稳定的关键因子一、能量与创造成正比,与稳定成反比二、多样性既有利于创造也有利于稳定三、适应性是调节稳定与创造的杠杆第四节 和谐层次第六章 社会和谐的宏观调控第一节 老子的和谐社会理想为何行不通第二节 “中庸之道”也可能导致极端第三节 社会的和谐点一、东西方文明的和谐点二、社会制度的和谐点三、性别的和谐点四、社会批判的和谐点五、艺术的和谐点六、社会其他方面的和谐点第四节 培养人的系统认同感第五节 以适应性为杠杆对社会和谐比例的宏观调控第七章 社会和谐需对科学进行反思第一节 科学被用错地方会铸成大错第二节 科学被神化就有可能带来灾难第三节 如何反思科学第八章 科学是什么第一节 科学是知识第二节 科学是一种方法第三节 科学是一种文化一、独创性和创新精神二、客观性和严谨性三、实证性与预测性四、兴趣爱好与制度的结合五、科学光环下的阴影第九章 科学的局限第一节 科学范围的局限第二节 科学方法的局限第三节 科学文化的局限第十章 个人和谐的调控策略第一节 亟须树立和谐的价值观第二节 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一、儒家思想有利于人与人和谐二、道家思想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三、佛家思想有利于人内心和谐四、“心学”——个人道德修养的儒、释、道综合之路五、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几点补充第三节 个人能力培养的途径一、提高创造力的理论二、西方文明有利于提高人的创造力第四节 以适应性为杠杆对个人和谐比例的微观调控一、单一适应性调节策略二、多样适应性调节策略第十一章 个人和谐的方法第一节 人是如何生活的第二节 直觉是什么第三节 对直觉的进一步认识一、绵延与直觉二、智的直觉第四节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第五节 科学人文的直觉方法一、向外追求二、向内反省三、思想缝合、直觉涌现第十二章 和谐创造未来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节 创造的另一面在自然系统中,龙卷风、飓风等作为天气系统的创造或涌现特性,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来说就是灾难,其所到之处,房倒屋塌,树毁人亡。2007年8月30日,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城市周围的防洪堤决口,绝大部分市区被洪水淹没,5万~10万民众被困,造成1209人死亡,上万人失踪,财产损失达344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天灾。对地球系统而言,地震完全可以看成是它的一个涌现特性,有着无穷的创造力,每次地震都是地球的一次创造活动,它可以形成巍峨壮丽的山川、奇峰耸立的峡谷、蜿蜒秀美的河流,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灾难。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地震,引发印度洋海啸。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30万人在地震海啸中丧生,海啸发生后,印尼亚奇省等灾区还出现了灾民因肺炎和皮肤感染而死亡的病例,这可能是世界近3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69000多人死亡,17000多人失踪,37万多人受伤,1486万人被转移安置。这次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使整个世界震惊,它让自认为已主宰世界的人类意识到,在自然面前人类依然弱小。但面对灾难,生命的顽强却又让世界为之动容。在社会系统中,德意志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产生了像路德、开普勒、巴赫、亨德尔、莱布尼茨、康德、莱辛、歌德、席勒、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海涅、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谢林、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瓦格纳、普朗克、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一大批世界级人物,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创造力极强的民族,却在希特勒的鼓动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灾难。个人系统也同样如此,历史上很多有极大创造力的人,最终走向精神分裂,这是个人系统的灾难。美国作家海明威,是文学史上极富创造力的一代伟人,被成千上万西方人称为“当代小说之父”,他几乎拥有了普通人所希望得到的一切,包括英俊的外表、出色的打猎技术、朋友、女人、财富、天才,以及世人无不向往的诺贝尔文学奖荣誉,可是他却自杀了。这是他个人的灾难,也是所有喜欢他的人的灾难,评论家们惊叹:“似乎我们这一代人的整个依靠突然之间可怕地坍塌了。”(吴晓奎等,2001)“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就是这样的大学问家,他的《人间词话》里的这段名言,成为人们理解创造或成功需经过三个阶段最形象、最经典的表述,令人叫绝。《王国维:学术经典集》的封面是这样评价这位大师的:“王国维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富创见性的奇才,由哲学而文学而历史无不闪烁灵智慧眼。飞扬的文采、忧郁的思绪、深邃的洞见,珠联璧合,呈现出一代大师独步天下的气度。”(干春松和孟彦弘,1997)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创造力极强、融汇中西、学贯古今的一代大师,却以“自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仅50岁的一生,让喜爱他的人悲叹不已(陈鸿祥,2004)。这样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发生得太多太多,让人除了惋惜还能做什么?于是笔者感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在当今社会,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创造的重要性,人人都在想方设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看看市场上铺天盖地的关于如何提高创造力的书,就能感受到个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作为群体的企业同样如此,2007年11月15日,笔者有幸随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到海淀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考察企业创新问题,参观了我国最大、亚洲第二大的财务软件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高级副总裁在谈到用友的成功经验时,将其浓缩成一句话――“永不吝惜的研发投资”,仅2006年的研发投入就达1.5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6%。研发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只有不断创造,才能保持企业活力,才能有更大发展。不仅如此,创造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和民族灵魂的高度。江泽民就曾站在这一高度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随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具体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当今世界,不仅发展中国家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本来创造力较强的发达国家也并不懈怠,更是在提高创造力上不遗余力。可以说,整个人类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力求在全球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大家都看到了创造的积极作用,可是,创造的负面影响被淡化了,而负面作用的忽略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灾难。可以这样理解:“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带来幸福与和谐,也会造成不幸与灾难。在当今人类不断追求提高自身创造力的同时,对创造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否则我们所追求的创造力,有可能成为毁灭我们自身的邪恶力量。核武器的发明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巨大创造力,然而,这一伟大创造在冷战时期却让人们感到人类离毁灭仅有一步之遥。科学有无穷的创造力,它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舒适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灾难已经开始,而且越来越严重地降临在当代人以及我们后代的身上。因此,如何在追求提高创造力的同时防止灾难就是一个重大问题,这是个人、群体、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国家安宁,人民幸福;解决不好,不仅国无宁日,人民受难,而且整个人类也面临自身毁灭的危险!如何在提高创造力的同时又避免灾难?笔者不自量力,竟然以如此重大且事关全人类的问题当做自己的问题,真应了那句古语:“杞人忧天。”然而,一个人如果对什么东西入了迷,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笔者大概就是处于这种状态,知道是不自量力,可又不能自拔。本书就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着迷多年的总结。第二节 思考的立足点既然创造也会带来灾难,我们就应该对“创造”、“灾难”这两个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怎样的认识才算全面呢?思路自然而然地回到了笔者前一本书的观点上――在专著《感悟创造:复杂系统创造论》中把研究创造的立足点定在复杂系统上。由此得出,创造是复杂系统的根本特征,也就是说,凡是复杂系统就会不断涌现出新特性,从而形成创造(刘勇,2008)。于是笔者意识到,要想对“创造”和“灾难”有全面认识,并且找到既促进创造,又避免灾难的途径,立足点必须是系统。因为“创造”和“灾难”既涉及自然,又关乎社会,仅从自然或社会单方面是无法对其形成全面认识的。只有超越学科界限,才能从系统层次全面把握。现代系统科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系统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方式(许国志等,2000)。就人体来说,每个人都是由细胞组合成组织,组织形成器官,再由器官组合成人体这一整体,一个人就是一个系统。要是按功能来说的话,人体系统又是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与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而多个人又形成群体系统,多个群体形成民族系统,多个民族就形成社会,社会也是一个系统。再以路边的一粒沙子来说,看起来它跟任何事物都联系不上,其实它属于陆地生态系统,再往远处说,它至少属于地球系统。而这粒沙子自身也是一个系统,我们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的构成被分解到越来越微观的层次,一直到基本粒子。换句话说,这粒不起眼的沙子同样是由基本粒子、原子和分子构成的系统。进一步对微观的原子进行分析,它同样是系统,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系统。也许你会说这是地球上的情况,太空、宇宙也是如此吗?我们从地球说起,它和其他七大行星一起与太阳组成太阳系系统,太阳系与其他星系一起组成银河系系统,银河系又和其他星系形成星系团或超星系团,所有星系团和超星系团构成宇宙大系统。没有任何物质能够逃脱系统而独立存在,因此,系统是万物存在的方式。什么是系统呢?按照现代系统研究开创者贝塔朗菲的定义,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这一简短定义包含了系统的三个重要特性。其一,多样性,系统由多个且有差异的部分组合而成;其二,相关性,系统中所有组成部分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制约,不存在与其他元素无关的独立元素或部分;其三,整体性,系统是由它的所有部分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结构、整体特性、整体状态、整体行为、整体功能等特性。除了以上三个特性外,系统还具有另外两个特性。一是涌现性,就是系统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不同层次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在整体层次上产生涌现特性,这种涌现特性是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且仅通过了解各组成部分的特性无法完全解释的,它是系统创造出的新特性,通俗地讲,这也就是系统的创造性。例如,人的大脑产生思维就是涌现性,这是大脑神经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特性,是仅仅靠了解大脑神经的结构所不能解释的。二是层次性,任何系统都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它是系统运行的基本形式,保证了系统涌现性的出现。根据以上分析可见,系统整体新特性的涌现依赖于低层次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以社会系统为例,它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从个体、群体、行业、国家、地区,乃至人类社会,层次逐渐上升,范围逐步扩大。层次与层次之间具有明显的边界,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组合,一旦多个个体组成一个群体,就会出现整体涌现特性。例如,群体心理,当群体心理涌现后,其行为方式便与个体完全不同。个体一旦融入群体,自己的行为方式也会发生改变,甚至产生判若两人的感觉。同时,层次又具有相对性,对于社会系统而言,群体是一个局部,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个体而言,群体又是一个系统,具有独立行为和功能,而且个体本身又是一个系统。社会系统就是由不同子系统分层次形成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层次都有其特殊地位、特殊规律、特殊内容,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并不能相互完全包容(陈禹,2000)。虽然万物以系统方式存在,但我们在认识系统时,也还要将其划分成不同性质的系统,才能更好地认识系统、把握系统。按系统规模大小划分,可以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三类;按系统结构简单程度可以分为简单系统、复杂系统两类。一般来说,小系统和大系统都属于简单系统,巨系统可能是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把这两个分类方法结合起来,就得到钱学森关于系统的一种完备分类,如图1-1所示。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将生命系统、生态系统、人体系统、社会系统、宇宙系统等,统称为复杂系统。关于复杂系统的定义,这里借用1999年4月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的解释,即“通过对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的了解,不能对系统的性质做出完全的解释,这样的系统称为复杂系统”(Gallagher and Ap-penzeller,1999)。用通俗的话来说,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最为易懂。本书研究的对象,就是以复杂系统为主的,能够自己组织、自己运行、自己发展、自己进化的系统。为了方便读者,干脆把“复杂”二字省略,就叫系统。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系统”或“整体”这一概念有时比较抽象,需要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才能理解。例如,“社会系统”就是一个不好把握的概念,我们平常看到的只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一个独立的人,或许许多多的个人生活在一起,但我们看不到社会系统的整体。可是根据系统的概念,即使对组成社会的每个人了解清楚了,还是不能对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质做出完全的解释。这就如同房子是由一块块砖构成的,可是,仅仅把砖的结构和特性研究透了,还是不知道房子是怎样的。因此,在把握系统整体特性时,尤其是一些超出人眼所能直接观察范围的系统,如宏观的宇宙系统、地球生态系统、社会系统,或微观的微生物系统、量子系统等,就需要运用抽象思维,更多地发挥想象力的作用,把各方面关于系统的信息在大脑中整合形成一个整体,才能深入地了解系统。第三节 对创造和灾难的重新认识经过以上对系统的解释,现在就可以从系统角度来理解“创造”和“灾难”这两个词的含义了。关于创造,我们可以定义如下:创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发生的普遍现象,创造是一种变化,是相对于原来物质形态或生命形式的一种新变化(刘勇,2008)。从系统角度看,创造是个人、社会和自然等系统的一种涌现特性,只要是系统就会有创造。当然,创造在这里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有新变化都可以算作创造。关于灾难,《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灾难是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和痛苦。也就是说,灾难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如自然变化过于剧烈,或人的行为过于激烈,其最终结果是对人或对自然造成了严重损害,给人带来痛苦,灾难也随之出现。把“创造”和“灾难”这两个词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发现,当一个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涌现大量新特性,产生巨大创造时,它必将对系统自身或别的系统产生严重破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人身上,就可能会带来痛苦,这就是灾难!例如,龙卷风是天气系统产生的涌现特性,可以看成是一种创造,但是,当强烈的龙卷风横扫森林、席卷村庄,树木被连根拔起,房屋变为瓦砾时,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的生命财产而言,这毫无疑问就是灾难。地震是地球系统的一个涌现特性,它有无穷的创造力,每次地震都是地球的一次创造活动,它改变了原有的地表状况,新的地形地貌大量涌现。但对人和其他动物来说,地震也带来巨大灾难。于是笔者看到了创造的两面性。一方面,对于系统而言,创造的正面意义是使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生命系统就是因为不断创造,才使生命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生命从起源开始,就是同一个冲动的延续,它分成了各种不同的进化路线。通过一系列的增添,一些东西成长发展起来,而这些增添就是许许多多的创造”(昂利・柏格森,2000:49)。由于创造,生命才会不断地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媒体关注与评论

超越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传统研究领域,以量子和系统科学为依托,是跨学科研究的成功典范,丰富、发展了系统科学研究,具有创新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 杨子慧提出了具有独到见解的和谐三法则,并将这些法则很好地运用到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个人方面。——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尹伟伦用和谐比例分析社会现象十分深刻,有不少独到见解。——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原副主席 朱相远这一新成果是作者前一本书《感悟创造:复杂系统创造论》思路的续发和深化,与其堪称姊妹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常近时

编辑推荐

《驾驭创造:和谐的法则与途径》分析创造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提出创造力与稳定性是影响和谐的关键,系统研究、哲学思辨、驾驭创造!既有对复杂系统的科学研究,又有哲学层面的思辨推理;突破学科局限,整合科学与人文、理论与实践、自然与社会;总结人、社会、自然界等复杂系统的内在规律;揭示科技创造发明与社会文明发展的和谐之道;从历史看未来,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言献策;理论创新且富有指导价值,值得品读研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驾驭创造和谐的法则与途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