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地理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唐小卫 等主编  页数:383  字数:6257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航空运输地理》是关于航空运输地理的专业教材,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自然地理与飞行、航空运输要素、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基本因素、世界航空运输布局和中国航空运输地理。《航空运输地理》还提供大量相关案例、习题和附录资料。
《航空运输地理》适合航空运输管理、机场运行、飞行技术等专业的大中专学生及从事航空运输业的工作人员阅读学习,也可作为航空运输相关专业和企业培训的基础教材。

作者简介

唐小卫、李杰、张敏

书籍目录

丛书序前言第1章 绪论1.1 地理学概述1.1.1 地理学的产生1.1.2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1.1.3 地理学的学科特点1.1.4 地理学的分类1.2 航空运输概述1.2.1 五大运输体系1.2.2 航空运输的作用1.2.3 航空运输的特点1.2.4 航空运输的组成1.3 航空运输地理1.3.1 交通运输地理学1.3.2 航空运输地理学1.3.3 本书章节安排本章习题第2章 自然地理与飞行2.1 地球与飞行2.1.1 地球的自转2.1.2 地球的公转2.1.3 地球的圈层2.1.4 导航2.2 时差与飞行2.2.1 时差的产生和有关概念2.2.2 航空运输和时差2.2.3 时差和飞行时间的计算2.3 气象与飞行2.3.1 航空气象要素2.3.2 常见的天气系统2.3.3 危害航空运输的天气现象2.4 影响航空运输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2.4.1 地震2.4.2 火山灰本章习题第3章 航空运输要素3.1 机场3.1.1 机场定义3.1.2 机场发展概述3.1.3 机场基准代号3.1.4 机场的组成3.1.5 机场的功能和设施3.1.6 机场的分类3.1.7 机场代码3.2 航空公司3.2.1 航空公司定义3.2.2 航空公司运行系统3.2.3 航空公司分类3.2.4 航空公司代码3.2.5 航空公司联盟3.2.6 航空公司运力分布3.3 航线和航线网络3.3.1 航线定义3.3.2 航线分类3.3.3 航线网络及分类本章习题第4章 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基本因素4.1 交通运输布局与航空运输布局4.1.1 交通运输布局4.1.2 航空运输布局4.1.3 机场布局4.1.4 航线网络布局4.1.5 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因素4.2 地理位置4.2.1 自然地理位置4.2.2 经济地理位置4.2.3 政治地理位置4.2.4 地理位置对空运布局的综合影响分析4.3 自然条件4.3.1 地形地貌4.3.2 生物资源4.3.3 气象条件4.4 经济条件4.4.1 社会经济发展与航空运输发展4.4.2 经济发展速度与航空运输发展速度4.4.3 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经济行业4.5 政治条件4.6 科技条件4.7 人口条件4.7.1 人口引力模型4.7.2 人口迁移4.8 环境保护本章习题第5章 世界航空运输布局5.1 国际民用航空运输管理机构5.1.1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5.1.2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5.1.3 国际机场协会5.2 世界主要航线分布5.2.1 世界国际航线分布特点5.2.2 世界主要国际航线5.3 世界主要航空公司分布5.3.1 世界航空公司概述5.3.2 北美的航空公司5.3.3 欧洲的航空公司5.3.4 亚洲的航空公司5.4 世界主要空港分布5.4.1 世界空港分布特点5.4.2 北美的空港5.4.3 欧洲的空港5.4.4 亚洲的空港5.4.5 世界“一市多场”的空港5.5 ICAO和IATA对世界航空的划分5.6 IATA一区航空运输布局5.6.1 北美次区5.6.2 中美洲次区5.6.3 南美洲次区5.6.4 加勒比次区5.7 IATA二区航空运输布局5.7.1 欧洲次区5.7.2 非洲次区5.7.3 中东次区5.8 IATA三区航空运输布局5.8.1 南亚次大陆5.8.2 东南亚次区5.8.3 西南太平洋次区5.8.4 日本/朝鲜次区本章习题第6章 中国航空运输地理6.1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史6.1.1 1949年以前6.1.2 创建期(1949~1957年)6.1.3 调整期(1958~1965年)6.1.4 文革期(1966~1976年)6.1.5 发展期(1977年至今)6.2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现状6.2.1 运输总周转量6.2.2 旅客运输量6.2.3 货邮运输量6.2.4 机场业务量6.2.5 运输机队6.2.6 机场服务能力6.2.7 航线网络6.2.8 对外关系6.2.9 运输航空(集团)公司生产6.3 中国民航管理组织机构6.3.1 中国民航管理体制的发展历史6.3.2 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职能与管理机构6.4 中国航空运输地理6.4.1 中国航空运输地理概述6.4.2 中国航空区划6.4.3 中国国际航线6.4.4 中国国内航线6.4.5 中国机场概述6.4.6 中国航空公司概述6.4.7 民航运输保障企业6.5 华北区航空运输地理6.5.1 北京市航空运输地理6.5.2 天津市航空运输地理6.5.3 河北省航空运输地理6.5.4 山西省航空运输地理6.5.5 内蒙古自治区航空运输地理6.6 华东区航空运输地理6.6.1 上海市航空运输地理6.6.2 江苏省航空运输地理6.6.3 浙江省航空运输地理6.6.4 山东省航空运输地理6.6.5 安徽省航空运输地理6.6.6 江西省航空运输地理6.6.7 福建省航空运输地理6.7 中南区航空运输地理6.7.1 广东省航空运输地理6.7.2 广西壮族自治区航空运输地理6.7.3 湖北省航空运输地理6.7.4 湖南省航空运输地理6.7.5 河南省航空运输地理6.7.6 海南省航空运输地理6.8 西北区航空运输地理6.8.1 陕西省航空运输地理6.8.2 甘肃省航空运输地理6.8.3 青海省航空运输地理6.8.4 宁夏回族自治区航空运输地理6.9 西南区航空运输地理6.9.1 重庆市航空运输地理6.9.2 四川省航空运输地理6.9.3 贵州省航空运输地理6.9.4 云南省航空运输地理6.9.5 西藏自治区航空运输地理6.10 东北区航空运输地理6.10.1 黑龙江省航空运输地理6.10.2 吉林省航空运输地理6.10.3 辽宁省航空运输地理6.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航空运输地理6.12 港澳台地区航空运输地理6.12.1 香港特别行政区航空运输地理6.12.2 澳门特别行政区航空运输地理6.12.3 台湾省航空运输地理本章习题参考文献附录A 世界和中国主要机场代码附录B 一市多场附录C 世界和中国主要航空公司代码附录D 2010年我国民航运输指标统计

章节摘录

第1章  绪  论1.1  地理学概述1.1.1  地理学的产生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学。自从人类出现以后,人们逐渐认识了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从而产生了地理知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地理知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知识。“地理”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周易•系辞》。《周易》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以地理命名的著作最早是东汉时期班固编写的《汉书•地理志》,班固按行政区划对当时各行政区内的户口、山川、矿藏、物产、经济、聚落、名胜等进行记述。在西方,“geography”由希腊语“geographein”一词而来,它最早由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提出。希腊语“geo”为地球、地表、土地之意,“graphein”为记载、描述之意。“地理”一词的由来和解释说明,地理学是一门“记载地表事物”或者“描述地球”的学问。随着地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地理学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化。1810年,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指出,布满人的地表空间是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此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进一步阐述,地表是具有相当厚度的一个层或者带,包括大气的下层和地壳的表层,即陆、水、气三界的界面。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指出,地球表面是岩石圈、水圈、人圈相互混合的地球外壳部分,是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地球表层是个巨系统,包括了非生物、生物和人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的空间范围上至对流层上层,下至岩石圈上部,该系统即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不局限于狭义的自然环境,而是由无机的、有机的、社会的三方面要素构成的广义的地理环境,这三方面要素分别受自然规律、生物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作为整体的地理环境,其发展是上述三个方面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他学科研究这些要素的个别方面,而地理学综合研究其整体。因此,一般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简单地说,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1.1.2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明显地形成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时期。1.古代地理学自远古至18世纪末,是古代地理学时期,主要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而且这些记载多是片断性的,缺乏理论体系,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各国的地理学基本上是在本国封闭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早期,以中国和古希腊的成果最显著。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水经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到了后期,欧洲地理大发现,涌现出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地理探险家,他们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案例1.1  《尚书•禹贡》《尚书•禹贡》成书于战国前后,全书只有1189字,由“九州”、“导山”、“导水”、“水功”、“五服”五部分组成。“九州”假托大禹治水时划分的疆界,将全国分为冀、青、徐、扬、荆、豫、梁、雍、兖等九州,实际上是以河流、山脉、海洋等自然分界划分的,带有自然区划的萌芽。“九州”至今还是中国的代称之一,其中有的州名在现今的地名中仍在沿用。“导山”部分记述山岳,“导水”部分专写河流,“水功”部分记述大禹治水的功绩,“五服”部分以都城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候、绥、要、荒等五服,从整体区域角度记述政治和社会生活。案例1.2  地理大发现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于1492年8月3日黎明前率三艘帆船出发,在大西洋上克服种种困难,于10月12日登上了巴哈马群岛,发现了新大陆的土地。哥伦布十年间四次西渡大西洋,发现了南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一些岛屿,但他至死还认为自己到的是亚洲的南洋群岛,所以把加勒比海岛屿叫西印度群岛。他死后不久,一位名叫亚美利加的意大利人才发现大西洋彼岸不是亚洲而是新的大陆,从此将美洲命名为亚美利加。1497年,瓦斯科•达伽马率葡萄牙船队,避开了强大的本哥拉洋流和赤道以南沿岸的顶头风,在大西洋绕了一个大圈子,然后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向北航行,经莫桑比克,穿过印度洋到达了印度,从而发现了这条苏伊士运河开通前欧洲人前往亚洲的唯一航道。随着这条航道的开通,葡萄牙人占领了印度的果阿,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了基地,租借了中国的澳门并强占了台湾,首次打开与日本的贸易。紧接着大批欧洲人涌入了亚洲,带来了基督教,带来了欧洲的文明,也造成了亚洲人受欺侮受压迫的历史。从此,地中海、大西洋的欧洲文明,与印度、中国文明连接起来了,人类彼此隔绝的时代基本结束了。麦哲伦原为葡萄牙人,归属西班牙。在西班牙国王的赞助下,于1519年9月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海峡(麦哲伦海峡),驶入太平洋。由于长期在茫茫的太平洋航行,船员患了坏血病,没有粮食、淡水,靠吃老鼠、牛皮、木屑,喝脏水生活,历尽千辛万苦,麦哲伦本人也在与菲律宾土人冲突中死亡,最后只剩18名水手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4月回到西班牙。他们向东行而从西归,用事实证明了人类的故乡地球是圆球体。地理大发现给地理科学带来了巨大变革,它的意义也超过地理科学,几乎对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都是巨大的推动力,是人类近代飞跃性进步的先声。正是由于地理大发现给人类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现了在当时看来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资源,才刺激了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科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2.近代地理学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近代地理学形成的标志是德国洪堡的《宇宙》和李特尔的《地学通论》两书的问世。近代地理学是产业革命的产物,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成熟起来的。这一时期,学说分起、学派林立。地理学的各部门学科几乎都在这个时期出现和建立,因此这也是部门地理学蓬勃发展的时期。洪堡和李特尔是同时代的人,是近代地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洪堡治学相当广泛,涉及自然地理、地质学、地磁学、气候学、生物地理学等各个方面,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著有30卷的《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新西班牙王国政治论文集》、《植物地理论文集》和巨著《宇宙》(5卷)。他的著作被译成各国文字出版,特别是《宇宙》被译成几乎所有的欧洲文字,在学术界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李特尔最重要的功绩在于他确立了地理学的概念和体系。他指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整个宇宙,也不是地球的全部,而是地球表面,用他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在地球上所看到的领域。这既区别于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也区别于历史学和天文学。3.现代地理学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现代地理学时期。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等应用的出现。社会需求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从20世纪中叶开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对地理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地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使地理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得到了保证,并促使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首先,地理学的数量革命,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使地理学从以描述为主的形式发展成为以数量上的函数来取代文字上的因果说明,并进一步预测人类的空间行为和社会的空间组织的趋势。其次,现代地理学把空间和过程研究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地理学脱离过程、满足于静态研究的方式。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区域地理学在这方面表现特别明显:区域地理学对位置的研究从传统对位置的描述到现在的区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地表事物之间的规律性的空间关系,并以此来为人类活动有关的地面设施提出适当的安排;区域地理学所讲的分布由过去反映分布现状和揭示地域差异到现在对分布规律与分布模式的研究,为生产布局服务;区域地理学所研究的人地关系,由过去注重自然对人到现在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产生的影响。总之,区域地理学研究内容由过去重描述、解释、强调区域个性、把注意力局限于形态一致的区域,向注重区内各部分存在着功能上的联系的功能区域方向发展,直到现在面向实践和预测未来。最后,现代地理学“人文化”趋势非常明显,把“人”(人类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的中心,应用地理学和实验地理学的发展,使地理知识与技能成为解决经济、社会、环境等实际问题(如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容量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1.1.3  地理学的学科特点1.综合性    现代地理学把地球表面作为“人类之家”,其研究对象为整体的“地理综合体”,即“自然•生物•人类系统”。这个综合体或系统,在形式上可以区分为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两方面,所以地理学也可区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门。自然地理学需要研究整个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所以不能不研究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和自然带等。人文地理学需要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生活和文化现象,所以不能不研究与地理环境有关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但因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以及构成两者本身的各种因素之间,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形成整个“地理综合体”,这就必然形成了综合性特点。例如“自然与人类”的综合,“人地相关”的综合,这些都是地理学所特有的“综合性特点”。地理学不限于研究地球表面的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地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它们的空间组合。它着重于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地理学的综合性研究分为不同的层次,层次不同,综合的复杂程度也不同。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即人地相关性的研究,是地理学所特有的。以机场布局问题为例,它应属于人文地理学下属的经济地理问题,但所必需的场址条件、气象条件等却必须以自然地理为基础,那就离不开自然地理学的范畴。如果片面强调研究经济地理而不同时研究自然地理,那么,怎样对机场布局所必需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呢?在我国,过去由于少数人过分强调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对立性,而忽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因而导致经济地理有脱离现代地理科学体系而闹独立的趋势。2.区域性现代地理学除了综合性特点以外,还具有区域性的特点。从全球范围看,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地球上不同的地区却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分异。由于所在地区的纬度高低不同、海陆分布不同、地形的高低起伏不同、对热量和水分的收支都有不同影响,因而可能出现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植被、不同的农业、不同的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各不同地区经过综合研究,可以划分农业区、工业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突出地表现各地区的地理景观特色,并可作为各地区开发建设的科学依据。这就显示出区域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由于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一种要素在一个地区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在另一个地区可能完全不同,因此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区域整体中的作用、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因为地理学研究不能脱离一定的地区,地理学特有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是不可能分割开来的。它的综合性特点,要在地区实有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来;而它的区域性特点,则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显示出特定地区区域性的全貌。1.1.4  地理学的分类1.采用两分法的分类体系我国部分地理工作者倾向于采用两分法体系,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或人类自然环境),包括未经人类作用的天然环境和人类作用后发生变化的自然环境。自然地理学将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以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及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学按研究对象分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和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即狭义的自然地理学,对自然环境整体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阐明其历史形成、现代过程、类型特征、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化,包括古地理学、热量水分平衡、化学地理、生物地理群落(生态系统)等领域,以及景观学、土地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等。部门自然地理学以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为研究对象,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综合人文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着重对整体社会经济活动或人文现象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以阐明其历史形成、空间分布和发展演化规律。部门人文地理学以某一具体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由于人文现象复杂多样,部门人文地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宽广,主要包括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军事地理学等。部门人文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学科,如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和交通运输地理学等,文化地理学包括语言地理学、民俗地理学等。采用两分法的地理学学科体系如图1.1所示。航空运输地理学属于交通运输地理学的范畴,是交通运输地理学的一个分支。2.钱学森划分的现代地理学学科体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地理科学包括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具有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直接应用的技术性层次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技术理论层次。基础理论层次是地球表层学,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应用技术层次包括区域规划、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气象和地震预报等;技术理论层次包括计量地理学、生态经济学、国土经济学、城市学、遥感学、制图学等,如图1.2所示。这一体系的划分站在现代科学角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该体系加强了应用与应用理论层次,适应了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地理学学科体系。1.2  航空运输概述民用航空运输业是一项现代社会服务业,是生产劳动社会化的形式之一,是专门化生产的第三大产业体系,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柱。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民用航空运输业的特征和特性,首先了解一下其他几种运输方式。1.2.1  五大运输体系现代运输业是一项社会性生产行为,它与社会的其他生产行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社会经济体。现代运输业有五大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1.铁路运输铁路是在19世纪初出现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铁路运输成为陆上运输的主要力量,在世界范围内铁路在货运方面依然占用主导地位,但在客运方面的比例逐渐下降。我国铁路在客运周转量中一直占据35%左右的份额,在运输业中排第二位,次于公路;铁路货运周转量近年来的份额下降比较明显,主要是由于水运增长比较明显。铁路运输的优点有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等;其缺点有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等。2.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运输业中最早产生的形式,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公路网的形成,公路运输无论在货运上还是在客运上都占有很大比重,它的服务灵活性和网络的覆盖面积具有突出的优势。我国近年来高速公路网的迅速建成,使公路运输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公路在客运的周转量上已经超过铁路,但在货运上不及铁路的一半。公路运输的优点有应用面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等;其缺点有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等。3.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古老的运输方式,它的优势在于运价低廉,特别是国际间货物运输水运占了绝大部分。我国水运在货运上占的比重最大,而且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在客运上只占据不到1%的份额。水路运输的优点有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等;其缺点有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等。4.管道运输管道运输目前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物体,如原油、天然气、煤炭等的运输,它于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在我国的货运中只占据1%~2%的份额。管道运输的优点有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等;其缺点有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适用性差等。5.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出现得最晚,发展得最快,近20年来世界航空运输的年增长率在10%左右,我国则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我国航空运输占客运周转量的比例位于公路、铁路之后,航空货物由于受到价格和体积的限制,主要用于高品质、特殊需要的货物的运输。航空运输的优点有速度快、舒适性好,是最快捷的运输方式;其缺点有运量小、运费高、设备投资较大等。1.2.2  航空运输的作用1.航空运输的经济作用经济运行总要伴随物资、人员、信息和资金的流动,其中物资和人员的流动依靠交通运输完成。人员的流动常常伴随有资金、信息和知识的流动,物资的流动也伴有资金、信息甚至知识的流动,因此交通运输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是经济运行的基础。现代经济的快速运行,要求运输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航空运输作为最快捷的运输模式,越来越受欢迎,已成为人们出行经常选择的交通方式。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特征更加依赖于航空运输的发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它的航空运输系统也越发达。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航空运输以最快的速度促进地区间交流,促进更高效生产方式的实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航空运输地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此书不错,内容比较新,比一些教材体系更加完整。
  •   内容详实,普及航空运输常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