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植物志增补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思锋,黎斌 主编  页数:419  字数:651000  

内容概要

  《秦岭植物志增补》收录、记载了最近30年来秦岭植物区系中增补的种子植物413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90科153属,附有插图267幅,其中,有《秦岭植物志》中遗漏或新记录的6科,61属。本书科的编排,裸子植物按郑万钧、傅立国(1978)系统,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科以下分类等级的编排,则主要依据《秦岭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志》。每种植物按中名、别名、拉丁名及其主要文献引证、常见异名及其主要文献引证、形态特征、花果期、分布、生境及用途等顺序编写。书后附有书中植物种类的中名索引、拉丁名索引及秦岭种子植物名录,便于查阅和检索。

作者简介

  李思锋
男,研究员,汉族,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研究员。1960年11月生,陕西富平人。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植物分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现任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园长,陕西省植物研究所所长,陕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陕西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系统与演化植物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5本,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5项。黎斌,男,副研究员,汉族。1973年5月生,重庆梁平人。199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专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植物分类研究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植物学科研、教学工作。现任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植物多样性研究室主任,陕西省植物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学、植物多样性保护、秦巴山区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研究课题8项、省部级及地市级研究课题24项。发表论文32篇,参编专著4部,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1项。

书籍目录

一、松科Pinaceae
二、柏科Cupressaceae
三、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四、茨藻科Najadaceae
五、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
六、禾本科Gramineae
七、莎草科Cyperaceae
八、天南星科Araceae
九、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
十、百合科Liliaceae
十一、石蒜科Amaryllidaceae
十二、兰科Orchidaceae
十三、杨柳科Salicaceae
十四、胡桃科Juglandaceae
十五、桦木科Betulaceae
十六、壳斗科Fagaceae
十七、榆科Ulmaceae
十八、桑科Moraceae
十九、荨麻科Urticaceae
二十、桑寄生科Loranthaceae
二十一、铁青树科Olacaceae
二十二、蓼科Polygonaceae
二十三、藜科Chenopodiaceae
二十四、苋科Amaranthaceae
二十五、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二十六、毛茛科Ranunculaceae
二十七、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二十八、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
二十九、小檗科Berberidaceae
三十、木兰科Magnoliaceae
三十一、腊梅科Calycanthaceae
三十二、樟科Lauraceae
三十三、罂粟科Papaveraceae
三十四、十字花科Cruciferae
三十五、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三十六、海桐科Pittosporaceae
三十七、蔷薇科Rosaceae
三十八、豆科Leguminosae
三十九、芸香科Rutaceae
四十、苦木科Simarubaceae
四十一、远志科Polygalaceae
四十二、大戟科Euphorbiaceae
四十三、漆树科Anacardiaceae
四十四、冬青科Aquifoliaceae
四十五、卫矛科Celastraceae
四十六、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
四十七、茶茱萸科Icacinaceae
四十八、槭树科Aceraceae
四十九、七叶树科Hippocastanaceae
五十、无患子科Sapindaceae
五十一、清风藤科Sabiaceae
五十二、鼠李科Rhamnaceae
五十三、葡萄科Vitaceae
五十四、椴树科Tiliaceae
五十五、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
五十六、山茶科Theaceae
五十七、藤黄科Guttiferae
五十八、柽柳科Tamaricaceae
五十九、堇菜科Violaceae
六十、瑞香科Thymelaeaceae
六十一、千屈菜科Lythraceae
六十二、小二仙草科Haloragidaceae
六十三、假牛繁缕科Theligonaceae
六十四、五加科Araliaceae
六十五、伞形科Umbelliferae
六十六、山茱萸科Cornaceae
六十七、鹿蹄草科Pyrolaceae
六十八、杜鹃花科Ericaceae
六十九、紫金牛科Myrsinaceae
七十、报春花科Primulaceae
七十一、山矾科Symplocaceae
七十二、野茉莉科Styracaceae
七十三、木犀科Oleaceae
七十四、马钱科Loganiaceae
七十五、龙胆科Gentianaceae
七十六、夹竹桃科Apocynaceae
七十七、萝藦科Asclepiadaceae
七十八、紫草科Boraginaceae
七十九、马鞭草科Verbenaceae
八十、唇形科Labiatae
八十一、茄科Solanaceae
八十二、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八十三、列当科Orobanchaceae
八十四、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
八十五、爵床科Acanthaceae
八十六、忍冬科Caprifoliaceae
八十七、败酱科Valerianaceae
八十八、葫芦科Cucurbitaceae
八十九、桔梗科Campanulaceae
九十、菊科Compositae
中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秦岭种子植物名录

章节摘录

  一、松科Pinaceae  增补1种。本科在秦岭地区共有7属(含栽培的1属),18种。  (1)松属 Pinus Linn.  增补1种。本属在秦岭地区共有5种。  1. 巴山松(短叶马尾松)(图1)  Pinus henryi Mast. in Journ. Linn. Soc. Bot. 26: 550. 1902; 中国植物志 7:249. f. 60. 1978; 陕西树木志 19. f. 13. 1990. —— P. massoniana Lamb. var. henryi (Mast.) C. L. Wu in Acta Phytotax. Sin. 5 (3): 153. Pl. 25. f. 14. 1956.  乔木,高可达20米。一年生枝红褐色或黄褐色,微被白粉,具明显的叶痕;冬芽红褐色,卵圆状圆锥形,顶端尖或钝,芽鳞半革质,披针形。针叶2针一束,长7—12厘米,先端微尖,具沟槽,边缘有细锯齿,两边有气孔线;横切面上树脂道显著,边生;叶鞘宿存,长约1.2厘米,鳞片膜质,灰褐色,边缘具苍白色裂片,后渐脱落。雄球花圆柱形或长卵圆形,簇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具短刺。球果下垂,成熟时褐色,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长宽均为2.5—5厘米,具短柄;种鳞背面下部紫褐色,鳞盾褐色,斜方形或菱形,稍厚,横脊显著,纵脊通常明显,鳞脐稍隆起,微具刺尖;种子椭圆状卵圆形,微扁,宽约4毫米,连翅长约2厘米,种翅淡紫色,宽约6毫米。  见于秦岭南坡的陕西旬阳等地;常散生于海拔1150—2000米的山坡疏林中。特产于中国湖北、四川、重庆、陕西南部等地。  木材性质及用途与油松略同。  二、柏科Cupressaceae  增补1种。本科在秦岭地区共有4属,8种,2变种,2变型。  (1)刺柏属Juniperus Linn.  增补1种。本属在秦岭地区共有3种。  1. 杜松(刚松、棒儿松)(图2)  Juniperus rigida Sieb. et Zucc. in Abh. Math.-Phys. Akad. Wiss. Münch. 4 (3): 233. 1846, et Fl. Jap. 2: 56. t. 125. 1870;中国裸子植物志 95. 1951;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1:326. f. 651. 1972;陕西树木志 36. f. 26. 1990.——J. utilis Koidz. in Bot. Mag. Tokyo, 44: 99. 1930. —— J. utilis Koidz. var. modesta Nakai in Bot. Mag. Tokyo, 158: 26. 1938.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树冠塔形或圆柱形;枝皮灰褐色,纵裂;幼嫩枝三棱形,无毛。刺叶3,轮生,线状刺形或针状,坚硬,长12—25毫米,宽1.5—2毫米,先端锐尖,基部有关节,表面凹成深槽,内有1条窄白粉带,背面纵脊明显,横切面呈“V”字形。雄球花椭圆状或近球状,长2—3毫米。球果圆球形,直径6—8毫米,成熟前紫褐色,熟时淡褐黑色或蓝黑色,常被白粉;种子近卵圆形,长约6毫米,顶端尖,具4条不显著的棱。  见于秦岭北坡的陕西华山、南坡的陕西洛南等地;生于海拔1400—2200米的山坡疏林中。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陕西北部等地;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木材坚硬致密,耐腐力强,可作工艺品、雕刻品、家具、器具等。树姿优美,可栽作庭园造景树木。种子内含挥发油及树脂,可入药或榨油。  三、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增补4种,2变种。本科在秦岭地区共有2属,12种,2变种。  (1)眼子菜属 Potamogeton Linn.  增补4种,2变种。本属在秦岭地区共有11种,2变种。  1. 钝叶眼子菜(图3)  Potamogeton obtusifolius Mert. et Koch in Deutschl. Flora 1: 855. 1823;东北植物检索表,450. 1959;中国植物志 8:47. f. 13. 1992.  沉水草本,无根状茎。茎椭圆柱形或近圆柱形,直径约0.8毫米,具分枝,近基部常匍匐状,节处疏生纤细的白色须根;茎节明显具一对较大的腺体,节间长3—7厘米。叶无柄,线形,长3—6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渐尖或急尖或具小突尖,全缘;叶脉3或5,中脉明显,侧脉清晰但较细弱;托叶与叶片离生,不合生成套管状,仅边缘叠压而抱茎,长1—1.2厘米,膜质,近无色或淡绿色;休眠芽顶生,短枝状,多叶,不明显特化。穗状花序顶生或假腋生,通常具花2—3轮,开花时伸出水面;花序梗自下而上稍膨大,略扁;花小,被片4,绿色;雌蕊4枚。果实斜倒卵形,长约3毫米,果喙近于头状,龙骨脊锐。 花果期6—10月。  见于秦岭北麓陕西眉县、周至等地的清水小河沟内;生于清水河溪之中,水体多为微酸性至中性。产于中国东北、陕西北部和中部、甘肃、新疆等地;欧洲、北美洲及日本也有分布。  2. 尖叶眼子菜(线叶藻)(图4)  Potamogeton oxyphyllus Miq. in Ann. Mus. Bot. Lugd. Batav. 3:161. 1867;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11. f. 6851. 1976;中国植物志 8:47. f. 14. 1992. —— P. pusillus auct. non Linn.: 秦岭植物志 1 (1):42. quoad specimen ex Yang Xian, excl. fig. 1976.  沉水草本,无根状茎。茎椭圆柱形或近圆柱形,直径0.5—1毫米,具分枝,基部常匍匐状,节处疏生须根;须根长可达10余厘米,淡黄色,纤长;茎节无腺体,节间长2—5厘米。叶无柄,长3—10厘米,宽1.5—3毫米,线形,常微弯曲而呈镰状,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具7—11条平行叶脉,中脉明显,两侧伴有通气组织形成的细条纹,侧脉较细弱,但清晰可见;托叶与叶离生,膜质,长0.6—1.2厘米,多脉,不合生为套管状,仅边缘叠压而呈鞘状抱茎,常早萎,纤维状宿存;休眠芽侧生,短枝状,多叶,明显特化。穗状花序顶生,具花3—4轮;花序梗自下而上稍膨大成棒状;花小,被片4,绿色;雌蕊4枚。果实倒卵形,长3—3.5毫米,果喙长约0.5毫米,背部具3脊,中脊呈锐的狭翅状,侧脊较钝。花果期6—10月。  见于秦岭南坡低山区及平原区;常生于基质为粗砂、小石砾的溪流中。产于中国东北、华东及湖北、陕西南部、台湾、云南等地。生于池塘、溪沟之中,水体多呈微酸性。俄罗斯、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3. 竹叶眼子菜(箬叶藻,马来眼子菜)(图5)  Potamogeton malaianus Miq., Ill. Fl. Arch. Ind. 46. 1871;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5:9. f. 6847. 1976;中国植物志 8:60. f. 22. 1992. —— P. gaudichaudii Cham. et Schl. in Linnaea 2:177, 199. 1827. —— P. mucronatus Presl. in Abh. Bohm. Ges. Wiss. 6: 245 (Epimel. Bot.) 1851. —— P. japonicus Franch. et Sav. in Enum. Pl. Jap. 2:15. 1879.  多年生沉水草本,具发达的白色根状茎,节处生有多数须根。茎圆柱形,直径约2毫米,不分枝或具少数分枝,节间长可达10余厘米。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叶柄通常长于2.5厘米;叶片长5—15(20)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圆而具小凸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浅波状,有细锯齿或无;中脉明显,次级叶脉6至多条,三级叶脉清晰可见;托叶与叶片离生,鞘状抱茎,长2.5—5厘米,近膜质,无色或淡绿色。顶生花序穗状,具花多轮,密集或稍密集;花序梗膨大,稍粗于茎,长4—7厘米;花小,被片4,绿色;雌蕊4枚,离生。果实倒卵形,长约3毫米,两侧稍扁,背部明显3脊,中脊狭翅状,侧脊锐。花果期6—10月。  普遍见于陕西南部及关中地区渭河以南水域;多生于灌渠、池塘、河流等微酸性的流水中。产于中国南北各省(自治区);朝鲜、日本、俄罗斯、东南亚各国及印度也有分布。据报道,本区的周至、商南等地还产拟竹叶眼子菜P. malaianoides Miki(眼子菜P. distinctus A. Bennett和竹叶眼子菜P. malaianus Miq.的杂交种)。  4. 钝脊眼子菜(南方眼子菜、小浮叶眼子菜)(图6)  Potamogeton octandrus Poir. var. miduhikimo (Makino) Hara in Journ. Jap. Bot. 20: 331. 1944;中国植物志 8:73,76. f. 30. 1992. —— P. miduhilkimo Makino in Ill. Fl. Jap. 2. t. 54. 1891.  水生草本,通常在开花前全部沉没水中,无根状茎。茎纤细,圆柱形或近圆柱形,直径约0.5毫米,具分枝,近基部常匍匐状,节处生有纤长的须根。叶两型,花期前全部为沉水叶,近花期或开花时出现浮水叶;沉水叶互生,线形,无柄,长2—6厘米,宽约1毫米,具3条叶脉,全缘,先端渐尖;沉水叶通常互生或在花序梗下近对生,具柄,叶片椭圆形、矩圆形或矩圆状卵形,厚纸质,长1.5—2.5厘米,宽0.7—1.2厘米,具多条顶端连接的平行叶脉,全缘,先端钝或尖,基部近圆形;托叶膜质,与叶离生。穗状花序顶生,具花4轮;花序梗稍膨大,略粗于茎,长1—1.5厘米;花小,被片4,绿色;雌蕊4枚。果实倒卵形,长约2.5毫米,背脊钝,平滑无凸起。花果期5—10月。  ……

编辑推荐

  《秦岭植物志增补:种子植物》可供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资源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林业、园林园艺、中医药等专业及植物学师生、资源及环境保护工作者、植物爱好者等参考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秦岭植物志增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很厚实的一本书,是对秦岭种子植物的补充和增加,后面附有彩图。适合专业人士。
  •   好书,专业性很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