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

出版时间:1992-10  出版社:北京蓝色畅想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原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朱鹤健  页数:282  
Tag标签:无  

前言

土壤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是以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特殊矛盾为对象,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分异和分布规律的科学。高等院校地理、土壤等专业都把咤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近期,这门学科有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土壤诊断学研究的崛起,与土壤发生学研究形成了并存的局面,对本学科产生了较大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使用的是以发生学分类为基础的土壤地理学教材体系。为了金面反映本学科新的研究成果,以适应土壤地理学的发展,我们编写了本教材。编写中注意掌握以下几点:一、全书贯穿土壤发生学分类和土壤诊断学分类的观点,以适应国际上现有两大土壤分类体系并存的学科特点,以便对两大土壤分类制的知识都能掌握和应用;二、面向全球,立足本国,以中国的土壤作为重点进行介绍,并兼顾其他国家的土壤;三、从土壤属性入手认识土壤,并以此为主线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材体系;四、力求内容清晰文字简炼、充分发挥插图和表格的作用,如对各种土壤类型的介绍、土壤分布、剖面构型、土类间关系等尽可能用图示意,或列表比较,这样避免过多的文字叙述,使繁多的内容简化,便于学习掌握。本书的编写提纲先是由朱鹤健提出,经编者共同商定,并分工编写的。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六章。朱鹤健编写绪论,朱鹤健、陈松林编写第三章,朱鹤健、陈健飞编写第五章,朱鹤健编写第四章的富铝土、人工土,陈健飞编写第四章的盐渍土、变性土,陈松林编写第四章的荒漠土、湿成土和初育土。何宜庚编写第一章、第二章和第四章的冻土、灰化土、弱淋溶土、淋溶土、钙积土和高寒土,以及第六章。何宜庚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刘洪杰、范小平、陈健、杨来发、黄宇光、林少宏等同志帮助收集资料。本书初稿于1990年11月经审稿会审订。由(南京大学)刘育民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霍亚贞教授主审,参加审稿者还有张月娥和裴威(高等教育出版社)、郑新生(北京师范大学)、郑泽厚(湖北大学)、张玉庚(山东师范大学)、顾也萍(安徽师范大学)、周祜生(华南师范大学)、曾连茂(华中师范大学)、曾水泉(中山大学)、吴甫成(湖南师范大学)等先生。然后,我们参照审稿意见,进行了修改。对于他们的热心帮助谨表谢意。本书还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汪安祥、黎勇奇、张月娥、裴威等先生的关心和帮助。对他们在编辑加工中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内容概要

  《土壤地理学》除绪论外共分六章。第一章土壤剖析,第二章土壤发生,第三章土壤分类,第四章土壤类型,第五章土壤分布,第六章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地理学》充分反映本学科的新成果,贯穿土壤发生学分类和土壤诊断学分类的观点,以适应现有的两大土壤分类体系并存的学科特点。《土壤地理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和土壤等专业教材和参考书使用,也可供有关科研与业务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绪 言第一章 土壤剖析第一节 土壤形态第二节 土壤组成第三节 土壤性质第二章 土壤发生第一节 土壤发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二节 土壤的发生过程第三章 土壤分类第一节 土壤分类慨述第二节 土壤发生学分类第三节 土壤诊断学分类第四节 中国的土壤分类第五节 各土壤分类系统的评比第四章 土壤类型第一节 冻土第二节 灰化上第三节 弱淋溶土第四节 淋溶土第五节 富铝土第六节 钙积上第七节 荒漠土第八节 盐渍上第九节 湿成土第十节 高寒土第十一节 变性上第十二节 初育土第十三节 人工土第五章 土壤分布第一节 土壤分布规律第二节 世界土壤分布第三节 中国土壤分布第六章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一节 土壤资源的现状第二节 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 土壤资源评价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一、土壤及其肥力概念土壤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土壤不仅具有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而且中一个从形态、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可以剖析的物质实体,它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在自然环境中,土壤是运动着的物质、能量系统,它包括物质,能量的输入、转化、迁移和传递过程,同时它又是一个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和转化。土壤是绿色植物生长繁殖的自然基地,植物根系深入土层,从中摄取营养物质与水分,建立起多种多样的植物社会,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谷物、肉类、禽蛋、果品、纤维和木材等。同样也是多种养殖业、天然植被和动物生活、繁衍的场所。因此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资料,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和产物,是一种极为重婴的自然资源。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无沦人口、能源,或是环境、生态都与土壤资源密切相关。土壤之所以成为绿色植物生长的自然基地,就是因为它有肥力。所以说,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土壤中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所引起的,因而也是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中养分、水分.空气、热量四大肥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植物良好生长不仅要求土壤中渚肥力因素同时供应,而且必须处在相互协调的状态。在农业生产中,人工调节土壤肥力,不仪要调控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还要创造适于植物生长的整个土壤条件。二、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位置和功能土壤是地理环境统一体中一个组成要素。土壤形成开始于有有机体生长的陆地表面岩石风化物上,这些有机体在生命活动中,进一步分解了岩石,并从中吸收和集中必需的矿质养料,同时使陆地表层富有植物营养元素和岩石所没有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所以土壤与岩石有本质的区别。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土壤还与水圈、大气圈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土壤在地理环境中总是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界面上,而且成为它们相互作用的产物。(图0-1)。

编辑推荐

《土壤地理学》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土壤地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我家猴子说好,兔子说不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