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地理学

出版时间:1998-4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恩涌,王正毅,楼耀亮,沈伟烈,李亦鸣,李贵才  页数:435  
Tag标签:无  

前言

政治地理学从其本世纪初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时起,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于德国的地缘政治学成为法西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论依据之一,从而受到世人与学术界的批判。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因为对错误的、反动的观点的批判,才能为正确的、科学的论点的发展开辟道路。但是值得惋惜的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批判地缘政治学中的错误观点的同时把地缘政治学也一并打入“冷宫”,很少有人去问津。这不当之处也是不言自明的。例如,武器往往被侵略者作为工具来攻击被侵略者,但是武器绝没有被人所放弃,并被用作反侵略的武器。但是,地缘政治学与政治地理学并未完全中断。在二战中,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斯皮克曼却提出了“边缘地区”学说。美国政治地理学家柯恩则一直研究世界地缘政治格局,60年代他就提出“分裂的世界”的图式,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修改其内容。更重要的是,一些外交家始终关注全球战略问题,以致于与地理关系十分密切的“地缘政治”则成为他们经常使用的术语。因此,政治地理学,特别是地缘政治学又成为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和一个热门话题。这说明,政治地理学是与现实有着紧密联系的科学,特别是在当前世界日益多极化的形势下,国际关系与国际形势是十分重要的,是世界所有国家、集团与各种大型组织所关心的。我是一个《参考消息》报长期的读者,从其发行以来,除“文化大革命”中一段时间未能阅读外,一直订阅。因此,对国际关系、国际形势及国际问题很感兴趣。1989年,在部分学生要求下,我开始讲授政治地理课。为了教好课,就不得不更自觉地收集、学习有关政治地理方面的资料与理论,同时,对政治地理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这次应高等教育出版社之约编写此书。这本书作为高校地理系学生的教材,其目的也是想在高校中进一步推动政治地理学教学。我认为,我国是个大国,其政治地位、经济力量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作为一个大国,仅有对世界的政治地理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在地理界内外大力发展政治地理教育来弥补这一不足。

内容概要

  《政治地理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理科地理学“九五”规划教材。政治地理学是以地理空间结合有关学科来说明国家间与国家内的空间政治格局及其与有关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政治地理学》从发展的、综合的角度,联系世界形势介绍了政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其内容包括政治地理学的对象、性质、历史发展,国家的起源与发展、民族和民族主义;国家的空间特征,国家政治体制、区划、政党和选举地理,综合国力,国家的政治地理学理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地缘政治学的各家学说,20世纪以来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与未来前景。它为认识国家的政治地理特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形势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政治地理学》的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政治地理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理、政治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专业使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历史及范围一、政治地理学的对象及性质(一)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政治地理学的性质二、政治地理学的历史发展(一)政治地理学在西方的发展(二)政治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三、研究政治地理学的意义与方法(一)学习政治地理学的意义(二)研究政治地理学的方法第二章 国家与民族一、国家的内涵和职能(一)国家的定义(二)组成国家的要素(三)国家的本质(四)国家的职能二、国家的起源与发展(一)国家的起源(二)早期国家在各地的出现和发展三、民族(一)民族的定义与起源(二)民族与国家(三)民族主义第三章 国家的空间特征一、领土(一)领土的范围(二)领土的大小(三)领土的形状(四)领土的位置(内陆国)(五)领土的变更(六)特殊领土二、首都和核心区(一)首都的功能(二)影响首都定位的因素(三)核心区三、边疆与边界(一)边疆地区(二)边界(三)边界的纠纷与解决第四章 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与选举地理一、国家的政治制度(一)国体(二)政体(三)国家结构二、行政区划(一)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二)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与现状(三)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行政区划三、政党与选举地理(一)政党(二)选举地理第五章 综合国力一、综合国力的概念二、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一)领土(二)资源(三)人口(四)经济(五)流通(六)政府(七)军事力量(八)对外关系(九)科学技术三、综合国力分析(一)克莱因的国力方程介绍(二)其他学派介绍(三)对国力方程的评估l第六章 国家的政治地理理论一、拉采尔的贡献二、哈特向的“国家职能说”(一)国家的内部职能(二)国家的外部职能三、琼斯的“统一场论”(一)思想一区域链(theidea-areachain)(二)在政治区中的应用(三)国家的权力研究(四)边界、首都、城市(五)动力学场和动态场(六)统一场论的用途四、K.德茨的国族成长的论述(一)向交换经济转变(二)社会的深入动员和核心区的整合(三)城镇的成长、流动性及城乡之间的联系(四)基本联系格局的形成(五)资金、技术和社会机构集中现象上的分异(六)自利思想和自觉经验(七)从集团意识到民族国家(八)政治的强制笛十童帝国丰叟与殖民主义一、西方扩展的背景与条件二、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统治(一)新航路的发现(二)葡萄牙的殖民活动(三)西班牙的殖民活动(四)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五)荷兰的兴衰(六)英、法的竞争与英国的胜利(七)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与独立国的出现三、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一)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的控制(二)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三)帝国主义在亚洲的争夺四、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地缘政治条件(一)殖民帝国的兴衰(二)地缘政治条件的差异对殖民地的影响第八章 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一、地缘政治学概念及其复兴二、“国家有机体”论与海权论(一)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论(二)马汉的海权论(三)基伦的《国家有机体》和德国地缘政治学三、心脏地带与边缘地区学说(一)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二)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区学说(三)德国的地缘政治学四、战后分裂的世界时期的地缘政治学(一)冷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二)柯恩的“分裂的世界”图式五、冷战后的地缘政治学进展(一)S.P.亨廷顿的“文明冲突”(二)亨利·基辛格对世界新秩序的思考(三)z.布热津斯基关于“失控世界”的见解六、地缘政治格局与经济发展(一)康德拉捷夫的经济长周期理论(二)世界经济的空间格局(三)全球政治的长周期(四)英、美世纪与康德拉捷夫周期第九章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政治格局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过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二)德国的东山再起(三)法、英、苏、德的矛盾与发展(四)欧战的爆发与发展(五)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日军的攻势(六)苏军的反攻、第二战场的开辟和欧战的结束(七)日本的失败三、世界大战与政治格局特点(一)世界大战是对殖民地瓜分结束后矛盾发展的产物(二)世界大战中的政治格局(三)各主要参战国地缘政治特点及所采取的策略(四)各国策略的比较第十章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与前景一、两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美、苏由合作走向对峙(二)美国集团(三)苏联集团(四)美、苏集团的冲突二、两极体系的分化与瓦解(一)苏联集团的分化(二)美国集团的分化(三)美、苏矛盾的发展与苏联集团的解体三、殖民体系的瓦解与第三世界的兴起(一)殖民体系的瓦解(二)第三世界的兴起四、国际组织与地缘问题(一)国际组织(二)地缘问题五、当前国际格局变化与发展前景(一)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特点(二)多极化趋势中的各极势态(三)其他地区的势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统一领域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的琼斯(S.B.Jones)则主张,政治地理学应研究政治观念如何转化成政治区域,以及在特定的政治区域内的政治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在琼斯看来,政治观念和政治区域是一个链条的两端,这个链条是这样的:政治观念-决策-运动-区域-政治区域。在这里,“政治观念在这个链条中,并不只是指国家观念,而是指任何政治观念”。①政治区域是指任何政治组织活动的地理空间,“不管是一个民族国家、一个独立的区域、国家之下的一个区,还是一个行政区或地区”。②从以上几个流派关于政治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中可以看出,政治生态学派、有机组织学派、政治景观学派都强调,政治地理学是对国家的空间结构及其内、外活动的研究,国家是研究的对象。用荷兰地理学家范根堡的话来说:“政治地理学就是国家地理学,并且为国际关系提供地理上的解释”③。而统一领域学派则将国家这个有形的政治区域扩展到诸如大西洋联盟、共产主义国际体系、英联邦等这样的术语表示的大面积的政治区域上。这样,就将政治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了。在我们看来,尽管对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学派的主张有所不同,但对政治区域的研究一直是政治地理学的主题。政治地理学,一方面,从空间角度来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结果,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在地理空间中分布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另一方面,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的地理空间的改变。这种研究必然集中在对政治区域的研究上。因为,人类所从事的政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而地理区域则为人类的政治活动提供了场所。所以,人类的政治活动必然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政治区域。所谓政治区域,是指地球表面上任何按照政治标准划分的地区,它既包括一个国家或国家之下的行政区,也包括数国结成的区域。政治区域作为一个基本范畴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①政治组织;②一定数量的人口;③地理区域。任何政治区域都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统一体。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三个组成要素的具体内涵有所变化,但这三个要素作为政治区域的组成部分是不会变化的,缺少其中一个要素,也就不能成为政治区域。在当代,这三个要素都有其特定的内容。我们所说的政治组织,既指各个有主权的国家,也包括各国国内的地方政治组织,如各级地方政府,还包括数国联合起来的国际组织和地方群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对空间。

编辑推荐

《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政治地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