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

出版时间:2001-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何廷尉,李宁秀 著  页数:337  

前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的变化,导致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使医学教育同卫生服务的需求相适应,目前各国医学教育日益重视对医学生加强预防医学和社会医学的教育。近年来,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对预防医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此,原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承担了教育部于1996年在全国高校开始实施的“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的“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改革”项目。编写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的《预防医学》教科书为该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  原华西医科大学早在1991年就对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除开设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外,大量精简卫生学的内容并与社会医学的内容合并,编写了非预防医学专业适用的预防医学教材。1995年,我校联合昆明医学院等6所医学院校,对上述教材作了进一步修改,编写了《预防医学与社会医学》教材。1999年,华西医科大学在实施“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改革”项目后,邀请了原湖南医科大学等10所院校参加编写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预防医学教材。本书将卫生学与社会医学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分4篇21章。包括基本理论、环境与健康、基本方法、社区卫生。本书以新的医学模式和健康观作为全书的指导思想,全面介绍影响人类健康的诸因素,重视社会因素、群体健康评价、生命质量评价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内容,加强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参加编写各院校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我们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当和值得商榷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内容概要

  《预防医学》按照21世纪临床医学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既讲授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也涉及到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同时,大量压缩了临床医生在工作中不用或少用的卫生学内容,突出医学模式、健康观的转变,以及社会调查、健康状况、生命质量评价、社区卫生等内容。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篇 基本理论第一章 医学模式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生物医学模式第三节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第四节 卫生事业的发展第二章 健康观第一节 传统健康观和疾病观第二节 整体健康观第三节 整体健康的内容和测量第三章 预防策略和措施第一节 三级预防第二节 五层次预防第三节 健康教育第二篇环境与健康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第三节 地质环境与疾病第四节 环境卫生的防护措施第五章 化学因素与健康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金属和类金属第三节 刺激性气体与窒息性气体第四节 有机溶剂第五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第六节 农药第七节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第六章 物理因素与健康第一节 气象条件第二节 噪声第三节 振动第四节 非电离辐射第七章 生物因素与健康第一节 生物性有害因素的来源第二节 生物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危害第三节 生物性有害因素危害的预防与控制第八章 食物营养与健康第一节 营养素第二节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三节 合理营养第四节 特定人群营养第五节 临床疾病营养第九章 食品卫生与健康第一节 食品污染第二节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第十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健康第二节 社会关系与健康第三节 文化因素与健康第十一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第一节 社会心理因素的分类与评估第二节 生理心理应激过程第三节 心理应对机制第四节 社会心理因素的致病意义第十二章 行为与健康第一节 人类行为发生的基础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第三节 行为干预与矫正第三篇 基本方法第十三章 调查研究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步骤第二节 问卷设计第三节 现场定性研究第十四章 实验研究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实验室研究第三节 临床试验研究第四节 现场实验研究第十五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步骤第三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第十六章 健康状况评价第一节 健康状况评价的概念和内容第二节 健康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三节 期望寿命及其演变指标第十七章 生命质量评价第一节 生命质量的概念第二节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与特征第三节 生命质量评价的方法第四节 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第四篇社区卫生第十八章 社区卫生服务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和内容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第四节 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第十九章 老年人的社区保健第一节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第二节 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第三节 老年人的保健服务第二十章 妇女儿童的社区保健第一节 妇女儿童的身心特点和保健第二节 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社会因素第三节 妇女儿童的社区保健服务笫二十一章 慢性病的社区防治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慢性病社区防治工作的内容第三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防治第四节 糖尿病的社区防治第五节 恶性肿瘤的社区防治附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高频电磁场与微波 高频电磁场(fighfrequeney elect。romagnetic:field)与微波(microwave)统称为射频辐射或无线电波,是电磁辐射中量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的频段,波长范围为1 mm~3 km。射频辐射源的周围空间,在其1/6发射波长半径范围内,形成电磁场区,称为近场区;大于1/6发射波长半径范围以外,形成电磁波向外传播,称为远场区。在近场区,对人体的影响是由于场能的作用。在远场区人们受到的是辐射波能的影响。  (一)来源  环境射频辐射源可分为二类:高功率源有卫星通讯系统、军用探测和跟踪雷达、气象雷达、航空交通控制和航线监视雷达,以及调频广播和电视。低功率源有警用测速雷达、电话通讯的微波转播系统以及有线电视系统等。此外,无线电话和家用微波炉应用愈来愈多,也是一类不可忽视的低功率微波源。  (二)对机体的影响  较大强度的射频辐射对机体的主要作用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临床上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常有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反应在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动过缓、血压偏低。少数人,尤以接受大强度作用者,可有心动过速和血压波动或升高。此外,女工常有月经周期紊乱,个别男工有性机能减退,但未见影响生育功能。微波除引起神经衰弱外,脑电图有慢波显著增加的现象,亦可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暂时下降。长期接触大强度微波的部分人员,可出现晶状体点状或小片状混浊。总的来说,射频辐射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是引起功能性改变,多数人在停止接触数周或数月后可恢复。  (三)防护  高频电磁场的防护有场源的屏蔽,屏蔽网、罩需使用导电性良好的铜、铝等金属材料,并要求接地良好。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预防医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