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

出版时间:2002-1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徐久元 编  页数:157  

前言

本书是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编写的。本教材编写原则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护理专业的职业要求,培养实用型的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的专门护理人才。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与病理过程,常见疾病和主要脏器功能衰竭的基本病理知识。编写中强调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并按专业课程设置中的57个学时讲授内容。本书共分15章,内容分为基础模块(1~9章,12~15章),实践模块(病理学基础实验指导)和选学模块(10~11章)。基础模块和实践模块是本专业的必学内容,选学模块(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利用机动学时和第二课堂时间学习,也可不选学。本教材与过去中等卫生学校病理学教材相比有以下特点:(1)内容精练,符合中职生实际水平,掌握了“适度”、“够用”的原则,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易教易学,便于自学。(2)在形式上有所改进,每章前有导读,体现了每一章的中心思想和重点、难点内容,每章后面有检测题,贴近护士执业考试,为学生毕业后参加护士执业考试打基础。(3)归纳性强,增加了部分图示和必要的表格,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病理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疾病临床表现的能力,为学习临床各学科打好基础。本教材编写中参考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全国高等医学专科学校、中等卫生学校等病理学教材。此外,在编写中得到了编者所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湖北省黄冈卫生学校王志斌老师为本书的插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本书由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哈尔滨医科大学赵士斌教授担任责任主审,金晓明教授和赵瑞波教授审阅了全稿,在此编写组全体成员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概要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病理学基础(护理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国家规划教材,依据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和“病理学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编写。全书共分15篇,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与病理过程,常见疾病和主要脏器功能衰竭的基本病理知识等。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病理学基础(护理专业)》除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外,还可供在职医护人员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第三节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检测题第二章 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第一节 组织细胞的适应第二节 组织细胞的损伤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检测题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 局部充血第二节 血栓形成第三节 栓塞第四节 梗死检测题第四章 炎症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及原因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第三节 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和意义检测题第五章 肿瘤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第二节 肿瘤的特征第三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第四节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第五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第六节 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第七节 常见肿瘤举例第八节 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检测题第六章 发热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分类第三节 发热的发生机制第四节 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的代谢特点第五节 发热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第六节 发热的意义检测题第七章 休克第一节 休克的概念第二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第三节 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发生机制第四节 休克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第五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检测题第八章 缺氧第一节 缺氧的概念第二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第三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及特点第四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联系检测题第九章 水肿第一节 水肿的概念第二节 水肿发生的原因及基本机制第三节 水肿的病变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第四节 常见水肿的特点检测题第十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第一节 脱水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检测题第十一章 酸碱平衡紊乱第一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检测题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症第三节 心力衰竭检测题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第二节 肺炎第三节 结核病第四节 呼吸衰竭检测题第十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第一节 溃疡病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第三节 肝硬化第四节 肝性脑病检测题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第三节 尿毒症检测题病理学基础实验指导实验一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实验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三炎症实验四肿瘤实验五水肿实验六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实验七心血管系统疾病实验八呼吸系统疾病实验九消化系统疾病实验十泌尿系统疾病附:检测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插图:(三)血液凝固性增高是指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溶系统的活性降低,导致血液凝固性增高,易致血栓形成。临床常见于:①创伤、大手术后、烧伤及产后等大量失血患者,此时血中补充了大量幼稚的、新生的血小板,而这种血小板黏性较大,故易形成血栓。②某些肿瘤如肺、胃、胰、前列腺等器官的癌瘤,组织发生坏死以及胎盘早期剥离的患者,可向血液释放大量的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凝血而易引发血栓形成。③长期大量吸烟或食入高脂食物使血小板存活期缩短,黏性增加。因此,给以上原因的患者输液,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度,对防止血栓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必须指出,上述血栓形成的三个条件,往往合并存在,常以某一条件为主。如股骨骨折病人,既有血管内皮和组织的损伤,又因长期卧床而血流缓慢,加之大量幼稚血小板进入外周血液,血液凝固性增高,诸多因素综合作用,易在下肢静脉形成血栓。

编辑推荐

《病理学基础(护理专业)》:全国中等职业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病理学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